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1. 已学的元素:
氧____;氢____;氯____;氦____;氖____;氩____; 碳____;硫____;磷____;钠____;镁____;铝____; 铁____;钾____;锰____;铜____;汞____;锌____; 2. 已学的物质:(略) 3. 已学的化学反应表达式:
加热
①例:汞在空气中加热 汞 + 氧气 → 氧化汞 (Hg) (O2) (HgO) 4.一些物质的颜色、状态
黄色固体:_____________; 红色固本:___________________; 红棕色固体:___________; 紫黑色\\暗紫色固本:__________; 白色固体:_____________; 银白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_; 黑色固体:_____________; 银白色液体:_________________。 5. 一些反应的现象:(铁丝、红磷、硫、镁、铝、碳、石蜡) 现象 可燃物 空气或 氧气中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红热,不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粉末 发黄光,冒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发红光,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发白光,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燃烧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并且使 冷而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水珠 6.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① 仪器名称 ②药品的取用(液体、粉末、颗粒) ③称量 ④洗涤 ⑤固体、液体的加热
能直接加热的_____________; 需垫石棉网的_____________; 不能加热的_____________; 7. 制取装置:
①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______________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______________的气体) 排水集气法(适用于______________的气体)
8. 气体的检验:
检检
验验
CO2O2
用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观
察察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CO2是否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___________。
检验O2是否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__________。 9.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10. 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 11. 催化剂、氧化剂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百炼成钢 D.木已成舟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①甲烷用作燃料 ②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③氧气用于气焊 ④干冰用作制冷剂 ⑤焦炭用于炼铁工业
3.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4.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
A.嘴嚼米饭时有甜味(化学变化) B.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物理变化) 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物理变化) D. 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 5.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 B.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 C.洗净的铁锅常会出现锈渍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6.镁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可燃性 D.延展性 7.阅读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909年哈伯在实验室将氮气和氢气在600℃、2.02×104KPa和铂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NH3)。常温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经过下列反应制得生产炸药的原料-硝酸。它与氧气在铂作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而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氨气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有一定毒性。 ①氨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氨气的制法(用符号表达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物质分类)
1.瓶中装有某气体,经检验只含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气体一定属于单质 B.该气体一定属于纯净物 C.该气体一定属于混合物 D.该气体一定不属于化合物 2.①食品袋内防腐的氮气 ②水银 ③冰水 ④氯酸钾 ⑤洁净的空气 ⑥五氧化二磷 ⑦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后的固体残余物 ⑧水⑨高锰酸钾 ⑩硫酸铜溶液 食醋○碳酸饮料 ○矿泉水
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纯净物中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单质,则单质有_______________;纯净物中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氧化物,则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
12
13
3.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 A、氢气、干冰、冰水共存物 B、天然气、煤、石油
C、液态氧、氯化钾、洁净的空气 D、稀有气体、酒精、氧化镁
(关于反应现象的描述)
1.下列对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的五氧化二磷白烟. (关于反应类型)
1.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三个化学反应如下:
点燃 点燃 点燃
①S+O2====SO2 ②2CO+O2====2CO2 ③3Fe+2O2=====Fe3O4 (1)通过比较我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一____________, 其二 __________________ …… 我能另写一个符合这两点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之间也存在相异 之处,其中一个反应与众不同,这个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它的不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课外学习Cu2(OH)2CO3 = 2CuO+H2O+CO2↑后,我又发现它也和上述三个反应相似,其相似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1-2单元化学常见易错题练习
(关于变化与性质)
1.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关于气体的收集、贮存、清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两条) 1.某装置如右上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 (关于实验操作及氧气的制取) 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瓶中盛水则_____端接供给1.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氧气的钢瓶; 若瓶利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则____端接氧气的发 生装置; 若瓶中不装水,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____端接氧气的发生装置 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____端接氢气的发生装置; 若利用此瓶洗去空气中的CO2气体,此时空气应从_______端进入, 瓶中应盛放______药品 (关于空气氧气)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 1.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中_____(填标号,下同)与________组装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一套制取纯净的氧气的装置。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3)实验中A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三条) 2.奥运向我们走来,“绿色奥运”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你认为下 列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实现零排放的是( ) 2..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A.实验室制氧气
B.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 C.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 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 D.实验室制氢气( 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
3.想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只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1)指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A.镁条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2)利用上述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______,写出4.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里燃烧的是 ( )
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氮气 B.焦炭 C.硫黄 D.天然气
(3)欲收集氧气,用 E装置代替B装置。请简述该同学应如何使用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没有氧气参加的是( )
E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电灯发光 B.动植物的新陈代谢C.食物腐烂 D金属器皿锈
蚀
(关于催化剂) 6.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11.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同质量MnO2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 7.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进行实验】此实验中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实验记录】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实验编号 1 2 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反应物 6% H2O2 6% H2O2 D.氧气具有可燃性
催化剂 1g 红砖粉 (关于实验探究) 1g MnO2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图装置进行时间 152 s 35 s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 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 红砖粉后反应明显集气瓶体积的70%。 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 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1)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和 气瓶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是否改变。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H2O2生成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只要求提出假设和实验方案) 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除氧气外还有________。 【假设】 。 【发现问题】该气体是怎样减少的呢? 【实验方案】 。 【假设一】该气体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你若还能提出新的合理的假设和实验方案,本题奖励4分(化学【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查阅资料】镁条在该气体中能燃烧,产物为 (Mg3N2)固体。镁条【假设】 。 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表达式是【实验方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4)通过以上实验你能得出的氮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要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可燃物的要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点)。 (5)如将镁条换成_____则可能成功。但在具体操作中仍会出现误差。通常会使测得值小于1/5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会大于1/5的原因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