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文化概论00321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来源:星星旅游
一、单项选择题

1、截至201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是( )。 A、埃及 B、印度 C、希腊 D、中国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39,点击提问】

解析: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3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参见教材P45。

2、文化传统对社会发展有( )。 A、正面作用 B、负面作用 C、鉴戒作用

D、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34,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的。前者是文化精华,是优秀的传统;后者是糟粕,是不良的传统。 参见教材P43。

3、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 )。 A、核心精神 B、集合体 C、简要概括 D、重要保障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33,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参见教材P43。

4、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分为上层文化、中层文化和下层文化的是( )。 A、钟敬文 B、许慎 C、明陆容 D、梁宗懔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20,点击提问】

解析:钟敬文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市民文化)、下层文化。 参见教材P41。

5、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是( )。 A、文化现象 B、文化事象

C、文化思潮 D、文化政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5,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事象是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 参见教材P40。

6、打破了束缚人性的僵化的神学,带来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的是( )。 A、产业革命 B、文艺复兴 C、地理大发现 D、殖民主义扩张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75,点击提问】

解析: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打破了束缚人性的僵化的神学,带来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参见教材P38。

7、以下对广义的文化的概念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广义的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B、广义的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C、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D、广义的文化关注的是经历历史传承积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74,点击提问】

解析:狭义的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历史传承积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参见教材P38-39。

8、文化定义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到文化学的( )。 A、研究方向 B、研究方法 C、研究成果 D、研究范围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71,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定义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到文化学的研究范围。 参见教材P38。

9、“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出自( )。 A、《易·贲卦》 B、《礼记·中庸》 C、《说苑·指武》 D、《荀子·不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4,点击提问】

解析:《礼记·中庸》说:“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参见教材P37。

10、“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 )。 A、变化 B、改易 C、融合 D、交流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58,点击提问】 解析:“化”的本义是改易。 参见教材P37。

11、到隋唐时期,沟通( )的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 A、东西 B、东北 C、南北 D、西南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65,点击提问】

解析:到隋唐时期,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参见教材P59。

12、有专家统计,洪武年间的植树总量在10亿棵左右。这的确是( )一个了不起的政绩。 A、朱建文 B、朱元璋 C、朱棣 D、朱高炽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8,点击提问】

解析:有专家统计,洪武年间的植树总量在10亿棵左右。这的确是朱元璋一个了不起的政绩。参见教材P58。 13、汉代长安一带皇家大规模的园囿,对保护( )环境也有相当意义。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6,点击提问】

解析:汉代长安一带皇家大规模的园囿,对保护西北环境也有相当意义。参见教材P58。 14、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认为( )文化是隋唐文化一脉重要的资源。 A、汴州 B、涿州 C、霸州 D、凉州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7,点击提问】

解析: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认为凉州文化是隋唐文化一脉重要的资源。参见教材P57。 15、黄河、漳水之间的一大都会是( ),司马迁说那里的交通方便,各地风俗都有体现,南与郑、卫风俗相近,有桑间襥上之风。 A、长安 B、邯郸 C、咸阳 D、洛阳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0,点击提问】

解析:邯郸是黄河、漳水之间的一大都会,司马迁说那里的交通方便,各地风俗都有体现,南与郑、卫风俗相近,有桑间襥上之风。参见教材P56。

16、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相当全面地描绘了( )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 A、秦汉时期 B、汉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晋朝时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36,点击提问】

解析:相当全面地描绘了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参见教材P55。 17、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是( )。 A、先秦时期 B、汉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明朝时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35,点击提问】

解析: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参加教材P55。 18、区域文化形成过程中,( )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 A、典范人物 B、方志记录 C、区域意识 D、乡土意识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30,点击提问】

解析:典范人物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参见教材P55。

19、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是被毁灭了。其间原因很多,有一点应当是与其( )有关的。 A、人口众多 B、地理条件 C、族群众多 D、族群单一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17,点击提问】

解析: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是被毁灭了。其间原因很多,有一点应当是与其地理条件有关的。参见教材P52。

20、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的是( )。 A、广阔的地域 B、单一的地形 C、众多的人口 D、多族群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16,点击提问】

解析: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参见教材P52。

二、多项选择题

21、文化三分法包括( )。 A、物质 B、制度 C、精神 D、语言 E、风俗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295,点击提问】

解析:关于文化的分科,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 参见教材P46。

22、下列属于非物质文化的有( )。 A、昆曲 B、泥塑 C、丝绸之路 D、口技 E、中国功夫

您的答案:CDE 正确答案:AB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49,点击提问】

解析:丝绸之路是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参见教材P44。

23、中国文化又称( ),它属于国别文化。 A、江河文化 B、黄河文化 C、中华文化 D、华夏文化 E、炎黄文化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21,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参见教材P41。

24、针对少数民族发展的( )等等,均属于文化政策。

A、文艺政策 B、民族政策 C、医疗政策 D、宗教政策 E、语言文字政策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98,点击提问】

解析:针对少数民族发展的民族政策、文艺政策、宗教政策、语言文字政策等等,均属于文化政策。 参见教材P40~41。

25、梁启超认为可看作时代思潮的是( )。 A、先秦百家 B、汉代的经学 C、隋唐的佛学 D、宋明的理学 E、清代的考据学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95,点击提问】

解析:梁启超认为,汉代的经学、隋唐的佛学、宋明的理学、清代的考据学,都可看作是时代思潮。 参见教材P40。

26、黄河是中国文化的母亲河,但以公元10世纪为界,此前黄河虽有改道现象,但不严重,基本是稳定的、安流的。10世纪也就是唐五代开始,黄河下游迁徙变为常态。主要原因就是( )。 A、中上游地区森林砍伐 B、牧场被开垦成耕地 C、自然植被破坏严重 D、下游地区树木砍伐 E、耕地被开垦成牧场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678,点击提问】

解析:黄河是中国文化的母亲河,但以公元10世纪为界,此前黄河虽有改道现象,但不严重,基本是稳定的、安流的。10世纪也就是唐五代开始,黄河下游迁徙变为常态。主要原因就是中上游地区森林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参见教材P60。

27、致使长江三角洲一带湖泊水的吞吐量急剧下降,每当长江汛期一到,中下游地区水患变得十分严重的原因是( )。

A、过度追求粮食生产 B、大片围湖造田 C、减少粮食生产 D、冰川融化 E、大片毁林造湖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77,点击提问】

解析:过度追求粮食生产,大片围湖造田,致使长江三角洲一带湖泊水的吞吐量急剧下降,每当长江汛期一到,中下游地区水患变得十分严重。参见教材P60。

28、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在古代有相当的代表性,例如先秦时期,大规模的( )一般安排在秋冬季节进行,都含有着“以时”的观念在内。 A、狩猎活动 B、砍伐树木 C、祭祀活动 D、演练活动 E、征兵活动

您的答案:BCDE 正确答案:A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60,点击提问】

解析: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在古代有相当的代表性,例如先秦时期,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一般安排在秋冬季节进行,砍伐树木也一般在同样的时候,都含有着“以时”的观念在内。参见教材P57。

29、典范人物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其中,桐城人以文章扬名,( )等人物的典范作用不可低估。 A、陈石麟 B、方苞 C、姚鼐 D、张惠言 E、恽敬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32,点击提问】

解析:典范人物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其中,桐城人以文章扬名,方苞、姚鼐等人物的典范作用不可低估。参见教材P55。

30、在北方,中原文明必须长期面对一个由( )构成的辽阔的地域和以游牧为基本特征的文明区域。 A、草场 B、山地 C、沙漠戈壁 D、峡谷 E、盆地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609,点击提问】

解析:在北方,中原文明必须长期面对一个由草场、山地、沙漠戈壁构成的辽阔的地域和以游牧为基本特征的文明区域。参见教材P52。

一、单项选择题

1、截至201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是( )。 A、埃及 B、印度 C、希腊 D、中国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39,点击提问】

解析: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3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参见教材P45。

2、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是( )。 A、文化现象 B、文化事象 C、文化思潮 D、文化政策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5,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事象是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 参见教材P40。

3、文化变异、发展的特点说明了文化事项的功能具有( )。 A、时代性 B、不稳定性 C、突变型 D、延续性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3,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变异、发展的特点说明了它们的功能是具有时代性的。 参见教材P40。

4、在汉字问题上,( )时期文字构形的差异远远高于它的前后时代。 A、战国 B、秦朝 C、汉朝 D、春秋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0,点击提问】

解析:在汉字问题上,战国时期文字构形的差异远远高于它的前后时代。 参见教材P40。

5、碗有它的制造程序,这是它的( )属性。 A、精神 B、物质 C、文化 D、工业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77,点击提问】

解析:筷子、碗、勺都有制造的程序,这是它们的工业属性。 参见教材P39。

6、文化定义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到文化学的( )。 A、研究方向 B、研究方法 C、研究成果 D、研究范围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71,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定义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到文化学的研究范围。 参见教材P38。

7、“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出自( )。 A、《说苑·指武》 B、《易·贲卦》 C、《礼记·中庸》 D、《论语·雍也》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5,点击提问】

解析:《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参见教材P38。

8、“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出自( )。 A、《易·贲卦》 B、《礼记·中庸》 C、《说苑·指武》 D、《荀子·不苟》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4,点击提问】

解析:《礼记·中庸》说:“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参见教材P37。

9、“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 出自( )。 A、《礼记·中庸》 B、《说苑·指武》 C、《说文解字》 D、《荀子·不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3,点击提问】

解析:《荀子·不苟》说:“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 参见教材P37。

10、“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 )。 A、变化 B、改易 C、融合 D、交流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58,点击提问】 解析:“化”的本义是改易。 参见教材P37。

11、黄河流域的水灾总体看是呈逐渐加深加重的历史趋势,主要因素是泥沙含量越来越大,以致在下游平原地带形成地上( )。

A、悬河 B、天河 C、外流河 D、内陆河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73,点击提问】

解析:黄河流域的水灾总体看是呈逐渐加深加重的历史趋势,主要因素是泥沙含量越来越大,以致在下游平原地带形成地上悬河。参见教材P60。

12、唐宋以后的粮食生产中心,一开始是在江浙,所以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但到了明清时期,( )一带经济作物大发展,粮食多仰仗两湖一带,故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新说。 A、长江三角洲 B、东北 C、西南 D、黄河流域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71,点击提问】

解析:唐宋以后的粮食生产中心,一开始是在江浙,所以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但到了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一带经济作物大发展,粮食多仰仗两湖一带,故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新说。参见教材P59。

13、在从东汉到唐朝中期近八百年的时间里,黄河有一个长时间的安流期,主要是因为( )地区的植被状态好。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7,点击提问】

解析:在从东汉到唐朝中期近八百年的时间里,黄河有一个长时间的安流期,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状态好。参见教材P58。

14、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个重要观点,非常值得注意,就是( )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A、孟子 B、庄子 C、荀子 D、孔子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3,点击提问】

解析: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个重要观点,非常值得注意,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参见教材P57。 15、历代京城,都是八方荟萃之地,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京师,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影响,各呈优势;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能产生文化的“( )”。 A、国手 B、国学 C、写手 D、推手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8,点击提问】

解析:历代京城,都是八方荟萃之地,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京师,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影响,各呈优势;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能产生文化的“国手”。参见教材P57。

16、黄河、漳水之间的一大都会是( ),司马迁说那里的交通方便,各地风俗都有体现,南与郑、卫风俗相近,有桑间襥上之风。 A、长安 B、邯郸 C、咸阳 D、洛阳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0,点击提问】

解析:邯郸是黄河、漳水之间的一大都会,司马迁说那里的交通方便,各地风俗都有体现,南与郑、卫风俗相近,有桑间襥上之风。参见教材P56。 17、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是( )。 A、先秦时期 B、汉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明朝时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35,点击提问】

解析: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参加教材P55。

18、处在与北方游牧人群交战前沿的( )国,利用他们的战争经验,进行了军事改制,即所谓的“胡服骑射”。 A、韩 B、秦 C、卫 D、赵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28,点击提问】

解析:处在与北方游牧人群交战前沿的赵国,利用他们的战争经验,进行了军事改制,即所谓的“胡服骑射”。参见教材P55。

19、在中国,中华文化虽然起源于( )流域,但是它广大的地域却为它准备了潜在的历史舞台。 A、长江 B、嫩江 C、黄河 D、乌苏里江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18,点击提问】

解析:在中国,中华文化虽然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它广大的地域却为它准备了潜在的历史舞台。参见教材P52。 20、古希腊、罗马文化带动着欧洲文明的同步,中原文化则带动着地域更加辽阔的( )文明的同步化发展。 A、东亚 B、西亚

C、中亚 D、东南亚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06,点击提问】

解析:古希腊、罗马文化带动着欧洲文明的同步,中原文化则带动着地域更加辽阔的东亚文明的同步化发展。参见教材P52。

二、多项选择题

21、文化四分法包括( )。 A、观念 B、物质 C、制度 D、精神 E、语言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96,点击提问】

解析:关于文化的分科,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 参见教材P46。

22、我国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有( )。 A、黄龙风景名胜区 B、澄江帽天山化石群 C、三江并流 D、福建土楼

E、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248,点击提问】

解析:福建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不是世界自然遗产。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不是世界自然遗产。

参见教材P43~44。

23、中国文化又称( ),它属于国别文化。 A、江河文化 B、黄河文化 C、中华文化 D、华夏文化 E、炎黄文化

您的答案:CDE 正确答案: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221,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参见教材P41。

24、针对少数民族发展的( )等等,均属于文化政策。 A、文艺政策 B、民族政策 C、医疗政策

D、宗教政策 E、语言文字政策

您的答案:ABDE 正确答案:AB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198,点击提问】

解析:针对少数民族发展的民族政策、文艺政策、宗教政策、语言文字政策等等,均属于文化政策。 参见教材P40~41。

25、文化现象的特点包括( )。 A、全面性 B、个别 C、具体 D、可直接观察 E、经验性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91,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现象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 参见教材P39。

26、致使长江三角洲一带湖泊水的吞吐量急剧下降,每当长江汛期一到,中下游地区水患变得十分严重的原因是( )。

A、过度追求粮食生产 B、大片围湖造田 C、减少粮食生产 D、冰川融化 E、大片毁林造湖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677,点击提问】

解析:过度追求粮食生产,大片围湖造田,致使长江三角洲一带湖泊水的吞吐量急剧下降,每当长江汛期一到,中下游地区水患变得十分严重。参见教材P60。

27、在西北地区,在南方经济出现之前的先秦两汉时期,曾兴修过( )等水利工程,将泾、洛、渭之水引入广阔的农田。 A、郑国渠 B、白渠 C、六辅渠 D、龙首渠 E、红旗渠

您的答案:BCDE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68,点击提问】

解析:在西北地区,在南方经济出现之前的先秦两汉时期,曾兴修过郑国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将泾、洛、渭之水引入广阔的农田。参见教材P58。

28、南北朝时期,北方常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 )经济占有很大比重。 A、牧业 B、狩猎 C、种植业

D、养殖业 E、渔业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9,点击提问】

解析:南北朝时期,北方常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牧业及狩猎经济占有很大比重。参见教材P58。 29、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 ),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 A、典范事件 B、典范行为 C、典范动作 D、典范著述 E、典范人物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0,点击提问】

解析: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参见教材P57。

30、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被毁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与( )的地理条件是有关系的。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恒河流域 E、多瑙河流域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23,点击提问】

解析: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是被毁灭了。其间原因很多,有一点应当是与其地理条件有关的。在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周围,是大片的沙漠,人类能够生存的地方实在太稀少,因此人群之间为争夺生存居住地的斗争过于残酷。参见教材P52。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两分法为( )。 A、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B、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D、语言文化和艺术文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93,点击提问】

解析: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参见教材P46。

2、中国文化概论是中国传统( )的入门课程。 A、文学 B、地质学 C、习俗学 D、文化学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91,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文化概论是中国传统文化学的入门课程。 参见教材P45。

3、以下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 A、昆曲 B、传统杂技 C、口技 D、壁画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37,点击提问】

解析:壁画是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传统杂技和口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见教材P43-44。

4、我们对文化传统应有的正确态度是( )。 A、尊孔复礼 B、全盘西化 C、全部继承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35,点击提问】

解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对文化传统应有的态度。 参见教材P43。

5、文化传统对社会发展有( )。 A、正面作用 B、负面作用 C、鉴戒作用

D、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34,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的。前者是文化精华,是优秀的传统;后者是糟粕,是不良的传统。 参见教材P43。

6、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分为上层文化、中层文化和下层文化的是( )。 A、钟敬文 B、许慎 C、明陆容 D、梁宗懔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20,点击提问】

解析:钟敬文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市民文化)、下层文化。 参见教材P41。

7、“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出自( )。

A、《说苑·指武》 B、《易·贲卦》 C、《礼记·中庸》 D、《论语·雍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5,点击提问】

解析:《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参见教材P38。

8、“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出自( )。 A、《易·贲卦》 B、《礼记·中庸》 C、《说苑·指武》 D、《荀子·不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4,点击提问】

解析:《礼记·中庸》说:“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参见教材P37。

9、许慎《说文解字》的第一个字是( ),解释说:“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A、文 B、思 C、化 D、一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0,点击提问】

解析:许慎《说文解字》的第一个字是“一”,解释说:“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参见教材P37。

10、“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 )。 A、变化 B、改易 C、融合 D、交流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58,点击提问】 解析:“化”的本义是改易。 参见教材P37。

11、历史上,明清统治者片面地保护大运河交通,不从根本上对( )有所治理,最终酿成更大的灾害。 A、黄河、长江 B、黄河、淮河 C、淮河、嫩江 D、长江、松花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76,点击提问】

解析:明清统治者片面地保护大运河交通,不从根本上对黄、淮有所治理,最终酿成更大的灾害。参见教材P60。 12、“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的《阿房宫赋》的描写虽带文学夸张,但未尝没有触及是统治者太喜欢大兴土木的历史实情。 A、杜甫 B、杜牧 C、李牧 D、王实甫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74,点击提问】

解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的描写虽带文学夸张,但未尝没有触及是统治者太喜欢大兴土木的历史实情。参考教材P60。

13、北宋的运河以( )为中心,仍然以汴河(即通济渠)为重要的经济补给线。 A、郑州 B、洛阳 C、开封 D、长安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67,点击提问】

解析:北宋的运河以开封为中心,仍然以汴河(即通济渠)为重要的经济补给线。参见教材P59。

14、西晋的傅玄和北魏的( ),都提出过注重提高单位产量,而不要过度依靠开垦面积增产增收的主张。 A、徐光启 B、王祯 C、秦湛 D、贾思勰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66,点击提问】

解析:西晋的傅玄和北魏的贾思勰,都提出过注重提高单位产量,而不要过度依靠开垦面积增产增收的主张。参见教材P58。

15、在从东汉到唐朝中期近八百年的时间里,黄河有一个长时间的安流期,主要是因为( )地区的植被状态好。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7,点击提问】

解析:在从东汉到唐朝中期近八百年的时间里,黄河有一个长时间的安流期,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状态好。参见教材P58。

16、历代京城,都是八方荟萃之地,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京师,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影响,各呈优势;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能产生文化的“( )”。 A、国手 B、国学 C、写手

D、推手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8,点击提问】

解析:历代京城,都是八方荟萃之地,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京师,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影响,各呈优势;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能产生文化的“国手”。参见教材P57。

17、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的( ),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A、汴州 B、涿州 C、霸州 D、凉州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6,点击提问】

解析: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的凉州,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参见教材P57。

18、司马迁认为,( )风俗宽缓阔达,足智慧,好议论,不喜群斗,却善劫持他人,有泱泱大国之风。 A、韩国 B、赵国 C、齐国 D、梁国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38,点击提问】

解析:司马迁认为,齐国风俗宽缓阔达,足智慧,好议论,不喜群斗,却善劫持他人,有泱泱大国之风。参见教材P56。

19、区域文化形成过程中,( )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 A、典范人物 B、方志记录 C、区域意识 D、乡土意识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30,点击提问】

解析:典范人物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参见教材P55。 20、区域文化形成的第四方面的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C、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D、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29,点击提问】

解析: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这是区域文化形成的第四方面的因素。参见教材P55。

二、多项选择题

21、我国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有( )。 A、黄龙风景名胜区 B、澄江帽天山化石群 C、三江并流 D、福建土楼

E、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48,点击提问】

解析:福建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不是世界自然遗产。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不是世界自然遗产。

参见教材P43~44。

22、我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 )。 A、西递村 B、九寨沟 C、宏村 D、安阳殷墟 E、杭州西湖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43,点击提问】

解析: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不是世界文化遗产。 参见教材P43。

23、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定义下列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有( )。 A、石窟寺 B、文献 C、壁画 D、古建筑 E、石刻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242,点击提问】

解析:物质文化遗产,即有形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定义,它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参见教材P43。

24、梁启超认为可看作时代思潮的是( )。 A、先秦百家 B、汉代的经学 C、隋唐的佛学 D、宋明的理学 E、清代的考据学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95,点击提问】

解析:梁启超认为,汉代的经学、隋唐的佛学、宋明的理学、清代的考据学,都可看作是时代思潮。 参见教材P40。

25、以下属于文化事象的是( )。 A、巫术 B、建安风骨

C、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

D、凉性的中药与味道苦的感觉一起出现 E、月晕与风一起出现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90,点击提问】

解析:ABC属于文化事象,DE属于文化现象。 参见教材P40。

26、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进而论述各地的地域文化习俗。这四个地区是( )。 A、“山西”(即关中)地区

B、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

C、龙门—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的一条斜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 D、江南地区 E、中原地带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2,点击提问】

解析: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进而论述各地的地域文化习俗。这四个地区是“山西”(即关中)地区、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龙门—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的一条斜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参加教材P55。

27、典范人物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其中,桐城人以文章扬名,( )等人物的典范作用不可低估。 A、陈石麟 B、方苞 C、姚鼐 D、张惠言 E、恽敬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32,点击提问】

解析:典范人物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其中,桐城人以文章扬名,方苞、姚鼐等人物的典范作用不可低估。参见教材P55。

28、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 )。 A、东部季风区 B、西北干旱地区 C、青藏高寒区 D、西部季风区 E、西南干旱地区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31,点击提问】

解析: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参见教材P53。

29、中国历史上,到( )时,南北对峙有了新的变化,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 A、唐 B、元 C、明 D、清 E、汉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24,点击提问】

解析:到元明清时,南北对峙有了新的变化,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参见教材P53。

30、灾荒主要指( )等,大水之后往往有瘟疫,大旱之后往往有蝗灾,所以灾荒与疾病是相互联系的。 A、旱 B、涝 C、蝗 D、风 E、雹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597,点击提问】

解析:灾荒主要指旱、涝、蝗、风、雹等,大水之后往往有瘟疫,大旱之后往往有蝗灾,所以灾荒与疾病是相互联系的。参见教材P50。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两分法为( )。 A、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B、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D、语言文化和艺术文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93,点击提问】

解析: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参见教材P46。

2、中国文化概论在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尽量注意从( )的角度出发。 A、人文精神 B、文化学发展 C、时代特点 D、地域文化特点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92,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文化概论在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尽量注意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 参见教材P46。

3、以下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 A、昆曲 B、传统杂技 C、口技 D、壁画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37,点击提问】

解析:壁画是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传统杂技和口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见教材P43-44。

4、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是( )。 A、文化现象 B、文化事象 C、文化思潮 D、文化政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5,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事象是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 参见教材P40。

5、文化变异、发展的特点说明了文化事项的功能具有( )。 A、时代性 B、不稳定性 C、突变型 D、延续性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3,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变异、发展的特点说明了它们的功能是具有时代性的。 参见教材P40。

6、在汉字问题上,( )时期文字构形的差异远远高于它的前后时代。 A、战国 B、秦朝 C、汉朝 D、春秋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0,点击提问】

解析:在汉字问题上,战国时期文字构形的差异远远高于它的前后时代。 参见教材P40。

7、平时我们所说的“筷子文化”,是一种( )。 A、文化产品 B、文化内涵 C、文化现象 D、文化事象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79,点击提问】

解析:平时我们所说的“筷子文化”是针对所指称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参见教材P39。

8、碗有它的制造程序,这是它的( )属性。 A、精神 B、物质 C、文化 D、工业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77,点击提问】

解析:筷子、碗、勺都有制造的程序,这是它们的工业属性。 参见教材P39。

9、“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出自( )。 A、《易·贲卦》 B、《礼记·中庸》 C、《说苑·指武》 D、《荀子·不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4,点击提问】

解析:《礼记·中庸》说:“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参见教材P37。

10、在宇宙发生之后的变化中,又分自然之演化与( )。 A、社会之融化 B、人为之教化 C、社会之感化 D、环境之同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1,点击提问】

解析:在宇宙发生之后的变化中,又分自然之演化与人为之教化。 参见教材P37。

11、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 )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A、土地的过度开垦 B、土地的过度浪费 C、土地的开垦过少 D、土地的开垦过慢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75,点击提问】

解析: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度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参见教材P59。 12、黄河流域的水灾总体看是呈逐渐加深加重的历史趋势,主要因素是泥沙含量越来越大,以致在下游平原地带形成地上( )。 A、悬河

B、天河 C、外流河 D、内陆河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73,点击提问】

解析:黄河流域的水灾总体看是呈逐渐加深加重的历史趋势,主要因素是泥沙含量越来越大,以致在下游平原地带形成地上悬河。参见教材P60。

13、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 )牧马场地的广布。 A、秦汉时期 B、明清时期 C、南北朝至唐朝中期 D、唐朝末期到清朝初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5,点击提问】

解析: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参见教材P58。 1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罟(过密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木,林木不可胜用也。”出自( )。 A、《庄子》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4,点击提问】

解析:《孟子·梁惠王》在谈到如何实施王道政治时说过这样的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罟(过密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木,林木不可胜用也。”参见教材P57。

15、黄河、漳水之间的一大都会是( ),司马迁说那里的交通方便,各地风俗都有体现,南与郑、卫风俗相近,有桑间襥上之风。 A、长安 B、邯郸 C、咸阳 D、洛阳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0,点击提问】

解析:邯郸是黄河、漳水之间的一大都会,司马迁说那里的交通方便,各地风俗都有体现,南与郑、卫风俗相近,有桑间襥上之风。参见教材P56。

16、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相当全面地描绘了( )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 A、秦汉时期 B、汉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晋朝时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36,点击提问】

解析:相当全面地描绘了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参见教材P55。 17、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剧烈的( )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 A、民族分裂 B、民族融合 C、经济融合 D、经济崩溃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21,点击提问】

解析: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参见教材P52。

18、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 )中心的南移。 A、经济 B、政治 C、农业 D、工业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20,点击提问】

解析: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南移。参见教材P52。

19、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是被毁灭了。其间原因很多,有一点应当是与其( )有关的。 A、人口众多 B、地理条件 C、族群众多 D、族群单一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17,点击提问】

解析: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是被毁灭了。其间原因很多,有一点应当是与其地理条件有关的。参见教材P52。

20、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的是( )。 A、广阔的地域 B、单一的地形 C、众多的人口 D、多族群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16,点击提问】

解析: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参见教材P52。

二、多项选择题

21、文化四分法包括( )。 A、观念 B、物质 C、制度 D、精神

E、语言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96,点击提问】

解析:关于文化的分科,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 参见教材P46。

22、文化三分法包括( )。 A、物质 B、制度 C、精神 D、语言 E、风俗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295,点击提问】

解析:关于文化的分科,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 参见教材P46。

23、下列属于非物质文化的有( )。 A、昆曲 B、泥塑 C、丝绸之路 D、口技 E、中国功夫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49,点击提问】

解析:丝绸之路是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参见教材P44。

24、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定义下列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有( )。 A、石窟寺 B、文献 C、壁画 D、古建筑 E、石刻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242,点击提问】

解析:物质文化遗产,即有形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定义,它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参见教材P43。

25、文化现象的特点包括( )。 A、全面性 B、个别 C、具体

D、可直接观察 E、经验性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91,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现象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 参见教材P39。

26、南北朝时期,北方常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 )经济占有很大比重。 A、牧业 B、狩猎 C、种植业 D、养殖业 E、渔业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9,点击提问】

解析:南北朝时期,北方常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牧业及狩猎经济占有很大比重。参见教材P58。 27、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的有( )。 A、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 B、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 C、源于南楚的思想、文学 D、源于三晋的思想、文学 E、源于齐鲁的法家文化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1,点击提问】

解析: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思想、文学,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参加教材P55。

28、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 )。 A、东部季风区 B、西北干旱地区 C、青藏高寒区 D、西部季风区 E、西南干旱地区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31,点击提问】

解析: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参见教材P53。

29、广阔的蒙古高原,是这些民族与中原发生关系的“前台”。在这个前台上,截止到蒙古族人兴起,没有一个民族是它的固定主人。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到的,蒙古高原最早的人群是玁狁,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有( )、金以至蒙古、满族。 A、匈奴 B、鲜卑 C、突厥 D、契丹

E、党项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608,点击提问】

解析:广阔的蒙古高原,是这些民族与中原发生关系的“前台”。在这个前台上,截止到蒙古族人兴起,没有一个民族是它的固定主人。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到的,最早的人群是玁狁,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金以至蒙古、满族。参见教材P52。

30、有古地理专家根据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分布情况得出这样的结论:大致沿( )一线,从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一条联系东西的交通线。 A、渭水 B、黄河 C、济水 D、长江 E、嫩江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596,点击提问】

解析:有古地理专家根据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分布情况得出这样的结论:大致沿渭水、黄河、济水一线,从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一条联系东西的交通线。参见教材P49。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两分法为( )。 A、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B、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D、语言文化和艺术文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93,点击提问】

解析: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参见教材P46。

2、中国文化概论在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尽量注意从( )的角度出发。 A、人文精神 B、文化学发展 C、时代特点 D、地域文化特点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92,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文化概论在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尽量注意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 参见教材P46。

