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爱国,教案.docx》
小学生爱国,教案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1
页
小学生爱国,教案
篇一:爱国主义教育教案
爱国主义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爱国小英雄王朴的故事。
2、知道王朴是为祖国、为人民而英勇献身的爱国小英雄。
教学重难点
知道爱国小英雄的故事,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1、听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师提问:这首歌唱的是谁?人们为什么要歌唱他?
小结:在五六十年前,日本侵略军在我们中国的国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全国人民都来抗日,为了支持抗日许多孩子组织了抗日儿童团,在抗日的过程中,涌现除爱国小英雄,王二小就是其中一个。
二、学习故事、激发感情
老师讲述王二小的英雄事迹: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
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
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小组讨论:小英雄王朴热爱祖国、英勇不屈的精神表现在那些地方?
教师小结:王朴为了保守八路军的机密,勇敢地面对日本侵略者,最后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王朴的爱国行动领人敬佩,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他的爱国精神被时代传颂,歌唱王朴的歌曲一直传唱至今。
三、观看《王二小的故事》
篇二: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国旗、国徽的崇敬之情,会唱国歌。懂得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
活动形式:朗诵、演讲、演唱。
活动准备:知识卡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国旗、国徽、国歌,它们是最崇高、最神圣、最亲切的名字,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怎能不将自己的荣辱与它们联系在一起呢?
二、了解国旗的由来和象征意义
五十多年前的
10
月
1日,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冉冉升起,那么这面旗面红色,上有五颗黄色五角星的五星红旗又象征着什么呢?
生朗诵知识卡:国旗的象征意义
三、了解国徽的由来和象征意义
生朗诵知识卡:国徽的由来及象征意义。
四、知道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七彩光芒。”同样,从唱国歌上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否真正爱国。
我们在唱国歌时的神情和态度,我们内心的感受,都能说明我们究竟爱不爱国,究竟有没有民族自豪感。
抬头看看那正在空中飘扬的五星红旗,让我们想一想作为国旗主人的一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五、才艺展示
生独唱《红旗飘飘》、《春天的故事》。
六、活动结束
师: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时,我们从那满含泪花的凝视里,从自豪激昂的“
起来
”声中,从挺直腰杆、溢满喜悦的容颜上,体会到了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同时,也掂量到我们跨世纪青少年肩头的重任:努力学习吧!祖国需要我们,世界需要我们,未来需要我们!
让我们一起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随时准备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篇三:爱国主义教案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课堂教学,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识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民族团结与统一。
教学重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要求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与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
如何实现知行统一,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引导青年大学生理性爱国。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讲授,互动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让同学们回想国歌的内容,思考3个问题:
我们现在已经解放当家作主了,为什么还要呼唤“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我们的国家已开始繁荣昌盛,为什么还要呐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发展时期,为什么还呼吁人们要“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这就是本次要讨论的话题:爱国主义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授课内容: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我国民族的历史一样悠久。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贯穿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奋斗史。让我们先从历史的视角梳理一下中国的强盛、衰落和重新崛起的历程,从中了解我们民族爱国主义传统:
强盛:让同学们思考回答:一提起中国的强盛时期,同学们会想到哪些历史区间?(学生回答汉、唐、宋等)公元元年以来的两千年中,90%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公元元年-1000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25%,1000-1500年占23%,1820年占33%。无论经济总量还是综合国力,当时的中国都是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强国。孙中山先生在其《大亚洲主义》一文中曾说:“譬如从五百年以前以至两千年以前,当中有一千多年,中国在世界上是顶强的国家。国家的地位,好象现在的英国、美国一样。英国、美国现在的强盛,还是列强。中国从前的强盛,是独强。”
