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理学选择题

来源:星星旅游
白皮书刷选择题必备

1、人体内最主要的调节方式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2、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3、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兴奋的最高频率决定于: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4、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外Na+向膜内流动是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胞纳 5、骨骼肌纤维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 A、Na+ B、K+

C、Mg2+ D、Ca2+

6、成年女性血液检查的正常参考值,错误的是:

A、红细胞约(3.8~4.6)×1012

/L B、白细胞约(4.0~10.0)×109

/L C、血小板约(100~300)×109/L D、血红蛋白约120~160g/L 7、可使血液凝固过程加快的物质是:

A、草酸盐 B、血小板 C、肝素 D、尿激酶 8、衡量心肌自律性高低的最主要指标是:

A、阈电位水平 B、最大舒张电位水平 C、动作电位4期自动去极化速率 D、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速率 9、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心肌呈“全或无”收缩 B、心脏是机能上的合胞体 C、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D、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节律收缩

10、阻力血管是:

A、静脉 B、主动脉及其分支 C、小动脉和微动脉 D、毛细血管

11、维持胸膜腔内压的前提条件是:

A、呼吸肌舒缩 B、胸廓扩张阻力 C、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 D、胸膜腔密闭

12、关于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 B、直接刺激是二氧化碳 C、头端和尾端都有化学感受器 D、不感受缺氧的刺激 13、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主要成分是:

A、胆色素 B、胆盐 C、水和无机盐 D、脂肪酸 14、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运动形式:

A、容受性舒张 B、蠕动 C、分节运动 D、紧张性收缩 15、内因子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

A、主细胞 B、壁细胞 C、粘液细胞 D、G细胞 16、特殊动力效应最强的食物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糖 D、混合食物 17、给高热病人用酒精擦浴是:

A、增加辐射散热 B、增加对流散热 C、增加蒸发散热 D、增加传导散热

18、肾小球滤液的重吸收容量最大的部位在:

A、远曲小管 B、近曲小管 C、髓质肾单位 D、集合管

19、肾小管溶质浓度增高时,尿量是:

A、.较少 B、增多 C、先增多,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多 20、呆小症是由于幼儿时期:

A、 生长素介质缺乏 B、生长素分泌不足 C、甲状腺激素缺乏 D、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 21、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第二信使:

A、ATP B、ADP C、AMP D、cAMP 22、盐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部位是:

A、肾小球 B、近曲小管 C、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D、肾小囊 2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主要是哪种离子流动形成的: A、K+

B、Na+

C、Ca2+ D、Cl-

24、胆碱能受体中,N2受体分布于:

A、汗腺 B、心肌 C、平滑肌 D、终板膜 25、切断迷走神经并刺激其外周端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心率加快 B、消化腺分泌加强 C、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D、胃肠道运动加快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下列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有:

A、减压反射 B、血液凝固 C、肺牵张反射 D、排尿反射 E、分娩 2、降低细胞外液K+浓度,将使:

A、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加 B、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少

C、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D、动作电位幅度不变 E、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3、O型血液中含有的物质有:

A、A抗原 B、B抗原 C、抗A抗体 D、抗B抗体 E、Rh抗体

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2期过程中参与的离子有: A、Na+

B、Ca2+

C、K+

D、Cl-

E、Mg2+

5、吸气末肺内压:

A、小于大气压 B、大于大气压

C、等于大气压 D、等于呼气末肺内压 E、等于呼气末胸内压

6、使胃液分泌增加的因素是:

A、盐酸 B、促胃液素 C、内因子 D、乙酰胆碱 E、阿托品 7、安静状态下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A、心脏 B、肾脏 C、肠 D、脑 E、内脏 8、皮质肾单位的特点有:

A、入球小动脉口径比出球小动脉粗 B、与尿的浓缩有关

C、与尿液的生成有关 D、数量少 E、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口径相似

9、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有:

A、催产素 B、催乳素 C、生长素 D、抗利尿激素 E、促甲状腺激素

10、突触传递的特征有:

A、单向传递 B、不易疲劳性 C、传递延搁 D、绝缘性 E、双向传

1、A 2、D 3、A 4、B 5、D 6、D 7、B 8、C 9、C 10、C 11、D 12、B 13、B 14、A 15、B 16、A 17、C 18、B 19、B 20、C 21、D 22、C 23、B 24、D 25、A

1、AC 2、AC 3、CD 4、BC 5、CD 6、BD 7、DE 8、AC 9、AD 10、AC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应 B、适应 C、反射 D、反馈

2、全身动脉血压变动于10.7~24.0kpa范围内时,肾血流量仍然保持相对稳定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负反馈调节 3、快Na+通道的阻断剂是 A、Mg2+

B、河豚毒素

C、四乙胺 D、Ba2+

4、将能引起扩布性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是

A、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 C、阈电位 D、电紧张电位 5、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小会发生

A、溶血 B、凝集 C、血栓形成 D、叠连加速 6、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兴奋的最高频率决定于

A、兴奋性 B、传导速度 C、潜伏期 D、绝对不应期 7、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珠蛋白 D、纤维蛋白原 8、60Kg体重的正常人的体液量和血液量分别为 A、40.0L和4.0L B、30.0L和3.5~4.0L

C、20.0L和4.0L D、36.0L和4.5L 9、输血时最不易找到合适的给血者的血型是 A、AB型,Rh阴性 B、AB型,Rh阳性 C、A型,Rh阴性 D、B型,Rh阳性 10、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基本相同的是

A、外周阻力 B、心输出量 C、舒张压 D、收缩压 11、心肌组织中,传导速度最慢的是

A、房室束 B、房室交界 C、心室肌 D、结间束 12、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A、心房压力 B、大动脉血压 C、心室收缩期心室内压 D、心室舒张期心室内压

13、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度 B、动作电位1期复极速度 C、动作电位2期复极速度 D、动作电位3期复极速度 14、第一心音产生主要是由于

