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美德青年事迹材料

美德青年事迹材料

来源:星星旅游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源于心,“爱”生于情。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家庭美满幸福、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在岜盆乡那坡村,有这么一个孝老爱亲的故事。

  小梁,女,壮族,1985年4月出生,是一名优秀的中国,现任岜盆乡那坡村党总支部副、村委会副主任。她孝敬父母,精心照顾卧床不起的公公,在婆婆身患重疾时带其求医问药,悉心照顾,让婆婆恢复健康。

  20__年小梁的公公突患脑出血,经过治疗留下后遗症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那时小梁第二个孩子才7、8个月大,丈夫为了支撑起全家的开支,常年在外工作,加上婆婆身体不好,照料全家老小日常起居的工作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一天下来忙得腰酸背痛,有时晚上12点钟还不能上床休息,深夜里三五次地醒来哄孩子更是常有的.事。20__年婆婆检查出直肠癌,需要手术治疗,小女儿又因支气管肺炎住院,家里还有卧床的公公,巨大的生活压力让婆婆产生不想接受治疗的想法。小梁一边做婆婆的思想工作,一边让丈夫姐妹们一起动员婆婆去治疗。婆婆手术后,她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的同时,还要带着女儿去医院打针,又要匆忙跑回家中照顾卧床的公公,虽然很辛苦,但她从不说半句怨言。她明白无论多累她都要坚强、挺住、绝不能倒下,面对老人、女儿也都是面带微笑,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信心和温暖。

  婆婆出院回家后身体很虚弱,需要更加细心照顾:煎药、喂饭、擦身体、洗衣服……丈夫的姐妹因还有家庭工作要忙,无法抽身来照顾。对此小梁不仅没有半点怨言,且还主动安慰觉得亏欠父母的妯娌,安慰她们不要有心理负担。她主动承担起照顾两个老人的重担。婆婆每天需要按时换药,按时吃药,一个月需要去南宁医科大复查一次,这些都是她亲力亲为,悉心安排和照料。左邻右舍的邻居看在眼里,大家都说她不容易。小梁对此也只是一笑而过。公公的病情就让他变得像孩子一样,十分挑食。为了让老人能吃好、吃健康,小梁经常变着花样为老人做饭做菜。等大家入睡之后,默默地在手机上查阅适合老人食用的饭菜。婆婆年纪大了,很容易忘事,小梁就把医生交代的注意事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讲给给婆婆听,希望她老人家能记住一些,哪怕是记住一项,她就已经很开心了。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年纪,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时她总是劝说家人不能和老人计较小节,尊重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让人觉得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后再做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在她的精心经营下,一家人相处一直很融洽。在小梁身上我们看到了几千年来深印在中华儿女心头的“孝”字。她总说:“我最怕的就是照顾不好老人,怕老人没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她们虽然不是我的父母亲,但尊老爱老的品德一刻也不能忘!”“今天孝顺父母的人,将来也会得到子女的孝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深深地影响着子女。在小梁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孩子们也打小知道了要孝顺父母的道理,特别孝顺,整天围着奶奶转,妈妈给她们买了什么好吃的她们都拿来给奶奶吃,让老人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小梁只是一名普通人家的儿媳妇,虽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情真意切、孝老爱亲的点点滴滴却真真切切地打动着我们。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小梁那样,坚守对父母对家人的责任和义务,懂得感恩,懂得报答,学会用真心待人,以挚情爱人,并且在平凡而又平淡的生活中,去传承孝老爱亲的美德,让孝老爱亲的明灯,能照亮更多的家庭,温暖更多的人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