李壁主要作品:《浣溪沙》《朝中措》《小重山》《南歌子》《好事近》等。所处时代:宋代。出生地:眉山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关于李壁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李壁的诗词 点此查看李壁的详细内容
《为刘漫翁老人赋云月高斋诗》、《东帅张传之遣人来相致将以七言次韵答之三首》、《东帅少才兄宠贶七言一首口占八句以谢》、《登拟岘台诗》、《鹧鸪天》、《赤壁》、《慈姥岩》、《阮郎归》、《浣溪沙》、《东帅张传之遣人来相致将以七言次韵答之三首》、《酬曾景建》、《次韵张季长红梅七言三首》、《东帅张传之遣人来相致将以七言次韵答之三首》、《西江月》、《朝中措》、《好事近》、《赋黄香梅绝句八首正月二十三作时筑楼居将就》、《南歌子》、《赋黄香梅绝句八首正月二十三作时筑楼居将就》、《赋黄香梅绝句八首正月二十三作时筑楼居将就》。
二、社会评价
德元虽为状元,又官职显赫,而不能入张贤祠,但在流坑千年的历史上,以其科名最高、仕宦最尊、爵位最崇,朝廷对其上辈的封赠之多(共10人),其子孙荫补之众(共6人),是流坑历代众多官宦不可相比的,给其家族带来了极高的政治声望。除状元楼外,董氏在村中为纪念他等,还建有宰相”状元坊“、”文武魁元坊“、”子男封坊“和”三元坊“等。
三、人物简介
李壁仕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赐资政殿学士。 李壁少聪颖,日诵万余言,词精练,文采飞扬,宰相周必大见其文,大为惊异,“谪仙李白之才也”,即召为秘书省正字,宁宗初升迁著作郎,权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开禧初年奉旨出使金国,大义凛然,慷慨陈辞,不辱民族气节,令金人叹服。次年,奸臣秦桧,讨伐金国奏章被皇上获准,进阶权礼部尚书,后任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李壁一生虽然长期肩负中枢和地方军政重任,却嗜学如饥渴,群经百家之书无所不读,熟知历朝典章制度,为文隽逸。不仅在当时是政坛显要,他的大量文学、史学、政论著作也享誉千秋。一生著述近千卷,如《雁湖集》、《中兴奏议》、《清尘录》、《中兴战功录》、《临汝闲书》、《内外制》、《援毫录》等。他还为大诗人王安石诗集作笺疏,有《王荆公诗注》50卷,其引证广博,笺注详备,是宋人注宋诗的范本。宋史《李璧传》称:“璧父﹝李焘﹞与弟埴﹝李埴﹞蜀人比之三苏”。今人方氏国佐﹝方国佐﹞有联曰:著书千卷,言精意博,宰相惊呼“谪仙才”;誓血国仇,沥胆披肝,金人叹佩“苏武节”。
四、生平
李壁仕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赐资政殿学士。 李壁少聪颖,日诵万余言,词精练,文采飞扬,宰相周必大见其文,大为惊异,“谪仙李白之才也”,即召为秘书省正字,宁宗初升迁著作郎,权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开禧初年奉旨出使金国,大义凛然,慷慨陈辞,不辱民族气节,令金人叹服。次年,奸臣秦桧,讨伐金国奏章被皇上获准,进阶权礼部尚书,后任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李壁一生虽然长期肩负中枢和地方军政重任,却嗜学如饥渴,群经百家之书无所不读,熟知历朝典章制度,为文隽逸。不仅在当时是政坛显要,他的大量文学、史学、政论著作也享誉千秋。一生著述近千卷,如《雁湖集》、《中兴奏议》、《清尘录》、《中兴战功录》、《临汝闲书》、《内外制》、《援毫录》等。他还为大诗人王安石诗集作笺疏,有《王荆公诗注》50卷,其引证广博,笺注详备,是宋人注宋诗的范本。宋史《李璧传》称:“璧父﹝李焘﹞与弟埴﹝李埴﹞蜀人比之三苏”。今人方氏国佐﹝方国佐﹞有联曰:著书千卷,言精意博,宰相惊呼“谪仙才”;誓血国仇,沥胆披肝,金人叹佩“苏武节”。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