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小城镇规划管理机制创新探究
刁文静
(滕州市规划局,山东 滕州 277599)
摘 要:小城镇规划管理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环,虽然目前小城镇规划发展如火如荼,但是在具体规划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不足,针对相应规划管理机制进行创新也就显得直观重要。本文就以新型城市化发展为背景,探讨了小城镇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机制创新策略,以供参考。关键词:小城镇规划;管理机制;新型城市化;问题;创新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2-0077-01
新型城市化发展带动了我国社会的快速进步,在该背景下,小城镇规划管理工作同样也表现出了较为理想的发展效果,成为目前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重点。但是在目前新型城市化背景发展下,小城镇规划管理工作同样也面临着较多的问题,表现出了明显的无助和无奈感,具体执行中同样出现了较多的缺陷。基于此,在未来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切实做好小城镇规划管理机制的创新研究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应该予以高度重视。1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小城镇规划管理困境分析
1.1 规划管理理念滞后
在现阶段小城镇规划管理工作开展中,其存在的一个基本困境和问题就是相应规划管理理念比较滞后,很多小城镇规划建设仅仅考虑到人口和经济层面的发展要求,没有能够真正做到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必然影响小城镇规划管理水平。在当前很多地区小城镇规划管理中,都往往仅仅着眼于一个目标和细节进行处理,忽视了整个小城镇的全方位共同发展,比如在永宁镇的规划管理中,仅仅关注于古城的保护和开发,忽视了整个城镇的现代化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当地居民层面必然出现了严重滞后性问题,最终影响其有序运行。1.2 小城镇文化管理不当
在新型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小城镇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文化层面,因为小城镇规划发展中没有切实做好文化方面的相关工作,很可能导致严重的文化受损问题出现。在小城镇规划管理中,文化方面的工作比较难以把关的就是外来文化和自身原有文化的协调,在当前很多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往往对于自身文化过于保护,对于外来文化一概否决,力求凸显自身文化特色。该规划管理模式虽然确实有效凸显了自身文化根源,但是同样也不利于诞生新文化,对文化多样性以及多元文化的发展不利。1.3 管理权责问题
对于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小城镇规划管理工作的落实,其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具体管理机制和结构方面,因为相关管理权责不一致,必然也就很可能影响到小城镇规划管理的流畅度,还容易出
现缺位或者是管理的重叠问题。小城镇规划管理中一般城镇自身不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受到了其它机构的影响,往往还需要听取上级意见,并且在整体规划开发中还应该协调开发商,关注小城镇经济发展需求。基于此,在小城镇规划管理中受到了多方影响,管理权责必然也就不够理想,整体规划管理效果受损。1.4 缺乏必要生态学关注度
在新型城市化背景发展下,小城镇规划管理工作还往往容易忽视生态环境方面的要求,一些小城镇在规划发展中仅仅关注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的协调,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甚至还存在以环境换取发展的问题,最终也就很容易导致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效果受损。当然,小城镇规划管理中生态效益的体现对于多个要素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规划管理的难度同样也比较大,不仅仅是需要做好绿化工作,还需要关注生态平衡性效果,对于小城镇规划管理提出了高要求。2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小城镇规划管理机制创新策略
2.1 创新管理理念
对于小城镇规划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优化应该首先关注于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从小城镇规划管理理念入手优化,注重培育更为系统协调的小城镇。基于此,小城镇规划管理工作应该力求培育系统化和多边主义的理念,注重小城镇规划发展中可能涉及到的多方面要素,能够关注多学科发展,致力于从多学科入手进行小城镇发展的规划,不仅仅需要体现务实性,同样也需要关注于现有资源以及未来发展需求,杜绝在小城镇规划发展中存在明显的病态问题,尤其是需要加大经济转型、文化融合以及人民生活等关键内容的协调。2.2 关注小城镇文化融合发展
针对小城镇规划发展工作的落实,注重文化层面的建设同样也是比较核心的基本点,为了更好提升小城镇文化发展协调性,在文化融合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于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有效融合,加大对于外来文化和自身文化的研究力度,能够详细明确未来小城镇在文化方面的发展需求。小城镇在规划建设中体
现自身本土文化是比较核心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特色小镇的关键手段,在此基础上,小城镇发展中还需要关注外来文化的融合,研究如何实现文化多元性发展。
2.3 构建协同管理机制
为了更好提升小城镇规划管理水平,必然需要关注于自身管理机制和机构的完善,努力实现权责方面的协调统一,促使小城镇规划发展更为高效有序。基于现阶段越来越繁杂的小城镇规划管理任务,在具体工作执行前应该明确各个部门的权责利益,注重寻求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结合点,促使其能够围绕着共同目标努力,规避在规划管理中出现的明显混乱现象,尤其是需要明确主管单位,做好协调控制工作,以务实为核心,构建新型小城镇发展体系。2.4 关注生态效益
未来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发展更加需要关注生态效益,避免因为过于接收城市发展中迁移出来的一些工业产业,最终影响自身可持续协调发展。当然,这种生态效益的关注需要体现在多个层面,不仅仅需要加大绿化程度,还需要把握好生态环境和小城镇综合发展的协调性,注重体现以人为本原则,加大对于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打击力度。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型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小城镇规划发展同样面临着新局面,在小城镇规划发展中应该充分研究现阶段存在的弊端和病态问题,如此也就能够在未来针对规划管理机制进行不断创新改进,最终提升小城镇规划发展水平。参考文献:
[1]王军.基于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小城镇规划管理机制创新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244.
[2]张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城市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109.
[3]廖永伦.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6.
[4]张杰,沈喆莹.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小城镇规划管理机制创新[J].规划师,2013,29(3):24-28.
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