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储蓄:国计民生的重要指标

来源:星星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沈立人 据统计,当前银行存款中城乡居民 的储蓄率可能在30%上下.远远超过一 贷款有长、有短。特别是正确掌握存贷款 储蓄总额约在七万亿元左右。这是一个 些发达国家的10%至20% 储蓄率高.有 比例,既要充分利用存款、叉要防止可能 不尽起眼的经济动态指标,其实关系唇 利于扩大积累,发展经济i同时也制约着 风险,并保证资产质量,成为银行经营的 计民生.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值 消费,表明传统的勤俭节约有其两重性。 核心策略。把这项工作做得既积极叉稳 得给 高度关注和认真研讨。 还要看到.垒国人均不同于地区平 健,不仅发展了银行业务,更是发展了国 均。发达地区如沿海尤其是城市.人均储 民经济。贷款的取向,还关系到经济结构 衡量民富的尺度 蓄率逾万元.有的达二、三万元;而在内 的调整和优化。存款管理和贷款管理成 地尤其是农村,有的仅及千元,相差十几 为银行和金融管理的两大环节。 民富 的使用频率,从文献到媒体, 倍。过比人均收人的差距更大 有人建 过去,曾经有一种顾虑,把几万亿元 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在解决温饱、实现小 议.考核政绩,当 人均储蓄及其增长幅 的居民储蓄看作是“笼中虎”;那是在通 康后,走向基本实现现代化, 共同富裕 度为准,有利于贯彻实施富昆战略。 货膨胀时期,“笼中虎 一旦冲出.市场无 为远景目标,谋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法承受。现在又有一道难题,在储蓄高频 益.集中在让老百姓富起来。离开这点. 发展经济的杠杆 增长后.如何运用得当.充分发挥其发展 仅讲经济增长就太虚了 经济的促进作用, 免搁煞大量资金,还 怎样衡量人民的富裕程度.仅是 储蓄有其微观和宏观的不同层面 要付出利息,降低银行的盈利水平。正是 分配收人为准尺,显然不够,那是一个过 手持现金基本上是个人的事,存^银行 在这个意义上,储蓄成为发展和调节经 程.更重要的在结果,最后必须落实在储 就转化为括生生的社会财富;如何运用, 济的杠杆.应当力求灵活操作,提高其微 蓄上。储蓄虽不囊括人民的全部财富或 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国家大计方针。 观(银行)和宏观(国家)效益。 资产,还有渐次增加的房屋等不动产和 经济发展要有积累和投资,被认为 手持现金 及股票等其他金融工具;然 是扩大再生产的必由之路。国家建设要 金融政策的明镜 而,储蓄不仅在人民财产中占大头,并且 钱,钱从哪里来?财政收入是一条重要渠 往往是归纳和延伸每户人家财产总值的 道或杠杆;只是与储蓄相比,实有小巫、 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金融市 源泉 大巫之别。现在每年财政收人超过了上 场浮出水面.金融体制和金融政策在整 改革开放 来,居民的银行储蓄.从 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有所提高;而除去 个经济运行中的影响面扩大.拉动力增 不到一万亿元增长到现在的巨大数字, 人员吃饭和公共支出后,用于直接投资 强,其中相当部分,直接或间接地触及对 扣去物价因素,增长了好几倍,与温饱、 的远远不敷需要。即使增长国债一、二千 储蓄的引导、使用和调节。 小康的进程是一致的。所 是巨数,因为 亿元,为数有限.并且要靠银行存款为支 在通货膨胀年代,利息率常低于物 已经相当于每年国民生产总值的约 撑 价指数.实际上是负利率,维护储蓄成为 80%,要经长期积累,决非一日之功 当 积累和投资的基本来源是人民储 舫止通胀过剧的手段.有其难度。“软着 然,对照近13亿人口,人均稍多于50o0 蓄。银行贷款,少量来自财政拨款.大量 陆”后,利息率相应下调.也是为了及时 元,叉说明脱贫不A,家底不厚,富裕程 要靠这项。