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蒙氏数学对应教案
【篇一:幼儿园蒙氏数学教案】
篇一:第二学期 小班蒙氏所有教案
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 小班第 1—2周日活动记录
年月日至年 月 日 执教:
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 小班第 3-5周日活动记录
年月日至年 月 日 执教:
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 小班第 6-7周日活动记录
年月日至年 月 日 执教:
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 小班第 8周日活动记录
年月日至年 月 日 执教:
篇二:中班蒙氏数学
中班蒙氏数学:数的守恒(5以内)
.
活动目标:
1能不受实物排列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初步感知5以内等量物体的数量守恒。 2能自己检查操作的结果。3.养成做事细心、专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吹泡泡”;5辆玩具汽车。2学具准备:“吹泡泡”;塑料拼花1筐;白纸、铅笔。3.《操作册》第4册第25-26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走线,线上游戏:一二三四五。幼儿一边念儿歌(儿歌附后)一边走线。儿歌念完,幼儿要快速地找到4个同伴,5人一组,摆出各种造型,教师扮演猎人,检查每组幼儿人数是否为5个,找错的或找不到5个的则要在圈中跳5下,或学小动物叫5声,原地转5圈等。
2. 集体活动。
①感知5以内等量物品数量的守恒。
创设情境:动物王国一年一度的汽车拉力赛马上就要开始了.看,小汽车们陆续全场了.教师出示5辆玩具汽车,集体点数并说出总数。 教师将5辆玩具汽车摆成不同的队形,每摆一次就请幼儿说说是什么队形,在数量上是否有变化。
小结:不论怎样摆,5辆车还是5辆车,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
②操作学具,进一步感知5以内等量物品的数量守恒。
继续革命创设情境:小汽车整理好了队形,现在开始造型表演,我们用泡泡代表每辆汽车的停车位,帮它们排出各种不同的造型吧! 幼儿拿出学具“吹泡泡”(只拿出一种颜色的泡泡),在工作毯上按大小分类后自由摆放,在操作中感受不论泡泡的大小、摆放位置怎样变化,数量总是不变的。
3. 游戏活动。
游戏“队形变变变”。请5名幼儿上前,教师飞飞告诉他们要站的队形,集体数5理(1-5或5-1),站好后请下面的幼儿说出幼儿这5名小朋友站的是什么队形,在人数上是否有变化。变换两至三次队形后,再轮流请其他最先说出队形的5名幼儿上前来重新玩游戏。` 小结:5个小朋友,不论怎么站还是5个。
4. 分组活动。
教师:还有很多物品都想来玩造型游戏,我们到各种不同的组里看看吧!
第一组:操作塑料拼花,每5片一组,拼不同造型。
第二组:操作“吹泡泡”中的颜色相同或大小相同的泡泡。幼儿将5个泡泡在白纸上摆成不同造型,完成后相互交流,检查并演示自己的操作。
第三组:做《操作册》第4册第25页的活动“5个筹码来站队”。
5. 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
每组请1-2名幼儿讲述并演示自己刚才的活动内容或成果。
小结:5个物体虽然颜色、形状不一样,排列的形式不同,但数量没有变。
一二三四五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与排列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准确计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活动重点:感知并说出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变。
活动准备:1、教、学具:“吹泡泡”2、20个吹泡泡小孩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走线
.
2、线上游戏:我有一双小小手,变成星星闪呀闪,变成风车转呀转,变成蝴蝶飞呀飞,我有10个手指头,变成小鼓咚咚咚,变成小鸡叽叽叽,变成小狗汪汪汪,我有一双小小手,又灵巧来又能干,我有10个手指头,相亲相爱不分离。
二、认知活动
师:我想送给小朋友们一些画作为小礼物,可是画了一个晚上才画了这么几幅画,我们一起来数数吧。
幼:跟随老师点数1、2、3、4、5、6、7、8、9、10
师:我把他发给刚才游戏中表现最好的小朋友吧(请10名幼儿上前将画发给他们) 师:现在这些小朋友手里的画一共有多少幅?
幼:10
师:请这10位小朋友收好这些画,和老师一起把画折一折吧
幼:将画折成小方形,拿在手里
师: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些画的数量有没有变化,变多了还是变少了?