3、以下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 A、昆曲 B、传统杂技 C、口技 D、壁画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37,点击提问】

解析:壁画是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传统杂技和口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见教材P43-44。

4、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是( )。 A、文化现象 B、文化事象 C、文化思潮 D、文化政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5,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事象是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 参见教材P40。

5、文化变异、发展的特点说明了文化事项的功能具有( )。 A、时代性 B、不稳定性 C、突变型 D、延续性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3,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变异、发展的特点说明了它们的功能是具有时代性的。 参见教材P40。

6、在汉字问题上,( )时期文字构形的差异远远高于它的前后时代。 A、战国 B、秦朝 C、汉朝 D、春秋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0,点击提问】

解析:在汉字问题上,战国时期文字构形的差异远远高于它的前后时代。 参见教材P40。

7、平时我们所说的“筷子文化”,是一种( )。 A、文化产品 B、文化内涵 C、文化现象 D、文化事象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79,点击提问】

解析:平时我们所说的“筷子文化”是针对所指称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参见教材P39。

8、碗有它的制造程序,这是它的( )属性。 A、精神

B、物质 C、文化 D、工业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77,点击提问】

解析:筷子、碗、勺都有制造的程序,这是它们的工业属性。 参见教材P39。

9、“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出自( )。 A、《易·贲卦》 B、《礼记·中庸》 C、《说苑·指武》 D、《荀子·不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4,点击提问】

解析:《礼记·中庸》说:“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参见教材P37。

10、在宇宙发生之后的变化中,又分自然之演化与( )。 A、社会之融化 B、人为之教化 C、社会之感化 D、环境之同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1,点击提问】

解析:在宇宙发生之后的变化中,又分自然之演化与人为之教化。 参见教材P37。

11、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 )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A、土地的过度开垦 B、土地的过度浪费 C、土地的开垦过少 D、土地的开垦过慢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75,点击提问】

解析: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度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参见教材P59。 12、黄河流域的水灾总体看是呈逐渐加深加重的历史趋势,主要因素是泥沙含量越来越大,以致在下游平原地带形成地上( )。 A、悬河 B、天河 C、外流河 D、内陆河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73,点击提问】

解析:黄河流域的水灾总体看是呈逐渐加深加重的历史趋势,主要因素是泥沙含量越来越大,以致在下游平原地带形成地上悬河。参见教材P60。

13、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 )牧马场地的广布。 A、秦汉时期 B、明清时期 C、南北朝至唐朝中期 D、唐朝末期到清朝初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5,点击提问】

解析: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参见教材P58。 1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罟(过密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木,林木不可胜用也。”出自( )。 A、《庄子》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4,点击提问】

解析:《孟子·梁惠王》在谈到如何实施王道政治时说过这样的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罟(过密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木,林木不可胜用也。”参见教材P57。

15、黄河、漳水之间的一大都会是( ),司马迁说那里的交通方便,各地风俗都有体现,南与郑、卫风俗相近,有桑间襥上之风。 A、长安 B、邯郸 C、咸阳 D、洛阳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0,点击提问】

解析:邯郸是黄河、漳水之间的一大都会,司马迁说那里的交通方便,各地风俗都有体现,南与郑、卫风俗相近,有桑间襥上之风。参见教材P56。

16、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相当全面地描绘了( )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 A、秦汉时期 B、汉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晋朝时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36,点击提问】

解析:相当全面地描绘了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参见教材P55。 17、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剧烈的( )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 A、民族分裂 B、民族融合

C、经济融合 D、经济崩溃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21,点击提问】

解析: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参见教材P52。

18、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 )中心的南移。 A、经济 B、政治 C、农业 D、工业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20,点击提问】

解析: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南移。参见教材P52。

19、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是被毁灭了。其间原因很多,有一点应当是与其( )有关的。 A、人口众多 B、地理条件 C、族群众多 D、族群单一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17,点击提问】

解析: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是被毁灭了。其间原因很多,有一点应当是与其地理条件有关的。参见教材P52。

20、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的是( )。 A、广阔的地域 B、单一的地形 C、众多的人口 D、多族群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16,点击提问】

解析: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参见教材P52。

二、多项选择题

21、文化四分法包括( )。 A、观念 B、物质 C、制度 D、精神 E、语言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96,点击提问】

解析:关于文化的分科,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 参见教材P46。

22、文化三分法包括( )。 A、物质 B、制度 C、精神 D、语言 E、风俗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295,点击提问】

解析:关于文化的分科,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 参见教材P46。

23、下列属于非物质文化的有( )。 A、昆曲 B、泥塑 C、丝绸之路 D、口技 E、中国功夫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49,点击提问】

解析:丝绸之路是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参见教材P44。

24、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定义下列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有( )。 A、石窟寺 B、文献 C、壁画 D、古建筑 E、石刻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242,点击提问】

解析:物质文化遗产,即有形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定义,它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参见教材P43。

25、文化现象的特点包括( )。 A、全面性 B、个别 C、具体 D、可直接观察 E、经验性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91,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现象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 参见教材P39。

26、南北朝时期,北方常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 )经济占有很大比重。 A、牧业 B、狩猎 C、种植业 D、养殖业 E、渔业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9,点击提问】

解析:南北朝时期,北方常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牧业及狩猎经济占有很大比重。参见教材P58。 27、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的有( )。 A、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 B、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 C、源于南楚的思想、文学 D、源于三晋的思想、文学 E、源于齐鲁的法家文化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1,点击提问】

解析: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思想、文学,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参加教材P55。

28、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 )。 A、东部季风区 B、西北干旱地区 C、青藏高寒区 D、西部季风区 E、西南干旱地区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31,点击提问】

解析: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参见教材P53。

29、广阔的蒙古高原,是这些民族与中原发生关系的“前台”。在这个前台上,截止到蒙古族人兴起,没有一个民族是它的固定主人。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到的,蒙古高原最早的人群是玁狁,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有( )、金以至蒙古、满族。 A、匈奴 B、鲜卑 C、突厥 D、契丹 E、党项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608,点击提问】

解析:广阔的蒙古高原,是这些民族与中原发生关系的“前台”。在这个前台上,截止到蒙古族人兴起,没有一个民族是它的固定主人。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到的,最早的人群是玁狁,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金以至蒙古、满族。参见教材P52。

30、有古地理专家根据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分布情况得出这样的结论:大致沿( )一线,从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一条联系东西的交通线。 A、渭水 B、黄河 C、济水 D、长江 E、嫩江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596,点击提问】

解析:有古地理专家根据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分布情况得出这样的结论:大致沿渭水、黄河、济水一线,从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一条联系东西的交通线。参见教材P49。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传统对社会发展有( )。 A、正面作用 B、负面作用 C、鉴戒作用

D、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34,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的。前者是文化精华,是优秀的传统;后者是糟粕,是不良的传统。 参见教材P43。

2、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 )。 A、核心精神 B、集合体 C、简要概括 D、重要保障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33,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参见教材P43。

3、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分为上层文化、中层文化和下层文化的是( )。 A、钟敬文 B、许慎 C、明陆容 D、梁宗懔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20,点击提问】

解析:钟敬文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市民文化)、下层文化。 参见教材P41。

4、提出了中国文学三大干流的立论的是( )。 A、钟敬文 B、明陆容 C、梁宗懔 D、许慎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19,点击提问】

解析:民俗学家钟敬文1982年在杭州大学中文系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国文学三大干流的立论。 参见教材P41。

5、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是( )。 A、文化现象 B、文化事象 C、文化思潮 D、文化政策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5,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事象是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 参见教材P40。

6、文化事象是人们对( )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A、意识 B、现象 C、社会 D、生活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2,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参见教材P40。

7、在汉字问题上,( )时期文字构形的差异远远高于它的前后时代。 A、战国 B、秦朝 C、汉朝 D、春秋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0,点击提问】

解析:在汉字问题上,战国时期文字构形的差异远远高于它的前后时代。 参见教材P40。

8、打破了束缚人性的僵化的神学,带来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的是(A、产业革命 B、文艺复兴 C、地理大发现

)。 D、殖民主义扩张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75,点击提问】

解析: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打破了束缚人性的僵化的神学,带来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参见教材P38。

9、在宇宙发生之后的变化中,又分自然之演化与( )。 A、社会之融化 B、人为之教化 C、社会之感化 D、环境之同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1,点击提问】

解析:在宇宙发生之后的变化中,又分自然之演化与人为之教化。 参见教材P37。

10、许慎《说文解字》的第一个字是( ),解释说:“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A、文 B、思 C、化 D、一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0,点击提问】

解析:许慎《说文解字》的第一个字是“一”,解释说:“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参见教材P37。

11、历史上,明清统治者片面地保护大运河交通,不从根本上对( )有所治理,最终酿成更大的灾害。 A、黄河、长江 B、黄河、淮河 C、淮河、嫩江 D、长江、松花江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76,点击提问】

解析:明清统治者片面地保护大运河交通,不从根本上对黄、淮有所治理,最终酿成更大的灾害。参见教材P60。 12、“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的《阿房宫赋》的描写虽带文学夸张,但未尝没有触及是统治者太喜欢大兴土木的历史实情。 A、杜甫 B、杜牧 C、李牧 D、王实甫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74,点击提问】

解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的描写虽带文学夸张,但未尝没有触及是统治者太喜欢大兴土木的历史实情。参考教材P60。

13、到隋唐时期,沟通( )的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 A、东西 B、东北 C、南北 D、西南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65,点击提问】

解析:到隋唐时期,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参见教材P59。

14、历代京城,都是八方荟萃之地,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京师,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影响,各呈优势;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能产生文化的“( )”。 A、国手 B、国学 C、写手 D、推手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8,点击提问】

解析:历代京城,都是八方荟萃之地,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京师,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影响,各呈优势;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能产生文化的“国手”。参见教材P57。

15、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认为( )文化是隋唐文化一脉重要的资源。 A、汴州 B、涿州 C、霸州 D、凉州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7,点击提问】

解析: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认为凉州文化是隋唐文化一脉重要的资源。参见教材P57。 16、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 )。 A、结果 B、资源 C、目的 D、过渡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4,点击提问】

解析: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参见教材P57。

17、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的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 )。 A、地域文化 B、民族文化 C、过渡文化 D、地缘文化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3,点击提问】

解析: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的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参见教材P57。

18、黄河、漳水之间的一大都会是( ),司马迁说那里的交通方便,各地风俗都有体现,南与郑、卫风俗相近,有桑间襥上之风。 A、长安 B、邯郸 C、咸阳 D、洛阳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0,点击提问】

解析:邯郸是黄河、漳水之间的一大都会,司马迁说那里的交通方便,各地风俗都有体现,南与郑、卫风俗相近,有桑间襥上之风。参见教材P56。

19、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相当全面地描绘了( )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 A、秦汉时期 B、汉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晋朝时期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36,点击提问】

解析:相当全面地描绘了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参见教材P55。 20、在中国西北方向,( )高原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化世界。 A、帕米尔 B、青藏 C、云贵 D、内蒙古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07,点击提问】

解析:在西北方向,帕米尔高原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化世界。参见教材P52。

二、多项选择题

21、文化四分法包括( )。 A、观念 B、物质 C、制度 D、精神 E、语言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96,点击提问】

解析:关于文化的分科,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 参见教材P46。

22、我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 )。 A、西递村 B、九寨沟 C、宏村 D、安阳殷墟

E、杭州西湖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43,点击提问】

解析: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不是世界文化遗产。 参见教材P43。

23、中国文化又称( ),它属于国别文化。 A、江河文化 B、黄河文化 C、中华文化 D、华夏文化 E、炎黄文化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21,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参见教材P41。

24、针对少数民族发展的( )等等,均属于文化政策。 A、文艺政策 B、民族政策 C、医疗政策 D、宗教政策 E、语言文字政策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98,点击提问】

解析:针对少数民族发展的民族政策、文艺政策、宗教政策、语言文字政策等等,均属于文化政策。 参见教材P40~41。

25、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 )。 A、后天修养 B、精神的创造 C、物质的创造 D、先天遗传 E、集体意识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8,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 参见教材P38。

26、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在古代有相当的代表性,例如先秦时期,大规模的( )一般安排在秋冬季节进行,都含有着“以时”的观念在内。 A、狩猎活动 B、砍伐树木 C、祭祀活动 D、演练活动

E、征兵活动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60,点击提问】

解析: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在古代有相当的代表性,例如先秦时期,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一般安排在秋冬季节进行,砍伐树木也一般在同样的时候,都含有着“以时”的观念在内。参见教材P57。

27、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 ),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 A、典范事件 B、典范行为 C、典范动作 D、典范著述 E、典范人物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0,点击提问】

解析: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参见教材P57。

28、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进而论述各地的地域文化习俗。这四个地区是( )。 A、“山西”(即关中)地区

B、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

C、龙门—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的一条斜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 D、江南地区 E、中原地带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2,点击提问】

解析: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进而论述各地的地域文化习俗。这四个地区是“山西”(即关中)地区、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龙门—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的一条斜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参加教材P55。

29、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 )。 A、东部季风区 B、西北干旱地区 C、青藏高寒区 D、西部季风区 E、西南干旱地区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31,点击提问】

解析: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参见教材P53。

30、广阔的蒙古高原,是这些民族与中原发生关系的“前台”。在这个前台上,截止到蒙古族人兴起,没有一个民族是它的固定主人。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到的,蒙古高原最早的人群是玁狁,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有( )、金以至蒙古、满族。 A、匈奴 B、鲜卑 C、突厥

D、契丹 E、党项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608,点击提问】

解析:广阔的蒙古高原,是这些民族与中原发生关系的“前台”。在这个前台上,截止到蒙古族人兴起,没有一个民族是它的固定主人。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到的,最早的人群是玁狁,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金以至蒙古、满族。参见教材P52。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传统对社会发展有( )。 A、正面作用 B、负面作用 C、鉴戒作用

D、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34,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的。前者是文化精华,是优秀的传统;后者是糟粕,是不良的传统。 参见教材P43。

2、文化变异、发展的特点说明了文化事项的功能具有( )。 A、时代性 B、不稳定性 C、突变型 D、延续性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3,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变异、发展的特点说明了它们的功能是具有时代性的。 参见教材P40。

3、在汉字问题上,( )时期文字构形的差异远远高于它的前后时代。 A、战国 B、秦朝 C、汉朝 D、春秋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0,点击提问】

解析:在汉字问题上,战国时期文字构形的差异远远高于它的前后时代。 参见教材P40。

4、碗有它的制造程序,这是它的( )属性。 A、精神 B、物质 C、文化 D、工业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77,点击提问】

解析:筷子、碗、勺都有制造的程序,这是它们的工业属性。 参见教材P39。

5、以下对广义的文化的概念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广义的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B、广义的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C、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D、广义的文化关注的是经历历史传承积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74,点击提问】

解析:狭义的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历史传承积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参见教材P38-39。

6、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 )。 A、个人人生 B、公共人生 C、集体智慧 D、精神创造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172,点击提问】

解析: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注重人的心态部分。 参见教材P38。

7、不经Culture转译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概念所具有的后天创造演化观念和人文精神,更适合于今天( )的文化内涵。 A、文化学 B、文学 C、文字学 D、思想文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7,点击提问】

解析:不经Culture转译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概念所具有的后天创造演化观念和人文精神,更适合于今天文化学的文化内涵。 参见教材P38。

8、“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出自( )。 A、《说苑·指武》 B、《易·贲卦》 C、《礼记·中庸》 D、《论语·雍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5,点击提问】

解析:《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参见教材P38。

9、“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 出自( )。 A、《礼记·中庸》 B、《说苑·指武》 C、《说文解字》 D、《荀子·不苟》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3,点击提问】

解析:《荀子·不苟》说:“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 参见教材P37。

10、“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 )。 A、变化 B、改易 C、融合 D、交流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58,点击提问】 解析:“化”的本义是改易。 参见教材P37。

11、到隋唐时期,沟通( )的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 A、东西 B、东北 C、南北 D、西南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65,点击提问】

解析:到隋唐时期,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参见教材P59。 12、汉代长安一带皇家大规模的园囿,对保护( )环境也有相当意义。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6,点击提问】

解析:汉代长安一带皇家大规模的园囿,对保护西北环境也有相当意义。参见教材P58。

1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罟(过密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木,林木不可胜用也。”出自( )。 A、《庄子》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4,点击提问】

解析:《孟子·梁惠王》在谈到如何实施王道政治时说过这样的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罟(过密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木,林木不可胜用也。”参见教材P57。

14、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个重要观点,非常值得注意,就是( )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A、孟子 B、庄子 C、荀子 D、孔子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3,点击提问】

解析: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个重要观点,非常值得注意,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参见教材P57。 15、历代京城,都是八方荟萃之地,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京师,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影响,各呈优势;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能产生文化的“( )”。 A、国手 B、国学 C、写手 D、推手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8,点击提问】

解析:历代京城,都是八方荟萃之地,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京师,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影响,各呈优势;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能产生文化的“国手”。参见教材P57。

16、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认为( )文化是隋唐文化一脉重要的资源。 A、汴州 B、涿州 C、霸州 D、凉州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7,点击提问】

解析: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认为凉州文化是隋唐文化一脉重要的资源。参见教材P57。 17、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的( ),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A、汴州 B、涿州 C、霸州 D、凉州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6,点击提问】

解析: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的凉州,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参见教材P57。 18、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根基是( )文学。 A、杜甫 B、老子 C、庄子

D、屈原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5,点击提问】

解析:“书楚语,作楚声”的屈原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根基。参见教材P57。

19、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剧烈的( )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 A、民族分裂 B、民族融合 C、经济融合 D、经济崩溃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21,点击提问】

解析: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参见教材P52。

20、曹魏时期淮河曾结冰,北朝时贾思勰在( )中记录黄河以北的桃花开的时间,比现在要晚十天到半个月。 A、《农书》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594,点击提问】

解析:曹魏时期淮河曾结冰,北朝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录黄河以北的桃花开的时间,比现在要晚十天到半个月。参见教材P50。

二、多项选择题

21、文化三分法包括( )。 A、物质 B、制度 C、精神 D、语言 E、风俗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295,点击提问】

解析:关于文化的分科,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 参见教材P46。

22、我国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有( )。 A、泰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平遥古城 E、中国丹霞

您的答案:ACDE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45,点击提问】

解析: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不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中国丹霞是世界自然遗产不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参见教材P43。

23、中国文化又称( ),它属于国别文化。 A、江河文化 B、黄河文化 C、中华文化 D、华夏文化 E、炎黄文化

您的答案:CDE 正确答案: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221,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参见教材P41。

24、梁启超认为可看作时代思潮的是( )。 A、先秦百家 B、汉代的经学 C、隋唐的佛学 D、宋明的理学 E、清代的考据学

您的答案:BCDE 正确答案: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195,点击提问】

解析:梁启超认为,汉代的经学、隋唐的佛学、宋明的理学、清代的考据学,都可看作是时代思潮。 参见教材P40。

25、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 )。 A、后天修养 B、精神的创造 C、物质的创造 D、先天遗传 E、集体意识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8,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 参见教材P38。

26、古代利用改造自然的成就有( )。 A、土地的开垦 B、水利的兴修 C、运河的开凿 D、道路的开凿 E、山川的建设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69,点击提问】

解析:古代利用改造自然的成就有以下几项: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参见教材P58。

27、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在古代有相当的代表性,例如先秦时期,大规模的( )一般安排在秋冬季节进行,都含有着“以时”的观念在内。 A、狩猎活动 B、砍伐树木 C、祭祀活动 D、演练活动 E、征兵活动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660,点击提问】

解析: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在古代有相当的代表性,例如先秦时期,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一般安排在秋冬季节进行,砍伐树木也一般在同样的时候,都含有着“以时”的观念在内。参见教材P57。

28、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进而论述各地的地域文化习俗。这四个地区是( )。 A、“山西”(即关中)地区

B、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

C、龙门—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的一条斜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 D、江南地区 E、中原地带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2,点击提问】

解析: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进而论述各地的地域文化习俗。这四个地区是“山西”(即关中)地区、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龙门—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的一条斜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参加教材P55。 29、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的有( )。 A、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 B、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 C、源于南楚的思想、文学 D、源于三晋的思想、文学 E、源于齐鲁的法家文化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1,点击提问】

解析: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思想、文学,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参加教材P55。

30、有古地理专家根据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分布情况得出这样的结论:大致沿( )一线,从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一条联系东西的交通线。 A、渭水 B、黄河 C、济水 D、长江 E、嫩江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596,点击提问】

解析:有古地理专家根据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分布情况得出这样的结论:大致沿渭水、黄河、济水一线,从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一条联系东西的交通线。参见教材P49。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文化概论在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尽量注意从( )的角度出发。 A、人文精神 B、文化学发展 C、时代特点 D、地域文化特点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92,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文化概论在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尽量注意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 参见教材P46。

2、截至201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是( )。 A、埃及 B、印度 C、希腊 D、中国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39,点击提问】

解析: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3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参见教材P45。

3、以下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 A、昆曲 B、传统杂技 C、口技 D、壁画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37,点击提问】

解析:壁画是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传统杂技和口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见教材P43-44。

4、我们对文化传统应有的正确态度是( )。 A、尊孔复礼 B、全盘西化 C、全部继承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35,点击提问】

解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对文化传统应有的态度。 参见教材P43。

5、提出了中国文学三大干流的立论的是( )。 A、钟敬文

B、明陆容 C、梁宗懔 D、许慎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19,点击提问】

解析:民俗学家钟敬文1982年在杭州大学中文系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国文学三大干流的立论。 参见教材P41。

6、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是( )。 A、文化现象 B、文化事象 C、文化思潮 D、文化政策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5,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事象是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 参见教材P40。

7、在汉字问题上,( )时期文字构形的差异远远高于它的前后时代。 A、战国 B、秦朝 C、汉朝 D、春秋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0,点击提问】

解析:在汉字问题上,战国时期文字构形的差异远远高于它的前后时代。 参见教材P40。

8、以下对广义的文化的概念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广义的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B、广义的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C、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D、广义的文化关注的是经历历史传承积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74,点击提问】

解析:狭义的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历史传承积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参见教材P38-39。

9、“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出自( )。 A、《说苑·指武》 B、《易·贲卦》 C、《礼记·中庸》 D、《论语·雍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5,点击提问】

解析:《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参见教材P38。

10、“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出自( )。 A、《易·贲卦》 B、《礼记·中庸》 C、《说苑·指武》 D、《荀子·不苟》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4,点击提问】

解析:《礼记·中庸》说:“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参见教材P37。

11、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 )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A、土地的过度开垦 B、土地的过度浪费 C、土地的开垦过少 D、土地的开垦过慢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75,点击提问】

解析: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度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参见教材P59。 12、唐宋以后的粮食生产中心,一开始是在江浙,所以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但到了明清时期,( )一带经济作物大发展,粮食多仰仗两湖一带,故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新说。 A、长江三角洲 B、东北 C、西南 D、黄河流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71,点击提问】

解析:唐宋以后的粮食生产中心,一开始是在江浙,所以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但到了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一带经济作物大发展,粮食多仰仗两湖一带,故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新说。参见教材P59。

13、历代京城,都是八方荟萃之地,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京师,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影响,各呈优势;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能产生文化的“( )”。 A、国手 B、国学 C、写手 D、推手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8,点击提问】

解析:历代京城,都是八方荟萃之地,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京师,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影响,各呈优势;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能产生文化的“国手”。参见教材P57。

14、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认为( )文化是隋唐文化一脉重要的资源。 A、汴州 B、涿州

C、霸州 D、凉州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7,点击提问】

解析: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认为凉州文化是隋唐文化一脉重要的资源。参见教材P57。 15、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的( ),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A、汴州 B、涿州 C、霸州 D、凉州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6,点击提问】

解析: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的凉州,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参见教材P57。 16、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根基是( )文学。 A、杜甫 B、老子 C、庄子 D、屈原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5,点击提问】

解析:“书楚语,作楚声”的屈原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根基。参见教材P57。 17、在与西方的商贸往来中,( )首先发生变化。 A、教育观念 B、文化观念 C、经济观念 D、社会观念

您未做该题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37,点击提问】

解析:在与西方的商贸往来中,文化观念首先发生变化。参见教材P56。 18、区域文化形成的第四方面的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C、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D、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29,点击提问】

解析: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这是区域文化形成的第四方面的因素。参见教材P55。

19、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 )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 A、西北向东北

B、东北向东南 C、西北向东南 D、东北向西南

您未做该题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622,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参见教材P53。 20、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的是( )。 A、广阔的地域 B、单一的地形 C、众多的人口 D、多族群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16,点击提问】

解析: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参见教材P52。

二、多项选择题

21、文化三分法包括( )。 A、物质 B、制度 C、精神 D、语言 E、风俗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295,点击提问】

解析:关于文化的分科,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 参见教材P46。

22、我国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有( )。 A、泰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平遥古城 E、中国丹霞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245,点击提问】

解析: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不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中国丹霞是世界自然遗产不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参见教材P43。

23、我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 )。 A、西递村 B、九寨沟 C、宏村 D、安阳殷墟 E、杭州西湖

您的答案:ACDE 正确答案:A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243,点击提问】

解析: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不是世界文化遗产。 参见教材P43。

24、中国文学三大干流包括( )。 A、古典文学 B、通俗文学 C、民间文学 D、现代文学 E、社会文学

您未做该题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5222,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文学三大干流:一是古典文学;二是俗文学,或叫做通俗文学;三是民间文学。 参见教材P41。

25、中国文化又称( ),它属于国别文化。 A、江河文化 B、黄河文化 C、中华文化 D、华夏文化 E、炎黄文化

您的答案:CDE 正确答案: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221,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参见教材P41。

26、古代利用改造自然的成就有( )。 A、土地的开垦 B、水利的兴修 C、运河的开凿 D、道路的开凿 E、山川的建设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669,点击提问】

解析:古代利用改造自然的成就有以下几项: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参见教材P58。 27、典范人物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其中,桐城人以文章扬名,( )等人物的典范作用不可低估。 A、陈石麟 B、方苞 C、姚鼐 D、张惠言 E、恽敬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632,点击提问】

解析:典范人物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其中,桐城人以文章扬名,方苞、姚鼐等人物的典范作用不可低估。参见教材P55。

28、中国历史上,到( )时,南北对峙有了新的变化,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 A、唐 B、元 C、明 D、清 E、汉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BC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624,点击提问】

解析:到元明清时,南北对峙有了新的变化,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参见教材P53。

29、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被毁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与( )的地理条件是有关系的。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恒河流域 E、多瑙河流域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623,点击提问】

解析: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是被毁灭了。其间原因很多,有一点应当是与其地理条件有关的。在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周围,是大片的沙漠,人类能够生存的地方实在太稀少,因此人群之间为争夺生存居住地的斗争过于残酷。参见教材P52。

30、灾荒主要指( )等,大水之后往往有瘟疫,大旱之后往往有蝗灾,所以灾荒与疾病是相互联系的。 A、旱 B、涝 C、蝗 D、风 E、雹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597,点击提问】

解析:灾荒主要指旱、涝、蝗、风、雹等,大水之后往往有瘟疫,大旱之后往往有蝗灾,所以灾荒与疾病是相互联系的。参见教材P50。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文化概论是中国传统( )的入门课程。 A、文学 B、地质学 C、习俗学 D、文化学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91,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文化概论是中国传统文化学的入门课程。 参见教材P45。

2、截至201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是( )。 A、埃及 B、印度 C、希腊 D、中国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39,点击提问】

解析: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3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参见教材P45。

3、以下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 A、昆曲 B、传统杂技 C、口技 D、壁画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37,点击提问】

解析:壁画是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传统杂技和口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见教材P43-44。

4、文化传统对社会发展有( )。 A、正面作用 B、负面作用 C、鉴戒作用

D、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34,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的。前者是文化精华,是优秀的传统;后者是糟粕,是不良的传统。 参见教材P43。

5、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分为上层文化、中层文化和下层文化的是( )。 A、钟敬文 B、许慎 C、明陆容 D、梁宗懔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220,点击提问】

解析:钟敬文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市民文化)、下层文化。 参见教材P41。

6、平时我们所说的“筷子文化”,是一种( )。 A、文化产品

B、文化内涵 C、文化现象 D、文化事象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79,点击提问】

解析:平时我们所说的“筷子文化”是针对所指称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参见教材P39。

7、打破了束缚人性的僵化的神学,带来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的是( )。 A、产业革命 B、文艺复兴 C、地理大发现 D、殖民主义扩张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75,点击提问】

解析: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打破了束缚人性的僵化的神学,带来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参见教材P38。

8、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 )。 A、个人人生 B、公共人生 C、集体智慧 D、精神创造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72,点击提问】

解析: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注重人的心态部分。 参见教材P38。

9、“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出自( )。 A、《易·贲卦》 B、《礼记·中庸》 C、《说苑·指武》 D、《荀子·不苟》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4,点击提问】

解析:《礼记·中庸》说:“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参见教材P37。

10、“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 出自( )。 A、《礼记·中庸》 B、《说苑·指武》 C、《说文解字》 D、《荀子·不苟》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163,点击提问】

解析:《荀子·不苟》说:“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 参见教材P37。

11、北宋的运河以( )为中心,仍然以汴河(即通济渠)为重要的经济补给线。 A、郑州 B、洛阳 C、开封 D、长安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67,点击提问】

解析:北宋的运河以开封为中心,仍然以汴河(即通济渠)为重要的经济补给线。参见教材P59。 12、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 )牧马场地的广布。 A、秦汉时期 B、明清时期 C、南北朝至唐朝中期 D、唐朝末期到清朝初期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5,点击提问】

解析: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参见教材P58。 1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罟(过密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木,林木不可胜用也。”出自( )。 A、《庄子》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4,点击提问】

