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景点大全
景点大全
  • 吟苑公园

    吟苑公园

    吟苑公园是观赏无锡花卉盆景艺术的专业园林,坐落在锡山大桥下,面临新运河,背靠锡山。园林布局:园南面堆叠土山,既挡住了园外杂景,又将锡山借入园中。园中开凿一条东西向的水池,溶山景水色为一体。吟园主要景点有:云林画稿、树桩盆景馆、水石盆景馆、丽轩、渡碧桥、蒲风菰雨榭、宜啸亭、曲韵桥、绮山楼等,盆景和花卉观赏区分别布置在一组以丽禾农轩为主的古典园林建筑群中,形成花丛、花山、花池、花坪多姿多彩的景观,使咫……[详细]
    阅读全文 >>
  • 水弄堂

    水弄堂

    南长桥至清名桥全长1.5公里,是锡城在古运河上的精华段落,“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周边河浜纵横,幽曲深邃,延绵数里,构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这些房屋,有些前面是店,后面住人,有些人家屋后有通往运河的码头,这些房屋都是一个多世纪以前,甚至更长的年代陆续建造的。它们出自不同年代众多能工巧匠的构筑,因此它的形式具有多样统一的风格特色,这些丰富的人文景观构成了无锡……[详细]
    阅读全文 >>
  • 无锡古运河

    无锡古运河

    横贯于无锡市的古运河段以吴桥经西水墩、南门至清名桥这长约6公里的河段最具江南水乡风情。清名桥位于南门外的古运河与伯渎港交会处,是古运河无锡段的最佳景点。无锡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它北接长江,南达太湖,全长四十多公里,纵贯无锡城区。无锡古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末,三千年前,周太王长子泰泊在梅里建勾吴国,为了灌溉和排洪的需要,就率领民众开凿了伯渎河。历史上吴王阖闾功楚,夫差北上伐齐,都曾通过这条河……[详细]
    阅读全文 >>
  • 任肪公园

    任肪公园

    任肪公园任肪公园座落于宜城镇九滨公园内。任肪,南朝宋、齐、梁三代为官,梁武帝时为黄门侍郎,出任义兴太守。为官清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公余时间去垂钓,观赏溪山景色。后人筑台纪念,称“任公钓台”。南朝时期,任公钓台是全国十大钓台之一,后列为宜兴十景之一。任肪公园在原任公钓台的旧址上精心改建而成,1998年对外开放。公园占地120亩,建筑以仿唐风格为基础,以任公阁为主景,建有任公钓台、金波榭等小品景点,……[详细]
    阅读全文 >>
  • 南长公园

    南长公园

    南长公园公园占地350亩,以山体为主,森林茂密,野趣浓郁。公园由商贸服务区、滨江游览区、森林休闲区、炮台博物馆区等功能区组成,景点众多,各具风貌。鹅州揽胜、江尾海头、江滨晓步、澄江古渡、寒江独钓、鹅鼻积雪、辛候亭等十八景吸引万千游人。置身鹅鼻嘴公园,得到的享受是多层次的。入山门、看神龟、越仙鹅洞、听传说故事,你会感受到鹅山之神奇;凭吊“霞客寻源”、唐公碑、谒咏江诗碑、摩崖石刻,你能会悟古文化的璀灿……[详细]
    阅读全文 >>
  • 无锡博物院

    无锡博物院

    无锡博物院成立于2007年10月15日,由原无锡博物馆、无锡革命陈列馆和无锡科普馆“三馆合一”组建而成,位于无锡城市客厅――太湖广场,建筑面积71000平方米,建设规模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是无锡市目前最大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整个建筑采用现代化全钢架结构,造型厚重,兼具吴地的水文化灵性,体现了“水光石色”的设计理念,是无锡的标志性建筑。根据“全国一流,江苏领先、无锡标志”的建设目标,我院遵循了“以人……[详细]
    阅读全文 >>
  • 锡惠名胜区

    锡惠名胜区

    坐落于无锡城西,被乾隆皇帝誉为江南第一山的惠山,古称历山、华山、西神山,其山形犹如九龙腾跃,故又名九龙山。锡山是惠山的余脉,无锡地名的来历与锡山有着特殊的渊源。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锡山就有先民在此居住-,闪耀着马家浜文化的光芒。秦始皇曾在此屯兵驻戍,留有秦皇坞等遗迹。后汉有樵客在锡山得碣石,其铭曰: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为无锡地名来历平添神奇色彩。无锡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包含了锡惠……[详细]
    阅读全文 >>
  • 襄义庄

    襄义庄

    华氏襄义庄位于镇南摇湾里,建于民国初年。为五间三进,另在门前侧码头建二间二层小楼。占地面积945平方米,建筑面积612平方米,原有义田500余亩。襄义庄庄董华文奎,原名文魁,字�x巧,���O庭,去沪后名襄云。生咸丰二年五月十七日(1852),卒民国十四年(1925)。为华氏三省支北河亭派二十五世孙,国学生,翰林院孔目。早年携家移居上海,以缝纫业起家,经营绸缎皮货及钱庄,经多年辛劳节俭,家业渐丰,遂在荡……[详细]
    阅读全文 >>
  • 华氏始迁祖祠

    华氏始迁祖祠

    华氏始迁祖祠位于旺儿桥堍,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5平方米,由华氏十八世孙华允诚倡议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主奉荡口始迁祖华贞固神位。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修,乾隆四十年(1775)重建。光绪五年(1879)冬,华氏后裔在始迁祖祠东新建元总管祠,祠内供奉华贞固前三代祖先神位。现存有完整的楠木结构大厅及附属建筑10余间,占地三千多平方米。楠木厅位于祠堂东侧第二进,三间五架,梁柱均……[详细]
    阅读全文 >>
  • 荡口圆通寺

    荡口圆通寺

    圆通禅寺始建于唐乾元二年(759),位于荡口镇北郊外,本名“乾元寺”。据传原是三国时吴国娄侯张昭将军的住宅,赤乌年间(239~240)施宅建禅寺。唐代会昌(841~846)中废,咸通八年(867)重建。宋景佑(1034~1038)时赐“圆通禅寺”匾额。明永乐八年(1410),僧人希进重建,正德(1506~1521)年间僧人能敬又重建,万历中期僧人智怡增建禅堂,万历四十三年(1615)僧人明顺重建大……[详细]
    阅读全文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