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抚养费不能中止探望权,抚养费没给不能从遗产中扣除,不能以不让探视孩子为由不支付抚养费。探望权和抚养费是独立的问题,需要通过协商或法院起诉解决。探望权的中止需要法定的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事由。遗产继承中抚养费没有优先性,子女有权继承被继承人的财产。不支付抚养费可采取强制措施。《民法典》规定了相关权利和义务。
法律分析
一、不给抚养费是否能够中止探视权
中止探望权的惟一条件是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探望权人未及时给付抚养费等,不能成为中止探望权的理由。
探望权的中止以出现法定的中止事由为条件。中止探望权行使的法定事由,民法典并未具体列举,而是概括的规定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
例如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以及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能够中止探望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二、抚养费没给是否能够从遗产中扣除
抚养费没给不是必须扣除抚养费,抚养费在遗产继承中并没有优先性。对于未成年子女来讲,遗产中自然包含了抚养费。
作为被继承人的子女有权利继承被继承人的财产,且所有的子女都有权继承,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子女能够自行协商,不能达成分割协议的话,能够到法院提起诉讼。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能够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能够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能够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能够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能够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三、能够不让探视孩子就不给抚养费吗
不能以不让探视孩子为由不支付抚养费。探视权和抚养费不能混为一谈。不让探视孩子,能够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有探望权的一方可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实现自己的探望权。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女的判决或者裁定的,人民法院可对有协助义务的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结语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不给付抚养费并不成为中止探望权的理由。探望权的中止必须以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为条件,例如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或有侵权行为。对于抚养费未支付的情况,遗产继承中并没有特别优先性,子女可以通过协商或起诉来解决。不让探视孩子不能成为不支付抚养费的理由,探视权和抚养费是两个独立的问题,可通过协商或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一条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