解析:《孟子·梁惠王》在谈到如何实施王道政治时说过这样的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罟(过密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木,林木不可胜用也。”参见教材P57。

14、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个重要观点,非常值得注意,就是( )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A、孟子 B、庄子 C、荀子 D、孔子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3,点击提问】

解析: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个重要观点,非常值得注意,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参见教材P57。 15、历代京城,都是八方荟萃之地,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京师,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影响,各呈优势;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能产生文化的“( )”。 A、国手 B、国学 C、写手 D、推手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8,点击提问】

解析:历代京城,都是八方荟萃之地,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京师,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影响,各呈优势;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能产生文化的“国手”。参见教材P57。 16、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根基是( )文学。 A、杜甫 B、老子 C、庄子 D、屈原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5,点击提问】

解析:“书楚语,作楚声”的屈原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根基。参见教材P57。 17、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 )。 A、结果 B、资源 C、目的 D、过渡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4,点击提问】

解析: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参见教材P57。

18、黄河、漳水之间的一大都会是( ),司马迁说那里的交通方便,各地风俗都有体现,南与郑、卫风俗相近,有桑间襥上之风。 A、长安 B、邯郸 C、咸阳 D、洛阳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0,点击提问】

解析:邯郸是黄河、漳水之间的一大都会,司马迁说那里的交通方便,各地风俗都有体现,南与郑、卫风俗相近,有桑间襥上之风。参见教材P56。

19、区域文化形成过程中,( )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 A、典范人物 B、方志记录 C、区域意识 D、乡土意识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630,点击提问】

解析:典范人物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参见教材P55。

20、中国作为亚欧大陆的一部分,其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 )一样大。 A、欧洲 B、美洲 C、非洲

D、南极洲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5593,点击提问】

解析:作为亚欧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参见教材P49。

二、多项选择题

21、文化三分法包括( )。 A、物质 B、制度 C、精神 D、语言 E、风俗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295,点击提问】

解析:关于文化的分科,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 参见教材P46。

22、我国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有( )。 A、黄龙风景名胜区 B、澄江帽天山化石群 C、三江并流 D、福建土楼

E、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248,点击提问】

解析:福建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不是世界自然遗产。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不是世界自然遗产。

参见教材P43~44。

23、我国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有( )。 A、泰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平遥古城 E、中国丹霞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245,点击提问】

解析: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不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中国丹霞是世界自然遗产不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参见教材P43。

24、中国文化又称( ),它属于国别文化。 A、江河文化 B、黄河文化 C、中华文化 D、华夏文化 E、炎黄文化

您的答案:CDE 正确答案: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221,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参见教材P41。

25、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 )。 A、后天修养 B、精神的创造 C、物质的创造 D、先天遗传 E、集体意识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188,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 参见教材P38。

26、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 ),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 A、典范事件 B、典范行为 C、典范动作 D、典范著述 E、典范人物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650,点击提问】

解析: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参见教材P57。

27、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进而论述各地的地域文化习俗。这四个地区是( )。 A、“山西”(即关中)地区

B、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

C、龙门—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的一条斜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 D、江南地区 E、中原地带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642,点击提问】

解析: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进而论述各地的地域文化习俗。这四个地区是“山西”(即关中)地区、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龙门—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的一条斜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参加教材P55。

28、典范人物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其中,桐城人以文章扬名,( )等人物的典范作用不可低估。 A、陈石麟 B、方苞 C、姚鼐 D、张惠言 E、恽敬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632,点击提问】

解析:典范人物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其中,桐城人以文章扬名,方苞、姚鼐等人物的典范作用不可低估。参见教材P55。

29、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被毁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与( )的地理条件是有关系的。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恒河流域 E、多瑙河流域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623,点击提问】

解析: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是被毁灭了。其间原因很多,有一点应当是与其地理条件有关的。在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周围,是大片的沙漠,人类能够生存的地方实在太稀少,因此人群之间为争夺生存居住地的斗争过于残酷。参见教材P52。

30、灾荒主要指( )等,大水之后往往有瘟疫,大旱之后往往有蝗灾,所以灾荒与疾病是相互联系的。 A、旱 B、涝 C、蝗 D、风 E、雹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5597,点击提问】

解析:灾荒主要指旱、涝、蝗、风、雹等,大水之后往往有瘟疫,大旱之后往往有蝗灾,所以灾荒与疾病是相互联系的。参见教材P50。

一、单项选择题

1、明朝万历年间曾有过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即( )。 A、“摊丁入户” B、“一条鞭法” C、“两税法” D、“租庸调制”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222,点击提问】

解析:明朝万历年间曾有过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即“一条鞭法”。参见教材P104。

2、以温州为发祥地的( )与杂剧南北相应。 A、南戏 B、话本 C、说话

D、影戏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203,点击提问】

解析:以温州为发祥地的南戏与杂剧南北相应。参见教材P95。 3、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在( )时期进入“黄金时代”。 A、初唐 B、中唐 C、晚唐 D、南宋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02,点击提问】

解析: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宋进入“黄金时代”。参见教材P95。 4、中唐以后到北南两宋社会方面的变革,首先是( )。 A、旧门阀贵族的衰落 B、农民的失业 C、科举制的产生 D、诗风的转变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99,点击提问】

解析:中唐以后到北南两宋社会方面的变革,首先是南北朝以来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从历史上销声匿迹。参见教材P93。

5、科举制度创始于隋而大兴于唐,其最大的优越处是( )。 A、公平 B、简单 C、快速 D、直接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93,点击提问】

解析:科举制度创始于隋而大兴于唐,其最大的优越处是公平。参见教材P90。 6、永嘉时期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徙是从今河北、山东、河南地区向( )的迁移。 A、长江以南地区 B、阴山以北地区 C、黄河以南地区 D、黄河以北地区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68,点击提问】

解析:永嘉时期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徙是从今河北、山东、河南地区向长江以南地区的迁移。参见教材P82。 7、士族阶层的养成是在( )。 A、秦代 B、汉代 C、三国 D、东晋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62,点击提问】

解析:两汉儒学独尊的另外一个重要结果是士族阶层的养成。参见教材P80。 8、汉代实行“重本抑末”的政策,其中“末”指( )。 A、农业 B、工商业 C、手工业 D、制造业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54,点击提问】

解析:汉代实行“重本抑末”的政策,其中“末”指工商业。参见教材P77。 9、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 )。 A、管仲 B、吴起 C、韩非子 D、商鞅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34,点击提问】

解析: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参见教材P71。 10、殷道“亲亲”的形成有赖于( )。 A、母族 B、通商 C、姻亲 D、战争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22,点击提问】

解析:周道“尊尊”,但“尊尊”的基础是“亲亲”,而“亲亲”的形成有赖于婚姻关系的缔结。参见教材P67。 11、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是其( )。 A、基础性

B、应用性 C、前沿性 D、可操作性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37,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是其应用性。参见教材P138。 12、南方农业是( )。 A、农林结合型文化 B、农牧结合型文化 C、麦黍型农耕文化 D、稻作型农耕文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32,点击提问】

解析: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参见教材P115。 13、世界航海史上的划时代事件是( )。 A、火药的发明 B、珠算 C、中医针灸 D、指南针的发明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5,点击提问】

解析:指南针的发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参见教材P144。 14、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 )。 A、字辈谱 B、家谱 C、家风 D、人生仪礼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0,点击提问】

解析:家谱。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参见教材P134。

15、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 )中去寻找。 A、男性集团 B、家族 C、女性集团 D、姻亲关系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07,点击提问】

解析: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家族中去寻找。参见教材P134。 16、早期的运输工具以( )为主。 A、挑担 B、三轮车 C、黄包车 D、船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2,点击提问】

解析:早期的运输工具以挑担为主。参见教材P132。 17、交易活动属于社会互惠性质的等价交换行为的是( )。 A、等价交换 B、坐商经营 C、行商经营 D、互惠交换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00,点击提问】

解析:互惠交换。这类传统交易与追求商业盈利无关,其交易活动属于社会互惠性质的等价交换行为。参见教材P119。

18、我国从( )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99,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参见教材P119。

19、我国的手工业远在( )已初具雏形。 A、商代 B、新石器时代 C、夏朝 D、春秋战国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9,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的手工业远在新石器时代已初具雏形。参见教材P117。 20、农耕灌溉遵循岁时历法文化,它的历史精华是( )。 A、天干地支 B、农耕知识 C、历代方志 D、二十四节气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0,点击提问】

解析:农耕灌溉遵循岁时历法文化,它的历史精华是二十四节气。参见教材P114。

二、多项选择题

21、理学在南宋就明显分为( )两派。 A、朱熹 B、王阳明 C、陆象山 D、王守仁 E、陆九渊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76,点击提问】

解析:理学在南宋就明显分为朱熹和陆象山两派,前者重理,后者重心。参见教材P106。 22、中唐思想界、文学界代表人物有( )。 A、韩愈 B、李翱 C、刘禹锡 D、柳宗元 E、白居易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68,点击提问】

解析:中唐思想界、文学界代表人物是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参见教材P96。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宋忌讳武人,大力信任文臣 B、“杯酒释兵权”发生在北宋 C、宋代基本延续了隋唐科举制度

D、“荫子”制不仅“荫”同姓子孙,也可以“荫”异姓亲戚

E、开科取士的不及格者,也可以由皇帝“恩赐”进士出身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66,点击提问】 解析:ABCDE全部正确。参见教材P92。

24、东晋时北方人大量的南移,再经过( )四代,南方的开发逐渐扩展开来。 A、唐 B、齐 C、梁 D、宋 E、陈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59,点击提问】

解析:东晋时北方人大量的南移,再经过宋、齐、梁、陈四代,南方的开发逐渐扩展开来。参见教材P85。 25、战国时代名家的代表人有( )。 A、邓析 B、公孙龙 C、惠施 D、邹衍 E、墨翟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46,点击提问】

解析: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参见教材P71。 26、传统中医药学说主要有( )。 A、超声医学 B、法医学 C、腑脏学说 D、经络学说 E、针灸学说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20,点击提问】

解析:传统中医药学说主要有:(1)腑脏学说。(2)经络学说。(3)针灸学说。参见教材P142-143。 27、剧装工序主要有( )。 A、画样 B、扎样 C、刷粉 D、刺绣

E、剪裁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6,点击提问】

解析:剧装工序主要是画样、扎样、刷粉、刺绣、剪裁和成活。参见教材P145。 28、腑脏在中医学里,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 )。 A、五官 B、五色 C、五音 D、七情 E、五味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7,点击提问】

解析:在这一体系中,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五官、五色、五味、五音和七情,然后将它们的内性外象联系在一起考察。参见教材P142。 29、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 )。 A、居住地点 B、居住密度 C、居住氛围 D、居住方式 E、居住仪式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4,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居住方式和居住仪式。参见教材P128。 30、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 )。 A、木匠 B、铁匠 C、泥匠 D、石匠 E、画匠

您的答案:CDE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01,点击提问】

一、单项选择题

1、《长生殿》的作者是( )。 A、孔尚任 B、吴敬梓

C、曹雪芹 D、洪昇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2,点击提问】

解析:《长生殿》的作者是洪昇。参见教材P108。

2、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及与“格物致知”相异的“知行合一”的心学代表人物是( )。 A、朱熹 B、王阳明 C、陆象山 D、程颢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29,点击提问】

解析:王阳明的心学还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及与“格物致知”相异的“知行合一”。参见教材P106。

3、同元朝征服者一起进入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学习,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 )。 A、满族 B、回族 C、彝族 D、女真族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16,点击提问】

解析:同元朝征服者一起进入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学习,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参见教材P98。 4、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 A、李时珍 B、毕昇 C、沈括 D、蔡伦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05,点击提问】

解析:活字印刷术在北宋应运而生。它的发明者是一位制版工平民毕昇。参见教材P96。 5、中唐以后到北南两宋社会方面的变革,首先是( )。 A、旧门阀贵族的衰落 B、农民的失业 C、科举制的产生 D、诗风的转变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99,点击提问】

解析:中唐以后到北南两宋社会方面的变革,首先是南北朝以来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从历史上销声匿迹。参见教材P93。

6、黑白论之争主要争的是( )。 A、敬不敬王者 B、佛教、道教谁为正统 C、形尽神灭与因果报应之争 D、儒与佛在义理上的长短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85,点击提问】

解析:黑白论之争主要争的是儒与佛在义理上的长短,以慧琳《黑白论》得名。参见教材P87。 7、“累世公卿”的局面是在( )时形成的。 A、秦代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61,点击提问】

解析:东汉时已形成“累世公卿”的局面。参见教材P80。 8、墨家的核心思想中“尚同”的意思是( )。 A、不分差等、不分亲疏远近地互爱互利 B、是强调治理天下要统一社会意志 C、要求“选贤者”为“天子” D、节省财用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37,点击提问】

解析:“尚同”是强调治理天下要统一社会意志。参见教材P71。 9、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的王朝是( )。 A、夏 B、商 C、周 D、秦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15,点击提问】

解析:夏是我国第一代王朝,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历时近五百年。参见教材P65。 10、“绝地天通”是( )的做法和思想。 A、黄帝时代 B、颛顼时代 C、尧舜时代 D、夏初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11,点击提问】

解析:从黄帝时代的“封禅”、“鬼神”,到帝颛顼的“绝地天通” ,再到尧舜时代的“敬顺昊天”,线索清晰地展示着宗教从低级向高级的进展。与参见教材P64。 11、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是其( )。 A、基础性 B、应用性 C、前沿性 D、可操作性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837,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是其应用性。参见教材P138。 12、南方农业是( )。 A、农林结合型文化 B、农牧结合型文化 C、麦黍型农耕文化 D、稻作型农耕文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32,点击提问】

解析: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参见教材P115。 13、世界航海史上的划时代事件是( )。 A、火药的发明 B、珠算 C、中医针灸 D、指南针的发明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5,点击提问】

解析:指南针的发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参见教材P144。 14、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 )。

A、字辈谱 B、家谱 C、家风 D、人生仪礼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0,点击提问】

解析:家谱。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参见教材P134。

15、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 )中去寻找。 A、男性集团 B、家族 C、女性集团 D、姻亲关系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07,点击提问】

解析: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家族中去寻找。参见教材P134。 16、早期的运输工具以( )为主。 A、挑担 B、三轮车 C、黄包车 D、船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2,点击提问】

解析:早期的运输工具以挑担为主。参见教材P132。 17、最初的交通设施是( )。 A、航空 B、水路 C、陆路 D、海运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1,点击提问】

解析:最初的交通设施是陆路。参见教材P131。

18、交易活动属于社会互惠性质的等价交换行为的是( )。 A、等价交换 B、坐商经营

C、行商经营 D、互惠交换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00,点击提问】

解析:互惠交换。这类传统交易与追求商业盈利无关,其交易活动属于社会互惠性质的等价交换行为。参见教材P119。

19、我国从( )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99,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参见教材P119。

20、我国的手工业远在( )已初具雏形。 A、商代 B、新石器时代 C、夏朝 D、春秋战国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9,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的手工业远在新石器时代已初具雏形。参见教材P117。

二、多项选择题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伊斯兰教在甘肃、新疆、云南及北京等地的广泛传播,是在元朝开始的 B、元朝特别重用国际商人

C、古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元代时期参与世界经济流通的媒介 D、道教领袖人物邱处机曾应成吉思汗之邀前往今阿富汗嘻布尔 E、回族的天文历算、天象仪器及医药学著作,在元代时大量传入中国。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73,点击提问】 解析:ABCDE全部正确。参见教材P99。

22、关于“三省六部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

B、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审议机构 C、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 D、门下省职掌封驳,为行政机构 E、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

您的答案:CD 正确答案:AC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65,点击提问】

解析: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参见教材P89。

23、玄学之风在( )时期有了新的含义,标举“自然”。 A、嵇康 B、阮籍 C、何晏 D、王弼 E、曹丕

您的答案:CD 正确答案:A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58,点击提问】

解析:玄学之风在稍后的嵇康、阮籍那里有了新的含义。参见教材P84。 24、秦朝皇帝之下的“三公”指的是( )。 A、丞相 B、尚书 C、太尉 D、御史大夫 E、给事中

您的答案:CD 正确答案:A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48,点击提问】

解析:皇帝之下是所谓“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参见教材P75。

25、与周公的重农相应,( )中,保存着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一个时代对农事活动的重视。 A、《诗经》 B、《周颂》 C、《大雅》 D、《小雅》 E、《周礼》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9,点击提问】

解析: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经》、《周颂》和《大雅》、《小雅》中,保存着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一个时代对农事活动的重视。参见教材P68。

26、剧装工序主要有( )。 A、画样 B、扎样 C、刷粉 D、刺绣 E、剪裁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6,点击提问】

解析:剧装工序主要是画样、扎样、刷粉、刺绣、剪裁和成活。参见教材P145。 27、腑脏在中医学里,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 )。 A、五官 B、五色 C、五音 D、七情 E、五味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7,点击提问】

解析:在这一体系中,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五官、五色、五味、五音和七情,然后将它们的内性外象联系在一起考察。参见教材P142。

28、以鲁班传说为代表,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 )。 A、创造性 B、实用性 C、唯一性 D、无法合作性 E、手工艺性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50,点击提问】

解析:以鲁班传说为代表,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手工艺性;二是无法合作性;三是唯一性。参见教材P140。

29、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 )。 A、居住地点 B、居住密度 C、居住氛围 D、居住方式 E、居住仪式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4,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居住方式和居住仪式。参见教材P128。 30、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 )。 A、木匠 B、铁匠 C、泥匠 D、石匠 E、画匠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01,点击提问】

解析: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木匠、铁匠、泥匠、瓦匠、石匠。参见教材P118。

一、单项选择题

1、《农政全书》的作者是( )。 A、李时珍 B、徐光启 C、徐弘租 D、宋应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1,点击提问】

解析: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徐弘租(号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及朱载堉的乐律研究,都获得空前的成就。参见教材P107。

2、用极端滑稽的笔法对汉高祖进行了揶揄的《哨遍·高祖还乡》是( )的作品。 A、关汉卿 B、睢景臣 C、张养浩 D、马致远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26,点击提问】

解析:睢景臣的《哨遍·高祖还乡》用极端滑稽的笔法对汉高祖的揶揄。参见教材P106。 3、活字印刷术在( )应运而生。 A、北宋 B、南宋 C、唐代 D、明代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04,点击提问】

解析:活字印刷术在北宋应运而生。参见教材P96。 4、白话小说之祖是( )。 A、“说话” B、“话本” C、“宋杂剧” D、“元杂剧”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01,点击提问】

解析:记录“说话”的文章叫“话本”,是后来白话小说之祖。参见教材P95。 5、科举制度创始于隋而大兴于唐,其最大的优越处是( )。 A、公平 B、简单 C、快速 D、直接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93,点击提问】

解析:科举制度创始于隋而大兴于唐,其最大的优越处是公平。参见教材P90。 6、玄学贵无尚虚的准确含义是( )。 A、否定现实 B、还原现实 C、肯定现实 D、超越现实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71,点击提问】

解析:玄学贵无尚虚的准确含义不是否定现实,而是超越现实。参见教材P84。 7、311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 )。 A、八王之乱 B、党锢之祸 C、安史之乱 D、永嘉之乱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67,点击提问】

解析:永嘉五年(311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参见教材P82。8、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的是( A、墨翟

)。 B、邹衍 C、邓析 D、公孙龙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39,点击提问】

解析:邹衍还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参见教材P71。

9、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孔子 B、庄子 C、墨翟 D、韩非子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36,点击提问】

解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翟。参见教材P71。 10、庄子哲学宗旨的最高表现是( )。 A、“平天下” B、“修身” C、“无为” D、“逍遥游”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32,点击提问】

解析: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游”,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参见教材P70。

11、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是其( )。 A、基础性 B、应用性 C、前沿性 D、可操作性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37,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是其应用性。参见教材P138。 12、南方农业是( )。 A、农林结合型文化 B、农牧结合型文化 C、麦黍型农耕文化

D、稻作型农耕文化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832,点击提问】

解析: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参见教材P115。 13、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 )。 A、字辈谱 B、家谱 C、家风 D、人生仪礼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0,点击提问】

解析:家谱。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参见教材P134。

14、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 )中去寻找。 A、男性集团 B、家族 C、女性集团 D、姻亲关系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07,点击提问】

解析: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家族中去寻找。参见教材P134。 15、早期的运输工具以( )为主。 A、挑担 B、三轮车 C、黄包车 D、船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2,点击提问】

解析:早期的运输工具以挑担为主。参见教材P132。 16、最初的交通设施是( )。 A、航空 B、水路 C、陆路 D、海运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1,点击提问】

解析:最初的交通设施是陆路。参见教材P131。

17、交易活动属于社会互惠性质的等价交换行为的是( )。 A、等价交换 B、坐商经营 C、行商经营 D、互惠交换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600,点击提问】

解析:互惠交换。这类传统交易与追求商业盈利无关,其交易活动属于社会互惠性质的等价交换行为。参见教材P119。

18、我国从( )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99,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参见教材P119。

19、我国的手工业远在( )已初具雏形。 A、商代 B、新石器时代 C、夏朝 D、春秋战国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9,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的手工业远在新石器时代已初具雏形。参见教材P117。 20、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的“龙抬头”日,指的是( )。 A、正月十五 B、三月初三 C、二月初二 D、三月初六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3,点击提问】

解析: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二月二”龙抬头日。参见教材P115。

二、多项选择题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宋忌讳武人,大力信任文臣 B、“杯酒释兵权”发生在北宋 C、宋代基本延续了隋唐科举制度

D、“荫子”制不仅“荫”同姓子孙,也可以“荫”异姓亲戚 E、开科取士的不及格者,也可以由皇帝“恩赐”进士出身 您的答案:CD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66,点击提问】 解析:ABCDE全部正确。参见教材P92。

22、关于“三省六部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 B、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审议机构 C、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 D、门下省职掌封驳,为行政机构 E、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AC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65,点击提问】

解析: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参见教材P89。

23、自从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来,已经形成( )的局面。 A、上品无寒门 B、下品无势族 C、上品无势族 D、下品无寒门 E、以上均正确

您的答案:CD 正确答案:A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53,点击提问】

解析:自从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来,已经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参见教材P82。 24、百家争鸣横贯(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西汉

E、东汉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41,点击提问】

解析: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参见教材P69。

25、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有( )。 A、原始农业的出现 B、陶器的制造 C、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 D、村落出现 E、氏族制度的形成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4,点击提问】

解析: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这些都是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参见教材P62。 26、剧装工序主要有( )。 A、画样 B、扎样 C、刷粉 D、刺绣 E、剪裁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6,点击提问】

解析:剧装工序主要是画样、扎样、刷粉、刺绣、剪裁和成活。参见教材P145。 27、腑脏在中医学里,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 )。 A、五官 B、五色 C、五音 D、七情 E、五味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7,点击提问】

解析:在这一体系中,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五官、五色、五味、五音和七情,然后将它们的内性外象联系在一起考察。参见教材P142。 28、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 )。 A、居住地点 B、居住密度

C、居住氛围 D、居住方式 E、居住仪式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4,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居住方式和居住仪式。参见教材P128。 29、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 )。 A、木匠 B、铁匠 C、泥匠 D、石匠 E、画匠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01,点击提问】

解析: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木匠、铁匠、泥匠、瓦匠、石匠。参见教材P118。 30、下列选项中属于水利节日的要素有( )。 A、引水 B、观水 C、禁火 D、节粮 E、管水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84,点击提问】

解析:水利节日的要素是引水、观水、禁火、节粮、管水、祭神用水、驱避用水等。参见教材P114。

一、单项选择题

1、《农政全书》的作者是( )。 A、李时珍 B、徐光启 C、徐弘租 D、宋应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1,点击提问】

解析: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徐弘租(号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及朱载堉的乐律研究,都获得空前的成就。参见教材P107。

2、明朝万历年间曾有过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即( )。

A、“摊丁入户” B、“一条鞭法” C、“两税法” D、“租庸调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22,点击提问】

解析:明朝万历年间曾有过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即“一条鞭法”。参见教材P104。

3、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前期以( )为主。 A、般若学 B、涅槃学 C、善恶因果学 D、苦谛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80,点击提问】

解析:大体而言,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捏槃学为主。参见教材P85。

4、311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 )。 A、八王之乱 B、党锢之祸 C、安史之乱 D、永嘉之乱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67,点击提问】

解析:永嘉五年(311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参见教材P82。 5、察举中,注重德行的科目是( )。 A、茂才 B、孝廉 C、贤良方正 D、明法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48,点击提问】

解析: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参见教材P76。 6、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孔子 B、庄子

C、墨翟 D、韩非子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36,点击提问】

解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翟。参见教材P71。 7、庄子哲学宗旨的最高表现是( )。 A、“平天下” B、“修身” C、“无为” D、“逍遥游”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32,点击提问】

解析: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游”,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参见教材P70。

8、讲究超然物外的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30,点击提问】 解析:道家讲究超然物外。参见教材P70。

9、甲骨文出现的方国近80个,多数与商朝有( )关系。 A、母族 B、通商 C、姻亲 D、战争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20,点击提问】

解析:甲骨文出现的方国近80个,多数与商朝有战争关系。参见教材P66。 10、陶器的烧制还带出了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即( )。 A、玉器的制作 B、手工编织业 C、青铜器制造 D、银饰制造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08,点击提问】

解析:陶器的烧制还带出了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即青铜器制造。参见教材P62。 11、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是其( )。 A、基础性 B、应用性 C、前沿性 D、可操作性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837,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是其应用性。参见教材P138。 12、南方农业是( )。 A、农林结合型文化 B、农牧结合型文化 C、麦黍型农耕文化 D、稻作型农耕文化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32,点击提问】

解析: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参见教材P115。 13、世界航海史上的划时代事件是( )。 A、火药的发明 B、珠算 C、中医针灸 D、指南针的发明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5,点击提问】

解析:指南针的发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参见教材P144。 14、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 )。 A、字辈谱 B、家谱 C、家风 D、人生仪礼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0,点击提问】

解析:家谱。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参见教材P134。

15、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 )中去寻找。 A、男性集团 B、家族 C、女性集团 D、姻亲关系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07,点击提问】

解析: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家族中去寻找。参见教材P134。 16、早期的运输工具以( )为主。 A、挑担 B、三轮车 C、黄包车 D、船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2,点击提问】

解析:早期的运输工具以挑担为主。参见教材P132。 17、最初的交通设施是( )。 A、航空 B、水路 C、陆路 D、海运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1,点击提问】

解析:最初的交通设施是陆路。参见教材P131。

18、我国从( )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99,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参见教材P119。

19、我国的手工业远在( )已初具雏形。

A、商代 B、新石器时代 C、夏朝 D、春秋战国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9,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的手工业远在新石器时代已初具雏形。参见教材P117。 20、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的“龙抬头”日,指的是( )。 A、正月十五 B、三月初三 C、二月初二 D、三月初六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3,点击提问】

解析: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二月二”龙抬头日。参见教材P115。

二、多项选择题

21、下列属于北宋时期理学人物的是( )。 A、周敦颐 B、张载 C、程颢 D、程颐 E、朱熹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70,点击提问】

解析:理学人物在北宋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在南宋则有朱熹、陆象山。参见教材P97。 22、察举的许多科目中,( )最显著。 A、孝廉 B、明经 C、茂才

D、贤良方正文学 E、治剧

您的答案:CD 正确答案:A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50,点击提问】

解析: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有许多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参见教材P76。

23、战国时代名家的代表人有( )。 A、邓析 B、公孙龙 C、惠施 D、邹衍 E、墨翟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46,点击提问】

解析: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参见教材P71。 24、与周公的重农相应,( )中,保存着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一个时代对农事活动的重视。 A、《诗经》 B、《周颂》 C、《大雅》 D、《小雅》 E、《周礼》

您的答案:CDE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9,点击提问】

解析: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经》、《周颂》和《大雅》、《小雅》中,保存着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一个时代对农事活动的重视。参见教材P68。

25、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中包含( )。 A、黄帝 B、炎帝 C、颛顼 D、高辛 E、蚩尤

您的答案:CD 正确答案:A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6,点击提问】

解析: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参见教材P63。 26、传统中医药学说主要有( )。 A、超声医学 B、法医学 C、腑脏学说 D、经络学说 E、针灸学说

您的答案:CD 正确答案: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20,点击提问】

解析:传统中医药学说主要有:(1)腑脏学说。(2)经络学说。(3)针灸学说。参见教材P142-143。 27、以鲁班传说为代表,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 )。 A、创造性 B、实用性 C、唯一性 D、无法合作性 E、手工艺性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50,点击提问】

解析:以鲁班传说为代表,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手工艺性;二是无法合作性;三是唯一性。参见教材P140。

28、字辈谱的管理绝对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在这种传统观念面前,一切标志社会关系的( )都不起作用。 A、年龄 B、学龄 C、教龄 D、干龄 E、护龄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3,点击提问】

解析:字辈谱的管理绝对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在这种传统观念面前,一切标志社会关系的年龄、学龄、干龄、军龄、教龄、护龄等都不起作用。参见教材P134。 29、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 )。 A、居住地点 B、居住密度 C、居住氛围 D、居住方式 E、居住仪式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4,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居住方式和居住仪式。参见教材P128。 30、下列选项中属于水利节日的要素有( )。 A、引水 B、观水 C、禁火 D、节粮 E、管水

您的答案:CD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84,点击提问】

解析:水利节日的要素是引水、观水、禁火、节粮、管水、祭神用水、驱避用水等。参见教材P114。

一、单项选择题

1、明代思想文化的明显特征是( )。 A、道德意识淡泊

B、道德意识浓重而又伴随着异端思想澎湃 C、尚古尊儒

D、异端思想占主流地位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27,点击提问】

解析:一般而言,道德意识浓重而又伴随着异端思想澎湃,是明代思想文化的明显特征。参见教材P106。 2、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在( )时期进入“黄金时代”。 A、初唐 B、中唐 C、晚唐 D、南宋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02,点击提问】

