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了劳动合同有效成立的条件和劳动合同期限的计算方式。劳动合同的成立需要满足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定资格、内容合法且形式合规的条件。劳动合同期限的计算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盖章之日起开始。双方需协商一致订立劳动合同,且意思表示真实。
法律分析
一、劳动合同有效成立的条件:
1. 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需具备法定资格;
2. 任何一方在签订合同时必须具备法律认可的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
3. 具备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才能成立。
2.劳动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合法,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所谓强制性规定就是当事人不能约定,只能按照法律规定办的权利义务。如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一个月以上的试用期,也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该条款将视为无效。
3.劳动合同需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订立。订立劳动合同的双方必须意思表示真实,任何一方采用欺诈、胁迫等手段与另一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二、劳动合同期限怎么算
劳动合同期限是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协商确定,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盖章之日起开始计算。劳动合同包括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具体的期限可由双方根据合同类型协商确定。
三、劳动合同怎么算有效力
签订劳动合同的过程中,要求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劳动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拓展延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二)用人单位应当具有法定经营资格,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已经取得许可;(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已经采用书面形式。
如果劳动合同不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或者采取其他方式不能实现劳动关系的建立,则劳动合同将无效。因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认真审查对方是否符合上述三个条件,以避免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况发生。
结语
劳动合同的成立需要满足双方具备法定资格、合法内容与形式、真实意思表示等条件。同时,劳动合同期限应由双方依法协商确定,且在签订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只有满足以上条件,劳动合同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三章 附 则 第一百零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法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步骤,报国务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