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放站调试安装规范 |
欣民光纤直放站安装调试规范
一、 产品基本情况概述
1、信号源输入范围:-5dBm-0dBm(一般情况下使用40dB基站耦合器)。
2、光接口型号匹配使用:
1)设备光纤接口标示有FC/APC要使用FC/APC-SC/PC或FC/APC-FC/PC
光跳纤。
2)设备光纤接口标示有FC/PC要使用FC/PC-SC/PC或FC/PC-FC/PC光跳
纤。
二、 现场安装规范
1、主机接口定义:
本光纤直放站系统由一种光纤近端机和两种远端机组成,近端机与以往不同
之处为,近端机有两个光纤接口,分别为M(主)光纤口和S(从)光纤口,S(从)
光纤口除不具备收光功率检测和收无光告警功能外,其它功能与M(主)光纤
口相同。近端机在一拖一和一拖二时不需要配置光分路器,在一拖三和一拖四时
1/ 3
| 直放站调试安装规范 |
需要配置相应的2光分路器进行转接,光分路器固定在近端机左下方侧面。
两种远端机在型号中用BL(远端机RS220-REP-O-1343/45-BⅢL-J5(EGSM))或BH(远端机RS220-REP-O-1343/45-BⅢH-J5(EGSM))进行区分。为了保证正常工作,在远端机数量不同时,远端机BH、BL种类配置方案有所不同,具体配置方案如下:
2、设备配置和连接:
1)一拖一:近端机不需要配置光分路器,远端机可使用两种类型中BL或BH的任意一种。远端机接近端机M(主)光纤口,近端机S(从)光纤口用保护套封好。
2)一拖二:近端机不需要配置光分路器,两台远端机BL、BH类型可任意配用。一台远端机接近端机M(主)光纤口,另一台远端机接近端机S(从)光纤口。
3)一拖三:近端机需要配置一个二光分路器,三台远端机必须有一台与另两台类型不同。光分路器接M(主)光纤口,光分路器所接两台远端机必须是两种类型的远端机BH与BL(此点很重要),S(从)光纤口所接远端机类型没有要求。
4)一拖四:近端机需要配置两个二光分路器,四台远端机两种类型各2台。两个二光分路器分别连接M(主)光纤口和S(从)光纤口,同一只光分路器所接两台远端机类型必须不同(此点很重要)。
三、 设备调试规范:
1、光链路检查。检查光纤接口型号是否与光跳纤接口相一致,测试光功率确保光路连接正常。
2、下行输出调节。调节远端机下行ATT,将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控制在“最大额定输出功率-2dBm范围内,预留2dB冗余。
3、上行输出调节。在借助频谱仪的情况下调解远端机上行ATT,尤其是在多台远端机调试时,要以保证每台远端机上行噪声电平到达近端机BS端口相平衡为原则,随后再调节近端机上行ATT,将上行底部噪声调至满足上行低噪到达基站接收端口时为-120dBm(可适当根据当地网络情况进行调整)
2/ 3
直放站调试安装规范4、参考调试步骤及方法
表1:技术参考指标
项目 | 最佳接收电平 | 上行噪声电平* | 光发功率 | 最小光收功率 |
类型 | (200kHz 带 | dBm | dBm | |
(下行)dBm | ||||
宽)dBm | ||||
光纤直放站 | -5~0 | -57~-77 | 2(典型值) | -15(典型值) |
上行噪声电平为最大增益对应光路衰减(0~10dB)范围内测量。
在信源输入-5dBm-0dBm时,首先确保下行输出额定功率确保ALC不启控(当调解远端下行ATT时下行输出功率也随之变化,说明ALC没有启控。下行ALC控制到一定深度会影响下行质量),即:通过调节远端机下行ATT来保证下行最大输出功率控制在“最大额定输出功率-2dBm”范围内。同时,调解远端机上行ATT(上行最大增益-下行实际增益+3)
。如果出现基站干扰的情况,可通过调节近端机上行ATT来降低上行低噪,再根据在覆盖区域用测试手机TXPORWER测得的情况来微调远端机上行ATT。
四、 其他注意事项
欣民OMT调试软件中的“实时采样”列表里关于上、下行实际增益的解释及计算方法。
1、下行实际增益。
下行实际增益=下行输出功率-下行输入功率
例如:10W光纤直放站,下行输入功率为-1dBm,下行输出功率为40dBm。
下行实际增益为:40dBm-(-1dBm)=41dB 2、上行实际增益。
上行实际增益=上行最大增益-近、远端机上行ATT值-光衰减值×2 例如:10W光纤直放站,上行最大增益58dB,光链路衰减10dB,近端机上行ATT=5,远端机上行ATT=5。上行实际增益为:58dB-5-5-10 dB*2=28 dB
技术支持中心
2009-12-3
3/ 3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