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 水质电导率naiml量原理分析及方法介绍 济宁技师学院就业科 姬忠勇 [摘要]电解质电导率是电解质溶液的一个基本物理量。它是电化学分析的重要参数,也是衡量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电导率测 量广泛应用于环保、食品、医药、化工、物理、电子、电力工程等诸多领域。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质的好坏 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关键词]电导率 测量原理 分析方法 0.研究背景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接触最密切的物体之一,近年来,随着科 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饮用水、蒸馏水、生物水、工业水等需求量的 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技术需要对介质的导电性能给出准确的 分析和评价,并且在准确度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电解质电 导率是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能的一个基本物理量。电导率的测量广泛应 容。双电层电容与溶液电阻串联,在低阻溶液测量时,其容抗与溶液电 阻相当,分压作用明显。电解质电容与溶液电阻相并联,高阻溶液时与 溶液电阻相当,分流严重。电极引线分布电容可以并入电解质电容,一 起考虑,一般电解质电容远小于电极引线分布电容。 (3)温度的影响。影响溶液电导率变化最大的外在因素是温度,温 度直接影响溶液中电解质的电离度、溶解度、离子迁移速度、溶液的粘 用于环境监测、工业流程控制、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和产品质量检验过 程,电解质电导率计量对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国防各部门都有 重要价值。 1.电导率测量的主流方法 电导率测量的方法众多,但一部分方法实现比较困难。这里着重 介绍电导率测量的主流方法,即较容易实现的方法。按电导率测量的 原理可以大致分为四种形式: 1)平衡电桥测量原理法:它是将电导池作为惠斯登电桥的一个桥 臂,通过调整另一只桥臂可变电阻使电桥达到平衡,从而计算出电导池 的电导率。 2)直接电阻分压原理法:它是通过测量与电导池串连的分压电阻 上的分压,并且分压电阻分档可调,后接放大、检波(整流)和滤波电路, 这是一种相当成熟且应用广泛的测量方法。 3)利用运放I/V变换原理法:将电导池直接与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相 连,通过反馈电阻在运放的输出端就可得到与输入电流成正比的电压 信号。 4)变频法:它是将电导率转换成与之成正比的频率信号,可以用电 阻一频率变换电路;或采用时基电路与电导电极传感器构成多谐振荡电 路将电导率转化为频率信号,电极作为振荡电路的一部分。这种方法 提供了高精度远距离的传输方式,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做成便携式 电导率仪。 2.水的电导率 2.1水的电导和电导率 2.1.1有关于电导的基本知识 物质按照其在电场作用下导电与否可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 体。导体又可按导电方式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导体依靠自由电子在电 场作用下作定向运动而导电,故称之为电子型导体;第二类导体则依靠 离子的定向移动而导电,故称之为离子型导体。在工程技术上,通常用 电阻来衡量第一类导体的导电能力,用电导来衡量第二类导体的导电 能力。本文主要研究第二类导体的测量技术,常见的离子型导体为各 种电解质溶液。 当电流通过任何一种导体时,都会受到阻力的作用。对于第二类 导体,我们用电导和电导率来表示这个阻力的大小。原因在于:电子型 导体的电阻温度系数一般是正的,而离子型导体的电阻温度系数一般 是负的。当采用电阻的倒数即电导来表示离子型导体的导电能力时, 电导的温度系数也是正的,给实际应用带来很多方便。 2.1.2电导率的表示方法 导体的电阻可表示为: 尺 JD ‘2—1) 式中 为导体的有效长度;A为导体的截面积;J0为电阻率;R为电 阻。 式(2-1)不仅适用于金属导体,对于溶液在交变电场下也是同样适 用的。