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历史开放探究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高考历史开放探究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来源:星星旅游
新题型新思维新方法

朱小荣

———高考历史开放探究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江苏省海门市证大中学

历史开放探究题是高考试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和传统试题不同,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试题设问的开放性。题目

给出多个观点,考生可以结合自己平时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理解,从多角度选择自己的见解。二是考查学生思维的多向度。开放探究题需要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分析和回答问题。三是答案设置的多元化。这主要体现在主观题中,从近年来高考试题答案的设置上看,答案多元化是高考历史“痴心不改”的追但它不是没有答案,更不是求。开放探究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没有正确答案。开放探究题的答案有多种可能性,“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具有多元化、弹性化的基本特征。历史试题的开放探究题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一般属于“应用能力”层次,比较强调学以致理论联系实际。用、

历史开放探究题按试题的设问方式、考查能力的角度不同,大致可分为评价型、启示型、角色体验型、小论文型四种类型。1.评价型。

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影响和作用往往具有多重性,后人的评

智者见智。观点型开放探究题中一般给出多种观点价仁者见仁、

供学生选择,或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用史实证明自己的观点。如1999年全国历史高考第42题: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1)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2)主要是消

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注意:本题旨在考查独立思考能力。不论同意哪一并阐述理由。种看法,或有别的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均同等评分)本题可以说是这种开放型试题的最初尝试。(Ⅰ)第37题2005年全国文综卷第(4)小题“依据上述三条材料,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用。”2007年广东高考第26题第3问: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3分)”也是属于这种类型的试题。

2.启示型。

启示型开放探究题一般设置在最后一问中,以“说明什么”、“有哪些启示”等方式展开设问,要求考生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认识,以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如2005年全国卷Ⅱ第(4)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37题第

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参考答案是:〔评分说明〕依据材料、符合史实的看法,如美国公民的选举权在历史上长期受到限制,选举制度的改变是人民争取和斗争的结果等。2007年江苏高考第37题第(4)问:“分析英国、德国、俄国崛起道路的共同之处,并就中国的繁荣富强之路谈谈你的看法。”

3.角色体验型。

上海2002年历史高考第37题中的一部分可视为这种开放探究题的一种尝试:“2001年5月,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申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场址设在外滩浦东沿黄浦江岸边。你能利用外滩及其附近的历史性象征,为世博会‘贡献你的智慧,提出你的创意’,并说明理

这类开放探究题,材料较多,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特别由吗?”

是当时的宏观背景要求把握全面、准确,所以学生答好的难度较大。

4.论文型。

这类试题在近年高考试卷中出现得比较多。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史料题,要求考生从给出的史料中提炼出文章的主题,然后自拟标题,谋篇布局,撰写论文。二是史论题,要求考生证明某一历史观点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如2004年上海高考历史第

“人类文明的传承与交流”题,就是典型的史论题。美国哈36题的

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联:

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文学家……各有评论。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副对联作

(选题2分,观点何评论?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史实12分,文字4分)注意:(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12分,泛泛而谈。(2)联系中外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应对高考要求,撰写一篇好的历史小论文,要尽量做到论题新、论点新、角度新,文笔清新流畅,既有较强的可读性,又有较深的启发性。开放探究题一般可以按照以下“三步法”来进行解答: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解答开放探究题,关键还是要把试题的材料看懂,把试题的

而试题的设问设问搞透。命题人的意图往往通过材料反映出来,

则与材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根据材料的内容来设问,设问规定问题的指向和答题的具体要求,因此,要答好试题,审题是关键,审题不清,解题不是无从下手,就是劳而无功。设问的方法有很多,但最后都可以归结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种情形。对各种各样的设问,我们都可以想方设法把它们归结到这三种情形上来,然后依照试题要求,具体组织答案。

第二步:回归教材,落实内容。

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就要以问题为中心向教材求索,寻“根”问“宗”。要从多个角度思考:试题所要求回答的问题涉及教材中哪些知识?教材又是怎样具体阐述的?这样,将试题材料所述的现实问题与教材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做到实际印证理论,理论联系实际。但需注意的是,开放探究题所涉及的教材内容,往往是有一定跨度的,因此,回归教材的点要多一些。

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

组织开放探究题的答案首先要放开思维,即“放得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进行分析,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其次,要注意思维的规范性,即“收得拢”。开放探究题要求放开思维,但并不是任意放开,而是要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材料,围绕问题中心,紧密联系实际回答,这是开放探究题的基本要求。再次,答题时条理要清楚、书写要工整,要遵循基本的认识规律分层回答,不能东拉西扯。书写要分段落,不要一段到底,不能乱写乱画。

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