A、半月瓣关闭 B、半月瓣开放 C、房室瓣关闭 D、心房肌收缩 15、非弹性阻力主要成分是

A、气道阻力 B、肺泡表面张力 C、组织粘滞阻力 D、肺回缩力 16、设某人的肺通气量为7500ml∕min,呼吸频率为20次∕分,无效腔容量为125ml,每分心输出量为5000ml时,他的通气∕血流比值应是 A、0.7 B、0.8 C、0.9 D、1.0 17、正常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有效刺激是

A、肺牵张感受器的传入冲动 B、呼吸肌本体感受器的传入冲动 C、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 D、一定程度的缺氧 18、在小肠内,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主要靠小肠的

A、蠕动 B、分节运动 C、伸展运动 D、紧张性收缩 19、引起胆囊收缩的一个重要体液因素是

A、促胃液素 B、胆盐 C、促胰液素 D、胆囊收缩素 20、人体体温昼夜节律变化中,体温最低的时间是

A、上午8~10时 B、下午3~4时 C、清晨2~6时 D、午后1~6时

21、分泌肾素的部位在

A、致密斑 B、近球细胞 C、球外系膜细胞 D、远曲小管的上皮细胞

22、血管升压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

A、下丘脑视上核 B、神经垂体 C、腺垂体 D、近球细胞 23、参与应激反应的系统是

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B、交感-肾上腺皮质系统 C、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D、下丘脑-肾上腺皮质系统 24、在下列物质中,M受体的阻断剂是

A、筒箭毒 B、酚妥拉明 C、阿托品 D、心得安 25、腱反射的感受器是:

A、肌梭 B、皮肤 C、腱器官 D、内脏 1、负反馈调节的特点是

A、维持机体的稳态 B、使生理活动不断增强

C、不可逆过程 D、可逆过程 E、以上均正确 2、局部兴奋的特点

A、阈上刺激引起 B、不发生扩布 C、有时间性总和 D、可有空间性总和 E、不是除极化变化 3、下列具有促进凝血作用的是

A、枸橼酸钠 B、草酸钾 C、纱布 D、维生素K E、肝素

4、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有 A、引起心肌产生动作电位

B、减弱心肌收缩力量

C、减慢心率 D、加快心率 E、加强心肌收缩力量

5、内脏痛的特征有

A、对牵拉、缺血痉挛、炎症刺激不敏感

B、定位精确

C、传入纤维是A类纤维

D、常伴有牵涉痛 E、定位不清

6、肺水肿、肺充血时,导致气体交换减少的主要因素是 A、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B、肺血流量减少

C、肺通气量减少 D、呼吸膜变厚 E、呼吸膜交换面积减少

7、胃液分泌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

A、促胰酶素 B、促胃液素 C、交感神经 D、胰岛素 E、迷走神经 8、增加辐射散热的因素是

A、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升高 B、皮下脂肪增多 C、衣着增加 D、吹风 E、有效辐射面积增加 9、醛固酮主要作用在肾小管的那些部位

A、近曲小管 B、髓袢升支 C、远曲小管 D、集合管 E、髓袢降支

10、类固醇激素包括

A、肾上腺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素 D、肾上腺皮质激素 E、性腺激素

1、C 2、C 3、B 4、C 5、D 6、D 7、A 8、D 9、A 10、B 11、B 12、B 13、C 14、C 15、A 16、D 17、C 18、B 19、D 20、C 21、B 22、A 23、C 24、C 25、A 1、AD 2、CD 3、CD 4、DE 5、DE 6、DE 7、BE 8、AE 9、CD 10、DE

1、由监视装置返回到控制装置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加强,这种调节称为: 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调节 2、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反应的共同特征是:

A、分泌活动 B、神经冲动 C、生物电变化 D、收缩反应 3、组织兴奋性大小的指标是:

A、动作电位幅度大小 B、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C、静息电位大小 D、阈值大小

4、下列哪类物质进出细胞可经通道扩散实现:

A、O2和CO2 B、葡萄糖 C、离子 D、蛋白质

5、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后出现巨幼红细胞贫血是由于对下列哪项物质吸收障碍: A、蛋白质 B、叶酸 C、维生素B12 D、铁 6、内、外源性凝血过程的根本区别在于:

A、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始动过程不同 B、凝血酶形成过程不同 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不同 D、最后形成的凝血块不同 7、不属于蛋白质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I B、因子Ⅱ C、因子Ⅲ D、因子Ⅳ 8、心肌自律细胞与非自律细胞生物电活动的主要区别是:

A、0期除极速度快 B、平台期较明显 C、4期自动除极 D、3期复极速度慢

9、心室内压力达最高值在:

A、心房收缩期末 B、等容收缩期末 C、快速射血期末 D、等容舒张期

10、第一心音产生主要是由于:

A、半月瓣关闭 B、半月瓣开放 C、房室瓣关闭 D、房室瓣开放

11、当血浆蛋白减少时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是: 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B、淋巴回流减少 C、有效滤过压增大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12、关于影响肺换气的因素,错误的是:

A、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 B、通气∕血液比值增大有利于换气

C、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面积成正比 D、通气/血液比值减小不利于换气

13、潮气量为500ml,呼吸频率为12次∕分,则肺泡通气量约为: A、3L/min B、4L/min C、5L/min D、6L/min 14、脑桥呼吸调整中枢的主要功能是:

A、激活延髓呼吸中枢 B、限制吸气相的时间 C、作为肺牵张反射的中枢 D、接受迷走神经传入的信息 15、对脂肪、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小肠液 16、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引起大量胰液分泌的主要机制是: A、迷走神经兴奋 B、交感神经兴奋 C、小肠粘膜分泌促胃液素 D、小肠粘膜分泌促胰液素 17、南极海豹皮下厚脂肪的作用:

A、增加辐射散热 B、减少蒸发散热 C、减少传导散热 D、增加对流散热

18、影响能量代谢最重要的因素是:

A、环境温度 B、进食 C、精神、情绪 D、肌肉活动 19、肾小球滤过分数等于:

A、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 B、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 C、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滤过率 D、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 20、致密斑感受器直接感受下列哪项变化:

A、肾小球滤过率 B、流经致密斑的钠量 C、动脉血压 D、循

环血量

21、原尿中葡萄糖的含量:

