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宋以来,接地气的词、小说、戏曲的兴盛,促成了中国文化的下移,由此导致官方意识形态传播的因时而变。在承袭固有的诗文传播之外,如何使词、小说、戏曲担负起像诗文一样宣传正能量的职责,不仅要突破“诗文为贵,词曲为卑”的陈旧文体观念,更要面对的是文化下移带来的意识形态有效传播途径的探索。
戏曲与意识形态的传播虽有深刻的关联,但官府因其“不登大稚之堂”而疏于管理。随着戏曲从业人员的壮大,题材内容思想的拓边扩界,“优孟衣冠”式的宫廷娱乐逐渐转为匀栏瓦肆的演出,这导致“违规越礼”之事时时有之。如《墙头马上》,剧中李千金与裴少俊在后花园违规越礼,颇为大胆。此类传播有违儒家教化,这一现象逐渐引起官府的警觉,于是针对戏曲的法律条文也多了起来。“诸妄撰词曲,诬人以犯上恶言者处死”等条文在《元史〃刑法志》中有明确的记载。明承元风,逐渐强化。《御制大明律》云:“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之同罪。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明初,朱元璋盛推《琵琶记》。《琵琶记》出现之前,蔡伯谐、赵五娘的故事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但内容多为蔡伯谐应试及第,抛亲弃妻,被暴雷轰死。高明感于蔡伯,皆行为有违教化,故在“休论插科打浑,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创作动机的驱使下,把原本负心题材的故事,演绎成“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谐”的教化剧。
朱元璋之子朱权,潜心戏曲,援引“治世之音安以乐”,为《太和正音谱》的戏曲文献整理鸣锣开道,并云“杂剧者,太平之胜事,非太平则无以出”。理学家丘岑继承高明戏曲遗风,言“借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清初流传甚广的《桃花扇》与《长生殿》,更是接续“资治通鉴”之史家意识,使情摆脱了晚明一己自由之立场,而放到一己之情与国运相关的宏大叙事之中。
戏曲传播的一个重要特性是_易知易晓。丘溶直言,经书所载三纲五、常,不如诗歌吟咏性情,容易感动人心。“近世以来做成南北戏文,人人观看,皆能通晓,尤易感动人心”,使人“手舞足蹈不自觉”。在感发_人心这点上.丘溶不但看到了卑体戏曲与尊体诗歌的一致性,而且体悟到“性情”传播的又体差井性。
戏曲传播的另一个特性是剧场的群体接受。戏曲批评界崇尚场上之曲,鄙弃案头之书,这种批评旨趣反映了舞台性之于戏曲的重要,、币对舞台性的衡量离不开台下受众的接受。丘溶著作中曾记录群体受众的面部表情:“座中观者不下数百人,往往有感动者,有奋发者,有追悔者,有恻然叹息者,有法然流涕者。”相较于诗文的个体阅读接受,戏曲之剧场的群
体接受,更显示出戏曲传播的宽度及其演员、观众互动的特殊性。
(选自《有宋以来戏曲传播的有效利用》,有删改)
1.下列对官方重视戏曲传播原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戏曲传播易知易晓,且受众广泛,传播面大,可以成为有效而广泛地传播官方意识形
态的重要载体。
B.戏曲不登大雅之堂,且妄撰词曲,在演出中常有违规越礼之事,未能充分发挥意识形
态传播的功效。
C.戏曲从宫廷娱乐逐渐转为勾栏瓦肆的平民演出,文化下移也迫使官方重视意识形态传
播途径的改变。
D.戏曲虽然地位不如诗文尊贵,但与意识形态的传播有着深刻的关联,是意识形态传播
的途径之一。
2.下列表述,不属于官方重视戏曲传播举措的一项是(3分)( )
A.创作者怀着“只看子孝与妻贤”的创作动机,改编戏曲内容以宣扬教化。 B.元明时期拟定了针对戏曲的法律条文,以法律形式对戏曲进行禁限和倡导。 C.明朝朱权认为杂剧是“太平之胜事”,支持《太和正音谱》的戏曲文献整理。 D.明朝统治者盛推能宣扬儒家伦常、实现传播教化的经典戏曲,如《琵琶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折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虽然有“诗文为贵,词曲为卑”的陈旧文体观念,但在感发人心上,卑体戏曲与尊体
诗歌具有一致性。
B.《御制大明律》中的“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体现了官府
借戏曲传播意识形态的意愿。
C.诗文是个体的阅读接受,戏曲是剧场的群体接受,因此戏曲比诗文更能打动受众,更
具有传播的广泛性。
D.清初流传的《桃花扇》与《长生殿》,将一己之情与国运相融合,不但具有教化功能,
