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来源:星星旅游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3、理解文章是如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父母的爱的。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是如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的。

  教学课时:两个课时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材简说:

  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先讲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我”对“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反映是“得意扬扬”,而对“糟糕透了”的评价的反映是“痛哭起来”。显然,这时候的作者并不理解父母的心。再讲作者几年后认识到父亲原先的评价是对的,受到母亲鼓励的他一直在写作,并且得到了父亲有限的肯定。几年后,“我”再看那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不得不承认”,说明作者已认识到父亲的评价是对的,但在感情上似乎还不好接受。最后讲作者成年后取得了成就,他深感自己有慈祥的母亲,又有非常严厉的父亲非常幸运。成年以后,“我”“越来越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的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作者不仅认识到两种评价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必要性,而且认识到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看来截然不同的评价所蕴含的共同点,那就是爱。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你们知道什么东西会既“精彩极了”又“糟糕透了”的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教师用开火车、自由读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2、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难懂、重点词语。

  重难点词语:

  腼腆:本课指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灵感: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想法。

  歧途:错误的道路。

  一如既往:跟过去一样。

  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源泉:泉源,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

  3、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归纳课文的大意。

  4、初读课文,分别用“--------”和“~~~~~~”画出母亲、父亲看了我的诗后的反应,包括神态、语言、动作上的变化。并以批注的形式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句子一:“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再次拥抱了我。”

  引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吗?(师:体会到了巴迪有一个很爱他的母亲)

  学生齐读:注意母亲这时的表情,“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

  过渡:听了母亲的赞扬后,我是得意扬扬的,那父亲的评价又是怎样的?

  句子二:“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引导: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父亲认为“我”写的诗不好,对“我”的要求很严格。理解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爱。)

  思考:假如把句子中的“扔”改为“放”,好不好,为什么?

  5、再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的评价后的反应。

  句子一: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句子二: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在床上失声痛苦起来。

  引导:从我的反应中,看到了当时的“我”是什么心情?(失落、伤心难过、沮丧……)哪些词写出“我”的心情。

  思考:假如把句子二中的“冲”、“跑”、“扑”分别改成“走”、“走”、“躺”,好不好,为什么?

  三、总结:

  课文中,同一首诗,父母双亲给予了“我”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经历)

  第二课时

  一、练习导入,唤起记忆。

  1、父、母对巴迪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原因是(d)

  a.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b.父亲比母亲欣赏诗的水平高。

  c.母亲希望巴迪成为诗人,父亲不希望。

  d.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要鞭策孩子。

  过渡:面对父母双亲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几年后的“我”,又是怎样看待的。

  二、自由阅读,体会感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5~17自然段,用“--------”画出自己最感兴趣或最优美的句子。

  句子一:“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引导:为什么作者会觉得自己是多么幸运?(因为作者慈祥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把作者成长道路上需要的两种动力都包含了,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所以作者说自己“多么幸运”啊。)

  句子二:这些年来,……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引导:“两股风”指的是什么?“生活的小船”指的又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个句子的?(“两股风”,指赞扬的力量和批评的力量;“生活的小船”,指“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句义的理解可联系句1理解,要让学生理解到,来自母亲的赞赏,激励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来自父亲的批评,提醒自己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错路。)

  句子三:我从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引导:“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指的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个句子的?(“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指的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体会作者已经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爱。)

  三、课堂延伸,拓展知识。

  课堂展示《奇迹的名字叫父亲》(附在背后),让学生再次感受父爱,并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作业:

  学生回家后,以小练笔的形式,联系实际,写下自己的经历。

  要求:1、尽可能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体现父母之爱。

  2、大概200~300字即可。

  附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          父亲

  鼓励          严格

  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