A、高于血浆 B、与血浆的相同 C、低于终尿 D、低于血浆 22、切除双侧肾上腺后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

A、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B、肾素 C、皮质激素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23、下丘脑室旁核主要分泌哪种激素:

A、ADH B、黄体生成素 C、催产素 D、生长激素 24、切断迷走神经并刺激其外周端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心率加快 B、心率减慢 C、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D、胃肠道运动加快

25、在下列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兴奋传递特征中,错误的是:

A、单向传递 B、总和 C、兴奋节律不变 D、中枢延搁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反射概念的叙述应包括:

A、反射弧是固定不变的 B、没有适应意义

C、必须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 D、反射弧的途径可通过体液环节 E、反射弧活动的实现必须有大脑皮层参加 2、降低细胞外液K+浓度,将使:

A、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加 B、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少

C、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D、动作电位幅度不变 E、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3、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有:

A、白蛋白 B、球蛋白 C、尿素 D、钙离子 E、氯化钠

4、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有:

A、心电图 B、心动周期 C、心输出量 D、心肌收缩力 E、射血分数

5、呼吸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有:

A、吞饮作用 B、化学结合 C、渗透作用 D、分泌作用 E、物理溶解

6、关于胃液分泌的叙述,哪两项是错误的:

A、壁细胞分泌盐酸 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C、内因子由主细胞分泌 D、幽门腺分泌粘液 E、粘液细胞分泌粘液蛋白

7、安静状态下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A、内脏 B、脑 C、肾脏 D、肠 E、心脏 8、醛固酮分泌的有效刺激是:

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B、循环血量减少

C、血K+浓度升高,血Na+浓度降低 D、疼痛刺激 E、动脉血压的升高

9、类固醇激素包括:

A、肾上腺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素 D、肾上腺皮质激素 E、性腺激素

10、外周神经中,其末梢以释放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纤维有: A、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B、所有交感的节后纤维

C、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D、所有的植物神经节后纤维 E、多数交感神经节

1、A 2、C 3、D 4、C 5、C 6、A 7、D 8、C 9、C 10、C

11、C 12、B 13、B 14、B 15、C 16、D 17、C 18、D 19、A 20、B

21、B 22、C 23、C 24、A 25、C 1、CD 2、AC 3、AE 4、CE 5、BE 6、BC 7、AB 8、BC 9、DE 10、AC 1、α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是:

A、阿托品 B、箭毒 C、酚妥拉明 D、心得安 2、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引起:

A、侏儒症 B、呆小症 C、巨人症 D、肢端肥大症 3、大量饮清水引起尿量增加称为:

A、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B、水利尿 C、尿崩症 D、渗透性利尿 4、中枢温度感受器分布比例为:

A、冷敏神经元少 B、热敏神经元少 C、热敏神经元多 D、冷敏神经元多

5、下列哪项不符合基础代谢率的测定条件:

A、清晨、清醒 B、静卧 C、进食1h后 D、情绪稳定

6、使胃肠腔保持一定压力和形状的运动为:

A、紧张性收缩 B、分节运动 C、蠕动 D、多袋推进运动 7、动脉血中PCO2升高时引起呼吸加强主要机制:

A、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D、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8、血流速度最慢是在:

A、主动脉 B、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微静脉 9、血液中具有免疫功能的是:

A、白蛋白 B、球蛋白 C、水 D、NaCl 10、兴奋-收缩耦联中关键的离子是:

A、 Ca2+

B、Na+

C、Mg2+

D、K+

11、胃腺的壁细胞可分泌:

A、盐酸 B、胃蛋白酶 C、粘液 D、碳酸氢盐 12、尿液流经尿道刺激感受器,使逼尿肌收缩增强,直至排完尿液是: A、自身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 13、EPSP的特点是:

A、具有“全或无”性质 B、有不应期

C、不易受药物影响 D、其幅度与递质释放量成正比 14、心室的充盈主要是由于:

A、心室收缩 B、心室舒张 C、心房收缩 D、心房舒张 15、若某人的血清中含抗A与抗B两种凝集素,其血型是: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16、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贫血主要由于:

A、缺乏铁质 B、维生素B12缺乏 C、缺乏叶酸 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17、特殊动力效应最强的食物是: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混合物 18、非弹性阻力主要成分是:

A、气道阻力 B、肺泡表面张力 C、组织粘滞阻力 D、肺回缩力

19、胆汁中参与消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胆色素 B、胆盐 C、胆固醇 D、脂肪酶 20、当肾动脉压由120mmHg(16kPa)上升到150mmHg(20kPa)时,•肾血流量的变化是:

A、明显增加 B、明显减少 C、无明显变化 D、先增加后减少 21、下列属于第二信使的是:

A、ATP B、ADP C、cAMP D、5’-AMP 22、心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肾上腺素 D、多巴胺 23、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是:

A、 血糖水平 B、血脂水平 C、血钙水平 D、血钾水平 24、当血流通过下列哪一部位时,血压的降落最大:

A、主动脉和大动脉 B、小动脉和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大静脉和腔静脉

2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幅度小 B、作用广泛而持久 C、反应速度慢 D、作用迅速、短暂、精确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生成红细胞的重要原料是:

A、维生素B12 B、维生素K C、铁 D、蛋白质 E、类脂质 激素

7、吸气肌有:

A、肌间外肌 B、肋间内肌 C、膈肌 D、胸大肌 E、腹壁肌 8、醛固酮主要作用在肾小管的哪些部位:

A、近曲小管 B、髓袢升支粗段 C、远曲小管 D、集合管 E、髓

2、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A、必须借助于膜蛋白 B、顺浓度差顺电位差转运

C、不需要消耗能量 D、逆浓度差逆电位差转运 E、不需要借助于载体

3、关于动作电位的论述,正确的是:

A、相当于细胞膜内外K+

的电一化学平衡电位 B、存在于可兴奋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

C、动作电位除极相是由于K+

外流所形成 D、动作电位复极相是由于Na+

内流所形成

E、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4、老年人主动脉硬化弹性减退时,血压的变化是: A、收缩压升高 B、舒张压降低