而且接续了史家意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邵晔,字日华,幼嗜学,耻从辟署。太平兴国八年,擢进士第,解褐,授邵阳主簿,知..蓬州录事参军。时太子中舍杨全知州,性悍率蒙昧,部民张道丰等三人被诬为劫盗,悉置于死,狱已具,晔察其枉,不署牍,白全当核其实。全不听,引道丰等抵法,号呼不服,再系狱按验。既而捕获正盗,道丰等遂得释,全坐削籍为民。晔代还引对,太宗谓曰:“尔能活吾平民,利社稷,深可嘉也。”赐钱五万,下诏以全事戒谕天下。授晔光禄寺丞,使广南采..访刑狱。历太常丞、江南转运副使,改监察御史。以母老乞就养,得知朗州。入判三司磨勘
司,迁工部员外郎、淮南转运使。
景德中,假光禄卿,充交趾安抚国信使。会黎桓死,其子龙钺嗣立,兄龙全率兵劫库财而去,其弟龙廷杀钺自立,龙廷兄明护率扶兰寨兵攻战。晔驻岭表,以事上闻,改命为缘海安抚使,许以便宜设方略。晔贻书安南,谕朝廷威德,俾速定位。明护等即时听命,奉龙廷主军事。初,诏晔俟其事定,即以黎桓礼物改赐新帅。晔上言:“怀抚外夷,当示诚信,不若俟龙廷贡奉,别加封爵而宠赐之。”真宗甚嘉纳。使还,改兵部员外郎,赐金紫。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①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邕州至交州水陆路》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俄判三司三勾院,坐所举季随犯赃,晔当削一官,上以其远使之勤,止令停任。大中祥符初起知兖州表请东封优诏答之及遣王钦若经度封禅仍判州事就命晔为京东转运使。封禅礼..毕,超拜刑部郎中,复判三勾院,出为淮南制置发运使。四年,改右谏议大夫、知广州。州城濒海,每蕃舶至岸,常苦飓风,晔凿内濠通舟,飓不能害。俄遘疾卒,年六十三。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
注:觌,dí拜访,探视。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中祥符初起/知兖州/表请东封/优诏答之/及遣王钦若/经度封禅/仍判州事/就命晔
为京东转运使
B.大中祥符初/起知兖州表/请东封优诏/答之及遣王/钦若经度封禅/仍判州事就/命晔为
京东转运使
C.大中祥符初/起知兖州/表请东封/优诏答之/及遣王钦若经度封禅/仍判州事/就命晔为
京东转运使
D.大中祥符初起/知兖州表请/东封优诏/答之及遣王钦若/经度封禅仍判州事/就命晔为
京东转运使
5.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解褐”解去平民所穿的衣服,易上官服,指入仕。“不通一经,不得解褐”中的“解
褐”也是相同的意思。
B.“三司”汉代也称“三公”即太尉(大司马)、司徒、司空。唐代以御史大夫、中书、
门下为三司,主理刑狱,宋代于广州、明州、杭州置市舶司,主对外贸易,合称三司。
C.“社稷”土神和日神的总称。土地神和日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
拜物,又前者代表土地,后者代表血缘,同为国家的象征。
D.“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
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区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秦始皇、汉武帝等都
曾举行过封禅大典。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邵晔认为安抚外夷应该诚信,所以阻止皇帝将赐予黎桓的礼物改赐新的首领,得到皇
帝的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B.邵晔为张道丰等人洗脱冤情,被皇帝认为是能救活百姓,值得嘉奖,而对此事处理不
当的杨全却获罪被削职为民。
C.景德年间,黎桓的儿子龙钺继承父位,却发生了龙钺的哥哥率兵抢劫仓库,龙钺的弟
弟龙廷杀兄自立的严重事件。
D.蓬州知州杨全性格粗鲁愚昧,在邵晔发现州民张道丰等三人被诬陷为强盗实属冤枉的
情况下仍然将他们定为死罪。
7.把下面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狱已具,晔察其枉,不署牍,白全当核其实。(5分)
(2)晔驻岭表,以事上闻,改命为缘海安抚使,许以便宜设方略。(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清平乐 张炎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注】张炎生于南宋末年,宋亡后曾北上大都,因各种原因,第二年即南归。
