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鼐调和的相关成语是:鼎鼐调和、调和鼎鼐、调嘴调舌。
鼎鼐调和的拼音是:dǐng nai tiáo hé。词语解释是:⒈ 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后因以“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鼎鼐调和[dǐngnaitiáohé]⒈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后因以“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引证解释是:⒈ 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后因以“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引: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鼎鼐调和理庶民,安邦定国立功勋。”亦省作“鼎鼐和”。唐权德舆《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授律勋庸盛,居中鼎鼐和。”⒈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后因以“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引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鼎鼐调和理庶民,安邦定国立功勋。”亦省作“鼎鼐和”。唐权德舆《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授律勋庸盛,居中鼎鼐和。”。综合释义是:比喻处理国政。~理庶民,安邦定国立功勋。◎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国语辞典是:⒈ 比喻宰相的职责。也作「调和鼎鼐」。鼎鼐调和[dǐngnàitiáohé]⒈比喻宰相的职责。也作「调和鼎鼐」。成语解释鼎鼐调和。7、辞典修订版是:比喻宰相的职责。也作「调和鼎鼐」。8、出处是: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9、其他释义是:比喻处理国政。
鼎鼐调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鼎鼐调和详细内容】
⒈ 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后因以“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引: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鼎鼐调和理庶民,安邦定国立功勋。”亦省作“鼎鼐和”。唐权德舆《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授律勋庸盛,居中鼎鼐和。”⒈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后因以“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引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鼎鼐调和理庶民,安邦定国立功勋。”亦省作“鼎鼐和”。唐权德舆《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授律勋庸盛,居中鼎鼐和。”
二、国语辞典
⒈ 比喻宰相的职责。也作「调和鼎鼐」。鼎鼐调和[dǐngnàitiáohé]⒈比喻宰相的职责。也作「调和鼎鼐」。成语解释鼎鼐调和
三、辞典修订版
比喻宰相的职责。也作「调和鼎鼐」。
四、出处
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
五、关于鼎鼐调和的词语
六、关于鼎鼐调和的造句
1、称赞他是“周全缜密筹心化,鼎鼐调和誉满舟”。
2、鼎鼐调和理庶民,安邦定国立功勋。◎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