C、收缩压降低 D、舒张压升高 E、收缩压变化不大 5、阻力血管是指:

A、主动脉及其分支 B、小动脉 C、微动脉 D、静脉 E、毛细血管 6、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有:

A、催产素 B、催乳素 C、生长素 D、抗利尿激素 E、促甲状腺

袢降支

9、外周神经递质有:

A、谷氨酸 B、去甲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乙酰胆碱 E、γ-氨基丁酸 10、细胞外液Ca2+浓度增高时,心肌慢反应自律细胞发生的变化是: A、兴奋性增高 B、兴奋性降低

C、自律性增高 D、自律性降低 E、收缩性增高

1、C 2、B 3、B 4、C 5、C 6、A 7、B 8、C 9、B 11、A 12、C 13、D 14、B 15、D 16、D 17、C 18、A 19、B 21、C 22、B 23、A 24、B 25、D 1、CD 2、AD 3、BE 4、AB 5、BC 6、AD 7、AC 8、CD 9、BD 10、AC

1、下列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哪项是错的:

A、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 B、能降低表面张力 C、维持肺泡呈扩张状态 D、降低肺的顺应性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反馈

10、A 20、C 3、内环境稳态是指:

A、 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不变 B、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不变 C、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D、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4、人体内O2、CO2和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单纯扩散 B、主动转运 C、入胞 D、出胞 5、正常人血浆pH值是:

A、6.35~6.45 B、7.05~7.15 C、7.35~7.45 D、7.65~7.75 6、通常所说的红细胞血型是指:

A、 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类型 B、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体类型 C、血浆中抗原类型 D、血浆中抗体类型 7、心输出量是指:

A、 每分钟由一侧心房射出的血量 B、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C、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出的血量之和 D、每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8、健康成年男性静息状态下,心输出量约为:

A、2~3L/min B、4~6L/min C、6~7L/min D、9~10L/min

9、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最慢的是:

A、心房 B、房室交界 C、左、右束支 D、浦肯野纤维 10、老年人的动脉管壁组织发生变性可引起:

A、 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增强 B、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都不大 C、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D、脉压增大

11、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兴奋作用,可被下列何种受体的拮抗剂阻断:

A、 M胆碱能受体 B、N1胆碱能受体 C、N2胆碱能受体 D、β肾上

腺素受体

12、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

A、 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

贮存少 C、心肌的绝对不应期长 D、心肌呈“会或无”收缩 13、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通气/血流比值是:

A、0.48 B、0.64 C、0.84 D、0.58 14、分泌HCl和内因子的是:

A、壁细胞 B、主细胞 C、粘液细胞 D、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 15、下列哪种状态是测量正常体温的正确状态:

A、剧烈运动后 B、情绪激动 C、精神紧张 D、安静 16、运动时,产热最多的器官是:

A、脑 B、皮肤 C、内脏 D、肌肉 17、当外界温度高于或等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形式是: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18、动脉血压变动于80-180mmHg范围时,肾血流量仍保持相对恒定,是通过下列哪种调节实现的: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19、正常情况下,滤过分数约为:

A、15% B、20% C、25% D、19% 20、下列哪种情况是引起ADH释放的最有效刺激:

A、循环血量减少 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血浆胶体渗压升高 D、

疼痛

21、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第二信使:

A、ATP B、ADP C、cAMP D、AMP 22、成年人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引起何种疾病:

A、 侏儒症 B、呆小症 C、粘液性水肿 D、巨人症 23、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肾上腺素 24、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是:

A、 阿托品 B、箭毒 C、酚妥拉明 D、普萘洛尔 25、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引起:

A、 心率加快 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胃肠运动减慢 D、糖原分

解增加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反射概念的叙述应包括:

A、反射弧是固定不变的 B、没有适应意义 C、必须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 D、反射弧活动的实现必须有大脑皮层参加 E、反射弧的途径可通过体液环节 2、局部兴奋的特点:

A、阈上刺激引起 B、不发生扩布

C、有时间性总和 D、可有空间性总和 E、不是除极化变化 3、与B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血型是: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E、以上均有可能

4、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有:

A、引起心肌自律性降低 B、加强心肌收缩力量 C、减弱心肌收缩力量 D、加快心率 E、减慢心率 5、参与平静呼吸的肌肉有:

A、肋间外肌 B、肋间内肌 C、腹壁肌 D、胸锁乳突肌 E、膈肌

6、缩胆囊素的生理作用有:

A、抑制胰酶分泌 B、促进胆囊收缩

C、抑制胃液分泌 D、促进胰酶分泌 E、促进胃运动 7、钠-钾泵的作用有:

A、将钠转运至细胞内 B、将钠转运至细胞外

C、将钾转运至细胞外 D、将钾转运至细胞内 E、将钠、钾均转至细胞内

8、人体体温昼夜波动的规律是:

A、清晨2~6时最低 B、上午8~10时最高

C、下午1~6时最高 D、午夜0~2时最高 E、中午12时最高 9、有关突触前抑制下述各点,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B、是轴突—轴突型突触

C、突触后膜呈超极化变化 D、突触前膜在释放递质前有局部去极化 E、释放的递质是Ach 10、醛固酮分泌的有效刺激是:

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B、循环血量减少

C、血K+浓度升高,血Na+浓度降低 D、疼痛刺激 E、动脉血压的升高

1、D 2、A 3、D 4、A 5、C 6、A 7、B 8、B 9、B 10、D 11、D 12、C 13、C 14、A 15、D 16、D 17、D 18、A 19、D 20、B 21、C 22、C 23、B 24、D 25、B

1、CE 2、CD 3、AC 4、BD 5、AE 6、BD 7、BD 8、AC 9、BD 10、BC 1、内因子的生理作用是:

A、保护胃粘膜 B、使蛋白质变性 C、激活胃蛋白酶原 D、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2、兴奋产生与传导的本质是:

A、局部电位 B、静息电位 C、动作电位 D、阈电位 3、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后:

A、血浆晶体渗透压基本不变,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B、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不变 C、两者均基本不变 D、两者均下降