因为电导是电阻的倒数,所以电导可以定义为: G=去=(ID丢)一= (2-2) 式中G为电导,单位为西门子(s);A为导体的有效横截面积; 为 电导率。 电导率 是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重要标志。由于电导率 是电 阻率JD的倒数,由式(2-2)可知电导率: : =去去=去 (2-3) 式中 为电导率,单位为S/m;口称为电导池常数即电极常数。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测量溶液电阻就可以得出溶液的电导率。 2.2影响电导率的因素 (1)极化效应(包括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电解过程中,电极两端 加直流电时极化严重,溶液电阻有增大趋势,误差很大。因此不能采用 直流电源,而是采用交流电源。一般的说,施加交流电源时电极极化现 象比较轻微。但在测量高浓度溶液时,电极电流密度过大或电源电压 有直流分量等情况下,仍有明显的极化现象产生。 (2)电容效应。其源于双电层电容、电解质电容和电极引线分布电 度、膨胀度等,从而对电导率有直接的影响。在被测对象不变的情况 下,为统~和比较水质,公认25℃为电导率的标准温度。当水温不为 25℃时,就要进行温度补偿,折换成25℃时的电导率。由于溶液的电导 率是随着溶液的温度呈非线性变化,而且电导率的温度系数又随电导 率呈非线性变化,不同纯度的水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的温度系数。 2_3常见的水电导率的测量方法介绍 目前对电导率的测量通常采用电极电导率测量法、电磁电导率测 量法和超声波电导率测量法等,但后两种方法因受测量机理所限,仅局 限于高电导率溶液的测量,对于高纯水溶液的测量普遍采用电极电导 测量法。电极电导测量的方法主要有电桥法、分压法、运放法、脉冲法、 频率法、相敏检波等。这些方法对于解决电导率测量中的极化效应、电 容效应各有特点,本节将介绍这些方法的工作原理,并对它们进行比较 和总结。 2-3.1电桥测量法 电桥是测量电阻的一种最基本的也是精度较高的一种方法。根据 读取测量结果时桥路所处的状态不同,又分为平衡电桥测量法和不平 衡电桥测量法。 被测电阻R 作为电桥的一个桥臂,R.,R 及R坝0分别是电桥的其它 三个桥臂。当电桥处于平衡状态时,检流计指示为零。当R 发生变化 时,电桥失去平衡,检流计就会有电流流过,指示不为零。此时,改变R 和R 的比值,使电桥恢复平衡。从电桥的平衡关系可以得到: 鲁R (2-4) 因为R。是固定的,由R,,R 的比值,可以由式(2—4)确定被测电阻 R 。平衡电桥测量法的特点是对电源要求不高,测量结果比较精确。 2-3-2分压法 把振荡器产生的一个交流电压源E,送到电导池R与量程电阻(分 压电阻)R 的串联回路里,电导池里的溶液电导愈大,R。愈小,R,获得的 电压U。也就越大。将u。送至交流放大器放大,再经过讯号整流,以获 得推动表头的直流讯号输出,表头直读电导率。分压电阻R.上的电压 降可以表示为: = E(2-5) 2_3.3运放法 电导率的测量过程中,两电极间加上恒定振幅电压信号,电极上流 经一定的电流I ,电流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数量,被测介质的 电导率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V 成正比。运放式电导率测量电路在 量程范围内线性度较好,输出信号的幅值与被测电导成正比: Vo=- E= EG(2-6) 上式是理想情况下得到的结果,具体设计电路时要选择合适的运 算放大器,考虑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增益、输入阻抗和通带带宽等因素。 由于采用交流激励,还应注意引线电容等造成的阻抗变化。 2-3.4频率法 频率法的设计思路是将溶液电导作为振荡电路的一部分,振荡电 路所产生的振荡信号频率随着溶液的电导率变化而变化,从而通过测 量振荡信号的频率确定被测溶液的电导值。 该方法直接把溶液电导转换为振荡信号的频率,输出信号容易实 现远传或光电隔离,可以实现较高的分辨率。但是本质上,这种方法仍 把溶液视为具有理想的纯电阻特性,而没有考虑双电层电容的影响,所 以仍有原理性误差的存在。 参考文献 [1]于洋,许会,白静杰.电导变送器的研究与应用仪表技术与传感 器,2000,(6) 【2]王二福.温度对超纯水电导率测量的影响及其对策.华北电力技 术,1994,(5) [3]吴永昌.电导率测量中温度的影响及补偿方法分析仪器,1990,(3) [4]方初良电导式分析仪表.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 [5]傅卫卫.工业水处理过程中电导率测量方法的研究.浙江大学学 报,1999,33(2)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