15世纪:中西分途发展。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欧洲开
始从中世纪走出来(文艺复兴、海外探险),中国开始走下坡路(制度僵化,思想僵化),当西方开始乘着工业化浪潮觊觎广袤的海外市场探求“世界”时,中国还沉浸在君临“天下”的迷梦里。
鸦片与中国的衰落:当中华帝国日益日薄西山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急于打开海外市场,英国为了扭转长期以来的中英贸易逆差的局面,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历史上,没有第二种商品象鸦片那样,震撼过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的根基,并给她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与耻辱。1840,鸦片战争,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天津登陆??欧美列强纷纷掠食中国。近代中国,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国战争赔款和其他款项共计1000亿两白银。19世纪的中国开始沉沦。
在民族与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热爱这片苦难深重国土的无数仁人志士带领着人民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寻路史、奋斗史。孙中山先生带领中国人民醒过来,推翻了两千年君主专制王权。他说:“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做人最大的事情是爱国。”毛
泽东同志带领人民站起来,历经28年艰苦卓绝斗争建立了新中国,他说: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邓小平同志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他说:
“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爱国主义贯穿百年中国屈辱史、抗争史、奋斗史始终,是推动民族发展的伟大旗帜。百余年来,爱国主义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田。它动员和鼓舞了中国人民团结奋进,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巨大力量。正是在爱国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够历尽沧桑,排除内忧外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当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建国之行,做一个坚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那么,什么是爱国主义呢?爱国都爱些什么呢?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爱国主义的含义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但是,由爱发生的悲剧也屡见不鲜。是人们不该爱么?不,问题是很多人不懂得怎样去爱,于是,爱反而造成了伤害。爱的行为应该是理性的。仅仅有一颗爱国之心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懂得爱国之理。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为一体的综合概念,是由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一定区域内的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人类生存的社会共同体。对祖国的热爱应体现为爱故土、爱人民、爱民族文化和爱国家的统一。
可从以下几点来理解和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祖国,就是我们生于斯、
长于斯的故土家园,就是我们脚下这块世世代代劳动、生息、繁衍、发展的辽阔大地。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园”,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建设祖国繁荣昌盛,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对故土家园、祖国山河的热烈、深沉、充满责任的爱,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试想,当我们泛舟西湖,欣赏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景色时,当我们置身戈壁,感受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广袤辽阔时,当我们登临泰山,领略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时,我们的心中怎能不油然升起一种\"江山如此
多娇\"的情怀呢?在很早的时候我们的前人就把祖国大地成为\"神州\",这是对祖国的热爱。所以爱国主义首先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欣赏:
(学生朗诵)假如我是一只鸟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此诗作于1938年,当时侵华日军侵占了东北、华北、华南大片国土,所到之处生灵涂炭,神州大地遭受着最为深重的苦难。诗人满怀爱国忧国之情,表达对祖国深沉的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古语说“民为邦本”。
我们祖国之所以可爱,不仅仅因为她拥有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河壮丽的国土,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拥有世世代代生存在这片国土上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亿万人民。正是各族人们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源远流长、繁荣昌盛。热爱人民,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爱人民是爱祖国的根本要求,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
每逢国家遭遇重大灾害或重要历史时刻,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扶危克难。例如汶川地震等。
思考:同学们可否举例身边存在哪些不爱同胞的行为表现呢?
