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题

来源:星星旅游
.....页眉

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产力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力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口增长越迅速

B.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 C.生产力发展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没有关系 D.生产力发展与人口增长呈负相关

读我国部分人口自然变化表,完成2~3题。

年份 1949 1962 1970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3.60 3.70 3.34 2.00 1.00 0.76 1.60 2.70 2.58 2.新中国成立前,我们人口的增长模式长期以什么为主

A.原始模式 B.传统模式 C.原始和传统模式 D.过渡模式 3.从表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什么转变开始的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4.下列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承载力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 B.环境承载力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

C.环境承载力就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D.环境承载力就是就是目前各国各地区的人口数量

.....页脚

.....页眉

5.人口合理容量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 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6.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中出现“民工潮”的原因是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地转化不足②农业现代化带来的人口城市化③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④大城市就业人口短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的变化支对我国人口的影响是

①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加②人口总数减少③人口素质提高④初婚年龄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A.气候干旱地区 B.热带雨林地区 C.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D.高纬度寒冷地带 9.读右“某假想地域城市分布图”,图中下列城市等级系列由高到低正确的是

A.③②⑦ B.⑧②① C.③④⑤ D.⑦⑥⑤

.....页脚

.....页眉

10.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平原地区一般土地肥沃,便于农耕,不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②山区的城市一般分布在视野开阔、空气流通的半山腰上③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凉爽的高原地区④平原、高原和山区都会有城市分布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1.有关交通与我国城市区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方城市大多位于河流汇合处 B.北方城市大都位于大河道上

C.石家庄、郑州位于铁路干线上 D.扬州、济宁等城市在京沪线开通后得到充分发展 12.城市商业区的基本要求是

A.要有便捷的交通 B.要有充足的原料来源 C.要有丰富的能源 D.要有先进的科技力量 13.北京王府井商业街、方庄小区、首钢及其附近地区分别是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14.下列关于土地租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越高 B.影响到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地形和交通通达度 C.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租金最贵 D.远离公路的地区,租金比较低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15~16题

.....页脚

.....页眉

15.30年间该地区( )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16.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17.关于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

A.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体现其城市化水平 B.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C.城市化能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D.区域经济的发展能促进城市的发展 增加绿地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和重要途径之一。据此完成18~19题。 18.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19.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

A.常绿阔叶树林 B.常绿针叶树林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人工草地

.....页脚

.....页眉

20.下列属于逆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①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②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膨胀,中小城镇发展缓慢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④乡村人口比重回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目前,在西方国家的在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大城市环境不断恶化②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③市区失业人口增多④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下列属于我国城市发展趋势的是

A.组织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 B.为控制环境污染,从中心区大量外迁人口C.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D.控制小城镇发展,保护城市环境 23.商贸联系的基础是

A.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 B.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C.技术人员在区际间的流动 D.生产成品的区际流动

24.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国家,这反映了某些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使市场对农业的影响扩大出口,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A.气候和地形 B.劳力和水源 C.交通和技术 D.土壤和资金

25.读下面四幅图,计划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建设钢铁厂、化工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判断下列工厂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页脚

.....页眉

A.自来水厂 化工厂 普通服装厂 钢铁厂 B.钢铁厂 普通服装厂 化工厂 自来水厂 C. 钢铁厂 自来水厂 普通服装厂 化工厂 D. 钢铁厂 普通服装厂 自来水厂 化工厂 26.关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和差别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乡村景观复杂,城市景观简单 ②乡村功能多样,城市功能单一 ③乡村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 ④城市为乡村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7.现代工业集中布局的“聚集效应”,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A.劳动力因素 B.环境因素 C.社会协作因素 D.技术因素

28.一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工厂,而不是将工厂设立于一个工业区内,主要原因是 A.是工业分布由集中趋向于分散的体现 B.由于在一个工业区内无法生产众多的零件 C.由于跨国公司没有一个核心的部门

D.使不同的部件生产厂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取得最佳效益 29.“德国工业的心脏”———鲁尔区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A.众多的海港 B.丰富的煤炭资源 C.充足的水电 D.廉价的人力资源 30.读右“某地经济水平与劳动力分布状况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页脚

.....页眉

A.正确表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分布变化的曲线是①、③、④ B.在A阶段大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最大

C.从B处开始,该地逐步由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升级

D.在C阶段主要作为外来产业的承接地,为当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读下面四国某相同的工业部门分布示意图,回答31~32题:

31.该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A.石油化工 B.汽车生产 C.微电子 D.饮料生产 32.关于该工业的分布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西半球多于南半球、东半球 B.发展中国家多于发达国家 C.沿海地带多于内陆地区 D.高纬度多于中、低纬度