所以必须有储蓄增长,才能有 降低企业负担,把金融经济和金融市场 度不高。 投资增长。存款多少.才能贷款多少 扩 搞活。出现需求不足.进一步多次下调利 储蓄的来源是扣除消费后的货币积 大存款是扩大贷款、扩大投资的根本 不 息率.则是为了刺激消费和刺激投资。调 累,占国民收人的比重.被称为储蓄率并 问什幺银行.把吸收储蓄和存敖作为第 整利息率,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是宏观控 决定积累率。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 一项工作和业务.其理甚明 制的重要手段,反应极其灵敏。在我国, 阶段,储蓄额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储蓄 但是,在存款既定的前提下,如何做 这些金融政策的变迁,同样是一面明镜. 率相直地逐步提高 有人估算,我国当前 好贷款工作.煞费斟酌 存款有定、有活, 照映了整个经济形势和任务的演进。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对储蓄而言 几年来的一个课题是 则。继续采取审批形式,在行政驱动下, 是资本市场.都会对储蓄和直接、间接投 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屡戒不止 证券市场 资有导向功能。与发达国家比。他们的居 随着金融市场的建构和多元化 投资也 多元化,如何对待和处理间接投资与直 兴起 开辟了直接投资的宽广路径。对储 接投资的关系。长期来奉行的.尽量吸收 蓄不能不是新的冲击 本来,这该有利于 储蓄存款,以此为基础开展贷款经营,基 降低融资成本.扶助成长型产业和企业; 车上是间接投资模式。本来考虑.这有利 于正确引导投资取向,防止盲目建设.实 际执行后果却是沿袭计划经济的游戏规 种问题甚至有 猫腻”现象。 民.W持股为直接投资与储蓄为间接投 资的比例大体相埒:而在我国,目前还是 间接投资占80% 上,直接投资占不到 快在两者之间形成激流。相对而言.利息 去面对国臂 更张政第,目的在于规范和 但是,由于市场尚灾规范,也不免存在种 20%。两者之间 消长敏捷。股市牛熊,很 深化毫融改革 规范金融市场特别 率上下.其拉动力却欠强。过就呼唤我们 发展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词 整。 对储蓄和消费,间接投资和直接投 资.夸后主要取决于市场机制,也不排斥 政府的政策引导。其中金融政策更是举 足轻重,甚至与产业政策、区域政策都有 联系和配合 一种估计是:储蓄仍是投资 首选 为了安全 但其增幅可能递减 而 直接投资,在逐步规范后.将会出现递增 的新局面 开放入世的热点 “人世 是扩大开放,也是深化改革 服务业首当其冲,空间最大.竞争叉最激 烈,金融尤其是焦点。对外资银行包括台 贷银行逐步放开人民币业务经营.首先 集中在吸收存款上 不难想像 他们挟其 雄厚实力来中国只是请垫,不会放弃吸 收国内储蓄,就地利用当地的金融资源。 这对本土银行业的存贷款业务 无 疑将发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可以预见的 虽然将逐步推进利息率市场化,而在宏 观调控下,与外国一样 其波幅有限 所 以,竞争的焦点,或许在服务的容量和质 量。一时还难 说明白。但是不难检测, 与任何国有企业相似,当前国有银行的 储蓄服务领域不多。服务水平不高,储户 满意度不理想。与久经磨练的外资银行 必有差距 应对之道,在于深化改革.急 起直追 特别是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 竞争意识,并转化为可行的具体行动 人世后的竞争 不限于存贷款,还有 更多的方面 直至整个资本市场 我们必 须从头学起,从启蒙切人 并以真正熟谙 世贸的繁琐规则为归宿。仅从储蓄业务 论。从理念到方法,亟待更新的也很多 搞好此项工作,作为起点,推及生面,才 能提高人世后的综台竞争力 并充分发 挥储蓄及其有关业务对国计民生的积极 功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