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施工中转换桁架的结构设计

2020-03-24 来源:星星旅游
建筑与结构设计I ^ ^‘ clur dr “r Designl 建筑施工中转换桁架的结构设计 Structure Design of Truss Transfer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甄景新 ,周强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13) ZHEN Jing-xin,ZHOU Qiang (TiandiScience&TechnologyCo.Ltd.,Beijing100013,China) 【摘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转换层结构所处的位置比较特殊,内力状态相对复杂,是建筑结构中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基于此,论 文对建筑施工中转换桁架的结构设计措施进行探讨。 【Abstract]Intheconstructionprocess,htetransferstoreystructurepositionisspecial,hteinternalforcestateisrelativelycomplex,isakeylinkin buildingstructure.Basedonthis,thisarticleonthemeasuresofstructuraldesignoftrusstransfreinconstructionarediscussed. 【关键词】建筑施工;转换桁架;结构设计 【Keywords]buildingconstruction;transformingtruss;structuredesing 【中图分类号]TU375.5 【文献标志码IB 【文章编号】1007.9467(.2015)03.0025.03 [DOll 10.13616/j.cnki.gcjsysj.2015.03.001 1工程简介 8层、58层立面上分别设置了两道与塔楼层数一样高的环带桁 架(见图1a、b)。为了全面提升外围框架的抗侧力,利用桁架和 某建筑工程的下部需要一个比较大的活动空间,所以建 外框架的角柱(4根)与巨柱(8根)构成了一个抗侧力系统,另 筑的l~8层之间使4根角柱和8根巨柱作为外框架。在建筑 外桁架还具有转换层的功用[1】。该塔楼把第8层桁架上面的外 的第8层设置了和层高一致的转换桁架,立面收工弯成后,将 框柱(48根)转换成了该桁架下面的巨柱(8根)与角柱(4根), 其作为建筑的避难层。在建筑结构的第58层,沿结构外侧设 基于角部的结构设置,该塔楼上还配置了次转换桁架,且还在 置了桁架,并以此来托住楼层上部的柱子,并对结构在侧向荷 下面吊柱的地方垂挂了3层外框柱。X斜撑式的转换桁架是 载影响下产生的变形提供刚度需求。建筑结构布置图如图1 所示。 2剖析转换桁架的构造 为了强化层外简柱,该塔楼使用了环带桁架,即在塔楼的 【作者简介】甄景新(1981一),男,河北承德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结 构工程设计与研究,(电子信箱)543800337@qq.corn。 a第8层转换桁架 b第58层转换桁架 l工程建设与设计 『Conslructlon&DesisnForProject a下弦 b上弦 图2高建钢构件配置图 c转换桁架位置示意 在大震(无风)影响下,桁架抗震能力的计算公式为: .图1建筑结构布置示意图 sGE+.s娃+0.4S 融≤RK (1) 由箱子形状的上、下弦杆及腹杆构成。该塔架的第8层桁架是 双层桁架,上弦杆与下弦杆的截面参数分别为1200mmx 900mm ̄60mmx8Omm与1200mmx900mmx60mmXlOOmm, 式中, 为截面荷载的标准值;5伍为重力荷载代表值的反应; Js娃与s 分别为依据材料强度标准值来核算横向与竖向地 震影响标准值的反应。 斜腹杆、竖腹杆的截面参数分别是900mmx9OOmmx9Ommx 由于在大震影响下桁架构件会出现比较大的走形,个别 构件会发生塑性,所以构造动力表现出非线睦闭。核算时要先 90mm与900mmx9OOmmx45mmx45mm,最大板的厚度是 lOOmm,最大分段的质量是27t;第58层桁架是单层桁架,上 检查各个构件的功能状况,允许 ̄A,-N架出现轻度损坏,即10 状态(构件屈服,产生轻度破坏)。经PEREFORM.3D软件剖 析,桁架的所有构件都达到IO的状态。 弦杆与下弦杆的截面参数分别是600mm xSOOmmx3OmmX 30mm与600mmx5OOmmx3Ommx3Omm,斜腹杆与竖腹杆的 截面参数分别是500mm x5OOmmx3Ommx3Omm与500mmx 500mmx3Ommx3Omm,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参数是900mmx 2.2中震影响下的计算 在中震(无风)影响下,桁架抗震能力的计算公式为: yosGE+ .s’毗 ≤Rd/yw (2) 500mmx 14mmx20mm。基于第8层转换桁架在该塔楼中的重 要性,所以其抗震弹性不仅要满足小震、中震要求,还要达到 大震要求。该次剖析主要是验证转换桁架弹性是否能满足小 式中,s ,s 指的是竖向、横向地震影响标准值的构件内 力,其不会受到增大系数(和抗震级别相关)的影响。经过中震 剖析核算得出:第8层桁架竖腹杆、上弦杆、下弦杆在中震影 响下的最大应力比分别是0.511,0.265.0.691。由于第8层桁架 所有杆件的应力比都比0.85小,所以该层转换桁架的弹性已 达到中震需求。 