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起诉程序: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诉状,立案审查,交纳诉讼费后立案,不符合条件则裁定不受理或驳回起诉,可上诉至上级法院。开庭审理,达成调解或合议庭裁决。不同意裁判可上诉至上级法院。交通事故起诉后上诉程序:递交上诉状并交纳上诉费,送达对方当事人,进行答辩。二审审理后宣判,当事人履行义务或提出执行申请。如不服,可提出再审申请。交通事故起诉涉及民事诉讼和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一、交通事故怎样起诉对方?
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3、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4、不符合立案条件。
5、裁定不予受理。
6、裁定驳回起诉。
7、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8、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
9、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10、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11、开庭审理。
12、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向法院告诉庭提出再审申请;未达成调解协议。
13、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
14、不同意裁判:
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二、交通事故起诉后上诉的程序是什么?
1、向法院承办人递交上诉状,并按规定交纳上诉费,5日内法院向对方当事人送达上诉状副本,对方15日内进行答辩。
2、二审审理:维持原判;改判;发挥重审。
3、宣判后: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如不服,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对于交通事故起诉的具体情况,是属于民事诉讼案件的具体办理情况,当事人可以依据相关规定的程序来进行合法的认定,特别是对于驾驶人员存在严重的违法事实的,或者因违反交通法规而造成的事故的,还需要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结语
交通事故起诉对方的程序十分重要,包括立案、审查、答辩、开庭、调解、裁决等环节。当事人应依法提起诉讼,并遵守法院的规定和要求。若对一审判决不满,可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进行二审审理。最终裁决后,当事人应履行义务或提出执行申请。如仍不服,可向上级法院提出再审申请。同时,对于交通事故中的严重违法行为,还需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请当事人合法认定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邻省、市(地)、县交界的国、省、县道上,以及辖区内交通流量集中的路段,设置标有管辖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及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号码的提示牌。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二节 现场处置和调查 第三十二条 交通警察应当对事故现场开展下列调查工作:
(一)勘查事故现场,查明事故车辆、当事人、道路及其空间关系和事故发生时的天气情况;
(二)固定、提取或者保全现场证据材料;
(三)询问当事人、证人并制作询问笔录;现场不具备制作询问笔录条件的,可以通过录音、录像记录询问过程;
(四)其他调查工作。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四节 检验、鉴定 第四十九条 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交通肇事逃逸车辆的检验、鉴定自查获肇事嫌疑车辆之日起三日内委托。
对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后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对精神疾病的鉴定,由具有精神病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