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景与丰收的喜悦。
学习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想象猜测,揭示课题。
师边描述边书写“荒”字:有一个地方草木死亡(书写‘草字头、亡’),水流枯竭(书写‘川’),十分荒凉,(学生齐读“荒”,在描红格上描“荒”字,)这个地方的名字叫“北大荒”(出示图片)过去,那里,没有成熟的庄稼,没有多彩的颜色,有的只是光秃秃的山岭和杂草丛生的原野,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一片——荒凉、荒芜。所以,人们就把这荒芜的地区叫做“北大荒。而现在的北大荒呢,又有一个名字叫“北大仓”,像藏了很多宝贝的美丽仓库。这不,我们走进她的秋天去看看。(板书:的秋天)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老师没有让大家停下来,你们就一直读课文,读完一遍站起来读第二遍。
(学生读课文)
2、检查朗读课文和学习部分生字和词语。
(1)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老师想听一听你们的朗读。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请一位同学读。(一生读)
(2)第二自然段
师:第二自然段生字特别多,让它们先跳出来和大家见个面。
出示:几缕(lv)流云 橘(ju)黄 绛(jiang)紫 五彩斑斓(lan)
锦(jin)缎duan (“锦缎”为认读字,其他为带读字,注意“缎”的读音)
师:这些生字新词组合成了这样一段内容(出示课文第二段)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象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先出示带生字拼音的段落,后去掉认读字“锦缎”的拼音,让学生认读。)
(3)第三自然段
师:第三自然段,请同桌之间相互读给对方听。(老师巡视)
(4)第四自然段
师:第四自然段,我们请平时朗读机会最少的两个同学读一读。
读后师生共同描红、临写“燃烧”两字。注意左窄右宽
(5)第五自然段
师:第五自然段是一个很长的句子,你们听我读一遍,注意老师是在怎么停顿的。
出示: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老师读后,先请一名学生读,然后大家齐读。最后一直把课文读完。)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我们已经把课文读通顺了。如果请你把这句话补充完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出示:北大荒的秋天 )
师:同学们的话语都是发字内心的赞叹。(板书:美)北大荒的秋天到处都是美景,课文只选择了几个地方,哪几处呢?(板书:天空 小河 原野)
三、“天空”美丽,美读印心。
师:(出示课文描写天空的段落)哪些词语让你读到了天空的美丽?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象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1、“一碧如洗”的画面美
师:读到这个词语,你好象看到了怎样的天空?(绿得像洗过一样,特别的干净)在我们刚学过的《拉萨的天空》中也有描写天空的词语。“湛蓝、透亮、纯净、明洁”的天空就是“一碧如洗”的天空。
(意图:学生联想到《拉萨的天空》中的词语:湛蓝、透亮、纯净、明洁……这些词让学生脑海中“一碧如洗”的天空形象越发清晰。)
2、“流动”的画面美
(1)课文中流动的画面美
师:老师要变魔术啦!(教师在电脑画图板中演示画上各种颜色。)一边画,一边让学生说出什么颜色。(如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这些颜色是同时出现在天空吗?(重点理解“转眼间”这个词,说明云彩的变化是很快的。)
出示: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_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天空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么多的色彩,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五彩斑斓”,怪不得书上说----“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天空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
(学生朗读和背诵这段话
背诵提示:
天空 ,只有才会 。这些流云 ,转眼间变成一道 、一道 、一道 、一道 ,就象是 。
(2)想象说话中的流动美
如果这些云彩继续流动还会变成什么颜色?(学生发挥想象,如火红、天蓝、雪白、土黄、米黄、桃红、草绿、玫红、瓦蓝、银白、梅红等色彩)
(擦去“真像是美丽的仙女在天空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这句,让孩子们想象说话)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象是
(如:“真像是一位画家在空中画了一幅五彩的画”; “真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打翻了画家的调色盘”;“真像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不断地变出无穷的色彩”……..
四、布置作业,一手好字
师范写“茫”字,生描红和临写课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书写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闯关游戏,复习引入
为了来考考大家上节课学得是否扎实,老师准备了三道关,闯过了,就继续去美丽的北大荒,我还为大家准备了三份礼物呢!
1、读准词语:(含认读字,四会字,多音字)
银灰 北大荒 抖动 豆荚 波纹 燃烧 摇铃白茫茫 映照 顿时
脸庞 一碧如洗 赞美 挺拔热闹非凡 锦缎 镜子 哗哗的笑声 演唱
转眼间(读准词语后,取得第一份礼物:中国地图。)
2、默写句子 北大荒的秋天真美丽。(订正后后取得第二份礼物:飞机票。)
3、背诵课文第二段话。(背诵后后取得第三份礼物:数码照相机。)
师:恭喜大家闯关成功,(多媒体课件出示地图中的北大荒。)同学们,我们就要乘坐飞机到北大荒了,请大家打起精神,准备起飞喽。(多媒体显示北大荒的图片。)
二、美的小河,想象画面
1、自由品读。
师:北大荒美丽的景象看都看不完,去看看小河吧!请轻声读第三自然段,在最吸引你的字词下面加点,想象你似乎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教师巡视)
2、交流反馈中指导朗读。
通过引导体会“蓝绸子”、“躺”等词语,想象北大荒秋天的美景。
如果说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中,那是一种静的美,那自由活泼的小鱼则是一种灵动的美,怎么读好它,先自己试试再展现精彩的朗读。
三、美在原野,展现画面
1、感悟段落的表达方式
师:继续去看看北大荒的秋天美丽的原野。我把写原野的句子抄写下来了,不过排乱了,你们给它们连连线。(出示)
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 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 发出哗啦啦的笑声;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
榛树叶子全都红了, 象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师:你们一下子把几个句子连接起来了,不过还缺少一个给它们领队的句子,怎样的句子合适呢?赶快到书上找一找。
(总起句是“原野热闹非凡”。)
2、读出热闹非凡的画面。
师:第一二组同学扮演“成片的大豆”,三四组同学扮“挺拔的高粱”,五六组同学扮“榛子“,一边读课文,一边表演动作。
(学生读文表演)
师:我们大家都是原野上的任何一种植物,一起表演课文中描述的场景。(学生表演)
好一派热闹的情景啊!真是热闹非凡!把这种热闹非凡的情景记在脑海里吧! (学生自由朗读或背诵)
2、想象“大豆摇铃千里金”的画面
师:原野里,好一片丰收的景象啊,有歌声,有笑声,还有摇旗助威的,真像在开一个演唱会啊!课文中还有一个词语很有意思,是“大豆摇铃千里金,”哪些词句能告诉我们此时的北大荒是“大豆摇铃”,是“千里金”?
(预设学生从以下的句子中说明①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②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
师:是啊,大豆成熟了,在秋风的吹拂下,摇摆起来,熟透了的豆子从豆荚里弹下来,和其他农作物都散落在地上,放眼望去,满地金黄,像一地的黄金亮闪闪的。丰收的喜悦遍布了整个原野,到处是丰收的壮观景象。怪不得课文中结尾这样写到-----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学生一起读这个句子)
四、总结全文,抄写句子
1、北大荒不是荒地,而是藏了很多宝贝的美丽仓库。(渗透“总—分—总”的课文结构) 这仓库里,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 这仓库里,(出示含有填空的句子)
原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
挺拔的高梁(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的(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我们把空格中的词句工工整整地抄写或默写下来。
板书: 天空 一碧如洗
北大荒的秋天 小河 清澈见底 美
原野 热闹非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