解析: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宋进入“黄金时代”。参见教材P95。 3、中唐以后到北南两宋社会方面的变革,首先是( )。 A、旧门阀贵族的衰落 B、农民的失业 C、科举制的产生 D、诗风的转变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99,点击提问】

解析:中唐以后到北南两宋社会方面的变革,首先是南北朝以来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从历史上销声匿迹。参见教材P93。

4、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 )。 A、儒学 B、哲学 C、玄学 D、佛学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70,点击提问】

解析: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参见教材P83。 5、“累世公卿”的局面是在( )时形成的。 A、秦代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61,点击提问】

解析:东汉时已形成“累世公卿”的局面。参见教材P80。 6、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孔子 B、庄子 C、墨翟 D、韩非子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36,点击提问】

解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翟。参见教材P71。 7、儒学的文化背景是( )礼乐文明。 A、郑国 B、晋国 C、鲁国 D、齐国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27,点击提问】

解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参见教材P69。 8、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的王朝是( )。 A、夏 B、商 C、周 D、秦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15,点击提问】

解析:夏是我国第一代王朝,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历时近五百年。参见教材P65。

9、“绝地天通”是( )的做法和思想。 A、黄帝时代 B、颛顼时代 C、尧舜时代 D、夏初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11,点击提问】

解析:从黄帝时代的“封禅”、“鬼神”,到帝颛顼的“绝地天通” ,再到尧舜时代的“敬顺昊天”,线索清晰地展示着宗教从低级向高级的进展。与参见教材P64。 10、“敬顺昊天”发生在( )。 A、黄帝时代 B、颛顼时代 C、尧舜时代 D、夏初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10,点击提问】

解析:从黄帝时代的“封禅”、“鬼神”,到帝颛顼的“绝地天通” ,再到尧舜时代的“敬顺昊天”,线索清晰地展示着宗教从低级向高级的进展。与参见教材P64。 11、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是其( )。 A、基础性 B、应用性 C、前沿性 D、可操作性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37,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是其应用性。参见教材P138。 12、南方农业是( )。 A、农林结合型文化 B、农牧结合型文化 C、麦黍型农耕文化 D、稻作型农耕文化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32,点击提问】

解析: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参见教材P115。 13、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的是( )。

A、造纸术 B、雕刻 C、指南针 D、火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4,点击提问】

解析:火药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参见教材P144。 14、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是( )。 A、《千金方》 B、《针灸经》 C、《针灸甲乙经》 D、《脉经》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5,点击提问】

解析:皇浦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参见教材P143。

15、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 )中去寻找。 A、男性集团 B、家族 C、女性集团 D、姻亲关系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07,点击提问】

解析: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家族中去寻找。参见教材P134。 16、早期的运输工具以( )为主。 A、挑担 B、三轮车 C、黄包车 D、船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2,点击提问】

解析:早期的运输工具以挑担为主。参见教材P132。 17、最初的交通设施是( )。 A、航空 B、水路

C、陆路 D、海运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1,点击提问】

解析:最初的交通设施是陆路。参见教材P131。 18、我国的手工业远在( )已初具雏形。 A、商代 B、新石器时代 C、夏朝 D、春秋战国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9,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的手工业远在新石器时代已初具雏形。参见教材P117。 19、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的“龙抬头”日,指的是( )。 A、正月十五 B、三月初三 C、二月初二 D、三月初六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3,点击提问】

解析: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二月二”龙抬头日。参见教材P115。 20、庆贺农民获得生产资料的第一节日是( )。 A、土地的节日 B、水利节日 C、气象节日 D、农业灌溉节日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65,点击提问】

解析:土地的节日是庆贺农民获得生产资料的第一节日。参见教材P113。

二、多项选择题

21、在明末清初有以“三先生”为代表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三先生指(A、王阳明 B、王夫之 C、顾炎武 D、黄宗羲

)。 E、陆九渊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77,点击提问】

解析: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参见教材P107。 22、一般认为,玄学始于曹魏的( )。 A、嵇康 B、阮籍 C、何晏 D、王弼 E、山涛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57,点击提问】

解析: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弼。参见教材P84。 23、战国时代名家的代表人有( )。 A、邓析 B、公孙龙 C、惠施 D、邹衍 E、墨翟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246,点击提问】

解析: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参见教材P71。 24、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有( )。 A、原始农业的出现 B、陶器的制造 C、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 D、村落出现 E、氏族制度的形成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4,点击提问】

解析: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这些都是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参见教材P62。 25、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是( )。 A、农业 B、壁画 C、制陶

D、石器的磨制和钻孔 E、编织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A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3,点击提问】

解析: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和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参见教材P62。 26、腑脏在中医学里,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 )。 A、五官 B、五色 C、五音 D、七情 E、五味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7,点击提问】

解析:在这一体系中,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五官、五色、五味、五音和七情,然后将它们的内性外象联系在一起考察。参见教材P142。

27、以鲁班传说为代表,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 )。 A、创造性 B、实用性 C、唯一性 D、无法合作性 E、手工艺性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50,点击提问】

解析:以鲁班传说为代表,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手工艺性;二是无法合作性;三是唯一性。参见教材P140。

28、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 )。 A、居住地点 B、居住密度 C、居住氛围 D、居住方式 E、居住仪式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4,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居住方式和居住仪式。参见教材P128。 29、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 )。 A、木匠

B、铁匠 C、泥匠 D、石匠 E、画匠

您的答案:CD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01,点击提问】

解析: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木匠、铁匠、泥匠、瓦匠、石匠。参见教材P118。 30、下列选项中属于水利节日的要素有( )。 A、引水 B、观水 C、禁火 D、节粮 E、管水

您的答案:CD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84,点击提问】

解析:水利节日的要素是引水、观水、禁火、节粮、管水、祭神用水、驱避用水等。参见教材P114。

一、单项选择题

1、《长生殿》的作者是( )。 A、孔尚任 B、吴敬梓 C、曹雪芹 D、洪昇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2,点击提问】

解析:《长生殿》的作者是洪昇。参见教材P108。

2、明朝万历年间曾有过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即( )。 A、“摊丁入户” B、“一条鞭法” C、“两税法” D、“租庸调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22,点击提问】

解析:明朝万历年间曾有过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即“一条鞭法”。参见教材P104。

3、“杯酒释兵权”发生在(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94,点击提问】

解析:北宋一建国,马上“杯酒释兵权”地解除战将的指挥权。参见教材P92。 4、黑白论之争主要争的是( )。 A、敬不敬王者 B、佛教、道教谁为正统 C、形尽神灭与因果报应之争 D、儒与佛在义理上的长短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85,点击提问】

解析:黑白论之争主要争的是儒与佛在义理上的长短,以慧琳《黑白论》得名。参见教材P87。 5、玄学贵无尚虚的准确含义是( )。 A、否定现实 B、还原现实 C、肯定现实 D、超越现实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71,点击提问】

解析:玄学贵无尚虚的准确含义不是否定现实,而是超越现实。参见教材P84。 6、永嘉时期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徙是从今河北、山东、河南地区向( )的迁移。 A、长江以南地区 B、阴山以北地区 C、黄河以南地区 D、黄河以北地区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68,点击提问】

解析:永嘉时期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徙是从今河北、山东、河南地区向长江以南地区的迁移。参见教材P82。 7、311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 )。 A、八王之乱 B、党锢之祸 C、安史之乱 D、永嘉之乱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67,点击提问】

解析:永嘉五年(311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参见教材P82。 8、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 )。 A、“仁” B、“无为” C、“道法自然” D、“尚公义”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33,点击提问】

解析: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即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主,下约民众,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治理国家。参见教材P70。 9、孟子认为人性是( )。 A、善的 B、恶的 C、空白的 D、以上均不正确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29,点击提问】

解析: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即人是天地创生的,含有天地之德。参见教材P70。 10、“绝地天通”是( )的做法和思想。 A、黄帝时代 B、颛顼时代 C、尧舜时代 D、夏初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11,点击提问】

解析:从黄帝时代的“封禅”、“鬼神”,到帝颛顼的“绝地天通” ,再到尧舜时代的“敬顺昊天”,线索清晰地展示着宗教从低级向高级的进展。与参见教材P64。 11、南方农业是( )。 A、农林结合型文化 B、农牧结合型文化 C、麦黍型农耕文化 D、稻作型农耕文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32,点击提问】

解析: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参见教材P115。 12、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的是( )。 A、造纸术 B、雕刻 C、指南针 D、火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4,点击提问】

解析:火药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参见教材P144。 13、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是( )。 A、《千金方》 B、《针灸经》 C、《针灸甲乙经》 D、《脉经》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5,点击提问】

解析:皇浦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参见教材P143。 14、在中医学上,心、肝、脾、肺、肾,统称( )。 A、五脏 B、五腑 C、腑脏 D、五部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3,点击提问】

解析:在中医学上,脏,包括心、肝、脾、肺、肾,统称“五脏”。参见教材P142。 15、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 )。 A、字辈谱 B、家谱 C、家风 D、人生仪礼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0,点击提问】

解析:家谱。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参见教材P134。

16、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 )中去寻找。

A、男性集团 B、家族 C、女性集团 D、姻亲关系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07,点击提问】

解析: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家族中去寻找。参见教材P134。 17、最初的交通设施是( )。 A、航空 B、水路 C、陆路 D、海运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1,点击提问】

解析:最初的交通设施是陆路。参见教材P131。

18、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的“龙抬头”日,指的是( )。 A、正月十五 B、三月初三 C、二月初二 D、三月初六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3,点击提问】

解析: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二月二”龙抬头日。参见教材P115。 19、农耕灌溉遵循岁时历法文化,它的历史精华是( )。 A、天干地支 B、农耕知识 C、历代方志 D、二十四节气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0,点击提问】

解析:农耕灌溉遵循岁时历法文化,它的历史精华是二十四节气。参见教材P114。 20、庆贺农民获得生产资料的第一节日是( )。 A、土地的节日 B、水利节日 C、气象节日

D、农业灌溉节日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65,点击提问】

解析:土地的节日是庆贺农民获得生产资料的第一节日。参见教材P113。

二、多项选择题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伊斯兰教在甘肃、新疆、云南及北京等地的广泛传播,是在元朝开始的 B、元朝特别重用国际商人

C、古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元代时期参与世界经济流通的媒介 D、道教领袖人物邱处机曾应成吉思汗之邀前往今阿富汗嘻布尔 E、回族的天文历算、天象仪器及医药学著作,在元代时大量传入中国。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73,点击提问】 解析:ABCDE全部正确。参见教材P99。 22、下列属于南宋时期理学人物的是( )。 A、周敦颐 B、陆象山 C、程颢 D、程颐 E、朱熹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B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71,点击提问】

解析:理学人物在北宋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在南宋则有朱熹、陆象山。参见教材P97。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宋忌讳武人,大力信任文臣 B、“杯酒释兵权”发生在北宋 C、宋代基本延续了隋唐科举制度

D、“荫子”制不仅“荫”同姓子孙,也可以“荫”异姓亲戚 E、开科取士的不及格者,也可以由皇帝“恩赐”进士出身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66,点击提问】 解析:ABCDE全部正确。参见教材P92。 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汉代实行“重本抑末”的政策

B、重农主义在西汉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C、重农主义起于东周 D、重农主义成就于春秋

E、“重本抑末”中的“末”指的是农业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51,点击提问】

解析: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这种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为“本”,把工商业视为“末”。参见教材P77。 25、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最主要原因包括( )。 A、联姻 B、战争 C、气候 D、个人发展 E、宗教活动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B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7,点击提问】

解析: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一方面是战争,一方面是宗教活动。参见教材P64。 26、剧装工序主要有( )。 A、画样 B、扎样 C、刷粉 D、刺绣 E、剪裁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6,点击提问】

解析:剧装工序主要是画样、扎样、刷粉、刺绣、剪裁和成活。参见教材P145。 27、腑脏在中医学里,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 )。 A、五官 B、五色 C、五音 D、七情 E、五味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7,点击提问】

解析:在这一体系中,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五官、五色、五味、五音和七情,然后将它们的内性外象联系在一起考察。参见教材P142。

28、字辈谱的管理绝对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在这种传统观念面前,一切标志社会关系的( )都不起作用。

A、年龄 B、学龄 C、教龄 D、干龄 E、护龄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3,点击提问】

解析:字辈谱的管理绝对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在这种传统观念面前,一切标志社会关系的年龄、学龄、干龄、军龄、教龄、护龄等都不起作用。参见教材P134。 29、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 )。 A、居住地点 B、居住密度 C、居住氛围 D、居住方式 E、居住仪式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4,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居住方式和居住仪式。参见教材P128。 30、下列选项中属于水利节日的要素有( )。 A、引水 B、观水 C、禁火 D、节粮 E、管水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84,点击提问】

解析:水利节日的要素是引水、观水、禁火、节粮、管水、祭神用水、驱避用水等。参见教材P114。

一、单项选择题

1、《长生殿》的作者是( )。 A、孔尚任 B、吴敬梓 C、曹雪芹 D、洪昇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2,点击提问】

解析:《长生殿》的作者是洪昇。参见教材P108。

2、明代思想文化的明显特征是( )。 A、道德意识淡泊

B、道德意识浓重而又伴随着异端思想澎湃 C、尚古尊儒

D、异端思想占主流地位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27,点击提问】

解析:一般而言,道德意识浓重而又伴随着异端思想澎湃,是明代思想文化的明显特征。参见教材P106。 3、以温州为发祥地的( )与杂剧南北相应。 A、南戏 B、话本 C、说话 D、影戏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203,点击提问】

解析:以温州为发祥地的南戏与杂剧南北相应。参见教材P95。 4、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 )。 A、儒学 B、哲学 C、玄学 D、佛学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70,点击提问】

解析: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参见教材P83。 5、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党锢之祸”发生在( )。 A、秦代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63,点击提问】

解析: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党锢之祸”发生在东汉中晚期。参见教材P81。 6、“累世公卿”的局面是在( )时形成的。 A、秦代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61,点击提问】

解析:东汉时已形成“累世公卿”的局面。参见教材P80。 7、察举中,注重德行的科目是( )。 A、茂才 B、孝廉 C、贤良方正 D、明法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48,点击提问】

解析: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参见教材P76。 8、名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 )。 A、墨翟 B、邹衍 C、邓析 D、公孙龙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40,点击提问】

解析:名家又称“刑名家”, 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参见教材P71。

9、始建于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共历17世31王的朝代是( )。 A、夏 B、商 C、周 D、秦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18,点击提问】

解析:商朝始建于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共历17世31王。参见教材P66。 10、“敬顺昊天”发生在( )。 A、黄帝时代 B、颛顼时代 C、尧舜时代 D、夏初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10,点击提问】

解析:从黄帝时代的“封禅”、“鬼神”,到帝颛顼的“绝地天通” ,再到尧舜时代的“敬顺昊天”,线索清晰地展示着宗教从低级向高级的进展。与参见教材P64。 11、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是其( )。 A、基础性 B、应用性 C、前沿性 D、可操作性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37,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是其应用性。参见教材P138。 12、南方农业是( )。 A、农林结合型文化 B、农牧结合型文化 C、麦黍型农耕文化 D、稻作型农耕文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32,点击提问】

解析: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参见教材P115。 13、世界航海史上的划时代事件是( )。 A、火药的发明 B、珠算 C、中医针灸 D、指南针的发明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5,点击提问】

解析:指南针的发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参见教材P144。 14、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的是( )。 A、造纸术 B、雕刻 C、指南针 D、火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4,点击提问】

解析:火药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参见教材P144。

15、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 )中去寻找。 A、男性集团 B、家族 C、女性集团 D、姻亲关系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07,点击提问】

解析: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家族中去寻找。参见教材P134。 16、最初的交通设施是( )。 A、航空 B、水路 C、陆路 D、海运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1,点击提问】

解析:最初的交通设施是陆路。参见教材P131。

17、我国从( )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99,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参见教材P119。

18、我国的手工业远在( )已初具雏形。 A、商代 B、新石器时代 C、夏朝 D、春秋战国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9,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的手工业远在新石器时代已初具雏形。参见教材P117。 19、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的“龙抬头”日,指的是( )。

A、正月十五 B、三月初三 C、二月初二 D、三月初六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3,点击提问】

解析: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二月二”龙抬头日。参见教材P115。 20、庆贺农民获得生产资料的第一节日是( )。 A、土地的节日 B、水利节日 C、气象节日 D、农业灌溉节日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65,点击提问】

解析:土地的节日是庆贺农民获得生产资料的第一节日。参见教材P113。

二、多项选择题

21、下列属于唐代实行的制度的是( )。 A、均田制 B、租庸调制 C、井田制 D、两税制 E、天朝田亩制度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67,点击提问】

解析:唐初继承北魏的均田制,并实施租庸调制。到唐德宗建中元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对赋役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参见教材P93。 22、下列关于民族融合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民族融合的道路并不是直线型的,其间经历过反复和曲折 B、民族融合以北魏鲜卑人汉化的过程最为典型

C、西魏仿照《周礼》建立政权,以强烈的复古主义态度学习中原文化 D、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 E、“胡乐”的流行是“胡化”的一种表现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62,点击提问】

解析:ABCDE说法全部正确。参见教材P88。

23、秦朝皇帝之下的“三公”指的是( )。 A、丞相 B、尚书 C、太尉 D、御史大夫 E、给事中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48,点击提问】

解析:皇帝之下是所谓“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参见教材P75。 24、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最主要原因包括( )。 A、联姻 B、战争 C、气候 D、个人发展 E、宗教活动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B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7,点击提问】

解析: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一方面是战争,一方面是宗教活动。参见教材P64。 25、新石器时代文化遍布(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东南各地 D、华北各地 E、东北各地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5,点击提问】

解析:新石器时代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及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参见教材P62。 26、传统中医药学说主要有( )。 A、超声医学 B、法医学 C、腑脏学说 D、经络学说 E、针灸学说

您的答案:CDE 正确答案: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820,点击提问】

解析:传统中医药学说主要有:(1)腑脏学说。(2)经络学说。(3)针灸学说。参见教材P142-143。 27、剧装工序主要有( )。 A、画样 B、扎样 C、刷粉 D、刺绣 E、剪裁

您的答案:AB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6,点击提问】

解析:剧装工序主要是画样、扎样、刷粉、刺绣、剪裁和成活。参见教材P145。 28、以鲁班传说为代表,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 )。 A、创造性 B、实用性 C、唯一性 D、无法合作性 E、手工艺性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50,点击提问】

解析:以鲁班传说为代表,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手工艺性;二是无法合作性;三是唯一性。参见教材P140。

29、字辈谱的管理绝对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在这种传统观念面前,一切标志社会关系的( )都不起作用。 A、年龄 B、学龄 C、教龄 D、干龄 E、护龄

您的答案:A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3,点击提问】

解析:字辈谱的管理绝对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在这种传统观念面前,一切标志社会关系的年龄、学龄、干龄、军龄、教龄、护龄等都不起作用。参见教材P134。 30、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 )。 A、木匠 B、铁匠 C、泥匠 D、石匠 E、画匠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01,点击提问】

解析: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木匠、铁匠、泥匠、瓦匠、石匠。参见教材P118。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可波罗是在( )时期到访中国。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17,点击提问】

解析:马可波罗是在元代时期到访中国。参见教材P99。

2、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并分别对待,其中地位最低下的是( )。 A、蒙古人 B、西域人 C、契丹人 D、南人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15,点击提问】

解析:四等人是南人,即南方最后被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是地位最低下的一等。参见教材P98。 3、代表的是诗歌创作向传统的回归倾向的诗人是( )。 A、韩愈 B、李翱 C、刘禹锡 D、白居易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10,点击提问】

解析:白居易则代表的是诗歌创作向传统的回归倾向。参见教材P96。 4、中唐以后到北南两宋社会方面的变革,首先是( )。 A、旧门阀贵族的衰落 B、农民的失业 C、科举制的产生 D、诗风的转变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99,点击提问】

解析:中唐以后到北南两宋社会方面的变革,首先是南北朝以来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从历史上销声匿迹。参见教材P93。

5、涅槃学的代表人物是( )。 A、道安 B、道生 C、鸠摩罗什 D、僧肇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83,点击提问】

解析:鸠摩罗什的另外一位中国学生道生,则是涅槃学的重要人物。参见教材P86。 6、尊儒术、兴太平首先产生结果的是在( )方面。 A、文学 B、绘画 C、政治 D、经济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59,点击提问】

解析:尊儒术、兴太平首先产生结果的是在文学方面。参见教材P79。 7、甲骨文出现的方国近80个,多数与商朝有( )关系。 A、母族 B、通商 C、姻亲 D、战争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20,点击提问】

解析:甲骨文出现的方国近80个,多数与商朝有战争关系。参见教材P66。 8、以( )为界,商朝历史可分为前后两期。 A、武王伐纣 B、幽王当政 C、盘庚迁殷 D、鸣条之战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19,点击提问】

解析:以盘庚迁殷为界,商朝历史可分为前后两期。参见教材P66。 9、强大族群对弱小族群赤裸的战争关系,终止于( )。

A、夏 B、商 C、西周 D、秦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17,点击提问】

解析:强大族群对弱小族群赤裸的战争关系,始于夏,盛于商,而终止于西周。参见教材P65。 10、中国古代“三皇”的人物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是( )。 A、文化发明者 B、文学创作者 C、工具制造者 D、科技发现者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09,点击提问】

解析:“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发明者,如神农氏发明农业,有巢氏发明居室等。参见教材P63。 11、南方农业是( )。 A、农林结合型文化 B、农牧结合型文化 C、麦黍型农耕文化 D、稻作型农耕文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32,点击提问】

解析: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参见教材P115。 12、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是( )。 A、《千金方》 B、《针灸经》 C、《针灸甲乙经》 D、《脉经》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5,点击提问】

解析:皇浦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参见教材P143。 13、在中医学上,心、肝、脾、肺、肾,统称( )。 A、五脏 B、五腑 C、腑脏

D、五部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3,点击提问】

解析:在中医学上,脏,包括心、肝、脾、肺、肾,统称“五脏”。参见教材P142。

14、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 )中去寻找。 A、男性集团 B、家族 C、女性集团 D、姻亲关系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07,点击提问】

解析: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家族中去寻找。参见教材P134。 15、早期的运输工具以( )为主。 A、挑担 B、三轮车 C、黄包车 D、船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2,点击提问】

解析:早期的运输工具以挑担为主。参见教材P132。 16、最初的交通设施是( )。 A、航空 B、水路 C、陆路 D、海运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1,点击提问】

解析:最初的交通设施是陆路。参见教材P131。

17、交易活动属于社会互惠性质的等价交换行为的是( )。 A、等价交换 B、坐商经营 C、行商经营 D、互惠交换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00,点击提问】

解析:互惠交换。这类传统交易与追求商业盈利无关,其交易活动属于社会互惠性质的等价交换行为。参见教材P119。

18、我国的手工业远在( )已初具雏形。 A、商代 B、新石器时代 C、夏朝 D、春秋战国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9,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的手工业远在新石器时代已初具雏形。参见教材P117。 19、农耕灌溉遵循岁时历法文化,它的历史精华是( )。 A、天干地支 B、农耕知识 C、历代方志 D、二十四节气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0,点击提问】

解析:农耕灌溉遵循岁时历法文化,它的历史精华是二十四节气。参见教材P114。 20、庆贺农民获得生产资料的第一节日是( )。 A、土地的节日 B、水利节日 C、气象节日 D、农业灌溉节日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65,点击提问】

解析:土地的节日是庆贺农民获得生产资料的第一节日。参见教材P113。

二、多项选择题

21、南朝佛教与中国固有的文化伦理冲突导致的义理冲突主要有( )。 A、是否应向王者致敬之争 B、黑白论之争 C、神灭神不灭之争 D、沙门是否称王之争 E、夷夏之争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61,点击提问】

解析:佛教在中国大规模流传时,必然地与中国固有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产生矛盾和冲突。在北朝是寺院经济妨碍国家利益,在南朝则表现为义理的冲突,计有沙门(即和尚)是否应向王者致敬之争,黑白论之争,神灭神不灭之争以及夷夏之争等。参见教材P86。 22、百家争鸣横贯(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西汉 E、东汉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41,点击提问】

解析: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参见教材P69。

23、与周公的重农相应,( )中,保存着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一个时代对农事活动的重视。 A、《诗经》 B、《周颂》 C、《大雅》 D、《小雅》 E、《周礼》

您的答案:ACD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9,点击提问】

解析: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经》、《周颂》和《大雅》、《小雅》中,保存着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一个时代对农事活动的重视。参见教材P68。

24、( )的发掘出土,堪称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 A、甲骨文 B、青铜器 C、玉器 D、丝绢 E、瓷器

您的答案:ABE 正确答案:A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8,点击提问】

解析: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掘出土,堪称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参见教材P66。 25、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是( )。 A、农业 B、壁画

C、制陶

D、石器的磨制和钻孔 E、编织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3,点击提问】

解析: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和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参见教材P62。 26、传统中医药学说主要有( )。 A、超声医学 B、法医学 C、腑脏学说 D、经络学说 E、针灸学说

您的答案:CDE 正确答案: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820,点击提问】

解析:传统中医药学说主要有:(1)腑脏学说。(2)经络学说。(3)针灸学说。参见教材P142-143。 27、腑脏在中医学里,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 )。 A、五官 B、五色 C、五音 D、七情 E、五味

您的答案:A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7,点击提问】

解析:在这一体系中,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五官、五色、五味、五音和七情,然后将它们的内性外象联系在一起考察。参见教材P142。

28、以鲁班传说为代表,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 )。 A、创造性 B、实用性 C、唯一性 D、无法合作性 E、手工艺性

您的答案:ABCE 正确答案: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50,点击提问】

解析:以鲁班传说为代表,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手工艺性;二是无法合作性;三是唯一性。参见教材P140。

29、字辈谱的管理绝对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在这种传统观念面前,一切标志社会关系的( )都不起作用。

A、年龄 B、学龄 C、教龄 D、干龄 E、护龄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3,点击提问】

解析:字辈谱的管理绝对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在这种传统观念面前,一切标志社会关系的年龄、学龄、干龄、军龄、教龄、护龄等都不起作用。参见教材P134。 30、下列选项中属于水利节日的要素有( )。 A、引水 B、观水 C、禁火 D、节粮 E、管水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584,点击提问】

解析:水利节日的要素是引水、观水、禁火、节粮、管水、祭神用水、驱避用水等。参见教材P114。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及与“格物致知”相异的“知行合一”的心学代表人物是( )。 A、朱熹 B、王阳明 C、陆象山 D、程颢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229,点击提问】

解析:王阳明的心学还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及与“格物致知”相异的“知行合一”。参见教材P106。 2、“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问世于( )。 A、北宋 B、南宋 C、唐代 D、明代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06,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问世于北宋。参见教材P96。

3、白话小说之祖是( )。 A、“说话” B、“话本” C、“宋杂剧” D、“元杂剧”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201,点击提问】

解析:记录“说话”的文章叫“话本”,是后来白话小说之祖。参见教材P95。 4、“杯酒释兵权”发生在(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94,点击提问】

解析:北宋一建国,马上“杯酒释兵权”地解除战将的指挥权。参见教材P92。 5、名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 )。 A、墨翟 B、邹衍 C、邓析 D、公孙龙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40,点击提问】

解析:名家又称“刑名家”, 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参见教材P71。 6、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孔子 B、庄子 C、墨翟 D、韩非子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36,点击提问】

解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翟。参见教材P71。 7、儒学的文化背景是( )礼乐文明。 A、郑国 B、晋国

C、鲁国 D、齐国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27,点击提问】

解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参见教材P69。 8、分封制最早出现在( )。 A、夏代 B、商代 C、西周 D、东周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21,点击提问】

解析: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参见教材P67。

9、夏王朝基本是以( )为核心的部落联盟性质的国家。 A、君王 B、“后稷”农官 C、周人 D、夏人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16,点击提问】

解析:总的来说,夏王朝基本是以夏人为核心的部落联盟性质的国家。参见教材P65。 10、中国古代“三皇”的人物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是( )。 A、文化发明者 B、文学创作者 C、工具制造者 D、科技发现者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09,点击提问】

解析:“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发明者,如神农氏发明农业,有巢氏发明居室等。参见教材P63。 11、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是其( )。 A、基础性 B、应用性 C、前沿性 D、可操作性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37,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是其应用性。参见教材P138。

12、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的是( )。 A、造纸术 B、雕刻 C、指南针 D、火药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4,点击提问】

解析:火药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参见教材P144。 13、在中医学上,心、肝、脾、肺、肾,统称( )。 A、五脏 B、五腑 C、腑脏 D、五部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3,点击提问】

解析:在中医学上,脏,包括心、肝、脾、肺、肾,统称“五脏”。参见教材P142。 14、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 )。 A、字辈谱 B、家谱 C、家风 D、人生仪礼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0,点击提问】

解析:家谱。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参见教材P134。

15、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 )中去寻找。 A、男性集团 B、家族 C、女性集团 D、姻亲关系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07,点击提问】

解析: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家族中去寻找。参见教材P134。 16、最初的交通设施是( )。 A、航空 B、水路 C、陆路 D、海运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1,点击提问】

解析:最初的交通设施是陆路。参见教材P131。

17、交易活动属于社会互惠性质的等价交换行为的是( )。 A、等价交换 B、坐商经营 C、行商经营 D、互惠交换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00,点击提问】

解析:互惠交换。这类传统交易与追求商业盈利无关,其交易活动属于社会互惠性质的等价交换行为。参见教材P119。

18、我国从( )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99,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参见教材P119。

19、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的“龙抬头”日,指的是( )。 A、正月十五 B、三月初三 C、二月初二 D、三月初六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3,点击提问】