8.首二句说“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为什么“游情少”?(5分) 9.这首词采用了哪些手法来抒发情感,结合词句进行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面对秋景,独自登高,抒写自己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句子是: , 。
(2)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型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 。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景象的诗句是: ,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心 烛 梅 寒
作为一名职场新人,小韦连起码的着装礼仪都不懂。第一次来公司上班,他居然穿着一件膝盖上破了洞的牛仔裤。
从他第一次闯入我的视野,那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已注定了我们之间的不和谐。可他似乎傻傻的,半点儿都没看出我的不满,每天总是快乐得像兔子似的来上班,而且总是来得早走得晚。
作为小韦的主管,我并没有给他多少工作,可他却很少让自己闲下来,把办公室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说,还跑到别的科室去帮着打水扫地。我不动声色地看他能把这一切坚持多久。初来乍到,几乎每一个新职员都会这么做,但没有人会坚持多久,等到在公司立住了脚跟,这一切自然就会让给下一位新人。
小韦每天就这样做着一些没有多大意义的琐碎事情。有几次,他实在没什么事情做了,就小心地问我有什么需要他做的。其实,事情倒不是没有,我手头案边需要整理的材料有一大堆,可我不放心交给他:“急什么,总会有你的事做。不过,那些扫地打水的活儿,也不必你那么辛苦地跑着去做的,公司里有勤杂工。你来这儿不会就为做这些吧。”
小韦尴尬地笑笑,脸飞快地红了。
一个传媒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到我们天桥广告公司,也算对路。可他的水平,让我实在不敢恭维。那天早晨一上班,就在我的办公桌上看到那张简单的创意广告,我拿起来瞄了一眼,随手就把它丢到了脚边的垃圾筒里。
身后有一点轻微的响动,回头看正是小韦,他怔怔地站在我身后,眼睛里满是失望。 “是你做的么?”还是有一点不忍心了,我明知故问。 “是的,做得不好,请您多指点。”
“嗯,下次吧。”说真的,那个创意,实在没有评点的必要。 小韦轻轻地退了出去。
第二天上班,一份同样的创意广告又出现在了我的办公桌上。这一次比前次略微好了一些,但离我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我再一次把它丢进垃圾筒。这一次,小韦没在场。
接下来几天,我算领略了这位大男孩的固执。每天上班时,我的桌上总会有小韦设计的创意广告,每一次都会比前一次有一点小小的改进,但总体水平并没有多大的起色。
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了:“其实,你也许没有发现,你并不适合做广告这一行,因为你的创意没有多少新意,这在这一行是很可怕的。”
这一次,小韦脸上那种惯常的笑容没有了,他的眼圈慢慢红了,却没让那两股越聚越浓的水滴掉下来:“谢谢您的指点。但我也有一点想对您说,不管做得多差,每一次都是我努力的结果,而且,我也相信,每一次都比前一次做得好,但您却随便地把它们扔进了垃圾筒。
这些设计是我成长的经历,我会珍惜它们。”
小韦从背后拿出那些曾经被我丢进垃圾筒的创意广告,我呆住了:一张又一张,被我揉皱了弄污了,不知何时,他又一张张铺平整好,用钉书机钉在一起,有一大摞了。
然后,我看着他高昂着头走出了我的办公室。
以后,小韦没有再将自己设计的作品放到我的桌上,在公司里也沉默了许多。更多的时候,他只紧抿着嘴唇专心做事。果然如我猜的,他不再像刚来时那样殷勤备至,干好自己份内的事后,他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看书学习了。
从来没有想到过,小韦的春天那么快就来了。
公司有一笔很大的广告业务,老总派我带着小韦去和对方洽谈。经过努力,双方谈妥。但就在我们要去签约的头一天,对方厂家忽然打电话来说有另外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也许更适合他们。我一听就火了,在电话里很不客气地驳斥对方不守信用。打电话时,小韦一直立在我的旁边,等我气愤地扔下电话,才小心地问:“真的无法挽回了么?”
