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施工环保措施计划
本着“坚持人文精神,营造绿色建筑,追求社区、人居和施工环境的不断改善”这一环境理念,我单位将根据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本企业《环境及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手册》,把“预防、控制、监督和监测”这一环境管理基本思想贯穿于整个施工生产过程中,以“预防”为核心,以“控制”为手段,通过“监督”和“监测”不断发现问题,约束自身行为,调节自身活动,为实施环境持续改善取得依据。 环境保护管理的思路是: 识别环境因素 → 确定环境目标、指标 → 编制环境管理方案→建立环保组织机构→ 培训、提高意识和能力→ 环保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监督与监测→持续改进 7.1 环境因素及管理方案 开工伊始,首先识别施工生产中将要出现的各种环境因素(主要是水、气、声、渣)及其会造成的影响,针对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环境保护目标、指标,编制环境管理方案,详见《项目重大环境因素及管理方案一览表》。项目经理部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在运行控制中加强培训教育,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能力,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定期检查、监督和指导,保证环境管理方案的贯彻落实并持续改进。
项目重大环境因素及管理方案一览表
环境环境环境保护目标、因素 影响 指标 环境保护管理方案 1、工程外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网实行全封闭; 2、现场木工房使用之前完成封闭,封闭率达到100%; 3、结构施工阶段,尽量选用低噪音环保混凝土振动棒和有消声降噪的施工机械; 4、现场搬运材料、模板、脚手架的拆除等,针对材质采取措施,轻拿轻放; 5、购置噪音监测仪,专人定期监测,发现超标立即整改。 1、现场主要运输道路进行硬化,场区内进行绿化,覆盖易扬尘地面; 2、成立文明施工保洁队,配备洒水设备,做好压尘、降尘工作; 3、建筑垃圾分类存放,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降低扬尘; 1、现场厕所设置化粪池; 2、现场洗车槽处设置沉淀池; 3、设雨水排放管沟,实现雨水和污水分别排放。 1、施工前,向城市环卫部门申报建筑垃圾处理计划,填报建筑垃圾种类、数量、运输路线及处置场地; 2、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及时清理;有毒有害废弃物及时回收,回收率达100%;3、工程影响人身噪声 健康、休息 施工现场场界噪声: 结构施工,昼间<70dB,夜间<55dB; 装修施工,昼间<65dB,夜间<55dB。 污染现场目视无扬大尘; 气、粉尘 现场主要运输道影响路硬化率达到人身100% 健康 污染污水排放符合所污水 水体 在地的环保规定 污染废弃土分类管理,合理物和体、处置各类废弃建筑水物,有毒有害物垃圾 体、回收率100% 大气
环境环境环境保护目标、因素 影响 指标 环境保护管理方案 竣工5日内,将工地剩余垃圾处理干净。 1、道路出入口设清洗槽,车辆离污染开现场前应清洗轮胎、底盘的泥路运输尘; 面,运输无遗洒现象 遗洒 2、车辆不超载,并覆盖严密,严影响防遗洒,一旦发现遗洒,及时组织生活 人力清扫; 1、编制化学品及有毒有害物品的施工现场的化学化学使用及管理作业环保指导书,并对品(如油漆、涂危险操作者进行培训; 污染料等)和含有化品、2、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品存放土学成分的特殊材油品设专用仓库,存放地面先硬化或铺体、料一律实行封闭的泄垫; 水体 式、容器式管理露及3、施工机械设备设置接油盘; 和使用,杜绝泄挥发 4、配备沙土、铲等以备泄露时使露、遗洒 用。 其它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和西安市有关法规和规定,减少环境污染,营造绿建建筑。 7.2 环境管理体系 我单位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将企业的活动分为四个阶段:规划(PLAN)、实施(DO)、检验(CHECK)、改进(ACTION)。体系运行模式详见下图:
环境管理体系的PDCA循环模式图
规划 *环境方针 *环境因素 *法规要求 *目标/指标 *环境管理方案 改进 *管理评审 *信息评估 *记录报告 *改进计划 *全员参与 PLAN ACTION 持续改进 DO 实施 *机构与职责 *培训、意识与能力 *交流与文件管理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与响应 CHECK 检验 *监测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记录 *EMS审核 7.3 协调关系,防止施工扰民
(1)进场前主动与建委、市容、市政、环卫等部门取得联系、备案,办齐各项手续,施工过程中随时保持联系,加强沟通。
(2)项目综合部派专人负责接待居民来访,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
(3)加强对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把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市容、场容整洁变成每个施工人员的自觉行为。
(4)所有与市政、环卫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关系由我单位负责处理。
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我单位完全有能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应,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实施花园式工地管理,营造“绿色建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