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的三个阶段: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侦查阶段由机关负责,审查起诉阶段由人民负责,审判阶段由人民负责。刑事诉讼必须遵守法定程序原则和职权原则。
法律分析
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
一、侦查阶段: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审查决定。
二、审查起诉阶段:人民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人民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相关规定,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提起公诉。
三、审判阶段:人民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刑事诉讼法》第三条职权原则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负责。审判由人民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人民、人民和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拓展延伸
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定是指国家对刑事案件的审判流程、证据收集、审判程序等方面进行的法律规定。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刑事诉讼程序应当遵循公正、公平、合法的原则,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在刑事案件的处理中,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可靠性,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和诉讼权利。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旨在确保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结语
刑事案件的处理经历了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侦查阶段由机关负责,审查起诉阶段由人民负责,审判阶段由人民负责。刑事诉讼程序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保障被告人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旨在确保司法公正,维律的权威和尊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三百零一条 在审理过程中,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动投案或者被抓获的,人民应当终止审理。
没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财产确有错误的,应当予以返还、赔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