幼:数一数回答没有变。
师:那么这些画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
幼:外形变了,数量没有变,还是10幅画。
小结:非常棒!这10幅画不管是展开的还是折起来的,数量都不变,还是10幅画。 篇三:幼儿园蒙氏数学教案——比多少
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探索两组物体(5个以内)的多少。
2、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掌握重叠和对应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会比较两组(5以内)物体的多少。 活动难点:
幼儿自己尝试找出比较物体多少的两种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超市游戏。(碗和勺子)
.
3、颜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组,每组不超过五个,用学具袋装好。)
4、猫和老鼠头饰若干。(各占幼儿人数的一半。)
5、操作册第1册第17-1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听音乐走线。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今天,老师买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个碗和五个勺子)
教师:请小朋友们帮老师看一下碗和勺子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篇四:大班下学期蒙氏数学:认读100以内的数 教案
每 日 教 案
篇五:蒙氏小班教学内容
蒙氏小班教学内容
.
一、日常生活教育:
1、教室常规——
⑴走线(目的):协助孩子练习肢体的平衡感,学会控制自己的速度,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踩到别人。
①徒手直线——a、教孩子听着音乐走,保持距离;
b、跟老师或同伴变换手部动作或变换音乐的速度; c、学会自然走,熟练后增加难度。 ②持物直线——给孩子易倾斜或易摇晃的物品与易掉落的物品。(例如:水杯、旗子、球、串珠、沙包、勺子盛物等)
⑵寂静游戏(目的):听力、记忆力、顺序性、差异性训练。(例如:接龙类) ⑶铺工作毯(目的):强化正确使用工作毯的方法。(例如:铺、卷、绕、搬等) ⑷拿取教具的方法——a、正确掌握取放教具的方法; b、正确拿托盘的方法; c、正确辨别标志符号。
⑸认识物品——a、认识班级物品;
b、认识自己物品的位置。
⑹正确使用危险品——a、使用刀切物;
b、使用剪刀;
c、递剪刀。
.
2、生活礼仪——
⑴正确的坐姿与站姿——跪坐或盘坐。
⑵学会打招呼——早上好、你好、再见。
⑶学会搬椅子与正确开关门——双手要轻轻的。
⑷引导孩子学会感谢和道歉。
⑸知道团体游戏的规则,并遵守。
⑹学习如何打喷嚏、打哈欠。
⑺用餐礼仪——食不言、寝不语。
3、照顾环境——
⑴正确摆放物品。
⑵学会收拾、整理。
⑶做值日生、摆餐具。
4、照顾自己——
.
⑴教孩子有顺序地穿脱衣服。
⑵正确穿脱鞋子。
⑶学会洗手、洗脸。
⑷学会漱口、擦鼻涕。
⑸自己用勺进餐、喝水。
⑹学会入厕、擦屁股。
5、大肌肉动作练习——
⑴学会自然站立、走、跳、双手着地爬、钻、拍球和滚球。
⑵基本体操、律动。
6、小肌肉动作练习——
⑴五指抓——从大颗粒到中颗粒再到小颗粒;
由易到难;
按物体的颜色、大小、材质与感官的分类相结合。 ⑵三指抓——按颜色、大小、材质的不同进行分类;
.
练习点数,增加数量;
作配对练习。
⑶二指捏——较小颗粒的捏;
容器的高度与口径的变化。
⑷一指摁:训练大指向下按的力量。
⑸舀的工作——a、舀固体;(例如:用一次性的杯子做娃娃,挖个小孔当嘴巴喂豆子) b、舀液体;
c、用漏勺舀漂浮物。(注:难易程序在于勺子的
深浅程序与材料大小)
⑹倒——a、有嘴有把的倒;
b、有嘴无把的倒;
c、无嘴无把的容器倒。
⑺折——对边折;
对角折。(先让孩子练习折毛巾,再到折纸)
.
⑻敲——敲接面要大些。
形式排列地串。
⑽缝——穿线板;
福氏教具g1。
⑾夹——可以让孩子分类夹。
⑿撕——从撕直线到撕图形。(由双手二指完成)
⒀挤——针筒吸水;
带孔的塑料瓶。
⒁剪——用剪刀剪直线。
⒂揉
⒃食物的准备——切馍片。
二、感官教育:
1、插座圆柱体——感官展示配对练习;
.