4、若某人红细胞可与A型血的血浆发生凝集反应,则此人血型可能为: A、A型或B型 B、B型或AB型 C、AB型或O型 D、O型或A型 5、心室的充盈主要是由于:

A、心室收缩 B、心室舒张 C、心房收缩 D、心房舒张 6、呼吸道狭窄时,其肺活量与时间肺活量的变化是:

A、两者均明显减少 B、两者均明显增大

C、前者明显减小,后者基本不变 D、前者基本不变,后者明显减小 7、若收缩压为14.7KPa,舒张压为10.7KPa,则平均动脉压约为: A、10KPa B、11KPa C、12KPa D、14KPa 8、肾小管重吸收Na+

可促使其他物质的重吸收,但不包括: A、Cl- B、H2O C、葡萄糖 D、K+

9、动脉血中PCO2升高时引起呼吸加强主要机制是: A、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D、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10、若幼年时甲状腺功能低下,可能导致:

A、呆小症 B、侏儒症 C、巨人症 D、肢端肥大症 11、骨骼肌、平滑肌和腺体属于: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12、兴奋-收缩耦联中关键性的离子是:

A、K+

B、Na+

C、Ca2+

D、Mg2+

13、原尿成分与血浆不同的是:

A、Na+含量 B、K+含量 C、葡萄糖含量 D、蛋白质含量 14、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最慢的是:

A、心房 B、房室交界 C、左、右束支 D、心室 15、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吸气肌收缩 B、呼气肌收缩 C、胸膜腔密闭 D、胸廓扩张 16、胆汁中有利胆作用的成分是:

A、胆盐 B、胆固醇 C、卵磷脂 D、胆色素

17、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

A、脊髓 B、延髓 C、中脑 D、下丘脑 18、健康成人安静时射血分数约为:

A、35~45% B、50~60% C、70~80% D、80~90% 19、关于生长激素,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加速蛋白质合成 B、促进脂肪合成

C、促进脂肪分解 D、生理水平可加强葡萄糖的利用 2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应 B、反射 C、适应 D、反馈 21、可兴奋细胞安静时膜电位状态是:

A、除极化 B、反极化 C、极化 D、复极化 22、安静状态时,下列哪一器官的温度最高:

A、脑 B、肾脏 C、胰腺 D、肝脏

23、已知正常人肾小球滤过率为125ml/min,肾血浆流量为650ml/min,•则滤过分数为:

A、12% B、25% C、19% D、8% 24、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A、胃肠道运动抑制 B、胆囊收缩 C、奥狄氏括约肌舒张 D、各种消化液分泌

25、微循环中真毛细血管网的主要作用是:

A、物质交换 B、调节体温 C、调节血量 D、贮存血量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给家兔吸入含5%CO2的空气,反射性地使: A、呼吸运动减弱 B、呼吸频率增加

C、潮气量增加 D、潮气量减少 E、呼吸频率减慢 2、外呼吸包括:

A、肺通气 B、组织换气

C、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D、肺换气 E、内呼吸 3、胰液中碳酸氢盐的作用是:

A、中和胃酸 B、激活胰蛋白酶原 C、激活糜蛋白酶原 D、为小肠内酶提供最适pH E、有利于铁和钙的吸收 4、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的是:

A、排尿反射 B、减压反射 C、血液凝固 D、肺牵张反射 E、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 5、评价心脏射血功能的指标主要是:

A、动脉血压 B、心率 C、搏出量 D、心输出量 E、舒张压

6、被动转运的特点是:

A、必须借助载体 B、顺浓度差顺电位差转移

C、不需要消耗能量 D、逆浓度差逆电位差转移 E、不需要借助载体 7、促胃液素的主要作用有:

A、促进抑胃肽的分泌 B、促进胃酸分泌

C、促进胆汁分泌 D、促进胃的运动 E、促进胆囊平滑肌的收缩

8、细胞外液Ca2+浓度增高时,心肌慢反应自律细胞发生的变化是: A、兴奋性增高 B、兴奋性降低

C、自律性增高 D、自律性降低 E、收缩性增高 9、终板电位属于:

A、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

C、阈电位 D、局部电位 E、除极电紧张电位

10、抑制性突触的突触前神经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提高了哪些离子的通透性:

A、Na+

B、K+

C、Cl- D、Ca2+

E、Ca2+

和Na+

1、D 2、C 3、A 4、B 5、B 6、D 7、C 8、D 9、B 10、A

11、D 12、C 13、D 14、B 15、C 16、A 17、D 18、B 19、B 20、B 21、C 22、D 23、C 24、A 25、A 1、BC 2、AD 3、AD 4、AC 5、CD 6、BC 7、BD 8、AC 9、DE 10、BC 1、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机体的:

A、反应消失 B、反射消失 C、兴奋性消失 D、代谢立即停止 2、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反应的共同特征是:

A、分泌活动 B、神经冲动 C、生物电变化 D、收缩反应 3、可用来衡量组织兴奋性大小的指标是:

A、动作电位幅度大小 B、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C、阈值大小 D、静息电位大小

4、K+通道的阻断剂是:

A、Mg2+

B、河豚毒素 C、四乙胺 D、Ba2+

5、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

A、血小板减少 B、维生素K缺乏 C、维生素B12缺乏 D、某些凝血因子不足

6、输血时主要应考虑供血者的:

A、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 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C、血浆不使受血者的血浆发生凝固 D、血浆不使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7、用溶血标本测定血清中的离子浓度,其结果是:

A、血钾偏高 B、血钠偏高 C、血氯偏高 D、血钙偏高 8、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基本相同的是:

A、外周阻力 B、收缩压 C、舒张压 D、心输出量 9、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相比较,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有:

A、0期快速去极化 B、4期自动去极化 C、2期平台期 D、3期快速复极化期

10、影响正常人收缩压的主要因素是:

A、外周阻力 B、心率 C、大动脉的弹性 D、每搏输出量 11、降压反射的最终效应是:

A、减弱心血管活动 B、升高动脉血压 C、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 D、降低动脉血压

12、血液在毛细血管内流动的线速度比在微动脉内的慢,这是因为毛细血管的:

A、口径较小 B、可扩张性较大 C、血压较低 D、总横截面积大 13、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

A、呼吸运动 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C、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D、气体分压差

14、下列哪种情况下呼吸道口径增大:

A、副交感神经兴奋 B、慢反应物质释放 C、组织胺释放 D、交感神经兴奋

15、设某人的肺通气量为7500ml∕min,呼吸频率为20次∕分,无效腔容量为125ml,每分心输出量为5000ml时,他的通气∕血流比值应是:

A、0.7 B、1.0 C、0.9 D、0.8 16、有关肺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泡内存在牵张感受器 B、又称黑-白反射 C、有种属差异 D、是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的反射 17、激活胰蛋白酶原的物质主要是:

A、糜蛋白酶 B、肠致活酶 C、组织液 D、盐酸 18、胆汁的主要作用是:

A、激活胰蛋白酶原 B、促进淀粉分解 C、促进蛋白质消化 D、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19、特殊动力效应最强的食物是:

A、蛋白质 B、脂肪 C、混合食物 D、糖 20、决定体温的调定点的部位在:

A、下丘脑 B、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C、大脑皮层 D、下丘脑后部21、与肾小管对葡萄糖主动重吸收有关的离子是: A、Cl-

B、K+

C、H+

D、Na+

22、与肾小球滤过率无关的因素是:

A、有效滤过压 B、滤过膜的通透性及面积 C、肾皮质血流量 D、肾髓质血流量 23、在胰岛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

A、A细胞 B、B细胞 C、D细胞 D、PP细胞 24、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有:

A、ACh与肾上腺素 B、ACh与5-羟色胺 C、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 D、ACh与去甲肾上腺素 25、终板电位的特点是:

A、不受药物因素的影响 B、其幅度与递质释放的量成正比 C、有不应期 D、具有全或无规律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发生反应迅速 B、调节部位不准确

C、作用时间长 D、作用范围广泛 E、作用范围局限 2、降低细胞外液K+浓度,将使:

A、动作电位幅度不变 B、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加

C、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D、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少 E、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3、下列成分属于细胞外液的有:

A、血浆 B、唾液 C、胃液 D、组织液 E、小肠液 4、属于快反应非自律心肌细胞的有:

A、心房肌 B、浦肯野纤维 C、心室肌 D、窦房结 E、房室结

5、正常成年人在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呼气,在前两秒末所呼出的气体量分别占肺活量的百数是:

A、80% B、96% C、70% D、99% E、83% 6、胃酸的生理作用有:

A、激活胃蛋白酶原 B、直接使脂肪分解 C、有助于铁和钙的吸收

D、促使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E、抑制小肠内消化液的分泌 7、当蒸发成为唯一散热途径,是因为:

A、环境温度高于体温 B、与环境温度无关

C、环境温度低于体温 D、环境温度等于体温 E、精神紧张时 8、醛固酮主要作用在肾小管的那些部位

A、近曲小管 B、髓袢升支 C、远曲小管 D、集合管 E、髓袢降支

9、腺垂体功能调节包括

A、下丘脑对腺垂体的调节 B、靶腺激素对下丘脑-腺垂体的反馈调节 C、自身调节 D、神经内分泌反射的调节 E、靶腺激素对下丘脑的调节

10、突触传递的特征有:

A、单向传递 B、不易疲劳性 C、传递延搁 D、绝缘性 E、双向传导

1、B 2、C 3、C 4、C 5、D 6、A 7、A 8、D 9、B 10、D 11、C 12、D 13、A 14、D 15、B 16、A 17、B 18、D 19、A 20、B 21、D 22、D 23、B 24、D 25、B 1、AE 2、BC 3、AD 4、AC 5、BE 6、AC 7、AD 8、CD 9、AB 10、AC 1、条件反射的特点是

A、种族共有 B、先天具有 C、后天获得 D、反射弧固定不变 2、最能反映内环境状况的体液部分是:

A、细胞内液 B、血液 C、脑脊液 D、淋巴液 3、用直流电细胞外刺激神经干时,在阳极处发生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4、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顺序是: A、相对不应期一低常期一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 B、相对不应期一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 C、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 D、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低常期一超常期 5、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

A、可塑性差 B、悬浮稳定性差 C、脆性增大 D、膜通透性增大

6、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血小板:

A、释放血管活性物质不足 B、使血块回缩出现障碍 C、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D、不易粘附血管内膜 7、下列中可用来间接表示心室肌的前负荷的是:

A、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C、等容收缩期容积或压力 D、心室舒张末期动脉压 8、下列中能使脉搏压增大的是:

A、心率增快 B、心缩力减弱 C、大动脉弹性降低 D、外周阻力增大

9、下列中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的是:

A、肾脏的血管 B、心脏的血管 C、脑的血管 D、皮肤的血管

10、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是:

A、消化道 B、下丘脑 C、肾上腺 D、腺垂体 11、唾液中除唾液淀粉酶外,还有:

A、凝乳酶 B、肽酶 C、溶菌酶 D、蛋白水解酶 12、三大营养物质排空速度的正确顺序是:

A、蛋白质>糖类>脂类 B、蛋白质<脂类<糖类 C、糖类>蛋白质>脂类 D、糖类<蛋白质<脂类 13、下列中既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又是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A、脂肪酸 B、磷酸肌酸 C、ATP D、葡萄糖 14、人体24小时不感蒸发量为:

A、200~400ml B、400~600ml C、600~800ml D、1000ml

左右

15、肾血流量能适应于泌尿机能,主要靠: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16、肾脏的血液供应主要分布在:

A、外髓部 B、内髓部 C、肾盂 D、肾皮质 17、肾小球滤过分数等于:

A、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 B、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滤过率 C、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 D、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 18、下列情况中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滤过膜有效面积减小 B、动脉血压在80-180mmHg变动 C、肾小囊内压升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19、生长素对代谢的调节作用是:

A、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氧化 B、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葡萄糖氧化 C、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氧化 D、抑制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促进葡萄糖氧化 20、下列中能促进肠道吸收钙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21、纠正“水中毒”,应补充:

A、甲状腺激素 B、甲状旁腺激素 C、盐皮质激素 D、糖皮质激素

22、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自主神经系统 B、血糖浓度 C、血中游离脂肪酸 D、胃肠激素

23、脊髓前角闰绍细胞构成的抑制称为:

A、去极化抑制 B、回返性抑制 C、侧支性抑制 D、交互性抑制

24、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

A、定位不精确 B、必有牵涉痛 C、慢痛 D、刺痛 25、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通气/血流比值是:

A、0.48 B、0.64 C、0.84 D、0.58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使胃液分泌减少的因素是:

A、HCl B、胃泌素 C、内因子 D、乙酰胆碱 E、阿托品

2、使呼吸道口径扩张的因素有:

A、迷走神经兴奋 B、交感神经兴奋

C、肾上腺素 D、心得安 E、乙酰胆碱 3、人体生成红细胞的原料是:

A、VitB12 B、铁 C、蛋白质 D、雄激素 E、内因子 4、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被动转运的有:

A、白细胞吞噬细菌 B、肺泡的氧扩散入血

C、Na+泵把Na+移出膜外 D、细胞复极时K+外流 E、肾小管葡萄糖

重吸收

5、属于快反应非自律心肌细胞的有:

A、窦房结 B、心室肌 C、房室结 D、浦肯野纤维 E、心房肌

6、下列实验能使家兔动脉血压降低的有:

A、牵拉颈总动脉 B、夹闭颈总动脉

C、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 D、电刺激减压神经外周端 E、注射肾上腺素

7、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有:

A、释放组胺 B、参与蠕虫病的免疫反应

C、参与细胞免疫 D、参与体液免疫 E、释放过敏性慢性作用物质

8、负反馈调节的特点是:

A、维持机体的稳态 B、促生理活动不断增强

C、可逆过程 D、不可逆过程 E、使生理活动减弱 9、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可能出现:

A、血压升高 B、向中性肥胖

C、血钾升高 D、胃酸分泌过多 E、肤色加深 10、延髓存在的重要中枢有:

A、心交感 B、体温调节 C、渗透压 D、运动 E、呼吸 1、C 2、B 3、D 4、C 5、B 6、C 7、B 8、C 9、D 10、A

11、C 12、C 13、C 14、D 15、A 16、D 17、A 18、B 19、A 20、D

21、D 22、B 23、B 24、A 25、C 1、AE 2、BC 3、BC 4、BD 5、BE 6、AC 7、CD 8、AC 9、CE 10、AE 1、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是:

A、血糖水平 B、血脂水平 C、血钙水平 D、血钾水平 2、心室内压升高最快的时期是:

A 、快速射血期 B、减慢射血期 C、等容舒张期 D、等容收缩期

3、黑质——纹状体释放的主要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 、5-羟色胺 D、甘氨酸 4、当外界温度高于或等于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形式是: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5、关于胆汁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胆汁由肝细胞分泌 B、人的胆汁呈弱酸性 C、胆汁中没有消化酶 D、胆汁中消化有关的成分是胆盐 6、血液中CO2浓度对呼吸的调节主要是通过:

A、刺激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 B、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C、刺激脑桥调节中枢 D、牵张反射 7、当血流通过下列哪一部位时,血压的降落最大:

A、主动脉和大动脉 B、小动脉和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大静脉和腔静脉

8、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

A、因子Ⅲ B、因子Ⅻ C、PF3 D、Ca2+ 9、相邻细胞间直接电联系的结构基础:

A、缝隙连接 B、紧密连接 C、突触连接 D、非突触连接 10、骨骼肌中的收缩蛋白是:

A、肌球蛋白和原肌球蛋白 B、肌钙蛋白和原肌球蛋白 C、肌钙蛋白和肌动蛋白 D、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11、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幅度小 B、作用广泛而持久 C、作用迅速、短暂、精确 D、反应速度慢 12、α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是:

A、阿托品 B、箭毒 C、酚妥拉明 D、心得安 13、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引起:

A、侏儒症 B、呆小症 C、巨人症 D、肢端肥大症 14、大量饮清水引起尿量增加称为:

A、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B、水利尿 C、尿崩症 D、渗透性利尿

15、人在寒冷环境中,主要通过下列哪种方式增加产热:

A、心跳加快 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C、寒战 D、肝脏代谢活动增强

16、下列哪项不符合基础代谢率的测定条件:

A、清晨、清醒 B、静卧 C、进食1h后 D、情绪稳定 17、使胃肠腔保持一定压力和形状的运动为:

A、紧张性收缩 B、分节运动 C、蠕动 D、多袋推进运动 18、血流速度最慢是在:

A、主动脉 B、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微静脉 19、血液中具有免疫功能的是:

A、白蛋白 B、球蛋白 C、水 D、 NaCl 20、兴奋-收缩耦联中关键的离子是:

A、Ca2+ B、 Na+ C、Mg2+ D、K+ 21、内因子的生理作用是:

A、保护胃粘膜 B、使蛋白质变性 C、激活胃蛋白酶原 D、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22、若某人红细胞可与A型血的血浆发生凝集反应,则此人血型可能: A、A型或B型 B、B型或AB型 C、AB型或O型 D、O型或A型 23、心室的充盈主要是由于:

A、心室收缩 B、心室舒张 C、心房收缩 D、心房舒张 24、呼吸道狭窄时,其肺活量与时间肺活量的变化是: A、两者均明显减少 B、两者均明显增大

C、前者明显减小,后者基本不变 D、前者基本不变,后者明显减小 25、若收缩压为14.7KPa,舒张压为10.7KPa,则平均动脉压约为: A、10kPa B、11kPa C、12kPa D、14kPa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外呼吸包括:

A、肺通气 B、组织换气 C、内呼吸 D、气体在血中运输 E、肺换气 2、O型血液中含有:

A、A抗原 B、B抗原 C、抗A抗体 D、抗B抗体 E、Rh抗体 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