解析: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二月二”龙抬头日。参见教材P115。

20、农耕灌溉遵循岁时历法文化,它的历史精华是( )。 A、天干地支 B、农耕知识 C、历代方志 D、二十四节气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0,点击提问】

解析:农耕灌溉遵循岁时历法文化,它的历史精华是二十四节气。参见教材P114。

二、多项选择题

21、下列属于南宋时期理学人物的是( )。 A、周敦颐 B、陆象山 C、程颢 D、程颐 E、朱熹

您的答案:ACE 正确答案:B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71,点击提问】

解析:理学人物在北宋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在南宋则有朱熹、陆象山。参见教材P97。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宋忌讳武人,大力信任文臣 B、“杯酒释兵权”发生在北宋 C、宋代基本延续了隋唐科举制度

D、“荫子”制不仅“荫”同姓子孙,也可以“荫”异姓亲戚 E、开科取士的不及格者,也可以由皇帝“恩赐”进士出身 您的答案:A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66,点击提问】 解析:ABCDE全部正确。参见教材P92。

23、东晋时北方人大量的南移,再经过( )四代,南方的开发逐渐扩展开来。 A、唐 B、齐 C、梁 D、宋 E、陈

您的答案:BCDE 正确答案: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259,点击提问】

解析:东晋时北方人大量的南移,再经过宋、齐、梁、陈四代,南方的开发逐渐扩展开来。参见教材P85。 24、下列属于道家代表人物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E、墨子

您的答案:CE 正确答案: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43,点击提问】

解析:道家重要的人物是老子、庄子。参见教材P70。 25、新石器时代文化遍布(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东南各地 D、华北各地 E、东北各地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5,点击提问】

解析:新石器时代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及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参见教材P62。 26、传统中医药学说主要有( )。 A、超声医学 B、法医学 C、腑脏学说 D、经络学说 E、针灸学说

您的答案:CDE 正确答案: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820,点击提问】

解析:传统中医药学说主要有:(1)腑脏学说。(2)经络学说。(3)针灸学说。参见教材P142-143。 27、腑脏在中医学里,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 )。 A、五官 B、五色 C、五音 D、七情 E、五味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7,点击提问】

解析:在这一体系中,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五官、五色、五味、五音和七情,然后将它们的内性外象联系在一起考察。参见教材P142。 28、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 )。 A、居住地点 B、居住密度 C、居住氛围 D、居住方式 E、居住仪式

您的答案:ABD 正确答案: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4,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居住方式和居住仪式。参见教材P128。 29、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 )。 A、木匠 B、铁匠 C、泥匠 D、石匠 E、画匠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01,点击提问】

解析: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木匠、铁匠、泥匠、瓦匠、石匠。参见教材P118。 30、下列选项中属于水利节日的要素有( )。 A、引水 B、观水 C、禁火 D、节粮 E、管水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584,点击提问】

解析:水利节日的要素是引水、观水、禁火、节粮、管水、祭神用水、驱避用水等。参见教材P114。

一、单项选择题

1、《农政全书》的作者是( )。 A、李时珍 B、徐光启

C、徐弘租 D、宋应星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1,点击提问】

解析: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徐弘租(号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及朱载堉的乐律研究,都获得空前的成就。参见教材P107。

2、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及与“格物致知”相异的“知行合一”的心学代表人物是( )。 A、朱熹 B、王阳明 C、陆象山 D、程颢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229,点击提问】

解析:王阳明的心学还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及与“格物致知”相异的“知行合一”。参见教材P106。 3、以温州为发祥地的( )与杂剧南北相应。 A、南戏 B、话本 C、说话 D、影戏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203,点击提问】

解析:以温州为发祥地的南戏与杂剧南北相应。参见教材P95。 4、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后期以( )为主。 A、般若学 B、涅槃学 C、善恶因果论 D、苦谛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81,点击提问】

解析:大体而言,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捏槃学为主。参见教材P85。

5、枚乘《七发》的问题,大体由( )改造而成。 A、诗经 B、楚辞 C、战国策 D、史记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60,点击提问】

解析:活跃于文景时代的枚乘,他的《七发》文体,大体由楚辞改造而成,而基本精神则是战国说客心态。参见教材P79。

6、贤良方正文学科,目的是( )。 A、广开言路 B、侧重政治才干 C、推广经学儒士 D、重德行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47,点击提问】

解析:贤良方正文学科,目的是广开言路。参见教材P76。 7、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孔子 B、庄子 C、墨翟 D、韩非子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36,点击提问】

解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翟。参见教材P71。 8、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 )。 A、个体精神解放 B、积极入世 C、超然物外 D、以法治国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31,点击提问】

解析: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参见教材P70。 9、分封制最早出现在( )。 A、夏代 B、商代 C、西周 D、东周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21,点击提问】

解析: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参见教材P67。

10、以( )为界,商朝历史可分为前后两期。 A、武王伐纣 B、幽王当政 C、盘庚迁殷 D、鸣条之战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19,点击提问】

解析:以盘庚迁殷为界,商朝历史可分为前后两期。参见教材P66。 11、南方农业是( )。 A、农林结合型文化 B、农牧结合型文化 C、麦黍型农耕文化 D、稻作型农耕文化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832,点击提问】

解析: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参见教材P115。 12、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是( )。 A、《千金方》 B、《针灸经》 C、《针灸甲乙经》 D、《脉经》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5,点击提问】

解析:皇浦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参见教材P143。 13、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 )。 A、字辈谱 B、家谱 C、家风 D、人生仪礼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0,点击提问】

解析:家谱。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参见教材P134。

14、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 )中去寻找。 A、男性集团 B、家族 C、女性集团 D、姻亲关系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07,点击提问】

解析: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家族中去寻找。参见教材P134。 15、早期的运输工具以( )为主。 A、挑担 B、三轮车 C、黄包车 D、船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2,点击提问】

解析:早期的运输工具以挑担为主。参见教材P132。 16、最初的交通设施是( )。 A、航空 B、水路 C、陆路 D、海运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1,点击提问】

解析:最初的交通设施是陆路。参见教材P131。

17、我国从( )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99,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参见教材P119。

18、我国的手工业远在( )已初具雏形。

A、商代 B、新石器时代 C、夏朝 D、春秋战国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9,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的手工业远在新石器时代已初具雏形。参见教材P117。 19、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的“龙抬头”日,指的是( )。 A、正月十五 B、三月初三 C、二月初二 D、三月初六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3,点击提问】

解析: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二月二”龙抬头日。参见教材P115。 20、农耕灌溉遵循岁时历法文化,它的历史精华是( )。 A、天干地支 B、农耕知识 C、历代方志 D、二十四节气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0,点击提问】

解析:农耕灌溉遵循岁时历法文化,它的历史精华是二十四节气。参见教材P114。

二、多项选择题

21、中唐思想界、文学界代表人物有( )。 A、韩愈 B、李翱 C、刘禹锡 D、柳宗元 E、白居易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268,点击提问】

解析:中唐思想界、文学界代表人物是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参见教材P96。 22、下列关于民族融合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民族融合的道路并不是直线型的,其间经历过反复和曲折

B、民族融合以北魏鲜卑人汉化的过程最为典型

C、西魏仿照《周礼》建立政权,以强烈的复古主义态度学习中原文化 D、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 E、“胡乐”的流行是“胡化”的一种表现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262,点击提问】

解析:ABCDE说法全部正确。参见教材P88。 23、玄学是( )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墨子 E、韩非子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256,点击提问】

解析: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参见教材P83。 24、我国古代有组织的人民大迁徙一般以( )为中心。 A、官府 B、太学生 C、世家大族 D、宗教人士 E、乡里名望

您的答案:ACDE 正确答案:C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54,点击提问】

解析:人民大迁移的方式一般分两种: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有组织的一般以世家大族或乡里名望为中心,在迁移过程中,建立坞堡,组织武装,形成牢固的部曲关系。参见教材P83。 25、战国时代名家的代表人有( )。 A、邓析 B、公孙龙 C、惠施 D、邹衍 E、墨翟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246,点击提问】

解析: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参见教材P71。 26、传统中医药学说主要有( )。

A、超声医学 B、法医学 C、腑脏学说 D、经络学说 E、针灸学说

您的答案:CDE 正确答案: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820,点击提问】

解析:传统中医药学说主要有:(1)腑脏学说。(2)经络学说。(3)针灸学说。参见教材P142-143。 27、剧装工序主要有( )。 A、画样 B、扎样 C、刷粉 D、刺绣 E、剪裁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6,点击提问】

解析:剧装工序主要是画样、扎样、刷粉、刺绣、剪裁和成活。参见教材P145。 28、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 )。 A、居住地点 B、居住密度 C、居住氛围 D、居住方式 E、居住仪式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4,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居住方式和居住仪式。参见教材P128。 29、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 )。 A、木匠 B、铁匠 C、泥匠 D、石匠 E、画匠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601,点击提问】

解析: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木匠、铁匠、泥匠、瓦匠、石匠。参见教材P118。 30、下列选项中属于水利节日的要素有( )。

A、引水 B、观水 C、禁火 D、节粮 E、管水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584,点击提问】

一、单项选择题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 A、李时珍 B、毕昇 C、沈括 D、蔡伦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05,点击提问】

解析:活字印刷术在北宋应运而生。它的发明者是一位制版工平民毕昇。参见教材P96。 2、科举制度创始于隋而大兴于唐,其最大的优越处是( )。 A、公平 B、简单 C、快速 D、直接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93,点击提问】

解析:科举制度创始于隋而大兴于唐,其最大的优越处是公平。参见教材P90。 3、科举制度兴盛于( )。 A、秦代 B、汉代 C、隋朝 D、唐朝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92,点击提问】

解析:科举制度创始于隋而大兴于唐。参见教材P90。 4、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后期以( )为主。 A、般若学 B、涅槃学

C、善恶因果论 D、苦谛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81,点击提问】

解析:大体而言,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捏槃学为主。参见教材P85。

5、永嘉时期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徙是从今河北、山东、河南地区向( )的迁移。 A、长江以南地区 B、阴山以北地区 C、黄河以南地区 D、黄河以北地区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68,点击提问】

解析:永嘉时期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徙是从今河北、山东、河南地区向长江以南地区的迁移。参见教材P82。 6、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党锢之祸”发生在( )。 A、秦代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63,点击提问】

解析: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党锢之祸”发生在东汉中晚期。参见教材P81。 7、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 )。 A、“仁” B、“无为” C、“道法自然” D、“尚公义”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33,点击提问】

解析: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即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主,下约民众,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治理国家。参见教材P70。 8、庄子哲学宗旨的最高表现是( )。 A、“平天下” B、“修身” C、“无为” D、“逍遥游”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32,点击提问】

解析: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游”,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参见教材P70。

9、儒家的创始人是( )。 A、墨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26,点击提问】

解析: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参见教材P69。 10、以( )为界,商朝历史可分为前后两期。 A、武王伐纣 B、幽王当政 C、盘庚迁殷 D、鸣条之战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19,点击提问】

解析:以盘庚迁殷为界,商朝历史可分为前后两期。参见教材P66。 11、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的是( )。 A、造纸术 B、雕刻 C、指南针 D、火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4,点击提问】

解析:火药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参见教材P144。 12、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是( )。 A、《千金方》 B、《针灸经》 C、《针灸甲乙经》 D、《脉经》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5,点击提问】

解析:皇浦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参见教材P143。 13、在中医学上,心、肝、脾、肺、肾,统称( )。 A、五脏 B、五腑 C、腑脏 D、五部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3,点击提问】

解析:在中医学上,脏,包括心、肝、脾、肺、肾,统称“五脏”。参见教材P142。

14、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 )中去寻找。 A、男性集团 B、家族 C、女性集团 D、姻亲关系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07,点击提问】

解析: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家族中去寻找。参见教材P134。 15、早期的运输工具以( )为主。 A、挑担 B、三轮车 C、黄包车 D、船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2,点击提问】

解析:早期的运输工具以挑担为主。参见教材P132。 16、最初的交通设施是( )。 A、航空 B、水路 C、陆路 D、海运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1,点击提问】

解析:最初的交通设施是陆路。参见教材P131。

17、交易活动属于社会互惠性质的等价交换行为的是( )。 A、等价交换 B、坐商经营 C、行商经营 D、互惠交换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00,点击提问】

解析:互惠交换。这类传统交易与追求商业盈利无关,其交易活动属于社会互惠性质的等价交换行为。参见教材P119。

18、我国的手工业远在( )已初具雏形。 A、商代 B、新石器时代 C、夏朝 D、春秋战国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9,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的手工业远在新石器时代已初具雏形。参见教材P117。 19、农耕灌溉遵循岁时历法文化,它的历史精华是( )。 A、天干地支 B、农耕知识 C、历代方志 D、二十四节气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0,点击提问】

解析:农耕灌溉遵循岁时历法文化,它的历史精华是二十四节气。参见教材P114。 20、庆贺农民获得生产资料的第一节日是( )。 A、土地的节日 B、水利节日 C、气象节日 D、农业灌溉节日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65,点击提问】

解析:土地的节日是庆贺农民获得生产资料的第一节日。参见教材P113。

二、多项选择题

21、在明末清初有以“三先生”为代表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三先生指( )。

A、王阳明 B、王夫之 C、顾炎武 D、黄宗羲 E、陆九渊

您的答案:ACE 正确答案: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77,点击提问】

解析: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参见教材P107。 22、中唐思想界、文学界代表人物有( )。 A、韩愈 B、李翱 C、刘禹锡 D、柳宗元 E、白居易

您的答案: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68,点击提问】

解析:中唐思想界、文学界代表人物是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参见教材P96。 23、东晋时北方人大量的南移,再经过( )四代,南方的开发逐渐扩展开来。 A、唐 B、齐 C、梁 D、宋 E、陈

您的答案:ABCE 正确答案: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59,点击提问】

解析:东晋时北方人大量的南移,再经过宋、齐、梁、陈四代,南方的开发逐渐扩展开来。参见教材P85。 24、秦朝皇帝之下的“三公”指的是( )。 A、丞相 B、尚书 C、太尉 D、御史大夫 E、给事中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48,点击提问】

解析:皇帝之下是所谓“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参见教材P75。 25、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 )。

A、管仲 B、李悝 C、邹衍 D、吴起 E、商鞅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44,点击提问】

解析: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参见教材P70。 26、腑脏在中医学里,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 )。 A、五官 B、五色 C、五音 D、七情 E、五味

您的答案:AB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7,点击提问】

解析:在这一体系中,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五官、五色、五味、五音和七情,然后将它们的内性外象联系在一起考察。参见教材P142。

27、以鲁班传说为代表,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 )。 A、创造性 B、实用性 C、唯一性 D、无法合作性 E、手工艺性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50,点击提问】

解析:以鲁班传说为代表,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手工艺性;二是无法合作性;三是唯一性。参见教材P140。

28、字辈谱的管理绝对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在这种传统观念面前,一切标志社会关系的( )都不起作用。 A、年龄 B、学龄 C、教龄 D、干龄 E、护龄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3,点击提问】

解析:字辈谱的管理绝对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在这种传统观念面前,一切标志社会关系的年龄、学龄、干龄、军龄、教龄、护龄等都不起作用。参见教材P134。 29、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 )。 A、居住地点 B、居住密度 C、居住氛围 D、居住方式 E、居住仪式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4,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居住方式和居住仪式。参见教材P128。 30、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 )。 A、木匠 B、铁匠 C、泥匠 D、石匠 E、画匠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01,点击提问】

解析: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木匠、铁匠、泥匠、瓦匠、石匠。参见教材P118。

一、单项选择题

1、《长生殿》的作者是( )。 A、孔尚任 B、吴敬梓 C、曹雪芹 D、洪昇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2,点击提问】

解析:《长生殿》的作者是洪昇。参见教材P108。

2、欧洲人从美洲带回的稳产高产的作物品种玉米、甘薯等在( )传到中国。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21,点击提问】

解析:欧洲人从美洲带回的稳产高产的作物品种玉米、甘薯等在明末传到中国。参见教材P104。 3、马可波罗是在( )时期到访中国。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217,点击提问】

解析:马可波罗是在元代时期到访中国。参见教材P99。 4、代表的是诗歌创作向传统的回归倾向的诗人是( )。 A、韩愈 B、李翱 C、刘禹锡 D、白居易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210,点击提问】

解析:白居易则代表的是诗歌创作向传统的回归倾向。参见教材P96。 5、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 )转移。 A、西北方 B、东方 C、西方 D、东南方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00,点击提问】

解析: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南方转移。参见教材P94。 6、涅槃学的代表人物是( )。 A、道安 B、道生 C、鸠摩罗什 D、僧肇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83,点击提问】

解析:鸠摩罗什的另外一位中国学生道生,则是涅槃学的重要人物。参见教材P86。

7、玄学贵无尚虚的准确含义是( )。 A、否定现实 B、还原现实 C、肯定现实 D、超越现实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71,点击提问】

解析:玄学贵无尚虚的准确含义不是否定现实,而是超越现实。参见教材P84。 8、世家大族势力获得更大发展的时期,高门大族完全掌握了政权的朝代是(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69,点击提问】

解析:东晋是世家大族势力获得更大发展的时期,高门大族完全掌握了政权。参见教材P83。

9、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的是( )。 A、墨翟 B、邹衍 C、邓析 D、公孙龙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39,点击提问】

解析:邹衍还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参见教材P71。

10、庄子哲学宗旨的最高表现是( )。 A、“平天下” B、“修身” C、“无为” D、“逍遥游”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132,点击提问】

解析: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游”,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参见教材P70。

11、世界航海史上的划时代事件是( )。

A、火药的发明 B、珠算 C、中医针灸 D、指南针的发明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5,点击提问】

解析:指南针的发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参见教材P144。 12、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的是( )。 A、造纸术 B、雕刻 C、指南针 D、火药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4,点击提问】

解析:火药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参见教材P144。 13、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是( )。 A、《千金方》 B、《针灸经》 C、《针灸甲乙经》 D、《脉经》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5,点击提问】

解析:皇浦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参见教材P143。 14、在中医学上,心、肝、脾、肺、肾,统称( )。 A、五脏 B、五腑 C、腑脏 D、五部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3,点击提问】

解析:在中医学上,脏,包括心、肝、脾、肺、肾,统称“五脏”。参见教材P142。 15、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 )。 A、字辈谱 B、家谱 C、家风 D、人生仪礼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0,点击提问】

解析:家谱。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参见教材P134。

16、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 )中去寻找。 A、男性集团 B、家族 C、女性集团 D、姻亲关系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07,点击提问】

解析: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能替他解围的不是王夫人而是贾母,可见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需要到家族中去寻找。参见教材P134。 17、早期的运输工具以( )为主。 A、挑担 B、三轮车 C、黄包车 D、船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2,点击提问】

解析:早期的运输工具以挑担为主。参见教材P132。 18、交易活动属于社会互惠性质的等价交换行为的是( )。 A、等价交换 B、坐商经营 C、行商经营 D、互惠交换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600,点击提问】

解析:互惠交换。这类传统交易与追求商业盈利无关,其交易活动属于社会互惠性质的等价交换行为。参见教材P119。

19、我国从( )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99,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参见教材P119。

20、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的“龙抬头”日,指的是( )。 A、正月十五 B、三月初三 C、二月初二 D、三月初六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3,点击提问】

解析: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二月二”龙抬头日。参见教材P115。

二、多项选择题

21、中唐思想界、文学界代表人物有( )。 A、韩愈 B、李翱 C、刘禹锡 D、柳宗元 E、白居易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268,点击提问】

解析:中唐思想界、文学界代表人物是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参见教材P96。 22、南朝佛教与中国固有的文化伦理冲突导致的义理冲突主要有( )。 A、是否应向王者致敬之争 B、黑白论之争 C、神灭神不灭之争 D、沙门是否称王之争 E、夷夏之争

您的答案:ABCE 正确答案:ABC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261,点击提问】

解析:佛教在中国大规模流传时,必然地与中国固有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产生矛盾和冲突。在北朝是寺院经济妨碍国家利益,在南朝则表现为义理的冲突,计有沙门(即和尚)是否应向王者致敬之争,黑白论之争,神灭神不灭之争以及夷夏之争等。参见教材P86。

23、由经学起家的士族在魏晋时期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 )。 A、学术

B、政治 C、文学 D、军事 E、艺术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C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55,点击提问】

解析:由此起家的士族在魏晋之际却发生了转变,他们日益向虚旷的方面发展,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学术、文学和艺术,同时也越发放浪形骸。参见教材P83。 24、我国古代有组织的人民大迁徙一般以( )为中心。 A、官府 B、太学生 C、世家大族 D、宗教人士 E、乡里名望

您的答案:CDE 正确答案:C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54,点击提问】

解析:人民大迁移的方式一般分两种: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有组织的一般以世家大族或乡里名望为中心,在迁移过程中,建立坞堡,组织武装,形成牢固的部曲关系。参见教材P83。 25、察举的许多科目中,( )最显著。 A、孝廉 B、明经 C、茂才

D、贤良方正文学 E、治剧

您的答案:ABDE 正确答案:A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250,点击提问】

解析: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有许多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参见教材P76。 26、剧装工序主要有( )。 A、画样 B、扎样 C、刷粉 D、刺绣 E、剪裁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6,点击提问】

解析:剧装工序主要是画样、扎样、刷粉、刺绣、剪裁和成活。参见教材P145。

27、腑脏在中医学里,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 )。 A、五官 B、五色 C、五音 D、七情 E、五味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7,点击提问】

解析:在这一体系中,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五官、五色、五味、五音和七情,然后将它们的内性外象联系在一起考察。参见教材P142。

28、以鲁班传说为代表,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 )。 A、创造性 B、实用性 C、唯一性 D、无法合作性 E、手工艺性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50,点击提问】

解析:以鲁班传说为代表,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手工艺性;二是无法合作性;三是唯一性。参见教材P140。

29、字辈谱的管理绝对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在这种传统观念面前,一切标志社会关系的( )都不起作用。 A、年龄 B、学龄 C、教龄 D、干龄 E、护龄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3,点击提问】

解析:字辈谱的管理绝对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在这种传统观念面前,一切标志社会关系的年龄、学龄、干龄、军龄、教龄、护龄等都不起作用。参见教材P134。 30、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 )。 A、木匠 B、铁匠 C、泥匠 D、石匠 E、画匠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01,点击提问】

解析: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木匠、铁匠、泥匠、瓦匠、石匠。参见教材P118。

一、单项选择题

1、欧洲人从美洲带回的稳产高产的作物品种玉米、甘薯等在( )传到中国。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221,点击提问】

解析:欧洲人从美洲带回的稳产高产的作物品种玉米、甘薯等在明末传到中国。参见教材P104。 2、“四书”做的注释流行开来,《四书》终于替代了《五经》,对后代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是( )。 A、周敦颐 B、陆象山 C、朱熹 D、程颐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211,点击提问】

解析:朱熹为四部书做的注释流行开来,《四书》终于替代了《五经》,对后代产生了巨大影响。参见教材P97。 3、察举中,注重德行的科目是( )。 A、茂才 B、孝廉 C、贤良方正 D、明法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48,点击提问】

解析: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参见教材P76。 4、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 )为代表。 A、墨翟 B、邹衍 C、邓析 D、公孙龙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38,点击提问】

解析: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参见教材P71。 5、庄子哲学宗旨的最高表现是( )。 A、“平天下” B、“修身” C、“无为” D、“逍遥游”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32,点击提问】

解析: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游”,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参见教材P70。

6、儒家的创始人是( )。 A、墨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26,点击提问】

解析: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参见教材P69。 7、以( )为界,商朝历史可分为前后两期。 A、武王伐纣 B、幽王当政 C、盘庚迁殷 D、鸣条之战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19,点击提问】

解析:以盘庚迁殷为界,商朝历史可分为前后两期。参见教材P66。

8、始建于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共历17世31王的朝代是( )。 A、夏 B、商 C、周 D、秦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18,点击提问】

解析:商朝始建于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共历17世31王。参见教材P66。 9、强大族群对弱小族群赤裸的战争关系,终止于( )。

A、夏 B、商 C、西周 D、秦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17,点击提问】

解析:强大族群对弱小族群赤裸的战争关系,始于夏,盛于商,而终止于西周。参见教材P65。 10、仰韶文化时期大约在( )。 A、公元前8000—公元前5000年 B、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 C、公元前7000—公元前6000年 D、公元前3000—公元前2000年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107,点击提问】

解析:仰韶文化时期大约在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参见教材P62。 11、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是其( )。 A、基础性 B、应用性 C、前沿性 D、可操作性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837,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是其应用性。参见教材P138。 12、南方农业是( )。 A、农林结合型文化 B、农牧结合型文化 C、麦黍型农耕文化 D、稻作型农耕文化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832,点击提问】

解析: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参见教材P115。 13、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的是( )。 A、造纸术 B、雕刻 C、指南针 D、火药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4,点击提问】

解析:火药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参见教材P144。 14、在中医学上,心、肝、脾、肺、肾,统称( )。 A、五脏 B、五腑 C、腑脏 D、五部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93,点击提问】

解析:在中医学上,脏,包括心、肝、脾、肺、肾,统称“五脏”。参见教材P142。 15、最初的交通设施是( )。 A、航空 B、水路 C、陆路 D、海运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1,点击提问】

解析:最初的交通设施是陆路。参见教材P131。

16、交易活动属于社会互惠性质的等价交换行为的是( )。 A、等价交换 B、坐商经营 C、行商经营 D、互惠交换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600,点击提问】

解析:互惠交换。这类传统交易与追求商业盈利无关,其交易活动属于社会互惠性质的等价交换行为。参见教材P119。

17、我国的手工业远在( )已初具雏形。 A、商代 B、新石器时代 C、夏朝 D、春秋战国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9,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的手工业远在新石器时代已初具雏形。参见教材P117。 18、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的“龙抬头”日,指的是( )。 A、正月十五 B、三月初三 C、二月初二 D、三月初六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3,点击提问】

解析: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二月二”龙抬头日。参见教材P115。 19、农耕灌溉遵循岁时历法文化,它的历史精华是( )。 A、天干地支 B、农耕知识 C、历代方志 D、二十四节气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0,点击提问】

解析:农耕灌溉遵循岁时历法文化,它的历史精华是二十四节气。参见教材P114。 20、庆贺农民获得生产资料的第一节日是( )。 A、土地的节日 B、水利节日 C、气象节日 D、农业灌溉节日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65,点击提问】

解析:土地的节日是庆贺农民获得生产资料的第一节日。参见教材P113。

二、多项选择题

21、中唐思想界、文学界代表人物有( )。 A、韩愈 B、李翱 C、刘禹锡 D、柳宗元 E、白居易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268,点击提问】

解析:中唐思想界、文学界代表人物是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参见教材P96。

22、“三省六部制”中“六部”包括( )。 A、礼部 B、兵部 C、工部 D、刑部 E、吏部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264,点击提问】

解析: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参见教材P89。 23、由经学起家的士族在魏晋时期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 )。 A、学术 B、政治 C、文学 D、军事 E、艺术

您的答案:ACE 正确答案:AC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255,点击提问】

解析:由此起家的士族在魏晋之际却发生了转变,他们日益向虚旷的方面发展,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学术、文学和艺术,同时也越发放浪形骸。参见教材P83。

24、自从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来,已经形成( )的局面。 A、上品无寒门 B、下品无势族 C、上品无势族 D、下品无寒门 E、以上均正确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253,点击提问】

解析:自从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来,已经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参见教材P82。 25、( )的发掘出土,堪称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 A、甲骨文 B、青铜器 C、玉器 D、丝绢 E、瓷器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238,点击提问】

解析: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掘出土,堪称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参见教材P66。 26、传统中医药学说主要有( )。 A、超声医学 B、法医学 C、腑脏学说 D、经络学说 E、针灸学说

您的答案:CDE 正确答案: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820,点击提问】

解析:传统中医药学说主要有:(1)腑脏学说。(2)经络学说。(3)针灸学说。参见教材P142-143。 27、剧装工序主要有( )。 A、画样 B、扎样 C、刷粉 D、刺绣 E、剪裁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806,点击提问】

解析:剧装工序主要是画样、扎样、刷粉、刺绣、剪裁和成活。参见教材P145。 28、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 )。 A、居住地点 B、居住密度 C、居住氛围 D、居住方式 E、居住仪式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654,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居住方式和居住仪式。参见教材P128。 29、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 )。 A、木匠 B、铁匠 C、泥匠 D、石匠 E、画匠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601,点击提问】

解析: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木匠、铁匠、泥匠、瓦匠、石匠。参见教材P118。 30、下列选项中属于水利节日的要素有( )。 A、引水 B、观水 C、禁火 D、节粮 E、管水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584,点击提问】

一、单项选择题

1、丧葬仪礼中最能体现家族社会关系的是( )。 A、挂纸烧钱 B、祭扫礼制 C、培修坟墓 D、丧服礼制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8,点击提问】

解析:丧葬仪礼中最能体现家族社会关系的是丧服礼制。参见教材P181。 2、下面属于天神祭祀的是( )。 A、社稷祭祀 B、气象祭祀 C、宗庙祭祖 D、大地祭祀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7,点击提问】

解析:社稷祭祀和大地祭祀属于地神祭祀。宗庙祭祖属于人神祭祀,气象祭祀属于天神祭祀。参见教材P170。 3、礼制的核心是( )原则,它强调的是特定的家族社会的伦理情感。 A、礼义 B、礼仪 C、礼俗 D、礼貌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3,点击提问】

解析:礼义原则是礼制的核心,它强调的是特定的家族社会的伦理情感。参见教材P168。 4、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 )。

A、等差性 B、调和性 C、规范性 D、伦理性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2,点击提问】

解析: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规范性。参见教材P168。

5、无论是刑法、行政法、民法,还是诉讼法基本上是以( )为中心,根据人们不同的等级名分确定其法律地位与法律待遇。 A、人民 B、家族主义 C、家长身份 D、国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6,点击提问】