.....页脚

.....页眉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英才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图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5年农产品产值构成。读图回答33~34题。 33.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34.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的“都市农业”,以下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产业部门有

A.观光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房地产业 D.水稻种植业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35~37题

35.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页脚

.....页眉

36.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37.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中、西部地区 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8~40题。

38.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动力基地 D.科技发达地区 39.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 C.臭氧层空洞 D.扬尘 40.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作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综合题

41.读“我国人口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

.....页脚

.....页眉

(1)图中显示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 广东 ,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气候宜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人口的环境容量大

(2)分析图中区域间人口大规模迁移的主要原因。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城乡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尤其是区域间收差距的存在;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

(3)根据图示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回答缓解我国人口压力的主要措施。

努力发展经济,转变以自然条件主导人口承载能力的现状为以经济投入调控人口承载能力;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基本国策

.....页脚

.....页眉

42. 下图展示一城市由1930年至1992年的发展情况。A区是低级住宅区,B区是中级住宅区,C区是高级住宅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高级住宅区分布在C区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利;位于盛行风的垂直方向,免受工业企业造成的大气污染;离CBD距离适中,临海、有优美的风光。

(2)该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有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对比a、b两图可看出该城市的变化有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这一过程被称为城市化过程。

(3)假如你是该市政府部门负责人,为了使工厂厂长们相信在X地发展新式工业较为有利并同意搬迁。你用哪些理由说服他们。

)已有的工业区日趋老化,很多厂房不能容纳新式的机械;该地区还有不少因工业过于集中而产生的环境问题;新厂址X地区有便利的公路运输,且毗邻两个新市镇,市场广大,劳动力丰富

43.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页脚

.....页眉

(1)从图中可判断,世界城市人口在___2000____年超过总人口的半数以上。

(2)从绘出的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共同特点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不同特点是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目前还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3)通过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基本上可以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

(4)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导致其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原因是一方面是民族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口增长过快,经济畸形发展,农村人口盲目流向城市。 44.世界两大牧区分布图

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优越的自然条件。与甲牧区相比,乙牧区发展畜牧业突出的区位优势。

共同条件:夏季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土地辽阔,地形平坦; 乙区优势:临近海港,便于出口。

.....页脚

.....页眉

(2)阿根廷是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其生产的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根据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乙牧区发展中借鉴哪些经验?

①以密集的商品畜牧业代替自给自足的粗活畜牧业;②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畜种;③大力发展人工牧场,开辟水源,种植饲料;④改善交通条件;⑤退耕还草,保护草原生态,防止环境退化。

45.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城市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 C/D )

A.洞庭湖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闽南三角地带 D.珠江三角洲 (2)该城市城区的地势特点是 西北高、东南低 ,若图中环城绿化带的总长度为15厘米,则其实际长度为 30 千米。 (3)该城市的布局有两处明显不合理,请指出: 未设置污水处理厂、过境干道影响市区

.....页脚

.....页眉

(4)若把乳牛场和蔬菜基地的位置对换,是否可行,为什么? 不可行,飞机场附近噪声大,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5)某房地产开发商计划购买A、B两块土地建设高层住宅,你认为是否合适,为什么? 不合适,飞机场附近建高层建筑会影响飞机的起飞和降落。 46.读欧洲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国农业均以 畜牧业 业为主,这主要是因为两国均属于 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 (2)C国的葡萄酒公司要建设一个大型的葡萄生产基地,1、2两地中较适合的是 2 地,理由是 该地属地中海气候,光热充足 。 (3)D是 斯坎迪纳维亚 半岛,近年来该地区酸雨现象较为严重。据调查,形成该地酸雨的污染物,多来自西欧国家的工业区,其传送的载体是 西风 。 (4)E国新兴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其国土的 中部 和东北部,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是 工业小区 。 .....页脚

.....页眉

(5)近年来,A国的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些钢铁公司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其最主要目的是( )

A.就近获得从国外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获得从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C.接近消费市场,便于出口产品 D.减少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47.阅读右图,图中数值为等高线(或等深线),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在A处布局一钢铁厂,分析其负面影响有哪些方面? 位于河流上游,会污染水源;位于盛行风带上,会污染到城市空气

(2)欲在B处布局港口,其不利因素有哪些?

该处海岸平直不利于避风浪;沿岸有小山丘,不利于港口设施建设。

(3)近年来该地城区出现城市交通问题,请设想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城市交通拥堵;城市环境污染。

(4)计划在该区沿海地区建一滨海浴场应建在图中B、C、D、E中的 C 处。

.....页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