“没用了,人家明天就签约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败感袭击了我。 “可是还没有到明天呢,说不定还有转机呢。” 我瞟了小韦一眼,拨通了公司老总的电话„„
第二天上午上班,小韦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在办公室。中午快要下班时,只见公司老总满面喜色地走过来,小韦也一脸喜气地跟进来。
“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我们的小韦,为我们公司立下了大功劳。你们可能都想不到,他居然用自己的作品,上门说服了客户,为我们争来了那笔大业务。今天中午,我们要为他庆贺。做事情要的就是这种精神!”老总兴奋地说。
我不知道,小韦是如何做到那一切的,但他为那家蜡烛厂设计的广告语却深深地打动了我。那句广告语是:时时点亮心中之烛,希望之火将绵延不息。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2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韦第一天上班“居然穿着一件膝盖上破了洞的牛仔裤”,这样的着装出乎“我”的
意料,更让“我”产生了对他的不信任。
B.我给初来乍到的小韦安排干些提茶倒水、打扫卫生的杂活,他却不以为意,但我借此
来考验小韦。
C.小说通过外貌、神态、语言、行动等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出入职场的青年从幼稚
到成熟的成长过程。
D.“我”三番五次地把小韦设计的创意广告扔进垃圾筒,是因为我对小韦不信任,对小
韦的成见没有改变。
E.小说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这样写能使作品前后内容形成反差和对比,更能突出主
人公小韦美好的精神品质,使人物形象更加光彩照人。
(2)小说中的小韦这一形象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文中设置“蜡烛广告业务签约的头一天,厂方反悔,我火冒三丈”的情节有何妙处?(6分)
(4)《心烛》作为小说的题目,请结合全文探究题目的含意及作用。(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贝聿铭: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10岁时就对建筑产生浓厚兴趣。1935年他到美国留学,1939年以优异的成绩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1948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担任建筑研究部主任。
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有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并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他对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琳的赏识。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卢浮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时候,卢浮宫内标志不清,游人走进卢浮宫就仿佛进入了迷宫,每年370万名游客大多都会迷失在224间昏暗的屋子里,试图找寻赫赫有名的3件作品:米洛斯的维纳斯、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和透过防弹玻璃对着参观者微笑的“蒙娜丽莎”。1981年9月,弗朗索瓦总统许诺:“让卢浮宫恢复原来的用途。”随即,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15位博物馆馆长评选,结果有13位馆长同时选中了同一件方案——在拿破仑广场上建一个“金字塔”入口,从地下通入卢浮宫内。方案的设计者便是在法国已经小有名气的华裔设计师贝聿铭。
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1983年,贝聿铭参观了卢浮宫4次,在他眼中卢浮宫正处于一种“可怜”的境地。8个世纪的不同用途和多次外貌改动使它成为一个杂乱无章的建筑。贝聿铭的构想是建造一座约23米高的金字塔,理论上每小时可以吸纳1.5万名参观者。在得知贝聿铭的设计方案时,整个巴黎大吃一惊,法国人不分昼夜地表达他们的不满。人们认为这一方案“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因此他不惜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1:1的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并投票。结果,奇迹发生了,大部分人转变了原先的态度,同意了这个玻璃金字塔的设计方案。有人回忆,“金字塔”落成那天,记者采访贝聿铭时,“他的脸亮得像金字塔”。他说,等这一刻等了很久了。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
普利兹克奖。
20世纪70年代,贝聿铭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回到大陆。他应中国政府的邀请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以贝聿铭的世界级名望来说,香山饭店只是一个小小的单子,但他却看重这个报效祖国的机会。他的步履遍及江南一带的大小城市,他参观了无数的园林和庭院,要为自己的建筑风格注入新的生机。最终,贝聿铭确立了香山饭店这幢建筑必须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理念。香山饭店设计的层次感很强,逐渐展开,引人入胜。贝聿铭说:“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要放进阳光和新鲜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窗户是镜框,那里总有园林。”
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中银大厦。他强调说,香港在1997年要交还中国,这幢建筑必须使福斯特的银行大楼和其他殖民统治的标志相形见绌,使香港著名的老公司放心,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香港会继续繁荣昌盛。它应该代表“中国人民的抱负”。
