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班主任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实践

来源:星星旅游
2016年第9期总第420期

学生工作

小学班主任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实践

李彩兴

(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甘肃 嘉峪关 735100)

摘 要:小学是教育的起步阶段。小学生活泼好动,小学阶段是他们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正确处理小学生锻炼和学习的关系,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一直是小学教育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锻炼习惯

体育锻炼习惯不是凭空产生,通过一次、两次活动可以养成的,它需要小学生主动参与并长期坚持。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小学生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小学生要依靠体育课程和有限的场地器材去尝试各类运动项目,通过不断尝试,反复培养锻炼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养成锻炼的习惯,那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小学班主任身兼重任,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还是课外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挥者,要不断为小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探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以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学生的运动行为和运动表现,从中找出适合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好方法。

现在多数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两操不站队,追逐打闹,大声叫喊,不服从管理,做操不用力,锻炼不积极。部分学生早操、课间操宁可去搞卫生或躲在厕所里也不愿意锻炼,对完不成锻炼任务缺乏应有的耻辱感。许多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玩,不让自由活动就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消极抵抗。

小学体育课专业教师少,大部分体育课由文化课教师替代,要求标准相对较低。许多班主任认为小学生学习好就行,未把学生的不良锻炼理念及时转变,这样就会恶性循环。有些班主任一味追求学习成绩,不重视班里的体育积极分子,甚至把他们不好好学习的原因归结到体育爱好上,让小学生失去锻炼的自由和快乐,最终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没有养成。因此,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尤其重要。

在研究中,应用观察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展开研究。

二、研究结果

第一,有些班主任教师没有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为学习成绩可代表一切。大部分班主任没有运动爱好,把学生不好好学习归结为锻炼的影响,把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和体育锻炼混为一谈。

第二,有些家长和班主任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是完善小

学生人格的关键。家长认为只要小学生学习好,有没有运动爱好不重要,常常把小学生的运动兴趣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班主任根据自己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来约束学生的锻炼行为和锻炼方式的选择。

第三,许多班主任对集体体育活动的认识有偏差。早操、课间操、大课间、学校运动会等集体活动组织得好不好,是一个班集体合作精神的体现。

第四,应试教育、班级考核、家长过高的期望等都会给班主任较大的压力。班主任对不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缺乏应有的责任感,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第五,有些班主任把不让小学生上体育课作为惩罚他们不完成作业的一种手段,同时还得到某些家长的认可。

第六,有些班主任对懒于体育锻炼的小学生管理措施不当。班主任从不把体育成绩写在学生手册上,认为体育锻炼费时费力,影响学习。

三、改进措施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科任教师的纽带。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班主任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需要和实际接受能力出发,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提高小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改变他们的错误观念和行为,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

爱玩,爱运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也可以说是所有人的天性。对小学生爱好运动的特点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用早操、课间操、大课间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改变小学生的精神面貌。笔者注重培养所带班级学生锻炼的好习惯,学生参加各项集体活动都取得了优异成绩:运动会年级第一名,入场式第一名,韵律操比赛第一名。学校的女子足球队,班里有9名学生入选。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能够促使学生好好学习,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效率。针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实践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班主任要注意观察和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把提高体育锻炼认识和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结合起来,及时与体育教师交流学生体育课中的行为表现。

・137・

新校园

XinXiaoYuan

第二,班主任要不定期抽时间到操场巡视本班学生锻炼的情况,了解本班学生的锻炼态度。

第三,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锻炼活动。早操和小学生一起跑步,大课间和小学生一起做操,课外活动教小学生跳橡皮筋、踢毽子、踢足球、打羽毛球、打篮球。班主任做出了榜样,有了感染小学生的力量,学生的运动兴趣自然就会提高,爱运动的习惯就容易养成。

第四,坚持给学生讲名人锻炼身体的故事,改变学生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学生的锻炼兴趣。

第五,组织体育骨干与体育后进生结成对子,相互监督,共同完成任务。每周根据学生锻炼的自觉性评选本班“体育之星”。

第六,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共同培养小学生的运动爱好,动员家长给小学生投资,人手一绳、一毽子、一足球,每天保持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启发引导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和两个长假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四、结论及建议

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阳光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体育锻炼习惯是属于积极、主动、自觉的行为习惯,它是在长期坚持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总会受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制约。无论是生活习惯,还

学生自然就会去做,并且会做好。

学生工作

是学习习惯,一旦养成,我们就不需要再费力气地督促,小

养成锻炼习惯,首先培养运动兴趣与爱好。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有了兴趣,才可能有坚持的自觉性。季浏教授认为,“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变错误理念和方法,注重小学生成长的过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对运动没有兴趣的学生,启发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激发其运动兴趣,使每个学生有自己运动爱好,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逐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改变小学生从改变家长做起,提示他们给小学生报课外班应首选体育类,培养锻炼习惯应当从6岁开始。爱运动的父母是小学生的榜样,每天和小学生一起运动1小时。好的小学教育,首先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让小学生对生活有兴趣,有期待。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抢跑,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上中学的课,到了大学里,反而要补幼儿园该学的东西,比如行为习惯、运动爱好。

作者简介:李彩兴(1968— ) ,女,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执教,研究方向:小学生教育教学工作。

(上接第128页)和服务意识。

3.定期除尘,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多媒体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能及时预防并遏制设备使用中存在的异常问题,是降低故障率、提高使用率的有效方式。多媒体设备主要包括投影机、中控和计算机。中控较为稳定,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故障。日常维护关键在于投影机和计算机,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滤网进行清洗和除尘,提高散热速度,使用时间达到一定程度时应及时更换灯泡,提高投影亮度。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是公共教学使用,因此还应做好电脑的病毒防护工作,安装并及时升级杀毒软件, 定期杀毒,防止病毒传播。学期初由管理人员统一安装教学软件和还原软件,做好系统盘的保护。只有加强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才能使多媒体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延长寿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4.定期培训,科学使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除了承担正常的教学活动以外,非教学时间还承担学生社团的活动,基本都是满负荷运转。很多故障都是由操作不当造成的。因此应加强对全体师生多媒体设备操作培训,使教师和学生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规范使用方法和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降低故障率。同时,应加强宣传和教育,使师生树立对学校公共财产的保护意识,爱惜设备,使用完毕及时关闭投影仪,不随便安装垃圾软件,提高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率。

三、结语

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强、服务性明显的综合

性工作,是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支撑和保障,高校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已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只有科学、规范的管理,才能有效避免问题产生,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室的作用,使其更好地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陈金玉,吴德垠,罗仕健,蒲小畿.高校多媒体教室及其教学设备管理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7):85-89.[2]彭桂山.高校多媒体教室建设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7):38-39.

[3]李淑春.高校多媒体教室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6):88-90.

[4]沈爱涛.高校多媒体教室建设与管理[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2).

[5]李建华,李立锁,张继高.做好多媒体管理工作促进教学改革[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8(3):121-122.

基金项目: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管理研究项目——新校区多媒体教室网络化管理与可视化评价系统的实现(项目编号:zlgc201231)。

作者简介:周晴(1982— ),女,汉族,安徽含山人,硕士,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评价科科长、实验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教学质量评价。

・1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