序列展示用三阶段讲解概念(大小); 使用教具做序列练习; 提供延伸教具强化;
完成纸上作业;
视幼儿的接受水平,下学期讲三个物体的比较。
2、粉红塔——感官展示:a、认识每块粉红塔,感知每块的大小;c、区分大小,掌握概念。
序列展示:a、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b、塔与卡的配对;
c、用卡片进行序列练习;
d、需要提供示范卡,制作要求必须按同
等大小;
e、完成纸张作业;
f、下学期进行三者量的比较;
g、粉丝塔与延伸教具的练习;
.
、做塔与卡的配对; b
h、粉红塔与棕色梯的综合练习,需提供
范例图。
3、棕色梯——感官展示:a、认识每一个棕色梯,感知粗细; b、用玻璃珠感知渐次性;
c、棕色梯与卡的配对。
序列展示:a、认识棕色梯的序列练习;
b、棕色梯与卡的配对;
c、用卡片进行序列练习;
d、需要提供示范卡,制作要求必须按同
等大小;
e、完成纸张作业;
f、下学期进行三者量的比较;
g、棕色梯与延伸教具的练习;
h、粉红塔与棕色梯的综合练习,需提供
.
范例图。
【篇二:蒙氏数学教案】
游戏“色彩娃娃站起来”。教师发出游戏口令,说到哪种颜色娃娃,贴有相应颜色点点的小朋友就站起来。如:“请红色娃娃站起来。”则所有贴红色点点的幼儿都音乐游戏“找朋友”。教师放音乐′a幼儿跟着音乐,边唱边拍手找贴有和自己相同颜色点点的幼儿做朋友。游戏熟练后,幼儿可以互相交换不同颜色的点点再进桨
行游戏懑铅
4. 分组活动。
第一组:粘贴画“色彩娃娃穿新衣”。幼儿将三种颜色的色彩娃娃头粘贴在白纸上,然后给每个娃娃选相同颜色的衣服并粘贴n
第二组:操作学具“色板”。请将相同颜色的两块色板放在一起,试着说出每块色板的颜色名称n
第三组:操作彩色笔。幼儿将相同颜色的彩色笔找出来成为好朋友放在一起。
5. 交流小结,收拾学具n
具与分组操作材料收拾整齐n欣赏幼儿分组活动的成果,巩固幼儿按颜色配对的规则意识。引导幼儿将学
.
z 双同求导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一种属性找出同类或不同类的物体,并尝试说出物体的特征。2. 尝试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归类。
3. 体验操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彩色鱼”;神秘袋若干(装人相同的几个物品和1个不同的物品,如放5 条大鱼和1 条小鱼)。
2. 学具准备:“彩色鱼”:彩笔若干:神秘袋若干。
3. 《操作册》第1册第3-4 页。
活动过程:
1. 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幼儿和教师边念儿歌(儿歌附后边在线上做相应的动作。2. 集体活动。 ①找相同。
.
创设情境:海洋馆里的热带鱼一起出来旅游,.看它们排的队伍多整齐啊!
教师请幼儿拿出学具“彩色鱼”,将一样大的鱼排成一排。幼儿找出大小相同的彩色鱼(见图
一)。
教师请幼儿将一样颜色的鱼放在一起。找出颜色相同的彩色鱼(见图二)。
红色的鱼蓝色的鱼紫色的鱼绿色的亘青色的鱼
囫 找不同。
教师拿出神秘袋,将其中的彩色鱼一一摆在地上,请幼儿萃中下郏同的一条鱼。神秘袋可换其他物品继续游戏,请幼儿找不同。
3. 游戏活动。
游戏“小鱼游”。请幼儿将小鱼贴在胸口,听音乐游来游去,当音乐停,听口令同类的小鱼游在一起。
4. 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彩笔。请幼儿将相同颜色的彩笔找出来。
第二组:神秘袋。幼儿将神秘袋里的物品一一摆出,找出不同类的物品
.
第三组:完成《操作册》第1册第3 页的活动。
引导幼儿将学具收拾好。放进“分类袋”里。
举旦玉牢叫歼阳
活动目标:能按物体的一种肥性找川同类戍不同类的物体,井尝试说出物体的特征。
2. 尝试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归类。
3. 体验操作的快乐。
1. 教具唯各:“彩色鱼”:红色、赀色篮子或金子各厂个。
2. 学具准各:“彩色鱼”;精呆若干i一张纸上面贴3 条大(/j、)鱼1条小(大)鱼月一张上面贴3 条红色(色)鱼 条黄色红色)鱼。色鱼
3. (操作册》第1册第3-4 页。
活动过程
1. 预备活动,走线。
教师:小朋友们好1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海底世界要举行一个盛大的舞会,节目是鱼宝宝们的舞蹈,鱼宝宝想情小朋友们帮它们把演员选出来。你们愿意吗? 幼儿:愿意。
.