贝聿铭有三子一女。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三个儿子的名字里都含有一个“中”字,寓意是:安定中国、建设中国、礼仪中国。贝聿铭原本不希望子女继承自己的志向,他告诉儿子们:建筑师是一种老年人的职业,只有到了四五十岁,才能取得成绩。但三个儿子都继承了父亲的事业。1990年,他和儿子贝礼中还因合作设计洛衫矶比利华山庄办公大厦而获得“洛衫矶美化奖”。
相关链接
①贝聿铭是在多重文化架构下孕育而成的建筑艺术家。他的衣着等择取了西方的范式——现代建筑、几何学等,他的血脉和基因却是东方华夏民族的自然融通、刚柔相济。
(《“拥有两个世界的精华”贝聿铭》)
②贝聿铭深知法国人对美国文化的不信任,他没有立即表示对这一计划的热情,而是礼貌又决绝地回复:“我年纪大了,不想再为了一个项目去搞竞争,要么直接把项目交给我,要么我放弃。”密特朗当机立断把这个项目单独交给贝聿铭。
(《贝聿铭:建筑界的外交家》)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房地产开发富商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并使贝聿
铭声名远扬并跻身于世界建筑大师行列。
B.贝聿铭有着一腔爱国热情,他抓住机会报效祖国,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具有中国建筑
特色。
C.贝聿铭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改造方
案成功后,他获得了建筑界诺贝尔奖。
D.贝聿铭作为华裔建筑艺术家,身上有多重文化性,他能融合中西文化的精华,并在建
筑设计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
E.贝聿铭不希望子女继承自己的志向,他认为建筑师是一种老年人的职业,年轻人不适
合从事这个职业。
(2)贝聿铭作为现代建筑大师,他的建筑设计理念有哪些?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本文作为一篇传记,在表现人物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说,贝聿铭等外籍华裔杰出的贡献在国外,而且奉献了一生,祖国仅仅是他服务过
的众多商业伙伴中的一个而已;也有人说,贝聿铭心系祖国是真的,他的才智和业绩是世界的,又是中国的。你怎么看?( 8分)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1)从地雷禁用条款到京都防止气候变暖条约等一些列问题,美国政府总是对国际舆论 ,使得这些(倒戈)国家越来越失望。
(2)他们对于中国人民的辉煌成就 ,却抱着猎奇夺异的古怪心情,挖空心思来找寻缺点。
(3)不要担心会变成一个自大狂或对自己的错误 ;能够赞美和热爱你自己的好处就是它让你可以富有成效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缺点。
A.熟视无睹 视而不见 置若罔闻 B.视而不见 置若罔闻 熟视无睹 C.置若罔闻 熟视无睹 视而不见 D.置若罔闻 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3分)( )
A.作为全球举足轻重的经济体,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的走势备受关注,尤
其是出台的中国“十三五”规划,早已被各大研究机构列入关注的重点。 B.中国首档原创新锐语言竞技真人秀节目《超级演说家》,本着“挑选中国最会说话的
人”为目的,让观众感受到说话的魅力和重要性。
C.西方国家在反家暴工作中,通行做法就是在“家暴庇护所”中安排专业的社会工作者,
以帮助女性走出家暴困境,同时重建和改善其家庭关系,以便让她们为家庭提供健康的正能量。
D.为广泛传播优秀文化作品,团中央组织开展青年文化精品巡演活动,以公益演出的形
式送文化精品走进各类青年群体,让广大青年不断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中国文化上最大的发明贡献不是“四大”,而是“五大”,此“五大”者何?即“四大”之外还要加一个毛笔。 。 。 。 。 。 。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表现于毛笔,其发展又取决于毛笔。汉字形态与本质永远是毛笔的子孙后代。
①他们忘了,没有毛笔,莫说绘画,就连汉字也无法发展到今天的状况
②如果没有毛笔,不仅仅中国艺术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就连整个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也要大大不同
③这是很难“唯物”的真理,没有任何玄虚与偶然可言
④这样说,势必会引起不少人的质疑,不能接受,或者干脆不以为然,表示反对 ⑤这就又决定了书卷、本册、档记、简札、匾额、对联、文件,各式文献形态,都是在那大前提下,随之而产生形成的
⑥字的形态、结体、书写方法,使用功能、艺术效果,都不会是如此这般 A.②④③⑤①⑥ B.②④③①⑥⑤ C.⑤③①⑥②④ D.②④①⑥⑤③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5分)
很多人都知道,雾霾天气对呼吸道疾病影响很大,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证明,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北大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徐成斌教授认为, ,如心衰病人呼吸困难或短促时,心衰会更严重。因此,雾霾天气时,心血管疾病患者尽量少出门, ,外出归来要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17.下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该标识
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曾经,有一个人为了得到美丽的蝴蝶,便买来一双跑鞋、一只网子,穿上运动服,追逐奔跑了很久很久,终于在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中抓到几只。可是蝴蝶在网子里恐惧挣扎,丝毫没有美丽可言。一有机会,蝴蝶就会飞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