解析:无论是刑法、行政法、民法,还是诉讼法基本上是以家族主义为中心,根据人们不同的等级名分确定其法律地位与法律待遇。参见教材P163。

6、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以( )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 A、三纲 B、五常 C、伦理 D、道德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5,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参见教材P162。 7、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是( )思想。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1,点击提问】

解析:儒家思想是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儒家经籍成为应试士人的必读书目。参见教材P158。 8、在汉末动荡之后,曹魏时期建立了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即( )。

A、科举制 B、察举制 C、考试制 D、九品中正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0,点击提问】

解析:在汉末动荡之后,曹魏时期建立了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即“九品中正制”。参见教材P157。 9、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 )。 A、宗法制 B、家长制 C、君主专制制度 D、君王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4,点击提问】

解析: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参见教材P150。 10、东周以后,随着( )的瓦解,完整的宗法体系崩溃。 A、宗法制 B、家长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3,点击提问】

解析:东周以后,随着分封制的瓦解,完整的宗法体系崩溃。参见教材P150。 11、无论舞蹈的种类还是舞蹈的普及程度都达到空前是在( )。 A、西周 B、东汉 C、唐代 D、宋代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59,点击提问】

解析:唐代的舞蹈可谓是盛极一时,无论是舞蹈的种类还是舞蹈的普及程度都是空前的。参见教材P217。 12、《窦娥冤》是( )的作品。 A、王实甫 B、关汉卿 C、蒲松龄 D、吴敬梓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55,点击提问】

解析:《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作品。参见教材P214。 13、以下对学思关系的论述最为深刻的是( )。 A、朱熹 B、孔子 C、王夫之 D、贾谊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48,点击提问】

解析:学思结合的原则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但是对学思关系的论述最为深刻的是王夫之。参见教材P211。 14、对启发式教育有了进一步深入的见解,认为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又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是( )。 A、孟子 B、孔颖达 C、朱熹 D、庄子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47,点击提问】

解析:朱熹对启发式教学有进一步深人的见解。他认为,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又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参见教材P210。 15、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终目标是( )。 A、明德 B、亲民 C、止于至善 D、诚于其义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41,点击提问】

解析:大学指出教育的第三个目标是“止于至善”,也就是要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是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参见教材P208。

16、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是( )。 A、五伦 B、十教 C、三纲 D、六纪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13,点击提问】

解析:在西汉,对“三纲”,有了更明确的表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从此“三纲”成为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最有力的武器,同时也成为束缚人性的最大枷锁。参见教材P200。 17、唐代以来,佛教大力宣传孝道,编了讲孝的( )。 A、《父母恩重经》 B、《二十四孝》 C、《孝经》 D、《孝道论》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01,点击提问】

解析:唐代以来,佛教大力宣传孝道,编了讲孝的《父母恩重经》。参见教材P197。 18、《千金要方》是( )所著。 A、陶弘景 B、葛洪 C、孙思邈 D、张道陵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293,点击提问】

解析: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陶弘景所著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效验方》,著名道士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于后世药物学和中医治疗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参见教材P195。 19、道教信奉( )的道士不出家。 A、全真派 B、正一派 C、嵩山派 D、逍遥派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291,点击提问】

解析:信奉正一派的道士不出家,信奉全真派的道士须出家。参见教材P194。 20、提出“行先知后”说,强调知行分而后合,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的是( )。 A、孟子 B、孔子 C、王阳明 D、王夫之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279,点击提问】

解析: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反对离行以为知,提出了“行先知后”说,他强调的是知行的分而后合,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参见教材P190。

二、多项选择题

21、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是( )。 A、《周礼》 B、《仪礼》 C、《礼记》 D、《曲礼》 E、《君礼》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480,点击提问】

解析:《周礼》、《仪礼》、《礼记》是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 俗称“三礼”。参见教材P169。 22、礼具有的特点是( )。 A、规整 B、严密 C、复杂 D、适于操作 E、多样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8,点击提问】

解析:礼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参见教材P166。 23、三纲的内容是( )。 A、君为臣纲 B、父为子纲 C、天为地纲 D、夫为妻纲 E、民为君纲

您的答案:ABE 正确答案:AB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7,点击提问】

解析:三纲的内容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参见教材P162。

24、汉文帝时,首次实行与察举相匹配的“策问”考试方式。策问是根据当前的( )的情形提出问题。 A、政治 B、经济 C、军事 D、文化

E、民生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6,点击提问】

解析:策问是根据当前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情形提出问题,主考者将问题写在竹简(“策”)上,由被举荐的“贤良”之才做出书面答复(“对策”)。朝廷根据对策情况,评定高下,酌授官职。参见教材P156。 25、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的特点是( )。 A、皇帝总揽天下大权 B、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 C、严密的人身控制

D、大臣可以左右皇帝的决定 E、人民当家做主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5,点击提问】

解析: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皇帝总揽天下大权。第二,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第三,严密的人身控制。参见教材P152。 26、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观念主要有( )。 A、中和之美 B、对称之美 C、尚意追求 D、尊崇自然 E、乐以教化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74,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观念主要有中和之美、尚意追求和尊崇自然参见教材P224-227。 27、中国戏曲中脸谱的不同颜色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红色表示忠烈正义 B、白色表示阴险狡诈 C、黑色表示鲁莽好爽 D、紫色表示刚正稳健 E、蓝色表示刚正不阿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57,点击提问】

解析:脸谱的不同颜色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红色表示忠烈正义,白色表示阴险狡诈,黑色表示鲁莽好爽,紫色表示刚正稳健等。参见教材P215。

28、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由( )融合而成的。 A、鬼神崇拜

B、神仙信仰 C、黄老道术 D、经学 E、墨学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296,点击提问】

解析: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将古代的鬼神崇拜、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黄老道术以及经学、墨学的某些观点融合以后而成的。参见教材P195。

29、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 )的。 A、治国安民 B、宗教信仰 C、农耕劳作 D、道德修养 E、道德实践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281,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参见教材P190。 30、以下都肯定天人合一的是( )。 A、朱熹 B、程颐 C、王守仁 D、程颢 E、张载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271,点击提问】

解析:到了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专有名称,认为“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西铭》),天与人是统一的。程颢则是以“与物同体”讲天人合一的:“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天地之用皆我之用。”(《程氏遗书》卷二上)程颐强调天道人道同一:“在天则为天道,在地则为地道,在人则为人道。”(同上,卷二十二上)南宋以后,王守仁继承程颢的观点,朱熹继承程颐的观点,王夫之继承张载的观点,都肯定天人合一。参见教材P186。

一、单项选择题

1、丧葬仪礼中最能体现家族社会关系的是( )。 A、挂纸烧钱 B、祭扫礼制 C、培修坟墓 D、丧服礼制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8,点击提问】

解析:丧葬仪礼中最能体现家族社会关系的是丧服礼制。参见教材P181。 2、下面属于天神祭祀的是( )。 A、社稷祭祀 B、气象祭祀 C、宗庙祭祖 D、大地祭祀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7,点击提问】

解析:社稷祭祀和大地祭祀属于地神祭祀。宗庙祭祖属于人神祭祀,气象祭祀属于天神祭祀。参见教材P170。 3、礼制的核心是( )原则,它强调的是特定的家族社会的伦理情感。 A、礼义 B、礼仪 C、礼俗 D、礼貌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3,点击提问】

解析:礼义原则是礼制的核心,它强调的是特定的家族社会的伦理情感。参见教材P168。 4、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 )。 A、等差性 B、调和性 C、规范性 D、伦理性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2,点击提问】

解析: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规范性。参见教材P168。

5、无论是刑法、行政法、民法,还是诉讼法基本上是以( )为中心,根据人们不同的等级名分确定其法律地位与法律待遇。 A、人民 B、家族主义 C、家长身份 D、国家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6,点击提问】

解析:无论是刑法、行政法、民法,还是诉讼法基本上是以家族主义为中心,根据人们不同的等级名分确定其法律地位与法律待遇。参见教材P163。

6、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以( )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 A、三纲 B、五常 C、伦理 D、道德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5,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参见教材P162。 7、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是( )思想。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1,点击提问】

解析:儒家思想是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儒家经籍成为应试士人的必读书目。参见教材P158。 8、在汉末动荡之后,曹魏时期建立了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即( )。 A、科举制 B、察举制 C、考试制 D、九品中正制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0,点击提问】

解析:在汉末动荡之后,曹魏时期建立了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即“九品中正制”。参见教材P157。 9、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 )。 A、宗法制 B、家长制 C、君主专制制度 D、君王制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4,点击提问】

解析: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参见教材P150。

10、东周以后,随着( )的瓦解,完整的宗法体系崩溃。 A、宗法制 B、家长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3,点击提问】

解析:东周以后,随着分封制的瓦解,完整的宗法体系崩溃。参见教材P150。 11、“意在笔前”的书法观念最早是( )提出来的。 A、卫铄 B、钟嵘 C、刘勰 D、顾恺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72,点击提问】

解析:“意在笔前”最早是卫铄在《笔阵图》中提出来的。参见教材P226。 12、唐代的大型舞蹈中最著名的是( )。 A、《兰陵王》 B、《凉州》 C、《胡璇》 D、《霓裳羽衣舞》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60,点击提问】

解析:唐代还出现了几部大型舞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霓裳羽衣舞》。参见教材P217。 13、杂剧发展到( ),进入了中国戏曲的辉煌时期。 A、宋代 B、唐代 C、元代 D、清代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54,点击提问】

解析:杂剧发展到元代,进入了中国戏曲的辉煌时期。参见教材P214。

14、学思结合的原则最早是由( )提出来的,最著名的论断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A、颜渊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49,点击提问】

解析:学思结合的原则也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名言是对学、思之间密切关联、不可偏废的关系的恰当概括和总结,成为后世教育者一直尊奉的法则。参见教材P211。 15、“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出自( )。 A、《论语》 B、《大学》 C、《老子》 D、《庄子》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21,点击提问】

解析:《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只有首先不欺骗自己,达到内心的真诚,才不至于去欺骗别人。参见教材P204。

16、以下属于公羊学大师的是( )。 A、董仲舒 B、孔子 C、朱熹 D、程颐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09,点击提问】

解析: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即位后选取公羊学大师董仲舒、公孙弘为首列,将诸子百家一律罢斥,使儒学从此取得独尊的地位。参见教材P198。 17、《千金要方》是( )所著。 A、陶弘景 B、葛洪 C、孙思邈 D、张道陵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293,点击提问】

解析: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陶弘景所著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效验方》,著名道士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于后世药物学和中医治疗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参见教材P195。 18、《神农本草经集注》是( )所著。 A、陶弘景 B、葛洪

C、孙思邈 D、张道陵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292,点击提问】

解析: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陶弘景所著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效验方》,著名道士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于后世药物学和中医治疗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参见教材P195。 19、提出“行先知后”说,强调知行分而后合,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的是( )。 A、孟子 B、孔子 C、王阳明 D、王夫之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279,点击提问】

解析: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反对离行以为知,提出了“行先知后”说,他强调的是知行的分而后合,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参见教材P190。

20、华夏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现出整体系统的特点最早是在( )体现的。 A、《左传》 B、《诗经》 C、《易经》 D、《中庸》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270,点击提问】

解析:早在《易经》当中,华夏民族的思维方式就呈现出整体系统的特点。参见教材P188。

二、多项选择题

21、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是( )。 A、《周礼》 B、《仪礼》 C、《礼记》 D、《曲礼》 E、《君礼》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480,点击提问】

解析:《周礼》、《仪礼》、《礼记》是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 俗称“三礼”。参见教材P169。 22、礼具有的特点是( )。 A、规整

B、严密 C、复杂 D、适于操作 E、多样

您的答案:ABD 正确答案:AB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8,点击提问】

解析:礼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参见教材P166。 23、三纲的内容是( )。 A、君为臣纲 B、父为子纲 C、天为地纲 D、夫为妻纲 E、民为君纲

您的答案:ABD 正确答案:AB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7,点击提问】

解析:三纲的内容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参见教材P162。

24、汉文帝时,首次实行与察举相匹配的“策问”考试方式。策问是根据当前的( )的情形提出问题。 A、政治 B、经济 C、军事 D、文化 E、民生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6,点击提问】

解析:策问是根据当前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情形提出问题,主考者将问题写在竹简(“策”)上,由被举荐的“贤良”之才做出书面答复(“对策”)。朝廷根据对策情况,评定高下,酌授官职。参见教材P156。 25、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的特点是( )。 A、皇帝总揽天下大权 B、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 C、严密的人身控制

D、大臣可以左右皇帝的决定 E、人民当家做主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5,点击提问】

解析: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皇帝总揽天下大权。第二,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第三,严密的人身控制。参见教材P152。

26、古代教育的数即术数,包括( )。 A、天文历法 B、阴阳五行 C、占卜算法 D、农耕劳作 E、建筑技能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7335,点击提问】

解析:数即术数,包括天文历法、阴阳五行、占卜算法等多方面的内容,相当于自然科学知识和宗教技术知识。参见教材P207。

27、宋明理学要达到的目的是( )。 A、修身 B、治国 C、平天下 D、存天理 E、灭人欲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05,点击提问】

解析:宋明理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参见教材P199。 28、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三个大系是( )。 A、中观宗 B、瑜伽宗 C、密教 D、波斯教 E、明教

您的答案:ABD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298,点击提问】

解析:中观宗、瑜伽宗、密教成为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三大系。参见教材P196。 29、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由( )融合而成的。 A、鬼神崇拜 B、神仙信仰 C、黄老道术 D、经学 E、墨学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7296,点击提问】

解析: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将古代的鬼神崇拜、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黄老道术以及经学、墨学的某些观点融合以后而成的。参见教材P195。 30、主要的占卜形式有( )。 A、鸟占 B、兽骨卜 C、竹卜 D、星占 E、梦占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7286,点击提问】

一、单项选择题

1、丧葬仪礼中最能体现家族社会关系的是( )。 A、挂纸烧钱 B、祭扫礼制 C、培修坟墓 D、丧服礼制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8,点击提问】

解析:丧葬仪礼中最能体现家族社会关系的是丧服礼制。参见教材P181。 2、下面属于天神祭祀的是( )。 A、社稷祭祀 B、气象祭祀 C、宗庙祭祖 D、大地祭祀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7,点击提问】

解析:社稷祭祀和大地祭祀属于地神祭祀。宗庙祭祖属于人神祭祀,气象祭祀属于天神祭祀。参见教材P170。 3、礼制的核心是( )原则,它强调的是特定的家族社会的伦理情感。 A、礼义 B、礼仪 C、礼俗 D、礼貌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3,点击提问】

解析:礼义原则是礼制的核心,它强调的是特定的家族社会的伦理情感。参见教材P168。

4、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 )。 A、等差性 B、调和性 C、规范性 D、伦理性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2,点击提问】

解析: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规范性。参见教材P168。

5、无论是刑法、行政法、民法,还是诉讼法基本上是以( )为中心,根据人们不同的等级名分确定其法律地位与法律待遇。 A、人民 B、家族主义 C、家长身份 D、国家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6,点击提问】

解析:无论是刑法、行政法、民法,还是诉讼法基本上是以家族主义为中心,根据人们不同的等级名分确定其法律地位与法律待遇。参见教材P163。

6、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以( )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 A、三纲 B、五常 C、伦理 D、道德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5,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参见教材P162。 7、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是( )思想。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1,点击提问】

解析:儒家思想是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儒家经籍成为应试士人的必读书目。参见教材P158。

8、在汉末动荡之后,曹魏时期建立了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即( )。 A、科举制 B、察举制 C、考试制 D、九品中正制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0,点击提问】

解析:在汉末动荡之后,曹魏时期建立了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即“九品中正制”。参见教材P157。 9、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 )。 A、宗法制 B、家长制 C、君主专制制度 D、君王制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4,点击提问】

解析: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参见教材P150。 10、东周以后,随着( )的瓦解,完整的宗法体系崩溃。 A、宗法制 B、家长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3,点击提问】

解析:东周以后,随着分封制的瓦解,完整的宗法体系崩溃。参见教材P150。 11、“意在笔前”的书法观念最早是( )提出来的。 A、卫铄 B、钟嵘 C、刘勰 D、顾恺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72,点击提问】

解析:“意在笔前”最早是卫铄在《笔阵图》中提出来的。参见教材P226。 12、《天王送子图》是( )的作品。 A、阎立本 B、吴道子

C、张萱 D、周昉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61,点击提问】

解析:《天王送子图》是吴道子的作品。参见教材P218。 13、无论舞蹈的种类还是舞蹈的普及程度都达到空前是在( )。 A、西周 B、东汉 C、唐代 D、宋代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59,点击提问】

解析:唐代的舞蹈可谓是盛极一时,无论是舞蹈的种类还是舞蹈的普及程度都是空前的。参见教材P217。 14、.以下是汤显祖的作品的是( )。 A、《西厢记》 B、《牡丹亭》 C、《桃花扇》 D、《杜十娘》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56,点击提问】

解析:《牡丹亭》是明代汤显祖的作品。参见教材P215。 15、杂剧发展到( ),进入了中国戏曲的辉煌时期。 A、宋代 B、唐代 C、元代 D、清代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54,点击提问】

解析:杂剧发展到元代,进入了中国戏曲的辉煌时期。参见教材P214。

16、( )是整个教育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其具体方法。 A、齐家 B、治国 C、平天下 D、修身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42,点击提问】

解析:“修身”是整个教育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参见教材P209。 17、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终目标是( )。 A、明德 B、亲民 C、止于至善 D、诚于其义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41,点击提问】

解析:大学指出教育的第三个目标是“止于至善”,也就是要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是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参见教材P208。

18、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 )和智育相结合。 A、体育 B、美育 C、劳动教育 D、德育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37,点击提问】

解析:将德育和智育相结合,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参见教材P207。 19、据《说文解字·叙》说,周时的启蒙教育是以( )为先的。 A、六艺 B、六书 C、六乐 D、六射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34,点击提问】

解析:书指的是汉字的形体结构类型,据《说文解字·叙》说,周时的启蒙教育是以“六书”为先的。参见教材P207。 20、“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出自( )。 A、《论语》 B、《大学》 C、《老子》 D、《庄子》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21,点击提问】

解析:《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只有首先不欺骗自己,达到内心的真诚,才不至于去欺骗别人。参见教材P204。

二、多项选择题

21、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是( )。 A、《周礼》 B、《仪礼》 C、《礼记》 D、《曲礼》 E、《君礼》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480,点击提问】

解析:《周礼》、《仪礼》、《礼记》是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 俗称“三礼”。参见教材P169。 22、礼具有的特点是( )。 A、规整 B、严密 C、复杂 D、适于操作 E、多样

您的答案:ABD 正确答案:AB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8,点击提问】

解析:礼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参见教材P166。 23、三纲的内容是( )。 A、君为臣纲 B、父为子纲 C、天为地纲 D、夫为妻纲 E、民为君纲

您的答案:ABD 正确答案:AB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7,点击提问】

解析:三纲的内容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参见教材P162。

24、汉文帝时,首次实行与察举相匹配的“策问”考试方式。策问是根据当前的( )的情形提出问题。 A、政治 B、经济 C、军事 D、文化 E、民生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6,点击提问】

解析:策问是根据当前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情形提出问题,主考者将问题写在竹简(“策”)上,由被举荐的“贤良”之才做出书面答复(“对策”)。朝廷根据对策情况,评定高下,酌授官职。参见教材P156。 25、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的特点是( )。 A、皇帝总揽天下大权 B、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 C、严密的人身控制

D、大臣可以左右皇帝的决定 E、人民当家做主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5,点击提问】

解析: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皇帝总揽天下大权。第二,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第三,严密的人身控制。参见教材P152。

26、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走向全面昌盛,其中有长足发展的建筑类型有( )。 A、宫殿 B、陵墓 C、寺庙 D、民居 E、园林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63,点击提问】

解析: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走向全面昌盛,宫殿、陵墓、寺庙、民居、园林这五大建筑类别都有长足的发展。参见教材P218。

27、《大学》明确提出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是( )。 A、明德 B、亲民 C、止于至善 D、诚于至信 E、正于其心

您的答案:ABD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43,点击提问】

解析:《大学》一开篇,就明确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参见教材P208。

28、西汉末朝廷重视与利用纬,主要在于纬能够造作神话怪说,与谶混合在一起,可随时添加以迎合世务,借孔子名义肆无忌惮地传播妖言。其中纬包括( )。 A、天文 B、历法

C、数学 D、上古神话 E、上古传说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08,点击提问】

解析:纬包括天文、历法、数学、上古的神话和传说等,当时朝廷重视与利用纬,主要在于纬能够造作神话怪说,与谶混合在一起,可随时添加以迎合世务,借孔子名义肆无忌惮地传播妖言。参见教材P199。 29、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由( )融合而成的。 A、鬼神崇拜 B、神仙信仰 C、黄老道术 D、经学 E、墨学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7296,点击提问】

解析: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将古代的鬼神崇拜、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黄老道术以及经学、墨学的某些观点融合以后而成的。参见教材P195。

30、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 )的。 A、治国安民 B、宗教信仰 C、农耕劳作 D、道德修养 E、道德实践

您的答案:DE 正确答案: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7281,点击提问】

一、单项选择题

1、丧葬仪礼中最能体现家族社会关系的是( )。 A、挂纸烧钱 B、祭扫礼制 C、培修坟墓 D、丧服礼制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8,点击提问】

解析:丧葬仪礼中最能体现家族社会关系的是丧服礼制。参见教材P181。 2、下面属于天神祭祀的是( )。

A、社稷祭祀 B、气象祭祀 C、宗庙祭祖 D、大地祭祀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7,点击提问】

解析:社稷祭祀和大地祭祀属于地神祭祀。宗庙祭祖属于人神祭祀,气象祭祀属于天神祭祀。参见教材P170。 3、礼制的核心是( )原则,它强调的是特定的家族社会的伦理情感。 A、礼义 B、礼仪 C、礼俗 D、礼貌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3,点击提问】

解析:礼义原则是礼制的核心,它强调的是特定的家族社会的伦理情感。参见教材P168。 4、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 )。 A、等差性 B、调和性 C、规范性 D、伦理性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2,点击提问】

解析: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规范性。参见教材P168。

5、无论是刑法、行政法、民法,还是诉讼法基本上是以( )为中心,根据人们不同的等级名分确定其法律地位与法律待遇。 A、人民 B、家族主义 C、家长身份 D、国家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6,点击提问】

解析:无论是刑法、行政法、民法,还是诉讼法基本上是以家族主义为中心,根据人们不同的等级名分确定其法律地位与法律待遇。参见教材P163。

6、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以( )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 A、三纲

B、五常 C、伦理 D、道德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5,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参见教材P162。 7、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是( )思想。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1,点击提问】

解析:儒家思想是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儒家经籍成为应试士人的必读书目。参见教材P158。 8、在汉末动荡之后,曹魏时期建立了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即( )。 A、科举制 B、察举制 C、考试制 D、九品中正制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0,点击提问】

解析:在汉末动荡之后,曹魏时期建立了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即“九品中正制”。参见教材P157。 9、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 )。 A、宗法制 B、家长制 C、君主专制制度 D、君王制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4,点击提问】

解析: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参见教材P150。 10、东周以后,随着( )的瓦解,完整的宗法体系崩溃。 A、宗法制 B、家长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3,点击提问】

解析:东周以后,随着分封制的瓦解,完整的宗法体系崩溃。参见教材P150。 11、唐代的大型舞蹈中最著名的是( )。 A、《兰陵王》 B、《凉州》 C、《胡璇》 D、《霓裳羽衣舞》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60,点击提问】

解析:唐代还出现了几部大型舞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霓裳羽衣舞》。参见教材P217。 12、.以下是汤显祖的作品的是( )。 A、《西厢记》 B、《牡丹亭》 C、《桃花扇》 D、《杜十娘》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56,点击提问】

解析:《牡丹亭》是明代汤显祖的作品。参见教材P215。 13、《窦娥冤》是( )的作品。 A、王实甫 B、关汉卿 C、蒲松龄 D、吴敬梓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55,点击提问】

解析:《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作品。参见教材P214。

14、( )是整个教育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其具体方法。 A、齐家 B、治国 C、平天下 D、修身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42,点击提问】

解析:“修身”是整个教育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参见教材P209。 15、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终目标是( )。 A、明德 B、亲民 C、止于至善 D、诚于其义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41,点击提问】

解析:大学指出教育的第三个目标是“止于至善”,也就是要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是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参见教材P208。

16、据《说文解字·叙》说,周时的启蒙教育是以( )为先的。 A、六艺 B、六书 C、六乐 D、六射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34,点击提问】

解析:书指的是汉字的形体结构类型,据《说文解字·叙》说,周时的启蒙教育是以“六书”为先的。参见教材P207。 17、以下属于公羊学大师的是( )。 A、董仲舒 B、孔子 C、朱熹 D、程颐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09,点击提问】

解析: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即位后选取公羊学大师董仲舒、公孙弘为首列,将诸子百家一律罢斥,使儒学从此取得独尊的地位。参见教材P198。

18、著有《抱朴子·金丹篇》,归纳了“还丹”的化学反应过程。开辟了中国古代化学之先河的是( )。 A、陶弘景 B、葛洪 C、孙思邈 D、张角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295,点击提问】

解析:创立道教丹鼎一系的葛洪,在所著《抱朴子·金丹篇》中把“还丹”的化学反应概括为“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是说烧炼丹砂,可游离出水银,水银与硫黄化合,即生成硫化汞,这一概括开辟了中国古代化学之先河。参见教材P195。

19、道教信奉( )的道士不出家。 A、全真派 B、正一派 C、嵩山派 D、逍遥派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291,点击提问】

解析:信奉正一派的道士不出家,信奉全真派的道士须出家。参见教材P194。 20、不谈“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同一性的是( )。 A、程颐 B、刘禹锡 C、荀子 D、邵雍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269,点击提问】

解析:程颐不谈“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同一性。参见教材P187。

二、多项选择题

21、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是( )。 A、《周礼》 B、《仪礼》 C、《礼记》 D、《曲礼》 E、《君礼》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480,点击提问】

解析:《周礼》、《仪礼》、《礼记》是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 俗称“三礼”。参见教材P169。 22、礼具有的特点是( )。 A、规整 B、严密 C、复杂 D、适于操作 E、多样

您的答案:ABD 正确答案:AB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8,点击提问】

解析:礼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参见教材P166。 23、三纲的内容是( )。 A、君为臣纲 B、父为子纲 C、天为地纲 D、夫为妻纲 E、民为君纲

您的答案:ABD 正确答案:AB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7,点击提问】

解析:三纲的内容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参见教材P162。

24、汉文帝时,首次实行与察举相匹配的“策问”考试方式。策问是根据当前的( )的情形提出问题。 A、政治 B、经济 C、军事 D、文化 E、民生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6,点击提问】

解析:策问是根据当前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情形提出问题,主考者将问题写在竹简(“策”)上,由被举荐的“贤良”之才做出书面答复(“对策”)。朝廷根据对策情况,评定高下,酌授官职。参见教材P156。 25、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的特点是( )。 A、皇帝总揽天下大权 B、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 C、严密的人身控制

D、大臣可以左右皇帝的决定 E、人民当家做主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5,点击提问】

解析: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皇帝总揽天下大权。第二,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第三,严密的人身控制。参见教材P152。 26、古代教育的数即术数,包括( )。 A、天文历法 B、阴阳五行 C、占卜算法

D、农耕劳作 E、建筑技能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7335,点击提问】

解析:数即术数,包括天文历法、阴阳五行、占卜算法等多方面的内容,相当于自然科学知识和宗教技术知识。参见教材P207。

27、“礼”在中国古代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 )。 A、整个社会的伦理秩序,礼制 B、整个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礼让 C、具体的礼节仪式,礼制

D、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礼貌 E、给别人送的东西,礼物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7317,点击提问】

解析:“礼”在中国古代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可以指整个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礼制;可以指整个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叫礼让;可以指具体的礼节仪式,叫礼仪;可以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叫礼貌。参见教材P203。

28、西汉末朝廷重视与利用纬,主要在于纬能够造作神话怪说,与谶混合在一起,可随时添加以迎合世务,借孔子名义肆无忌惮地传播妖言。其中纬包括( )。 A、天文 B、历法 C、数学 D、上古神话 E、上古传说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7308,点击提问】

解析:纬包括天文、历法、数学、上古的神话和传说等,当时朝廷重视与利用纬,主要在于纬能够造作神话怪说,与谶混合在一起,可随时添加以迎合世务,借孔子名义肆无忌惮地传播妖言。参见教材P199。 29、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三个大系是( )。 A、中观宗 B、瑜伽宗 C、密教 D、波斯教 E、明教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7298,点击提问】

解析:中观宗、瑜伽宗、密教成为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三大系。参见教材P196。

30、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由( )融合而成的。 A、鬼神崇拜 B、神仙信仰 C、黄老道术 D、经学 E、墨学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7296,点击提问】

解析: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将古代的鬼神崇拜、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黄老道术以及经学、墨学的某些观点融合以后而成的。参见教材P195。

一、单项选择题

1、丧葬仪礼中最能体现家族社会关系的是( )。 A、挂纸烧钱 B、祭扫礼制 C、培修坟墓 D、丧服礼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8,点击提问】

解析:丧葬仪礼中最能体现家族社会关系的是丧服礼制。参见教材P181。 2、下面属于天神祭祀的是( )。 A、社稷祭祀 B、气象祭祀 C、宗庙祭祖 D、大地祭祀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7,点击提问】

解析:社稷祭祀和大地祭祀属于地神祭祀。宗庙祭祖属于人神祭祀,气象祭祀属于天神祭祀。参见教材P170。 3、礼制的核心是( )原则,它强调的是特定的家族社会的伦理情感。 A、礼义 B、礼仪 C、礼俗 D、礼貌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3,点击提问】