提示:人情冷漠如小悦悦事件;恃强凌弱;社会不公正等。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我们伟大祖国是世界上最光彩的文明古国。在创造祖国文化的历程中,各族人民都做出了贡献。56个民族绚烂多彩的文化总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
族文化的全部内容,形成了以下十大方面的成就:
一个文化传统
悲壮、伟大、悠久
二个文化系统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三大国粹
中医、京剧、国画
四大发明
造纸、指南针、火药、印刷
五大工程
万里长城、兵马俑、都江堰、灵渠、大运河
六大古
北京、南京、西安、开封、洛阳、杭州
七大著名朝代
周、秦、汉、唐、宋、明、清
八大著名皇帝
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唐太祖、成吉思汗、明太祖、康熙
九个历史名人
大禹、诸葛亮、曹操、项羽、岳飞、包拯、康有为、孙中山、
鲁迅
十部名著
论语、道德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本草纲目、西厢记、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刻苦学习祖国的文化,深入理解祖国的优良传统。我们在以后的发展历程中,更要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4)、爱自己的国家
一个国家的政治前途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荣辱兴衰。国家和谐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那么,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就会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
不同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传统
维护祖国和民族的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重要内容。从孔子的“一匡天下”、孟子的“定于一”、荀子的“文王载百里而天下一”,到董仲舒的“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都体现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的思想,也是无数仁人志士行动的精神动力。
(二)近现代的爱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反对封建主义压迫,推翻腐败的封建专制制度。
(三)当代的爱国主义: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进入了一个历史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在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祖国统一大业。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敬仰。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我们要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扬光大。
(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中华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爱国志士,他们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感人肺腑,流播四海,代代传颂。爱国诗人陆游病危之际,仍渴望着沦陷区的收复和国家的统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
见九州同,”盼望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后,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慷慨就义,它为世人留下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著名诗句。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抗战时期更是涌现了大量可歌可泣的保家卫国的爱国壮举。(举例)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美国用了13年,而我国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一成就震惊了世界。美国一位专栏作家这样说:“金波尔的话说错了,钱学森在科学上的价值岂止只抵三、五个师的兵力,他替中共研制的飞弹,不但完全平衡了中共与美国之间战略武器的差距,也使中国对苏联的威胁产生抗衡。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还有许多:钱三强、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等,都是从国外学成以后归国的,在他们
看来,事业和成就只有同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是最有意义的。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古人云: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被俘后解往大都途中,写《过平原作》:“乱臣贼子归何处?茫茫烟草中原土。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当天。”
(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在从夏朝开始到现在的大约4100多年中,粗略地计算起来,前两个千年基本统一,后两个千年(秦帝国之后)中,统一时期约为1600多年,分裂内乱时期则不到540年。从总的方面说,中华民族的统一占据了主流,分裂内乱终归统一。而一个不容否认的基本规律是,强盛的中国全部是统一时期,积贫积弱的中国全部是分裂内乱时期。这充分说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现阶段我们要反对疆独、藏独、台独、港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56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人心思治,人心思统一是主流思想。(插入图片)
(四)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表现出同敌人血战到底,誓死不当亡国奴的英雄气概。
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奋起反抗,谱写了无数伟大的爱国诗篇。明清时期,我国人民在抗击东洋、西洋侵略者方面,显示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明将戚继光,面对倭寇的侵扰,组织了“戚家军”,经过10年的征战,扫清了东南沿海的倭患,使人民安居乐业。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赶走了荷兰殖民者,使沦陷了38年的宝岛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898年法国强租广州湾,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现在湛江的“寸金桥”,就表现出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寸土不让的决心。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热爱和开发祖国山河,世代相承地发展祖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反对民族和国家分裂,始终把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为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实行民族平等、和睦,反对民族压迫,不畏强暴、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坚决反抗外国侵略;向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反动阶级与社会势力进行英勇斗争,推动祖国不断前进。
篇四:小学校本课程《热爱祖国》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热爱祖国》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个人年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懂得报效祖国是大志。
能力目标:分析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设计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的情感;自觉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立报效祖国之大志
。
二、教学重点: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息息相关;立报效祖国之志。
三、教学难点: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四、教学准备:学生收集热爱祖国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观看建国六十年庆典录像
师:观看完录像你有怎样的感受?
祖国在发展,祖国在腾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祖国而骄傲,为祖国而自豪,我们要为祖国而歌唱!我们小学生从小就要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李四光几改志愿,献身祖国的故事,并思考、探究、交流,回答问题:
(1)试分析上述材料,探究李四光几改志愿的原因。
(2)李四光的理论,对我国的采矿业有哪些了不起的贡献?
(3)李四光的爱国行为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4)李四光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迪?
