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入职时,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服务期限和违约金,或是以“压工资”等方式减少员工的流失,给一些劳动者造成了合同未满离职就要赔钱的观念。
实际上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除了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和保密竞业限制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可以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在劳动者入职时约定的服务期违约金是无效的约定,用人单位扣工资、压工资等情形都是违法行为。
一、跟学生能约定违约金吗
不能跟学生约定违约金,因为是违法的。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二、违约金条款的适用情形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违约金条款只适用于两者情况:
一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的,可以约定违约金,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在适用违约金条款时,立法还作了特别限制,如规定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除了这两者情形之外,劳动合同法特别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对违约金条款的限制是国家立法对劳动合同关系中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干预,充分体现了劳动法的社会法特性,有利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保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