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语的相关诗句是:此语烦师为转语、此语烦师为转语、释经妙在一转语。
转语的拼音是:zhuǎn yǔ。注音是:ㄓㄨㄢˇㄩˇ。结构是:转(左右结构)语(左右结构)。
转语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转语详细内容】
转告。训诂学术语。因时地不同或其他原因而音有转变的词。有音转而义不变的,如《方言》第三:/'庸谓之倯,转语也。/'/'庸/'﹑/'倯/'是叠韵相转。《方言》第十:/'……有音转义变而分化为不同的词的,如《尔雅.释水》:水注溪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浍。/'/'大波为澜,小波为沦。/'/'溪/'﹑/'谷/'﹑/'沟/'﹑/'浍/'和/'澜/'﹑/'沦/'都是双声相转。佛教语。禅宗谓拨转心机,使之恍然大悟的机锋话语。如云门三转语﹑赵州三转语等。引申为解释的话。指转换话题。
二、网络解释
转语指语词因声音有变转而别为一意义相通的语词。
三、综合释义
转告。唐韩愈《答渝州李使君书》:“今既无由缘进言,言之恐益累高明,是以负所期待,窃窃转语於人,不见成效,此愈之罪也。”《“”爱国运动资料·“”--“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六月一日,学生代表数人晤省会议长康君,告以罢课之理由,及要求之条件,恳其转语赵督,允将电及宣言书发出。”训诂学术语。因时地不同或其他原因而音有转变的词。有音转而义不变的,如《方言》第三:“庸谓之倯,转语也。”“庸”、“倯”是迭韵相转。《方言》第十:“……有音转义变而分化为不同的词的,如《尔雅·释水》:水注溪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澮。”“大波为澜,小波为沦。”“溪”、“谷”、“沟”、“澮”和“澜”、“沦”都是双声相转。佛教语。禅宗谓拨转心机,使之恍然大悟的机锋话语。如云门三转语、赵州三转语等。宋陈善《扪虱新话·悟百丈不昧因果》:“某甲对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坠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责脱野狐身。’”元李寿卿《度柳翠》第二折:“[正末云]假若生死止在何处?速道速道。[旦儿云],我答不的这一转语。”《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和尚,这四句只当引子,不算输赢。我有一转语,和你赌赛输赢,不赌金珠富贵。”引申为解释的话。《朱子语类》卷八七:“今欲下一转语:取於人者,便是‘有朋自远方来’,‘童蒙求我’。”茅盾《对于文坛的一种风气的看法》:“读者要求长篇小说,我们接受了这要求,供给了长篇的作品了,但我们的工作做得怎样?对这一点,我们又该下怎样的一个转语呢?”指转换话题。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古书发端之词例》:“‘若夫’者,转语之词也;而古人或用以发端。”转语[zhuǎnyǔ]改变原来语句之意,而另作一语。禅师启悟弟子时所提的问题,有时问题是由弟子提出反问禅师。《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一零》:「请禅客各下一转语。」《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堂头大和尚,我有一转语,敢问和尚则个。」也称为「转话」。训诂学上指因时地不同或其它原因而导致语音发生变化的词语。书名。清戴震撰,二十章。内容为探寻汉语语源之作。书已失传,《戴东原集》中收有〈转语二十章序〉。
四、辞典修订版
改变原来语句之意,而另作一语。禅师启悟弟子时所提的问题,有时问题是由弟子提出反问禅师。《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一零》:「请禅客各下一转语。」《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堂头大和尚,我有一转语,敢问和尚则个。」也称为「转话」。训诂学上指因时地不同或其它原因而导致语音发生变化的词语。书名。清戴震撰,二十章。内容为探寻汉语语源之作。书已失传,《戴东原集》中收有〈转语二十章序〉。
五、关于转语的成语
天转地转 天不转地转 转转相因 山不转水转 山不转路转 趁风转帆
六、关于转语的诗词
<<《补破为杜诗下转语赠老妇》>> <<《方山有求转语之作并用韵二章》>> <<《方山有求转语之作并用韵二章》>> <<《有竹堂·坡翁一转语》>> <<《奇仲德华第二转语皆有旨趣致中乃谓仆操两可》>> <<《呈敬寺·转语曾无慧舌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