(5)你还能列举其他具有崇高志向的人物,并说说他们的事迹吗?
(学生思考和回答上述问题,老师导入课题,并完成以下学习内容)
指名回答第(1)问:
师总结:李四光几改志愿是因为他满怀一种忧国忧民之情,深怀一颗报国救民之心。
指名回答第(2)问,重点让学生明白李四光对祖国的贡献,初步树立热爱祖国的情感,明白好好学习的重要性。
指名回答第(3)问。具体感知李四光的爱国行为。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第(4)问:
李四光几改志愿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进行未来道路选择时,应把个人前途和祖国的命
运紧密地联系起来,像李四光那样,按祖国的需要来选择自己的志向。这说明一个道理: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1)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
通过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人的命运比较来例证,事例可要求学生收集,也可老师举证。让学生具体感知祖国命运对个人前途的影响。如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沦陷,东北人民陷入水深火
热的悲痛之中,没有强盛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又如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力的逐步增强,人民安居乐业,海外华人的权益也得到保障,近几年中国政府的几次撤侨行动,就凸显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血肉相连。
(2)国家的富强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
(3)感知个人与祖国关系就会时刻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安危。
学生汇报第(5)问:
学生讲述收集到的一些国内外热爱祖国的故事或者名言。
要求学生向李四光及其他先进人物学习
(三)出谋划策——如何报效祖国,热爱祖国?
出示材料:小芳的表哥要去参军,放弃一家大型外企的邀请,他的父母不同意他去参
军,假如你是小芳,你会如何去说服表哥的父母?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四)总结
篇五:小学二年级爱国教案
“我爱祖国!”主题班队会
二(1)班
一、活动目的
1.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事情,使他们更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祖国。
2.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来歌颂、赞美祖国,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所有学生的参与,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活动准备
1.《祖国,我爱你》、歌曲《娃哈哈》、祖国知识问答题;
2.中国地图、学生自制心愿卡、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主持: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
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
我们的祖国人杰地灵。
祖国!多么神圣的名字。祖国!我们可爱的母亲!我们为伟大的中华民族而骄傲,我们为拥有这样的伟大祖国而自豪。二年级一班“我爱祖国!”主题班队会现在开始。
(二)祖国,您好
1.齐颂:《家》
“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2.歌曲《中国是我家》——《中国是我家》。
3.“争当小博士”竞赛
主持:动人的歌声让我们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作为中国人,我们对自己的祖国了解多少呢?
下面我们进行《争当小博士》的比赛,看谁了解祖国的知识更多。
1)祖国母亲全称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
2)我国的土地面积有多大?——我国的土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
3)我国的地图版面像什么?——我国的地图版面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
4)我国最长的河叫什么名字?列世界第几?——我国最长的河是长江,长六千多米,它位列世界第三。
5)我国的母亲河叫什么名字?——我国的母亲河是黄河。
6)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火药
7)世界上最长的城墙是什么?——是我国的长城
(长城全长有一万二千七百多公里,像一条蜿蜒的巨龙。)
8)我国的国宝是什么?——大熊猫
9)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国有56个民族。
10)我国的国旗是什么?——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红色,是因为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它。
(五星红旗中,一颗大星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四颗小星星代表各族人民大团结。)
11)我国的国歌是什么?——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12)同学们,你们谁知道在什么时候能听到这首歌?——在每周一升旗的时候,中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
当我国领导人访问外国的时候。
13)我国的首都在哪里?——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三)祖国,我爱您
1.歌曲:《娃哈哈》、
2.你想对祖国妈妈说些什么?
3、自制心愿卡。
(四)祖国,祝福您
1.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爱祖国”的主题班会进入了尾声。但真正的爱祖国不是一堂班会能完全体现的,更应该体现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让我们努力学习、顽强拼搏,把对祖国的爱体现在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学、对班级、对学校的爱中。无论到何时,无论在何处,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