魋的笔画顺序:撇、竖、横折、横、横、撇、竖弯钩、撇折、点、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魋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横、撇、竖弯钩、撇折、点、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魋字的笔顺图解
共十七画
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魋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魋的拼音为tuí,部首为鬼,结构为左下包围结构,注音为ㄊㄨㄟˊ。
魋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魋的详细内容
1.古书上说的一种毛浅而赤黄、形似小熊的野兽。2.姓。
二、辞典解释
【魋】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魋读音:tuí怎么读:名词 动物名。状似小熊,短毛,赤黄色,俗称为「赤熊」。《尔雅.释兽》:「魋如小熊,窃毛而黄。」晋.郭璞.注:「今建平山中有此兽,状如熊而小,毛麆浅赤黄色,俗呼为『赤熊』,即魋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一.兽部.熊》:「小而色黄赤者,魋也,建平人呼魋为赤熊。」形容词 魁梧高大。晋.陆云〈赠顾尚书诗〉:「丽容魋翕,孔好已张。」形容词 恶劣。元.王氏〈粉蝶儿.江景萧疏套.二煞〉:「伴着这魋人物,便似冤魂般相缠。」
三、康熙字典
魋【亥集上】【鬼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8画《唐韻》杜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回切,?音穨。《說文》神獸也。《爾雅·釋獸》魋如小熊,竊毛而黃。《註》今建平山中有此獸,狀如熊而小,毛麆淺,赤黃色,俗呼爲赤熊。又人名。《禮·檀弓註》桓司馬宋向戍之孫名魋。又《集韻》《韻會》傳追切《正韻》直追切,?音椎。《前漢·陸賈傳》尉陀魋結箕踞。《註》服虔曰:魋音椎,今兵士椎頭髻也。
四、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魋【卷九】【鬼部】神獸也。从鬼隹聲。杜回切文十七重四说文解字注(魋)如小熊。赤毛而黃。从隹。鬼聲。各本無此篆。據言部?篆下曰。从言魋聲。必當有此篆。但大徐補入鬼部。未當。今依爾雅補入隹部。獸可言隹也。杜回切。十五部。
下面介绍下魋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魋】字的组词有: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