解析:礼义原则是礼制的核心,它强调的是特定的家族社会的伦理情感。参见教材P168。

4、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 )。 A、等差性 B、调和性 C、规范性 D、伦理性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72,点击提问】

解析: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规范性。参见教材P168。

5、无论是刑法、行政法、民法,还是诉讼法基本上是以( )为中心,根据人们不同的等级名分确定其法律地位与法律待遇。 A、人民 B、家族主义 C、家长身份 D、国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6,点击提问】

解析:无论是刑法、行政法、民法,还是诉讼法基本上是以家族主义为中心,根据人们不同的等级名分确定其法律地位与法律待遇。参见教材P163。

6、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以( )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 A、三纲 B、五常 C、伦理 D、道德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5,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参见教材P162。 7、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是( )思想。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1,点击提问】

解析:儒家思想是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儒家经籍成为应试士人的必读书目。参见教材P158。

8、在汉末动荡之后,曹魏时期建立了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即( )。 A、科举制 B、察举制 C、考试制 D、九品中正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0,点击提问】

解析:在汉末动荡之后,曹魏时期建立了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即“九品中正制”。参见教材P157。 9、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 )。 A、宗法制 B、家长制 C、君主专制制度 D、君王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4,点击提问】

解析: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参见教材P150。 10、东周以后,随着( )的瓦解,完整的宗法体系崩溃。 A、宗法制 B、家长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3,点击提问】

解析:东周以后,随着分封制的瓦解,完整的宗法体系崩溃。参见教材P150。 11、.以下是汤显祖的作品的是( )。 A、《西厢记》 B、《牡丹亭》 C、《桃花扇》 D、《杜十娘》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56,点击提问】

解析:《牡丹亭》是明代汤显祖的作品。参见教材P215。 12、杂剧发展到( ),进入了中国戏曲的辉煌时期。 A、宋代 B、唐代

C、元代 D、清代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54,点击提问】

解析:杂剧发展到元代,进入了中国戏曲的辉煌时期。参见教材P214。

13、( )是整个教育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其具体方法。 A、齐家 B、治国 C、平天下 D、修身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42,点击提问】

解析:“修身”是整个教育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参见教材P209。 14、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是( )。 A、五伦 B、十教 C、三纲 D、六纪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13,点击提问】

解析:在西汉,对“三纲”,有了更明确的表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从此“三纲”成为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最有力的武器,同时也成为束缚人性的最大枷锁。参见教材P200。 15、唐代以来,佛教大力宣传孝道,编了讲孝的( )。 A、《父母恩重经》 B、《二十四孝》 C、《孝经》 D、《孝道论》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301,点击提问】

解析:唐代以来,佛教大力宣传孝道,编了讲孝的《父母恩重经》。参见教材P197。 16、《神农本草经集注》是( )所著。 A、陶弘景 B、葛洪 C、孙思邈 D、张道陵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292,点击提问】

解析: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陶弘景所著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效验方》,著名道士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于后世药物学和中医治疗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参见教材P195。 17、道教信奉( )的道士不出家。 A、全真派 B、正一派 C、嵩山派 D、逍遥派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291,点击提问】

解析:信奉正一派的道士不出家,信奉全真派的道士须出家。参见教材P194。 18、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强调的是( )。 A、构建理论体系 B、身体力行 C、思想宣传 D、统治者表率作用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280,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参见教材P190。

19、提出“行先知后”说,强调知行分而后合,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的是( )。 A、孟子 B、孔子 C、王阳明 D、王夫之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279,点击提问】

解析: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反对离行以为知,提出了“行先知后”说,他强调的是知行的分而后合,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参见教材P190。

20、不谈“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同一性的是( )。 A、程颐 B、刘禹锡 C、荀子 D、邵雍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7269,点击提问】

解析:程颐不谈“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同一性。参见教材P187。

二、多项选择题

21、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是( )。 A、《周礼》 B、《仪礼》 C、《礼记》 D、《曲礼》 E、《君礼》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480,点击提问】

解析:《周礼》、《仪礼》、《礼记》是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 俗称“三礼”。参见教材P169。 22、礼具有的特点是( )。 A、规整 B、严密 C、复杂 D、适于操作 E、多样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8,点击提问】

解析:礼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参见教材P166。 23、三纲的内容是( )。 A、君为臣纲 B、父为子纲 C、天为地纲 D、夫为妻纲 E、民为君纲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AB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67,点击提问】

解析:三纲的内容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参见教材P162。

24、汉文帝时,首次实行与察举相匹配的“策问”考试方式。策问是根据当前的( )的情形提出问题。 A、政治 B、经济 C、军事

D、文化 E、民生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6,点击提问】

解析:策问是根据当前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情形提出问题,主考者将问题写在竹简(“策”)上,由被举荐的“贤良”之才做出书面答复(“对策”)。朝廷根据对策情况,评定高下,酌授官职。参见教材P156。 25、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的特点是( )。 A、皇帝总揽天下大权 B、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 C、严密的人身控制

D、大臣可以左右皇帝的决定 E、人民当家做主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455,点击提问】

解析: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皇帝总揽天下大权。第二,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第三,严密的人身控制。参见教材P152。 26、古代教育的数即术数,包括( )。 A、天文历法 B、阴阳五行 C、占卜算法 D、农耕劳作 E、建筑技能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7335,点击提问】

解析:数即术数,包括天文历法、阴阳五行、占卜算法等多方面的内容,相当于自然科学知识和宗教技术知识。参见教材P207。

27、宋明理学要达到的目的是( )。 A、修身 B、治国 C、平天下 D、存天理 E、灭人欲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305,点击提问】

解析:宋明理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参见教材P199。 28、主要的占卜形式有( )。

A、鸟占 B、兽骨卜 C、竹卜 D、星占 E、梦占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286,点击提问】

解析:主要的占卜形式有鸟占、兽骨卜、筮占、竹卜、星占、梦占等。参见教材P193。 29、西周以后,对上帝的称谓主要有( )。 A、皇天 B、上天 C、旻天 D、昊天 E、苍天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283,点击提问】

解析:西周以后,更多的是称上帝为皇天、上天、旻天、昊天、苍天。参见教材P191。 30、以下都肯定天人合一的是( )。 A、朱熹 B、程颐 C、王守仁 D、程颢 E、张载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7271,点击提问】

解析:到了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专有名称,认为“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西铭》),天与人是统一的。程颢则是以“与物同体”讲天人合一的:“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天地之用皆我之用。”(《程氏遗书》卷二上)程颐强调天道人道同一:“在天则为天道,在地则为地道,在人则为人道。”(同上,卷二十二上)南宋以后,王守仁继承程颢的观点,朱熹继承程颐的观点,王夫之继承张载的观点,都肯定天人合一。参见教材P186。

一、单项选择题

1、诗歌节奏中的“平”指的是( )。 A、平声字 B、上声字 C、去声字 D、入声字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747,点击提问】

解析:古代汉语语音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诗歌节奏中的“平”指平声字,“仄”指上、去、入三声的字。参见教材P251。

2、汉语格律诗的一个基本要求是( ),可以增强诗歌作品的整齐美。 A、顶真 B、对仗 C、析字 D、回文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746,点击提问】

解析:对仗(即对偶的修辞手法)是汉语格律诗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仗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作品的整齐美。参见教材P250-251。

3、秦代的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 )。 A、隶书 B、楷书 C、大篆 D、小篆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702,点击提问】

解析: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书同文”政策。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参见教材P245。 4、在1918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中,( )反对废除汉字,主张维护汉字以传播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用本国的语言文字来激发种性。 A、吴稚晖 B、钱玄同 C、章炳麟 D、瞿秋白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85,点击提问】

解析:在1918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中,章炳麟反对废除汉字,主张维护汉字以传播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用本国的语言文字来激发种性。参见教材P244。

5、当近代中国政治、科技落后于西方的时候,( )成了首当其冲的批判对象,被当作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A、汉语 B、汉字 C、道教 D、孔学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82,点击提问】

解析:当近代中国政治、科技落后于西方的时候,汉字却成了首当其冲的批判对象,汉字被当作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挨骂受辱,遭到种种不公正的指责,命运岌岌可危。参见教材P243-244。 6、中国人关注语言与社会实际的关系大概开始于( )时期。 A、春秋战国 B、秦汉 C、唐宋 D、明清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654,点击提问】

解析:中国人关注语言与社会实际的关系大概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参见教材P240。

7、汉族居住地域广阔,方言众多,汉字( )文字的特点使它在共时的地域传播中能够超越方言的局限。 A、表形 B、表音 C、表意 D、表象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37,点击提问】

解析:汉族居住地域广阔,方言众多,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使它在共时的地域传播中能够超越方言的局限。参见教材P236。

8、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这是从汉语的( )来看其特点。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音义对应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17,点击提问】

解析: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参见教材P234。

9、历代古书的失传非常严重,孔子研究的六部古书中,( )在战国时代已经失传,这说明文字记载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A、《诗》 B、《书》 C、《礼》 D、《乐》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552,点击提问】

解析:历代古书的失传非常严重,孔子研究六部古书:《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乐》在战国时代失传了,这说明文字记载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参见教材P232。 10、文化对( )的影响最明显,会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而变化。 A、语音 B、文字 C、语法 D、词汇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547,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对词汇的影响最明显,词汇常常会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而变化。参见教材P231。

11、文化自信来自于( ),即真正了解中华文化自身的宝藏及历史上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增强文化自信,尤其是价值观自信。 A、历史自觉 B、科技自觉 C、文化自觉 D、理论自觉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29,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自觉,即真正了解中华文化自身的宝藏及历史上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增强文化自信,尤其是价值观自信。参见教材P278。

12、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在2012年的( )做出了新的全面部署。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28,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2012年)做出了新的全面部署。参见教材P277。

13、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文化建设基本战略的重大问题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和坚持( )的正确主张。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 B、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 C、欲求超越,必先会通 D、中国本位文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21,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文化建设基本战略的重大问题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和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正确主张。参见教材P274。

14、从世界思想、世界文化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中国文化思想主流中贯穿的这种超越个人本位、自我中心的互主体性观念,这是由( )指出的。 A、朱廉 B、王守仁 C、张岱年 D、陆九渊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4,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张岱年指出,从世界思想、世界文化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中国文化思想主流中贯穿的这种超越个人本位、自我中心的互主体性观念,参见教材P268。

15、俄国文豪托尔斯泰所奉行的“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明显体现出( )思想的影响。 A、庄子“天人合一” B、孟子“仁政” C、墨子“非攻” D、老庄“无为”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2,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D。俄国文豪托尔斯泰所奉行的“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明显体现出老庄“无为”思想的影响。参见教材P267。

16、德国的( )对中国易图符号的二进制解释、对宋明理学的诠释以及对中国汉字优点的高度赞赏,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A、沃尔夫 B、魁奈 C、莱布尼兹 D、坦布尔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1,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莱布尼兹对中国易图符号的二进制解释、对宋明理学的诠释以及对中国汉字优点的高度赞赏,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参见教材P267。

17、美国罗德岛州议员托马斯·詹科斯在( )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书中,专门论述了中国的文官制度,引起了美国参议院、众议院的广泛兴趣。 A、1868年10月

B、1868年5月 C、1866年10月 D、1866年5月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76,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1868年5月,美国罗德岛州议员托马斯·詹科斯在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书中,专门论述了中国的文官制度,引起了美国参议院、众议院的广泛兴趣。参见教材P266。

18、据资料,世界上660多种主要栽培作物中,起源于中国的就有136种,占20%以上,居( )。 A、世界第二 B、世界第一 C、亚洲第一 D、亚洲第二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91,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据资料,世界上660多种主要栽培作物中,起源于中国的就有136种,占20%以上,居世界第一。参见教材P265。

19、北宗主张( ),要求打坐息想,起坐束心,数传后即衰微。 A、外别传,不立文字 B、“佛尘看净”的渐修 C、心性本净,佛性本有 D、见性成佛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69,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北宗主张“佛尘看净”的渐修,要求打坐息想,起坐束心,数传后即衰微。参见教材P260。 20、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为( )。 A、北宗神秀、南宗慧能 B、北宗慧能、南宗神秀 C、东宗神秀、西宗慧能 D、东宗慧能、西宗神秀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68,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为北宗神秀、南宗慧能。参见教材P260。

二、多项选择题

21、以下属于传统的语言教育的是( )。

A、诵读训练 B、听写训练 C、句子训练 D、观察训练 E、作文训练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C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721,点击提问】

解析:传统的语言教育包括句子训练和作文训练。句子训练是通过属对训练来实现的。参见教材P248。 22、魏正始年间,在熹平石经的基础上补刻古文《尚书》、《春秋》二经,字体以( )写定。 A、古文 B、大篆 C、小篆 D、汉隶 E、楷书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708,点击提问】

解析:魏正始年间,在熹平石经的基础上补刻古文《尚书》、《春秋》二经,字体以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写定,被称作三体石经。参见教材P246。

23、文字的借用同时也带来语言的吸收,( )曾受汉语的影响极大,以至有“域外方言”之称。 A、泰语 B、印度语 C、越南语 D、朝鲜语 E、日本语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45,点击提问】

解析:文字的借用同时也带来语言的吸收,朝鲜语、越南语、日本语这三种语言,曾受汉语的影响极大,以至有“域外方言”之称。参见教材P237。

24、仿造汉字的少数民族文字可分两类,一类字形结构虽受汉字影响,但有自己的特点,借用汉字不太多。下列文字中,属于此类文字的有( )。 A、契丹大字 B、西夏文 C、女真文 D、方块白字 E、方块壮字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643,点击提问】

解析:仿造汉字的少数民族文字可分两类:一是字形结构虽受汉字影响,但有自己的特点,借用汉字不太多。属于这一类的有契丹大字、西夏文、女真文等。参见教材P327。

25、在中国,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语言,如瑶族使用的语言有( )。 A、藏语 B、勉语 C、布努语 D、拉珈语 E、维吾尔语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05,点击提问】

解析:在中国,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语言,如瑶族使用三种语言: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参见教材P232。 26、隋唐时期佛教达到鼎盛,形成天台、三论、华严、法相、禅宗、律宗、净土、密宗等教派,其中( )都是中国化的佛学宗派。 A、三论 B、禅宗 C、天台宗 D、华严宗 E、净土宗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87,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CDE。隋唐时期佛教达到鼎盛,形成天台、三论、华严、法相、禅宗、律宗、净土、密宗等教派,其中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都是中国化的佛学宗派,特别是禅宗。参见教材P260。 27、意大利的殷铎泽与葡萄牙的郭纳爵合译了( )。 A、《论语》 B、《中国哲学》 C、《大学》 D、《中庸》 E、《易经》

您的答案:ACD 正确答案:AC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777,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CD。意大利的殷铎泽与葡萄牙的郭纳爵合译了《大学》、《中庸》、《论语》等。比利时的柏应理在巴黎刊印《中国哲学家孔子》,卫方济编译有《中国哲学》,雷思孝翻译了《易经》。参见教材P262。 28、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古代向西方输出了许多科技发明创造,例如( )。 A、1672年传入链斗水车 B、1556年传入旋转风扇 C、1883年传入敞肩石拱桥

D、1126年传入钻井技术 E、1607年传入轮辗磨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74,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DE。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古代向西方输出了许多科技发明创造,例如链斗水车于1672年传入欧洲,轮辗磨于1607年传入,1200年传入冶金鼓风机,1556年传入旋转风扇,1500年传入活塞风箱,1126年传入钻井技术,1300年传入铸铁,1883年传入敞肩石拱桥,1741年传入铁索桥,等等。参见教材P128。 29、20世纪60年代中期,亚洲“四小龙”是( )。 A、新加坡 B、韩国 C、中国香港 D、中国台湾 E、东京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58,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D。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经济的迅速崛起,引起世界瞩目。参见教材P268。 30、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的最重要的是( )。 A、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 C、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 D、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论” E、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论”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54,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的最重要的是这样三种思潮,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与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参见教材P271。

一、单项选择题

1、书写单位的“变”表现在( )。 A、书写单位尽管多变,但有很强的规律性 B、汉字书写单位种类很多,富于变化 C、字形繁简差异较大

D、尽管汉字笔画多样,但各种笔画是相互配合的,形成一个和谐而又便于书写的系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749,点击提问】

解析:书写单位的“变”表现在:汉字书写单位种类很多,富于变化。参见教材P252。

2、诗歌节奏中的“平”指的是( )。 A、平声字 B、上声字 C、去声字 D、入声字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747,点击提问】

解析:古代汉语语音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诗歌节奏中的“平”指平声字,“仄”指上、去、入三声的字。参见教材P251。

3、汉语格律诗的一个基本要求是( ),可以增强诗歌作品的整齐美。 A、顶真 B、对仗 C、析字 D、回文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746,点击提问】

解析:对仗(即对偶的修辞手法)是汉语格律诗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仗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作品的整齐美。参见教材P250-251。

4、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语文教育的阅读主要以( )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为主。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722,点击提问】

解析: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语文教育的阅读主要以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为主。参见教材P248。 5、秦代的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 )。 A、隶书 B、楷书 C、大篆 D、小篆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702,点击提问】

解析: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书同文”政策。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参见教材P245。 6、对汉字的全面否定始于( )。

A、1840 B、1865 C、1876

D、19~20世纪之交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83,点击提问】

解析:对汉字的全面否定始于19~20世纪之交。参见教材P244。

7、当近代中国政治、科技落后于西方的时候,( )成了首当其冲的批判对象,被当作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A、汉语 B、汉字 C、道教 D、孔学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82,点击提问】

解析:当近代中国政治、科技落后于西方的时候,汉字却成了首当其冲的批判对象,汉字被当作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挨骂受辱,遭到种种不公正的指责,命运岌岌可危。参见教材P243-244。 8、汉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是( )。 A、汉语 B、汉字 C、典籍 D、神话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35,点击提问】

解析:汉字是汉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参见教材P236。

9、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 )个民族有代表自己语言的文字。 A、10 B、24 C、25 D、56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599,点击提问】

解析: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24个民族有代表自己语言的文字。参见教材P233。

10、历代古书的失传非常严重,孔子研究的六部古书中,( )在战国时代已经失传,这说明文字记载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A、《诗》 B、《书》

C、《礼》 D、《乐》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552,点击提问】

解析:历代古书的失传非常严重,孔子研究六部古书:《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乐》在战国时代失传了,这说明文字记载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参见教材P232。 11、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在2012年的( )做出了新的全面部署。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28,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2012年)做出了新的全面部署。参见教材P277。

12、“儒学复兴论”的核心内容是( )。 A、现代化=西方化

B、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 C、欲求超越,必先会通 D、中国本位文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20,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现代新儒学),其核心内容是“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化思潮。参见教材P272。

13、从世界思想、世界文化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中国文化思想主流中贯穿的这种超越个人本位、自我中心的互主体性观念,这是由( )指出的。 A、朱廉 B、王守仁 C、张岱年 D、陆九渊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4,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张岱年指出,从世界思想、世界文化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中国文化思想主流中贯穿的这种超越个人本位、自我中心的互主体性观念,参见教材P268。

14、1866年10月,北京同文馆馆长( )在美国波士顿给东方学会做过“中国的竞争考试”的报告,向美国人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

A、托马斯·詹科斯 B、孟德斯鸠 C、科鲁兹 D、马丁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79,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D。1866年10月,北京同文馆馆长马丁在美国波士顿给东方学会做过“中国的竞争考试”的报告,向美国人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参见教材P266。

15、美国罗德岛州议员托马斯·詹科斯在( )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书中,专门论述了中国的文官制度,引起了美国参议院、众议院的广泛兴趣。 A、1868年10月 B、1868年5月 C、1866年10月 D、1866年5月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76,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1868年5月,美国罗德岛州议员托马斯·詹科斯在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书中,专门论述了中国的文官制度,引起了美国参议院、众议院的广泛兴趣。参见教材P266。 16、在“中西古今”论争中,顽固派“恶西学如仇”,坚持( )。 A、纲常伦理不可变、孔孟之道不可变、中体西用 B、祖宗之法不可变、孔孟之道不可变、中体西用 C、祖宗之法不可变、纲常伦理不可变、中体西用 D、祖宗之法不可变、纲常伦理不可变、孔孟之道不可变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82,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D。顽固派“恶西学如仇”,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纲常伦理不可变”、“孔孟之道不可变”。参见教材P263。

17、闽浙总督满宝奏请禁绝天主教是在( )。 A、康熙晚年 B、雍正元年 C、乾隆初期 D、嘉庆年间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8,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雍正元年,闽浙总督满宝奏请禁绝天主教。参见教材P262。 18、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是( )。

A、净土 B、律宗 C、禅宗 D、密宗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1,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参见教材P260。 19、北宗主张( ),要求打坐息想,起坐束心,数传后即衰微。 A、外别传,不立文字 B、“佛尘看净”的渐修 C、心性本净,佛性本有 D、见性成佛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69,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北宗主张“佛尘看净”的渐修,要求打坐息想,起坐束心,数传后即衰微。参见教材P260。 20、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为( )。 A、北宗神秀、南宗慧能 B、北宗慧能、南宗神秀 C、东宗神秀、西宗慧能 D、东宗慧能、西宗神秀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68,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为北宗神秀、南宗慧能。参见教材P260。

二、多项选择题

21、对联的制作充分利用了汉语汉字在( )方面的特点,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A、音 B、形 C、义 D、语法 E、句读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779,点击提问】

解析:对联的制作充分利用了汉语汉字在音、义、形方面的特点,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参见教材P254。 22、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 )。

A、识音教学 B、识字教学 C、写字教学 D、句子训练 E、作文训练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724,点击提问】

解析: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参见教材P247。 23、下列我国传统的识字读物中,不属于三字一句的是( )。 A、《千字文》 B、《百家姓》 C、《诗经》 D、《仓颉篇》 E、《唐诗三百首》

您的答案:AB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718,点击提问】

解析:《千字文》和《百家姓》都是四字一句,《诗经》不是识字读物。《仓颉篇》作为学童识字课本,四字一句,两句一韵。《唐诗三百首》不一定是三字一句。参见教材P247-248。

24、对于汉字的认识是与中华民族命运的盛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古至今的汉字观念主要有( )。 A、汉字崇拜 B、汉字否定 C、对汉字的推广 D、对汉字的改进 E、对汉字的多维思考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88,点击提问】

解析:对于汉字的认识是与中华民族命运的盛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古至今的汉字观念主要有:汉字崇拜、汉字否定和对汉字的多维思考。参见教材P242。

25、在中国,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语言,如瑶族使用的语言有( )。 A、藏语 B、勉语 C、布努语 D、拉珈语 E、维吾尔语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05,点击提问】

解析:在中国,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语言,如瑶族使用三种语言: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参见教材P232。

26、隋唐时期佛教达到鼎盛,形成天台、三论、华严、法相、禅宗、律宗、净土、密宗等教派,其中( )都是中国化的佛学宗派。 A、三论 B、禅宗 C、天台宗 D、华严宗 E、净土宗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87,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CDE。隋唐时期佛教达到鼎盛,形成天台、三论、华严、法相、禅宗、律宗、净土、密宗等教派,其中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都是中国化的佛学宗派,特别是禅宗。参见教材P260。

27、禅宗在中国哲学史、文化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等人都受到过禅宗的影响。 A、王守仁 B、陆九渊 C、程颢 D、朱廉 E、周敦颐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86,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DE。禅宗在中国哲学史、文化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周敦颐、程颢、程颐、朱廉、陆九渊、王守仁等人都受到过禅宗的影响。参见教材P260。 28、意大利的殷铎泽与葡萄牙的郭纳爵合译了( )。 A、《论语》 B、《中国哲学》 C、《大学》 D、《中庸》 E、《易经》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77,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CD。意大利的殷铎泽与葡萄牙的郭纳爵合译了《大学》、《中庸》、《论语》等。比利时的柏应理在巴黎刊印《中国哲学家孔子》,卫方济编译有《中国哲学》,雷思孝翻译了《易经》。参见教材P262。 29、20世纪60年代中期,亚洲“四小龙”是( )。 A、新加坡 B、韩国 C、中国香港 D、中国台湾 E、东京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58,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D。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经济的迅速崛起,引起世界瞩目。参见教材P268。 30、“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表明文化的( )。 A、科学内容 B、民族特性 C、科学方法 D、民主精神 E、价值取向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33,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D。“三个面向”表明文化的价值取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表明文化的民族特性、科学内容和科学方法、民主精神。参见教材P276。

一、单项选择题

1、字谜是谜语的一个门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特点是利用( )的方式来做字谜的谜面。 A、替换字形 B、拆解字义 C、离合字形 D、综合音义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772,点击提问】

解析:字谜是谜语的一个门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特点是利用离合字形的方式来做字谜的谜面。参见教材P255。

2、秦代的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 )。 A、隶书 B、楷书 C、大篆 D、小篆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702,点击提问】

解析: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书同文”政策。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参见教材P245。 3、在1918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中,( )反对废除汉字,主张维护汉字以传播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用本国的语言文字来激发种性。 A、吴稚晖

B、钱玄同 C、章炳麟 D、瞿秋白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85,点击提问】

解析:在1918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中,章炳麟反对废除汉字,主张维护汉字以传播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用本国的语言文字来激发种性。参见教材P244。 4、对汉字的全面否定始于( )。 A、1840 B、1865 C、1876

D、19~20世纪之交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83,点击提问】

解析:对汉字的全面否定始于19~20世纪之交。参见教材P244。

5、汉族居住地域广阔,方言众多,汉字( )文字的特点使它在共时的地域传播中能够超越方言的局限。 A、表形 B、表音 C、表意 D、表象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37,点击提问】

解析:汉族居住地域广阔,方言众多,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使它在共时的地域传播中能够超越方言的局限。参见教材P236。

6、就汉字构造形体的依据来说,汉字是( )。 A、音节文字 B、语素文字 C、表意文字 D、表音文字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20,点击提问】

解析:就汉字构造形体的依据来说,汉字是表意文字。参见教材P235。

7、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 )个民族有代表自己语言的文字。 A、10 B、24 C、25

D、56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599,点击提问】

解析: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24个民族有代表自己语言的文字。参见教材P233。

8、历代古书的失传非常严重,孔子研究的六部古书中,( )在战国时代已经失传,这说明文字记载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A、《诗》 B、《书》 C、《礼》 D、《乐》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552,点击提问】

解析:历代古书的失传非常严重,孔子研究六部古书:《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乐》在战国时代失传了,这说明文字记载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参见教材P232。 9、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项的发展的是( )。 A、思维 B、词汇 C、语言 D、习俗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549,点击提问】

解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项的发展。参见教材P231。 10、文化对( )的影响最明显,会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而变化。 A、语音 B、文字 C、语法 D、词汇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547,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对词汇的影响最明显,词汇常常会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而变化。参见教材P231。

11、毛泽东在( )等著作中,用能动的革命反映论的观点,对东西文化,特别是中西文化论战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做了批判的科学总结。 A、《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B、《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 C、《新民主主义论》 D、《人性与人心》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23,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用能动的革命反映论的观点,对东西文化,特别是中西文化论战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做了批判的科学总结,并对如何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参见教材P274。

12、“儒学复兴论”的核心内容是( )。 A、现代化=西方化

B、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 C、欲求超越,必先会通 D、中国本位文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20,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现代新儒学),其核心内容是“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化思潮。参见教材P272。

13、从世界思想、世界文化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中国文化思想主流中贯穿的这种超越个人本位、自我中心的互主体性观念,这是由( )指出的。 A、朱廉 B、王守仁 C、张岱年 D、陆九渊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4,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张岱年指出,从世界思想、世界文化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中国文化思想主流中贯穿的这种超越个人本位、自我中心的互主体性观念,参见教材P268。

14、1866年10月,北京同文馆馆长( )在美国波士顿给东方学会做过“中国的竞争考试”的报告,向美国人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 A、托马斯·詹科斯 B、孟德斯鸠 C、科鲁兹 D、马丁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79,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D。1866年10月,北京同文馆馆长马丁在美国波士顿给东方学会做过“中国的竞争考试”的报告,向美国人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参见教材P266。

15、美国罗德岛州议员托马斯·詹科斯在( )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书中,专门论述了中国的文官制度,引起了美国参议院、众议院的广泛兴趣。

A、1868年10月 B、1868年5月 C、1866年10月 D、1866年5月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76,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1868年5月,美国罗德岛州议员托马斯·詹科斯在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书中,专门论述了中国的文官制度,引起了美国参议院、众议院的广泛兴趣。参见教材P266。

16、李约瑟著的长达2000万字的( )向世界生动详实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伟大创造及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与影响。 A、《吾人最后之觉悟》 B、《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 C、《中国科学技术史》 D、《勾股义》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90,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李约瑟著的长达2000万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向世界生动详实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伟大创造及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与影响。参见教材P265。

17、马克思曾指出:在欧洲,(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A、火药、罗盘、造纸法 B、火药、印刷术、造纸法 C、罗盘、印刷术、造纸法 D、火药、罗盘、印刷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88,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D。马克思曾指出:在欧洲,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参见教材P265。

18、闽浙总督满宝奏请禁绝天主教是在( )。 A、康熙晚年 B、雍正元年 C、乾隆初期 D、嘉庆年间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8,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雍正元年,闽浙总督满宝奏请禁绝天主教。参见教材P262。 19、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是( )。

A、净土 B、律宗 C、禅宗 D、密宗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1,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参见教材P260。

20、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为( )。 A、北宗神秀、南宗慧能 B、北宗慧能、南宗神秀 C、东宗神秀、西宗慧能 D、东宗慧能、西宗神秀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68,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为北宗神秀、南宗慧能。参见教材P260。

二、多项选择题

21、对联的制作充分利用了汉语汉字在( )方面的特点,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A、音 B、形 C、义 D、语法 E、句读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779,点击提问】