震、中震及大震需求。因此,设计桁架时要依据《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中的计算方式来设计桁架的竖向地震影响。利用 ETABS软件来剖析小、中震时桁架的弹性,利用 PERFORM.3D软件来剖析大震时桁架的弹性。剖析转换桁架 构件时,计算楼板时要依据弹性楼板来进行,且转换层的上、 下楼板的膜刚度不在计算范围内,也就是该处楼板的横向力 不在计算范围内,同时还要调节框架、桁架及桁架上、下层楼 板的剪力。为了使第8层桁架的弹性符合中震需求,个别桁架 2.3小震影响下的计算 小震影响下,桁架抗震能力的计算公式为: ’ 05 +' S耻+’, B + ’ ≤兄d/YRE (3) 式中,s伍为重力承载力代表值的反应;s毗与Js耻分别为竖向、 横向地震影响标准值的反应;Ym, ,yG, 分别指的是横向地 震影响、风承载力分项系数、重力承载力、竖向地震影响; , 几分别为荷载抗震调节系数、构件的荷载设计值; 为风的 的构件要使用强度比较高的高建钢(Q345B),图2为高建钢 构件配置图,其中粗线是高建钢杆件。 2.1大震影响下的计算 26 组合承载力系数。 经过核算得出桁架在小震影响下的应力比,基于桁架平 面呈规则的对称形,所以对称的桁架杆的应力比相差不大,因 此核算半侧桁架杆即可,竖腹杆、上弦杆、下弦杆的最大应力 比分别是0.397,0.196,0.436,都比0.85小,由此第8层转 换桁架的弹性完全符合小震需求。另外,由于桁架的挠跨比的 最大值是1/2881,小于1/400,所以其已达到正常应用的极限 需求。 3剖析第8层转换桁架的施工计划 3.1转换桁架的施工计划与施工难点 基于第8层桁架的重要性,所以设计时,为了确保塔楼的 可行性及处理塔楼的旖工难点,不仅要剖析其应用过程,还要 斟酌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对转换桁架的制约。安装第8层桁 架时的难点有: 1)基于塔楼是立面收进,且为了使桁架上方的外框柱实现 转换,所以桁架的角部由主次桁架相配合的方式来实现口】。但 是,这样的施工方式却增加了节点的施工难度,也就是各个节 点处链接了很多的杆件,且有的杆件间的夹角也非常小。 2)基于单品桁架的质量与跨度,如果采用先在地面上组 装,然后再吊装的安装方式的话,尽管其能减小高空焊接量, 但却增加了吊装难度与成本;如果采用高空焊接的安装方式 时,尽管其比较容易吊装,但却增加了高空焊接难度、焊接工 作量及成本。由此在确保桁架结构安全的基础上,寻找这两种 安装方式的平衡点是该工程的关键问题。 3)由于桁架主要作用是承托外框柱、垂吊吊柱,及主塔楼 本身的高度(大概30Ore)造成的变形,所以桁架的安装次序是 整个桁架安装的重点。因此,安装时还要对桁架安装次序造成 的各种额外荷载力进行复核。 4)基于该工程使用了Q345B钢材,最大钢板的厚度是 100mm,所以焊接难度非常大。 3.2用铸钢节点做桁架角节点 由于桁架杆件上的节点具有多、夹角小等特点,所以在桁 架角节点上使用了铸钢节点。另外,基于桁架的重要性,所以 对节点的材质有着特殊的要求。(1)铸钢节点使用的钢材一定 得是GS20Mn5V;(2)在桁架个别部位上,由于一个节点上链 接着多个杆件,所以这些节点上使用铸钢节点,其强度与性能 建筑与结构设计f A ^f ctur andStruc:tu'a/z s nI 必须和所链接杆件的钢材的最高级别强度、性能相一致。 3.3转换桁架的分段安装方案 为了降低桁架分段的吊装难度及高空焊接量,保障各个 单分段质量的相近性,所以经过比对多种设计计划,进一步完 善了桁架分段及桁架安装次序。另外,由于塔楼自身的压缩与 走形,所以安装桁架时得依次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当塔楼主体安装到第4层顶端时,停止安装下一层楼 面梁,继续安装巨柱与角柱; 2_)j生塔楼的第8层上安装转换桁架; 3)安装桁架上面的外框柱,且可以同时安装塔楼第6层、 第7层的楼面梁与吊柱; 4)等主体结构竣工后,再开始安装塔楼第5层的吊柱。 按次序安装桁架时需注意的事项有: (1)为了及时调节,要全程检测安装过程; (2)由于第8层桁架的跨度过大,所以安装时要在其下面 配置一 瞄时桁架,以便临时支撑; (3)依据塔楼工程的施工进度,如果过早执行幕墙安装, 就不能实现最后装配第5层吊柱的设想,所以依据幕墙的装 配进度、瞬时沉降量以及预计的沉降走形量,采取了预先留置 长圆孔形的沉降走形量,等塔楼主体走形基本平稳后再焊接 。 4结论 综上所述,本工程建筑的结构比较复杂,设计的过程中, 在关键位置设置了转换桁架,并严格按照抗震原则进行了设 计。实践证明,这种施工设计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具 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幽 【参考文献】 【1】JGJ3一-2OlO ̄ S】 【2]GB 5001 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3】徐培福.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A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o05. 【4】王磊,张同波.青岛高新区创业中心型钢转换桁架的设计与施Z[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0(5):98—99. 【收稿日期]2014.12.17 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