教师:请小朋友一个一个过来排好队,我们一起到小鱼家把它iiltr出来pbi∮?宝宝告诉老师去它们家的时候一定要走这个独木桥,走的时候要像老师这样脚跟挨着脚尖走(听音乐走线)。
教师:鱼宝宝家到了,请小朋友一个一个过来把我们的鱼宝宝们领位幼儿一张学具彩色鱼卡片川 请领到小鱼宝宝的小朋友回到回去吧(每
2. 集体活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宝?知道的请举手告诉老师。
教师:现在请你们和身边的小朋友比一比、扌一看你领到的是什么样的鱼宝 幼儿:我的鱼宝宝是红色的。
幼儿:我的鱼是最大的。
(1)找相同。
①按大小找相同。
教师:请小朋友看扌老师手里的鱼宝宝,(教师出示大鱼)哪些小朋友手里的 鱼宝宝跟它一样大昵?埔你们站起来井给你的周围的小朋友扌一看i
教师:大鱼宝宝都找到了。请你们轻轻地坐下。
教师:小鱼宝宝也找到了。请你们轻轻地坐下。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找到了大鱼宝宝和小鱼宝宝t它们说谢谢你们,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
.
囫按颜色找相同n
教师:鱼宝宝们准备跳舞了,看!这里有两个舞台。它们一样吗?
出示两个不同颜色的篮子。指着红色篮子:这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红色的。
出示黄色篮子问法同前。
教师:红色的舞台说了。我要请跟我颜色一样的鱼宝宝到我这里来跳舞。黄色的舞台也说了。我也要跟我颜色一样的鱼宝宝到我这里来跳舞。
教师:诺小朋友们一个一个过来。把你手里的鱼宝宝送到舞台上来吧!一定不要让鱼宝宝走错舞台噢!
幼儿操作。
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红色的鱼宝宝到了红色的舞台上了呢?(引导幼儿验证)同样的方法验证黄色的鱼宝宝。
(2)找不同。
教师:我们选出来的鱼宝宝们要表演了,快请它们出来吧!(教师出示两组彩色鱼)鱼宝宝们说了,要一样的鱼宝宝才能在一起跳舞,它们一样吗?
.
幼儿:不一样。
教师:请小朋友们把不一样的鱼宝宝找出来吧i?
请2 名幼儿上来找出后,提问:你手里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大的还是小的) ,黑板上是什么颜色的(小的还是大的)?
3. 分组活动。
第一组:找相同(彩色鱼)。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些鱼宝宝也要来参加舞会,请小朋友们把相同的鱼宝宝放到一起吧?巨
第二组:找不同(糖果)。舞会上还有好多好吃的糖果,可是有些糖果走错了地方,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第三组:做《操作册96 3-4 页的活动。
教师:舞会结束后,好多的物品都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了,请小朋友帝它们找
蘸即可,在按手印时大声说 “你好”!
看一看这是什么?
这橡树的名字叫“班级树”,因为我们班级的每个小朋友和老师都要“住” 到树上去。
2. 等班级树上的手印千后,谙幼儿把自己的照片背面涂上胶水,贴在手印画上。 ● 组织幼
.
儿分享交流。
一一你自己 “住” 在 “班级树” 的什么地方?旁边 “住” 了谁?
“班级树” 上住了全班的小朋友,大家要相亲相爱,高高兴兴地生活在一起。
活动目标
. 学习运用手印,c叫地13同伴合作扒印班级树。
e 感受与同伴合作画h川的乐趣。
活动准备
●安全颜料 雌各一个圃定容器,内赀一块一样大小的海绵,在海绵里倒上预料)。 e 在大卡纸上画一棵班级树 (大树) 贴到#0上。
● 幼儿的一寸照片或大头照一张、胶水。
e a4色纸,幼儿至少人手丁张。
e 幼儿人手一条围裙和套袖,活动开展前协助幼儿穿戴好,
活动过程
e 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幼儿用书,了解 “小手益手印 和 “小手班级树” 的做法。 首先,
.