A、肺弹性阻力增大 B、肺弹性阻力减少

C、肺顺应性减少 D、肺顺应性增大 E、肺顺应性不变 4、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髓袢降支 C、髓袢升支 D、远曲小管 E、集合管

5、甲状腺组织分泌的激素有:

A、甲状腺激素 B、甲状旁腺激素

C、降钙素 D、1,25(OH)2VitD3 E、促甲状腺激素 6、平静呼吸的动力主要是:

A、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 B、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内肌收缩 C、吸气时有辅助呼吸肌收缩参与 D、呼气时肋间内肌和腹肌收缩 E、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 7、可表示细胞兴奋性大小的指标有:

A、阈值 B、电紧张电位 C、阈电位 D、动作电位 E、局部电位

8、下列神经中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的有: A、躯体运动神经 B、心交感神经

C、心迷走神经 D、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E、副交感神经节后

纤维

9、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因素是:

A 、VitB12 B、叶酸 C、雌激素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雄激素

10、心脏能接受异位起搏点的额外刺激,而发生期前收缩的时期有:

A、有效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 C、相对不应期 D、局部兴奋期 E、

超常期

1、A 2、D 3、B 4、D 5、B 6、A 7、B 8、A 9、A 10、D

11、C 12、C 13、B 14、B 15、C 16、C 17、A 18、C 19、B 20、A 21、D 22、B 23、B 24、D 25、C 1、AE 2、CD 3、AC 4、DE 5、AC 6、AE 7、AC 8、BD 9、DE 10、CE 1、人体内最主要的调节方式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2、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3、下面关于细胞膜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是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半透膜 B、膜的总厚度约为75nm C、膜的结构是以蛋白质双分子层为基架,镶嵌着具有不同功能的脂质 D、膜上有大量糖类,糖链大多裸露在胞膜的内侧 4、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外Na+向膜内流动是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胞纳

5、骨骼肌纤维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 A、Na+ B、K+

C、Mg2+ D、Ca2+

6、成年女性血液检查的正常参考值,错误的是:

A、红细胞约(3.8~4.6)×1012/L B、白细胞约(4.0~10.0)×109/L C、血小板约(100~300)×109/L D、血红蛋白约120~160g/L 7、可使血液凝固过程加快的因素是:

A、草酸盐 B、血小板 C、肝素 D、尿激酶 8、衡量心肌自律性高低的最主要指标是:

A、阈电位水平 B、最大舒张电位水平 C、动作电位4期自动去极化速率 D、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速率 9、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A、心房内压 B、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 C、大动脉血压 D、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 10、阻力血管是:

A、静脉 B、主动脉及其分支 C、小动脉和微动脉 D、毛细血管

11、维持胸膜腔内压的前提条件是:

A、呼吸肌舒缩 B、胸廓扩张阻力 C、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 D、胸膜腔密闭

12、关于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 B、直接刺激是二氧化碳 C、头端和尾端都有化学感受器 D、不感受缺氧的刺激

13、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主要成分是:

A、胆色素 B、胆盐 C、水和无机盐 D、脂肪酸 14、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运动形式:

A、容受性舒张 B、蠕动 C、分节运动 D、紧张性收缩 15、内因子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

A、主细胞 B、壁细胞 C、粘液细胞 D、G细胞 16、特殊动力效应最强的食物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糖 D、混合食物 17、给高热病人用酒精擦浴是:

A、增加辐射散热 B、增加对流散热 C、增加蒸发散热 D、增加传导散热

18、肾小球滤液的重吸收容量最大的部位在:

A、远曲小管 B、近曲小管 C、髓质肾单位 D、集合管 19、肾小管溶质浓度增高时,尿量是:

A、.较少 B、增多 C、先增多,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多 20、呆小症是由于幼儿时期:

B、 生长素介质缺乏 B、生长素分泌不足 C、甲状腺激素缺乏 D、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 21、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第二信使:

A、ATP B、ADP C、AMP D、cAMP 22、盐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部位是:

A、肾小球 B、近曲小管 C、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D、肾小囊

2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主要是哪种离子形成的: A、K+

B、Na+

C、Ca2+ D、Cl-

24、N2受体分布于:

A、汗腺 B、心肌 C、平滑肌 D、终板膜 25、切断迷走神经并刺激其外周端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心率加快 B、消化腺分泌加强 C、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D、胃肠道运动加快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负反馈调节的特点是:

A、维持机体的稳态 B、使生理活动不断增强

C、不可逆过程 D、可逆过程 E、以上均正确 2、兴奋性降低时:

A、阈强度增大 B、阈强度减小

C、阈电位下移 D、阈电位无变化 E、阈电位上移 3、红细胞所具有的特性是:

A、变形性 B、渗透脆性

C、下沉性 D、产生抗体 E、携带CO2 4、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有: A、引起心肌产生动作电位

B、减弱心肌收缩力量

C、减慢心率 D、加快心率

E、加强心肌收缩

力量

5、中枢内兴奋的传递特征有:

A、双向传导 B、不可以总和

C、后发放 D、相对不疲劳 E、中枢延搁 6、肺水肿、肺充血时,导致气体交换减少的主要因素是: A、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B、肺血流量减少

C、肺通气量减少 D、呼吸膜变厚 E、呼吸膜交换面积减少

7、促进胰液分泌的因素有:

A、促胃液素 B、促胰酶素

C、交感神经 D、胰岛素 E、迷走神经 8、增加辐射散热的因素是:

A、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升高 B、皮下脂肪增多 C、衣着增加 D、吹风 E、有效辐射面积增加 9、醛固酮主要作用在下列哪些部位:

A、近曲小管 B、髓袢升支 C、远曲小管 D、集合管 E、髓袢降支 10、类固醇激素包括:

A、肾上腺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素 D、肾上腺皮质激素 E、性腺激素

1、A 2、D 3、A 4、B 5、D 6、D 7、B 8、C 9、C 10、C 11、D 12、B 13、B 14、A 15、B 16、A 17、C 18、B 19、B 20、C

21、D 22、C 23、B 24、D 25、A 1、AD 2、AE 3、AB 4、DE 5、CE

6、DE 7、BE 8、AE 9、CD 10、D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