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是社会主义性质
徐崇温
邓小平说过,虽说现在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路上走。据此,有人说,我们现在还处在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样理解不符合邓小平的原意。这段话的主旨是:强调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就要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我们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为此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力发展生产力
。“事实上不够格”?不够的是什么“格”?这个格不是指“社会主义”的格,而是指“还没有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这个格。为什么说21世纪中叶我国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就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
?因为我国人口多,如果那时十五亿人口,人均达到四千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就达到六万亿美元,属于世界前列。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说我们现在还处在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更是不正确的。过渡时期不同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还没有解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胜谁负问题的时期。党的十五大已经把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固定下来,解决了这个问题。(摘编自《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4期,原题为《关于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辨析》
)马克思主义正处在方兴未艾之际
陈先达
一种思想体系能存在多久,首先取决于它在何种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要。从这一点讲,马克思主义正
·118·
处在方兴未艾之际。
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大的社会需要性,马克思主义承担的历史使命才刚刚开始,远没有结束。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没有发现有任何学说和主义能取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从其产生看,它开始于西欧几个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但就其传播来看,它很快超出了西欧、北美,传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传到全世界。这是因为它能同各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能够被民族化,适应不同情况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和群众性。马克思主义走出了书斋,走出了单纯知识分子范围,与千百万人民的活动结合在一起。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还在于它的创造性。马克思和恩格斯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总结新经验,探索新问题,始终没有停止过创造性的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后继者的杰出成就不仅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在新的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于他们继续把马克思主义向前推进。
有些人在谈论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危机。其实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危机,而是背离马克思主义造成的危机。这种危机,必然推动当代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去探索、思考,进一步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未来属于马克思主义。(摘编自《北京日报》2016年11月28日)
不忘本来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再出发的根本基点
陈祥健
陈舒劼
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
坚持不忘本来,就是要不忘老祖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老祖宗不能丢。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所系,它的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永远是我们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指南,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