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4年冬季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

2024年冬季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

来源:星星旅游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秋冬季节,昼夜温差较大,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易形成传染病的传播。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新冠肺炎防控

  思想高度重视

  科学认知新冠疫情

  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合理安排出行,尽量在市内活动、非必要不离市,不前往近期出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和疫情发生重点地区。

  接送孩子时,家长应佩戴口罩,在规定地方有序排队,自觉拉开距离,不聚集。

  从严执行规定

  履行防疫法定责任

  从中高风险地区和疫情发生重点地区来(返)遂人员及与病例有轨迹重叠的人员,须立即向所属单位、居住宾馆、所在社区报告,遵从防疫规定、落实防控措施,并主动进行核酸检测、医学观察、自我健康监测。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故意隐瞒中高风险地区及疫情发生地旅居史和感染者接触史的,拒不配合执行疫情防控措施的,将依法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严格出行管控

  加强健康监测管理

  要严格遵守防疫规定、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做好个人防护。疫情期间关注自身健康,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不扎堆、勤通风常消毒、保持良好社交距离等。

  如有头痛、发热、咳嗽、乏力等异常症状,立即向社区工作人员报告,做好个人防护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就诊,途中应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积极参与接种

  共筑免疫安全屏障

  为最大限度维护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国家和省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统一部署,全省已于今年10月14日启动了新冠疫苗加强针的接种工作,对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实施加强免疫接种。同时,全市3-11岁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已经启动,敬请大家自觉响应号召,主动担当起社会责任及家庭责任,让孩子及时主动接种,共筑免疫安全屏障。

  3-11岁儿童新冠疫苗接种

  家长关注问题解答

  1、为什么要开展3-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

  开展3-11岁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工作,是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是筑牢全人群免疫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的措施。儿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在儿童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保障儿童学习、生活正常运转。

  2、3-11岁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安全吗?

  接种新冠疫苗是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重要措施,在12岁以上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的基础上,国家加快了新冠病毒疫苗在3-11岁人群中使用的相关研究,根据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的专家论证意见,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3-11岁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与18岁以上的人群没有显著性差异。

  3、接种了其它疫苗是不是还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在日常生活中,3~11岁儿童可能还会接种其他免疫规划疫苗或者非免疫规划疫苗,在接种新冠疫苗时,一定要与其他疫苗间隔14天以上。如果遇到被动物咬伤或者有外伤的时候,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疫苗时可以不考虑时间间隔的要求。

  4、我校3-11岁学生在哪里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沱牌镇文化站为我校适龄儿童“接种专场”,接种时家长必须全程陪同。学校安法办提前对3-11岁学生情况进行摸底统计,根据学校应接种人员情况研究制定详细接种工作方案和计划,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接种。

  5、接种了其它疫苗是不是还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在日常生活中,3-11岁儿童可能还会接种其他免疫规划疫苗或者非免疫规划疫苗,在接种新冠疫苗时,一定要与其他疫苗间隔14天以上。如果遇到被动物咬伤或者有外伤的时候,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疫苗时可以不考虑时间间隔的要求。

  6、3-11岁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应注意什么?

  第一

  认真了解

  在接种新冠疫苗之前,家长要了解疫苗知识、了解疾病知识,还要了解新冠疫苗接种的流程和自己孩子的健康状况。

  第二

  带齐证件

  接种时家长带着儿童的身份证、户口本等相关证件。

  第三

  阐明情况

  在现场要如实提供儿童目前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既往接种的禁忌证,让接种医生做判断。

  第四

  做好防护

  在接种过程中,不管是家长还是儿童,都要做好个人防护,配合当地防控工作,尤其在接种点。接种之后留观30分钟,大一点的儿童要避免剧烈运动。

  二、其他传染病防控

  症状及特征

  流行性感冒(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茶杯、玩具等,也可能发生感染。人群普遍易感。

  肺结核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发生在肺部,称为肺结核。肺结核通过呼吸道传播,病人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核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核即可能受到传染。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咯血、胸痛、乏力、食欲不振、盗汗等,病变广泛而严重的可有呼吸困难。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

  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见的症状有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胃肠炎症状。食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接触受污染的物品都可能被感染,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也具有传染性。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潜伏期8-12天,症状是口腔粘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伴有咳嗽、流涕、高热39℃以上,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水痘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染。

  手足口病

  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我校除了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配合学校做好传染病防控

  对于晨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以上、或有咳嗽、出疹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

  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

  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本班班主任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开具证明,方可返校。

  帮助孩子学会科学洗手

  餐前,便前便后,擤鼻涕、打喷嚏后,揉眼睛前,外出回家、到校后,去医院后,外出接触公共物品后,接触动物后,接触垃圾后都要及时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

  洗手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力-腕。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文明用餐习惯。

  合理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

  多喝白开水,不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场所

  如果必须到商场、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时,要科学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尽量避免非必要的跨境跨省旅行。

  做好居家环境卫生

  居室每天室内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

  做好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远离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家长本着“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到预防接种门诊为自家孩子接种疫苗。

  各位家长,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请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