解析:对联的制作充分利用了汉语汉字在音、义、形方面的特点,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参见教材P254。 22、属对是一种相当全面、相当严格的训练,其中包含对( )等多项内容的运用,是作文教育必经的过程。 A、字义 B、字音 C、平仄 D、词性 E、语法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727,点击提问】

解析:属对是一种相当全面、相当严格的训练,其中包含对字义、字音、平仄、词性、语法等多项内容的运用,是作文教育必经的过程。参见教材P248。

23、下列我国传统的识字读物中,不属于三字一句的是( )。 A、《千字文》 B、《百家姓》 C、《诗经》 D、《仓颉篇》 E、《唐诗三百首》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718,点击提问】

解析:《千字文》和《百家姓》都是四字一句,《诗经》不是识字读物。《仓颉篇》作为学童识字课本,四字一句,两句一韵。《唐诗三百首》不一定是三字一句。参见教材P247-248。 24、汉字形体先后经历了( )等字体的变化。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E、楷书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22,点击提问】

解析:汉字形体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变化。参见教材P235。 25、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 )。 A、语言文字是重要的文化事项 B、语言文字是交流的工具 C、语言文字是科技的载体 D、文化是语言文字的载体 E、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554,点击提问】

解析: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项,又是文化的载体。参见教材P230。 26、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的特点有( )。 A、交汇对象起了变化 B、交汇兴趣起了变化 C、交汇时间长 D、交流反差大

E、对外来宗教本身兴趣浓厚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76,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D。第一,交汇对象起了变化,第二,交汇兴趣起了变化,第三,交汇时间长,第四,交流反差大。第二次与第一次不同,中国人对外来宗教本身表示出莫大的冷淡,而对天文、数学、舆地、水利、火器等科学知识兴味十足,故E错误。参见教材P261。

27、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世界上独具特色,首屈一指。下列年代和制度对应正确的有( )。 A、西周的世卿世禄制 B、两汉的察举征辟制 C、春秋战国的军功爵制 D、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E、隋唐明清的科举制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61,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DE。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的军功爵制、两汉的察举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明清的科举制。参见教材P266。

28、现代新儒学作为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学术文化思潮,八九十年代学术界先后出版了一系列研究著作,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著作有( )。 A、罗义俊编著的《评新儒家》 B、赵吉惠等主编的《中国儒学史》 C、宋仲福等著的《儒学在现代中国》 D、郑家栋著的《现代新儒学概论》

E、胡伟希著的《传统与人文:对港台新儒家的考察》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56,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DE。罗义俊编著的《评新儒家》、赵吉惠等主编的《中国儒学史》、宋仲福等著的《儒学在现代中国》、郑家栋著的《现代新儒学概论》、胡伟希著的《传统与人文:对港台新儒家的考察》、马振铎等著的《儒家文明》均是八九十年代学术界的著作。参见教材P273、274。 29、“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表明文化的( )。 A、科学内容 B、民族特性 C、科学方法 D、民主精神 E、价值取向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33,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D。“三个面向”表明文化的价值取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表明文化的民族特性、科学内容和科学方法、民主精神。参见教材P276。 30、中西文化交流的现象,主要包括( )。

A、“东学西流” B、“西学西渐” C、“西学南流” D、“西学东渐” E、“西学西流”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80,点击提问】

解析:中西文化交流既有“西学东渐”的现象,但同时也有“东学西流”的情况。参见教材P267。

一、单项选择题

1、古人先名而后字,因此取字往往遵循( )的原则。 A、名字不同 B、名字相讳 C、名字相应 D、名字相同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777,点击提问】

解析:古人先名而后字,因此取字往往遵循“名字相应”的原则,即字与名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参见教材P256。 2、字谜是谜语的一个门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特点是利用( )的方式来做字谜的谜面。 A、替换字形 B、拆解字义 C、离合字形 D、综合音义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772,点击提问】

解析:字谜是谜语的一个门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特点是利用离合字形的方式来做字谜的谜面。参见教材P255。

3、书写单位的“变”表现在( )。 A、书写单位尽管多变,但有很强的规律性 B、汉字书写单位种类很多,富于变化 C、字形繁简差异较大

D、尽管汉字笔画多样,但各种笔画是相互配合的,形成一个和谐而又便于书写的系统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749,点击提问】

解析:书写单位的“变”表现在:汉字书写单位种类很多,富于变化。参见教材P252。 4、诗歌节奏中的“平”指的是( )。

A、平声字 B、上声字 C、去声字 D、入声字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747,点击提问】

解析:古代汉语语音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诗歌节奏中的“平”指平声字,“仄”指上、去、入三声的字。参见教材P251。

5、汉语格律诗的一个基本要求是( ),可以增强诗歌作品的整齐美。 A、顶真 B、对仗 C、析字 D、回文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746,点击提问】

解析:对仗(即对偶的修辞手法)是汉语格律诗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仗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作品的整齐美。参见教材P250-251。

6、在1918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中,( )反对废除汉字,主张维护汉字以传播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用本国的语言文字来激发种性。 A、吴稚晖 B、钱玄同 C、章炳麟 D、瞿秋白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85,点击提问】

解析:在1918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中,章炳麟反对废除汉字,主张维护汉字以传播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用本国的语言文字来激发种性。参见教材P244。 7、最早提出“名实”问题的是春秋时代的(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55,点击提问】

解析:最早提出“名实”问题的是春秋时代的孔子。参见教材P240。

8、汉族居住地域广阔,方言众多,汉字( )文字的特点使它在共时的地域传播中能够超越方言的局限。

A、表形 B、表音 C、表意 D、表象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37,点击提问】

解析:汉族居住地域广阔,方言众多,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使它在共时的地域传播中能够超越方言的局限。参见教材P236。

9、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 )个民族有代表自己语言的文字。 A、10 B、24 C、25 D、56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599,点击提问】

解析: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24个民族有代表自己语言的文字。参见教材P233。 10、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项的发展的是( )。 A、思维 B、词汇 C、语言 D、习俗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549,点击提问】

解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项的发展。参见教材P231。

11、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在2012年的( )做出了新的全面部署。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28,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2012年)做出了新的全面部署。参见教材P277。

12、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文化建设基本战略的重大问题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和坚持( )的正确主张。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 B、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

C、欲求超越,必先会通 D、中国本位文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21,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文化建设基本战略的重大问题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和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正确主张。参见教材P274。 13、“儒学复兴论”的核心内容是( )。 A、现代化=西方化

B、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 C、欲求超越,必先会通 D、中国本位文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20,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现代新儒学),其核心内容是“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化思潮。参见教材P272。

14、德国的( )对中国易图符号的二进制解释、对宋明理学的诠释以及对中国汉字优点的高度赞赏,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A、沃尔夫 B、魁奈 C、莱布尼兹 D、坦布尔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1,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莱布尼兹对中国易图符号的二进制解释、对宋明理学的诠释以及对中国汉字优点的高度赞赏,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参见教材P267。

15、1866年10月,北京同文馆馆长( )在美国波士顿给东方学会做过“中国的竞争考试”的报告,向美国人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 A、托马斯·詹科斯 B、孟德斯鸠 C、科鲁兹 D、马丁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679,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D。1866年10月,北京同文馆馆长马丁在美国波士顿给东方学会做过“中国的竞争考试”的报告,向美国人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参见教材P266。

16、据资料,世界上660多种主要栽培作物中,起源于中国的就有136种,占20%以上,居( )。

A、世界第二 B、世界第一 C、亚洲第一 D、亚洲第二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91,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据资料,世界上660多种主要栽培作物中,起源于中国的就有136种,占20%以上,居世界第一。参见教材P265。

17、陈独秀在1916年发表的( )的著名论文中,曾将明清以来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的历程分为七个阶段。 A、《万国舆图》 B、《中文研究法》 C、《吾人最后之觉悟》 D、《中国哲学家孔子》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81,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陈独秀在1916年发表的《吾人最后之觉悟》的著名论文中,曾将明清以来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的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参见教材P263。 18、闽浙总督满宝奏请禁绝天主教是在( )。 A、康熙晚年 B、雍正元年 C、乾隆初期 D、嘉庆年间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8,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雍正元年,闽浙总督满宝奏请禁绝天主教。参见教材P262。 19、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是( )。 A、净土 B、律宗 C、禅宗 D、密宗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1,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参见教材P260。

20、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为( )。 A、北宗神秀、南宗慧能 B、北宗慧能、南宗神秀

C、东宗神秀、西宗慧能 D、东宗慧能、西宗神秀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68,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为北宗神秀、南宗慧能。参见教材P260。

二、多项选择题

21、汉民族利用汉语汉字的特点形成了一些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修辞格,下列属于汉语修辞格的有( )。 A、对偶 B、顶真 C、回文 D、析字 E、复叠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755,点击提问】

解析:汉民族利用汉语汉字的特点形成了一些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修辞格,例如对偶、顶真、回文、析字、复叠等。参见教材P249。

22、以下属于传统的语言教育的是( )。 A、诵读训练 B、听写训练 C、句子训练 D、观察训练 E、作文训练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C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721,点击提问】

解析:传统的语言教育包括句子训练和作文训练。句子训练是通过属对训练来实现的。参见教材P248。 23、下列关于文字规范著作中,属于唐朝的有( )。 A、颜师古的《颜氏字样》 B、颜元孙的《干禄字书》 C、张参的《五经文字》 D、唐玄度的《九经字样》 E、颜师古的《五经定本》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710,点击提问】

解析:为了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维护儒学的正宗地位,颜师古奉诏考订五经文字,作《五经定本》颁行天下,后来孔颖达奉诏作《五经正义》,统一了对经典语言的解释。颜师古把自己考订五经文字的成果编成正字著

作《颜氏字样》,从此,唐代的正字学非常发达,其后有影响的正字著作有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张参的《五经文字》及唐玄度的《九经字样》等。《干禄字书》经颜真卿书写后摹刻上石,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参见教材P246。

24、下列关于语言修辞观的描述正确的有( )。

A、为了取得好的语言传达效果,古人还特别重视说话的分寸 B、为了内容表达的需要,人们特别注意语言的传达效果 C、为了取得好的语言传达效果,古人还特别重视说话的场合 D、为了取得好的语言传达效果,古人还特别重视说话的对象 E、为了取得好的语言传达效果,古人还特别重视说话的时机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63,点击提问】

解析:古人重视语言的政治伦理价值和认识世界的价值,必然导致对言语修辞的关注。为了内容表达的需要,人们特别注意语言的传达效果。为了取得好的语言传达效果,古人还特别重视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象、说话的时机、说话的分寸。参见教材P241。 25、语言方面的避讳是对( )的回避。 A、字体 B、字形 C、字母 D、字音 E、字义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B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61,点击提问】

解析:避讳是对字形、字音、字义的回避。参见教材P239。

26、禅宗在中国哲学史、文化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等人都受到过禅宗的影响。 A、王守仁 B、陆九渊 C、程颢 D、朱廉 E、周敦颐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86,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DE。禅宗在中国哲学史、文化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周敦颐、程颢、程颐、朱廉、陆九渊、王守仁等人都受到过禅宗的影响。参见教材P260。 27、意大利的殷铎泽与葡萄牙的郭纳爵合译了( )。 A、《论语》 B、《中国哲学》

C、《大学》 D、《中庸》 E、《易经》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77,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CD。意大利的殷铎泽与葡萄牙的郭纳爵合译了《大学》、《中庸》、《论语》等。比利时的柏应理在巴黎刊印《中国哲学家孔子》,卫方济编译有《中国哲学》,雷思孝翻译了《易经》。参见教材P262。 28、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古代向西方输出了许多科技发明创造,例如( )。 A、1672年传入链斗水车 B、1556年传入旋转风扇 C、1883年传入敞肩石拱桥 D、1126年传入钻井技术 E、1607年传入轮辗磨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74,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DE。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古代向西方输出了许多科技发明创造,例如链斗水车于1672年传入欧洲,轮辗磨于1607年传入,1200年传入冶金鼓风机,1556年传入旋转风扇,1500年传入活塞风箱,1126年传入钻井技术,1300年传入铸铁,1883年传入敞肩石拱桥,1741年传入铁索桥,等等。参见教材P128。

29、现代新儒学作为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学术文化思潮,八九十年代学术界先后出版了一系列研究著作,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著作有( )。 A、罗义俊编著的《评新儒家》 B、赵吉惠等主编的《中国儒学史》 C、宋仲福等著的《儒学在现代中国》 D、郑家栋著的《现代新儒学概论》

E、胡伟希著的《传统与人文:对港台新儒家的考察》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56,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DE。罗义俊编著的《评新儒家》、赵吉惠等主编的《中国儒学史》、宋仲福等著的《儒学在现代中国》、郑家栋著的《现代新儒学概论》、胡伟希著的《传统与人文:对港台新儒家的考察》、马振铎等著的《儒家文明》均是八九十年代学术界的著作。参见教材P273、274。 30、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的最重要的是( )。 A、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 C、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 D、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论” E、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论”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54,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的最重要的是这样三种思潮,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与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参见教材P271。

一、单项选择题

1、古人先名而后字,因此取字往往遵循( )的原则。 A、名字不同 B、名字相讳 C、名字相应 D、名字相同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777,点击提问】

解析:古人先名而后字,因此取字往往遵循“名字相应”的原则,即字与名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参见教材P256。 2、字谜是谜语的一个门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特点是利用( )的方式来做字谜的谜面。 A、替换字形 B、拆解字义 C、离合字形 D、综合音义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772,点击提问】

解析:字谜是谜语的一个门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特点是利用离合字形的方式来做字谜的谜面。参见教材P255。

3、书写单位的“变”表现在( )。 A、书写单位尽管多变,但有很强的规律性 B、汉字书写单位种类很多,富于变化 C、字形繁简差异较大

D、尽管汉字笔画多样,但各种笔画是相互配合的,形成一个和谐而又便于书写的系统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749,点击提问】

解析:书写单位的“变”表现在:汉字书写单位种类很多,富于变化。参见教材P252。 4、诗歌节奏中的“平”指的是( )。 A、平声字 B、上声字 C、去声字 D、入声字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747,点击提问】

解析:古代汉语语音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诗歌节奏中的“平”指平声字,“仄”指上、去、入三声的字。参见教材P251。

5、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语文教育的阅读主要以( )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为主。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722,点击提问】

解析: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语文教育的阅读主要以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为主。参见教材P248。 6、汉代是( )成熟期,当时的经典是用其写成的。 A、隶书 B、楷书 C、大篆 D、小篆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704,点击提问】

解析:汉代是隶书成熟期,当时的经典是用隶书写成的。参见教材P246。 7、秦代的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 )。 A、隶书 B、楷书 C、大篆 D、小篆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702,点击提问】

解析: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书同文”政策。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参见教材P245。 8、汉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是( )。 A、汉语 B、汉字 C、典籍 D、神话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635,点击提问】

解析:汉字是汉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参见教材P236。

9、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项的发展的是( )。 A、思维 B、词汇 C、语言 D、习俗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549,点击提问】

解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项的发展。参见教材P231。 10、文化对( )的影响最明显,会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而变化。 A、语音 B、文字 C、语法 D、词汇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547,点击提问】

解析:文化对词汇的影响最明显,词汇常常会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而变化。参见教材P231。

11、毛泽东在( )等著作中,用能动的革命反映论的观点,对东西文化,特别是中西文化论战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做了批判的科学总结。 A、《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B、《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 C、《新民主主义论》 D、《人性与人心》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23,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用能动的革命反映论的观点,对东西文化,特别是中西文化论战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做了批判的科学总结,并对如何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参见教材P274。

12、“儒学复兴论”的核心内容是( )。 A、现代化=西方化

B、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 C、欲求超越,必先会通 D、中国本位文化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20,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现代新儒学),其核心内容是“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化思潮。参见教材P272。

13、美国罗德岛州议员托马斯·詹科斯在( )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书中,专门论述了中国的文官制度,引起了美国参议院、众议院的广泛兴趣。 A、1868年10月 B、1868年5月 C、1866年10月 D、1866年5月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676,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1868年5月,美国罗德岛州议员托马斯·詹科斯在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书中,专门论述了中国的文官制度,引起了美国参议院、众议院的广泛兴趣。参见教材P266。

14、据资料,世界上660多种主要栽培作物中,起源于中国的就有136种,占20%以上,居( )。 A、世界第二 B、世界第一 C、亚洲第一 D、亚洲第二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91,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据资料,世界上660多种主要栽培作物中,起源于中国的就有136种,占20%以上,居世界第一。参见教材P265。

15、李约瑟著的长达2000万字的( )向世界生动详实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伟大创造及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与影响。 A、《吾人最后之觉悟》 B、《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 C、《中国科学技术史》 D、《勾股义》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90,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李约瑟著的长达2000万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向世界生动详实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伟大创造及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与影响。参见教材P265。

16、马克思曾指出:在欧洲,(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A、火药、罗盘、造纸法 B、火药、印刷术、造纸法 C、罗盘、印刷术、造纸法 D、火药、罗盘、印刷术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88,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D。马克思曾指出:在欧洲,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参见教材P265。

17、陈独秀在1916年发表的( )的著名论文中,曾将明清以来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的历程分为七个阶段。 A、《万国舆图》 B、《中文研究法》 C、《吾人最后之觉悟》 D、《中国哲学家孔子》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581,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陈独秀在1916年发表的《吾人最后之觉悟》的著名论文中,曾将明清以来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的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参见教材P263。 18、闽浙总督满宝奏请禁绝天主教是在( )。 A、康熙晚年 B、雍正元年 C、乾隆初期 D、嘉庆年间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8,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雍正元年,闽浙总督满宝奏请禁绝天主教。参见教材P262。 19、北宗主张( ),要求打坐息想,起坐束心,数传后即衰微。 A、外别传,不立文字 B、“佛尘看净”的渐修 C、心性本净,佛性本有 D、见性成佛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69,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北宗主张“佛尘看净”的渐修,要求打坐息想,起坐束心,数传后即衰微。参见教材P260。 20、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为( )。 A、北宗神秀、南宗慧能 B、北宗慧能、南宗神秀 C、东宗神秀、西宗慧能 D、东宗慧能、西宗神秀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68,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为北宗神秀、南宗慧能。参见教材P260。

二、多项选择题

21、属对是一种相当全面、相当严格的训练,其中包含对( )等多项内容的运用,是作文教育必经的过程。 A、字义 B、字音 C、平仄 D、词性 E、语法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727,点击提问】

解析:属对是一种相当全面、相当严格的训练,其中包含对字义、字音、平仄、词性、语法等多项内容的运用,是作文教育必经的过程。参见教材P248。

22、下列关于文字规范著作中,属于唐朝的有( )。 A、颜师古的《颜氏字样》 B、颜元孙的《干禄字书》 C、张参的《五经文字》 D、唐玄度的《九经字样》 E、颜师古的《五经定本》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710,点击提问】

解析:为了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维护儒学的正宗地位,颜师古奉诏考订五经文字,作《五经定本》颁行天下,后来孔颖达奉诏作《五经正义》,统一了对经典语言的解释。颜师古把自己考订五经文字的成果编成正字著作《颜氏字样》,从此,唐代的正字学非常发达,其后有影响的正字著作有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张参的《五经文字》及唐玄度的《九经字样》等。《干禄字书》经颜真卿书写后摹刻上石,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参见教材P246。

23、20世纪后期,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汉字在信息处理上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汉字的思考和论争。这些讨论取得的成绩表现在( )。 A、重新定义了汉字 B、重新编码了汉字 C、重新评价汉字 D、拓宽了汉字研究领域 E、重新简化了汉字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CD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89,点击提问】

解析:20世纪后期,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汉字在信息处理上又一次面临考验,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汉字的思考和论争。这些讨论取得的成绩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重新评价汉字。第二,拓宽了汉字研究领域。参见教材P244。 24、对于汉字的认识是与中华民族命运的盛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古至今的汉字观念主要有( )。 A、汉字崇拜 B、汉字否定 C、对汉字的推广 D、对汉字的改进 E、对汉字的多维思考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6688,点击提问】

解析:对于汉字的认识是与中华民族命运的盛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古至今的汉字观念主要有:汉字崇拜、汉字否定和对汉字的多维思考。参见教材P242。 25、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 )。 A、语言文字是重要的文化事项 B、语言文字是交流的工具 C、语言文字是科技的载体 D、文化是语言文字的载体 E、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

您的答案:AE 正确答案:A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554,点击提问】

解析: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项,又是文化的载体。参见教材P230。 26、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主要有中国古代的( )。 A、土地制度 B、科举制度 C、文官制度 D、选举制度 E、世袭制度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BC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62,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C。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主要有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度。参见教材P266。 27、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世界上独具特色,首屈一指。下列年代和制度对应正确的有( )。 A、西周的世卿世禄制 B、两汉的察举征辟制 C、春秋战国的军功爵制 D、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E、隋唐明清的科举制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761,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DE。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的军功爵制、两汉的察举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明清的科举制。参见教材P266。

28、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的发展主要有( )以及近代的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东西文化和学术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A、先秦儒学 B、两汉经学 C、魏晋玄学 D、隋唐佛学 E、宋明理学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759,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DE。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的发展主要有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汉学以及近代的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东西文化和学术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参见教材P267。 29、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的最重要的是( )。 A、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 C、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 D、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论” E、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论”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754,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的最重要的是这样三种思潮,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与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参见教材P271。

30、世纪之交的2000年,江泽民发表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 )。 A、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中国先进思想的传播方向 C、中国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 D、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E、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您的答案:ACE 正确答案:ADE 得 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84731,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DE。世纪之交的2000年,江泽民发表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参见教材P276。

一、单项选择题

1、古人先名而后字,因此取字往往遵循( )的原则。 A、名字不同 B、名字相讳 C、名字相应 D、名字相同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777,点击提问】

解析:古人先名而后字,因此取字往往遵循“名字相应”的原则,即字与名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参见教材P256。 2、字谜是谜语的一个门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特点是利用( )的方式来做字谜的谜面。 A、替换字形 B、拆解字义 C、离合字形 D、综合音义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772,点击提问】

解析:字谜是谜语的一个门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特点是利用离合字形的方式来做字谜的谜面。参见教材P255。

3、书写单位的“变”表现在( )。 A、书写单位尽管多变,但有很强的规律性 B、汉字书写单位种类很多,富于变化 C、字形繁简差异较大

D、尽管汉字笔画多样,但各种笔画是相互配合的,形成一个和谐而又便于书写的系统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749,点击提问】

解析:书写单位的“变”表现在:汉字书写单位种类很多,富于变化。参见教材P252。 4、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语文教育的阅读主要以( )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为主。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722,点击提问】

解析: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语文教育的阅读主要以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为主。参见教材P248。 5、汉代是( )成熟期,当时的经典是用其写成的。 A、隶书

B、楷书 C、大篆 D、小篆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704,点击提问】

解析:汉代是隶书成熟期,当时的经典是用隶书写成的。参见教材P246。 6、在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在( )汉字的影响下创制了本民族文字。 A、隶书 B、楷书 C、篆书 D、草书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639,点击提问】

解析:在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在楷书汉字的影响下创制了本民族文字。参见教材P327。 7、汉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是( )。 A、汉语 B、汉字 C、典籍 D、神话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635,点击提问】

解析:汉字是汉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参见教材P236。

8、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这是从汉语的( )来看其特点。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音义对应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617,点击提问】

解析: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参见教材P234。

9、历代古书的失传非常严重,孔子研究的六部古书中,( )在战国时代已经失传,这说明文字记载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A、《诗》 B、《书》 C、《礼》 D、《乐》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552,点击提问】

解析:历代古书的失传非常严重,孔子研究六部古书:《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乐》在战国时代失传了,这说明文字记载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参见教材P232。 10、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项的发展的是( )。 A、思维 B、词汇 C、语言 D、习俗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6549,点击提问】

解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项的发展。参见教材P231。

11、文化自信来自于( ),即真正了解中华文化自身的宝藏及历史上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增强文化自信,尤其是价值观自信。 A、历史自觉 B、科技自觉 C、文化自觉 D、理论自觉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29,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自觉,即真正了解中华文化自身的宝藏及历史上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增强文化自信,尤其是价值观自信。参见教材P278。

12、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在2012年的( )做出了新的全面部署。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28,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2012年)做出了新的全面部署。参见教材P277。

13、毛泽东在( )等著作中,用能动的革命反映论的观点,对东西文化,特别是中西文化论战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做了批判的科学总结。 A、《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B、《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 C、《新民主主义论》

D、《人性与人心》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23,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用能动的革命反映论的观点,对东西文化,特别是中西文化论战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做了批判的科学总结,并对如何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参见教材P274。

14、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文化建设基本战略的重大问题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和坚持( )的正确主张。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 B、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 C、欲求超越,必先会通 D、中国本位文化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21,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文化建设基本战略的重大问题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和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正确主张。参见教材P274。 15、“儒学复兴论”的核心内容是( )。 A、现代化=西方化

B、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 C、欲求超越,必先会通 D、中国本位文化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20,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现代新儒学),其核心内容是“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化思潮。参见教材P272。

16、德国的( )对中国易图符号的二进制解释、对宋明理学的诠释以及对中国汉字优点的高度赞赏,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A、沃尔夫 B、魁奈 C、莱布尼兹 D、坦布尔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711,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莱布尼兹对中国易图符号的二进制解释、对宋明理学的诠释以及对中国汉字优点的高度赞赏,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参见教材P267。

17、1866年10月,北京同文馆馆长( )在美国波士顿给东方学会做过“中国的竞争考试”的报告,向美国人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

A、托马斯·詹科斯 B、孟德斯鸠 C、科鲁兹 D、马丁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679,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D。1866年10月,北京同文馆馆长马丁在美国波士顿给东方学会做过“中国的竞争考试”的报告,向美国人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参见教材P266。

18、李约瑟著的长达2000万字的( )向世界生动详实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伟大创造及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与影响。 A、《吾人最后之觉悟》 B、《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 C、《中国科学技术史》 D、《勾股义》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90,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李约瑟著的长达2000万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向世界生动详实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伟大创造及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与影响。参见教材P265。

19、陈独秀在1916年发表的( )的著名论文中,曾将明清以来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的历程分为七个阶段。 A、《万国舆图》 B、《中文研究法》 C、《吾人最后之觉悟》 D、《中国哲学家孔子》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81,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C。陈独秀在1916年发表的《吾人最后之觉悟》的著名论文中,曾将明清以来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的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参见教材P263。 20、闽浙总督满宝奏请禁绝天主教是在( )。 A、康熙晚年 B、雍正元年 C、乾隆初期 D、嘉庆年间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84578,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B。雍正元年,闽浙总督满宝奏请禁绝天主教。参见教材P262。

二、多项选择题

21、对联的制作充分利用了汉语汉字在( )方面的特点,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A、音 B、形 C、义 D、语法 E、句读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779,点击提问】

解析:对联的制作充分利用了汉语汉字在音、义、形方面的特点,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参见教材P254。 22、诗歌节奏中的“仄”指的古代汉语语音中的( )。 A、平声字 B、上声字 C、去声字 D、入声字 E、阴平字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BC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757,点击提问】

解析:古代汉语语音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诗歌节奏中的“平”指平声字,“仄”指上、去、入三声的字。参见教材P251。

23、属对是一种相当全面、相当严格的训练,其中包含对( )等多项内容的运用,是作文教育必经的过程。 A、字义 B、字音 C、平仄 D、词性 E、语法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727,点击提问】

解析:属对是一种相当全面、相当严格的训练,其中包含对字义、字音、平仄、词性、语法等多项内容的运用,是作文教育必经的过程。参见教材P248。 24、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 )。 A、识音教学 B、识字教学 C、写字教学 D、句子训练 E、作文训练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724,点击提问】

解析: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参见教材P247。

25、仿造汉字的少数民族文字可分两类,一类字形结构虽受汉字影响,但有自己的特点,借用汉字不太多。下列文字中,属于此类文字的有( )。 A、契丹大字 B、西夏文 C、女真文 D、方块白字 E、方块壮字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6643,点击提问】

解析:仿造汉字的少数民族文字可分两类:一是字形结构虽受汉字影响,但有自己的特点,借用汉字不太多。属于这一类的有契丹大字、西夏文、女真文等。参见教材P327。 26、宋元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最大事件莫过于( )。 A、火药 B、纸和造纸法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 E、穿井技术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775,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D。宋元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最大事件莫过于纸和造纸法、雕版印刷术、罗盘(指南针)、火药等中国最伟大的“四大发明”的西传。参见教材P265。

27、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古代向西方输出了许多科技发明创造,例如( )。 A、1672年传入链斗水车 B、1556年传入旋转风扇 C、1883年传入敞肩石拱桥 D、1126年传入钻井技术 E、1607年传入轮辗磨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774,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DE。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古代向西方输出了许多科技发明创造,例如链斗水车于1672年传入欧洲,轮辗磨于1607年传入,1200年传入冶金鼓风机,1556年传入旋转风扇,1500年传入活塞风箱,1126年传入钻井技术,1300年传入铸铁,1883年传入敞肩石拱桥,1741年传入铁索桥,等等。参见教材P128。 28、20世纪60年代中期,亚洲“四小龙”是( )。 A、新加坡 B、韩国

C、中国香港 D、中国台湾 E、东京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758,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D。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经济的迅速崛起,引起世界瞩目。参见教材P268。 29、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的最重要的是( )。 A、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 C、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 D、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论” E、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论”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754,点击提问】

解析:答案选ABC。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的最重要的是这样三种思潮,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与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参见教材P271。 30、中西文化交流的现象,主要包括( )。 A、“东学西流” B、“西学西渐” C、“西学南流” D、“西学东渐” E、“西学西流”

您的答案:AD 正确答案:AD 得 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84680,点击提问】

解析:中西文化交流既有“西学东渐”的现象,但同时也有“东学西流”的情况。参见教材P2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