用一只小手味一味颜料。然后,两只手搓一搓。最后小手用力按在纸上,再轻轻打开。诖!手印益好啦?
书上有一棵 “小手班级树”,这是怎么做的呢?
小手在白纸上盖好手印后,剪下来,再把手印背面涂上胶水,粘到班级树上。
我们今天也来做一棵班级树吧。
e 给幼儿每人发放一张白纸,教师示范手印画方法,幼儿在白纸上拓印。
小手出门找朋友,对春颜料说: “你好i 痹偃デ浊状蟀字健G迥阌靡?只小手去轻轻葩一下颜料,再在白纸上按一下。
e 和幼儿一起做一棵班级树;先让幼儿在班级树上益手印,等手印干后,再在手印上贴照片。
1. 幼儿分组轮流在树上拓手印画,教师提醒幼儿在脱取颜料时只需轻轻一
活动舀 于无」一l√」i ul?
. 观察画面,理解儿歌内容。
●尝试通过身体动作表达不同的情绪。
活动准备
.
e 幼儿用书: 《我上幼儿园》。
e cd: 《我上幼儿园》。
活动过程
. 播放cd,请幼儿欣赏儿歌,初步理解儿歌内容。与幼儿一起听cd,听听儿歌里说了些什么? c 、
小女孩第一天是什么?第二天呢?
●与幼儿一起看幼儿用书,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理解图画中人物的动作与表情等传达出的情绪。
看看画面上画了些什么?
第一天小女孩是什么样子的?、内 、
为什么说她是毛毛曳?
一一孝一学毛毛虫的样子。
一一你觉得她开心还是不开心?
第二天小女孩变成什么啦?
.
一一这幅画面上都有什么?
花蝴蝶飞起来决不快乐呢?
__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花蝴蝶,去找你的好朋友,找到后抱一抱。
. 再次播放cd ,请幼儿学念儿歌。
. 请幼儿尝试一边跟着念儿歌,一边配合儿歌内容模仿毛毛虫缩起来的样子和花蝴蝶飞来飞去的动作。
’◥活动目标
e 学唱歌曲。
e 学习使用打击乐器演奏欣曲。
1另动准备
e 幼儿用书: 《找朋友》。
e cd : 《找朋友》。
e 幼儿人手一个铃鼓。
e 歌曲: 《找朋友》 r附)。
.
日内过程
e 教师播放co 《找朋友入 确幼儿一边欣赏砍。一一谁在找朋友?曲,′一边行幼儿用书。 - 丁找到好朋友后怎么表示友好?
. 请幼儿跟教师学唱歌曲。
e 给每名幼儿一个铃鼓,教师向幼儿示特点。范使用铃鼓的方法,79::一一这是铃鼓,我们一起看冒它的样子。铃鼓的发音——它发出什么声音呢?我们一起昕一昕。
圈,用大拇指顶在边上,这样可以——怎么样让铃鼓发出声音呢?小朋友们要用:. 教师向幼儿示范跟随歌曲节奏晃,稳稳地拿住,不容易掉。右手4个手指握住铃鼓,的毕动铃鼓。动铃鼓,请幼儿模仿教师跟着歌曲。节奏晃
活动形式:。集体0区域口日常0逗子
重点领域:。语言。社会0健康○艺术0科学
活动目标
e 学习交朋友的方法。
. 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
. 挂图: 《认识新朋友》。
. 海报纸、笔。
●请一名其他班的老师作为客人朋友。
活动过程
. 教师引导幼儿看挂图,了解画面中交朋友的方法。
一一斑上来了位新朋友,见到她要微笑。
其次,要相互介绍自己的名字。怎么介绍呢?
大家好,我叫xxx,你叫什么名字?
新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怎么办呢?比如新朋友不知道水杯放在哪里,你会对她说什么? 一一假如你们正在玩一个好玩的游戏,你会邀请新朋友一起玩吗?怎么对她说? 我们在玩一个好玩的游戏,请你跟我们一起玩吧。
. 请其他班的老师扮演客人朋友,和幼儿模拟交朋友的方法。
【篇三:中班蒙氏数学】
中( )班蒙氏数学期末测试
.
一、按规律填数字:(20分)
二、
看数画珠码图:(12分)
三、按规律找一找,画一画:(6分)①→ ↓ ← ↑
②
五、数一数,填一填:(8分)
= ( )
= ( )
=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