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一单元》测试卷

来源:星星旅游

  一、基础知识(14分)

  1、加粗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

  a、责(jié) 对(chèng) 正危坐(jīn)               b、酌(zhēn) 击(xí) 深痛疾(wù)               c、样(mó) 教(huǐ) 冥思想(xíng)               d、防(tí) 赔(shǎng)  粗制造(làn)  

  2、没有错别字的是( )。

  a、严历 畸形 意想天开

  b、隐弊 肆虐 张灯节彩

  c、视察 怠慢 众志成城

  d、陡俏 和谐 与时俱进

  3、句中加粗字解释都正确的是( )。

  ⑴ 末尾是名。

  ⑵ 我感到一种不可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a、匿(不让人知道)  名(名字)

  b、匿(隐藏)     名(说出)

  c、匿(隐藏)     名(出名的,有名声的)

  d、匿(不让人知道)  名(名声,名誉)

  4、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是( )。

  ⑴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⑵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 )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⑶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⑷ 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 ),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a、烘托 寂静 进入 摧毁

  b、映衬 平静 进入 毁坏

  c、烘托 平静 扑入 摧毁

  d、映衬 寂静 扑入 毁坏

  5、依次填写关联词语都正确的是( )。

  三峡工程完工以后,( )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 )可以使万吨级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 )为西南腹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a、既 又 从而

  b、因为 所以 而且

  c、既 所以 从而

  d、因为 又 而且

  6、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

  ① 还有摇荡的水草

  ② 游人从桥上望去

  ③ 那鱼就在水草和石头间滑动

  ④ 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的鹅卵石

  a、②③④①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7、作品都出自同一作家的是( )。

  ① 《背影》

  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③ 《白杨礼赞》

  ④ 《社戏》

  ⑤ 《荔枝蜜》

  ⑥ 《藤野先生》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二、分别比较下面两组句子,说说哪一句的表达效果好,简要分析原因。(8分)( 从不同之处来分析!)

  1、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他给我鼓励,我最感激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但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分析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分别讲讲它们的作用。(12分)(主要从内容上分析其作用!)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对下面一段文字的分析不够全面的一项是( )。(3分)

  (注意 “不够全面”四个字!)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a、第一句中“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这样”是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行。这个句子表达了对东京失望的感情。

  b、红色字的部分的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强调和特殊含义。

  c、标有直线的部分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描绘了那些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d、描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他们的辫子,突出了他们的保守落后。

  五、阅读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完成1~4题。(23分)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 ! 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①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②,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嘛呢 !”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③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濛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 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注:①[旖旎(yǐ nǐ)]柔和美丽。②[耄耋(mào dié)]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③[望 ]夏历每月十五日。

  1、作者在第4、5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 请按先后顺序填写。(4分)(每空三个字!)

  _______→捉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回答)(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5段中摘抄第6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写阅读这篇文章的心得。(可以针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进行评论,也可以写自己的感受或联想。字数在150字以内1。)( 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40分)

  作文题目:读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自拟题目写一篇以叙述、描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作文要从《游子吟》的诗意出发,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写出母亲(或其他亲人)含辛茹苦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如细致入微的体贴,热情的鼓励,委婉的规劝,严肃的批评,甚至默默的注视……。

  游子吟

  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寸草心,小草细嫩的心;三春晖,春天的阳光。此句以小草不能报答春光照临之恩,比喻儿女报答不尽母恩。

  〖例文〗

  深深的父爱

  当我看到这个考场作文题目的时候,爸爸平日里关爱我的一幕幕,便立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评析:简洁的开头,点题,引起下文。

  每次放学回到家里,我总是先看到爸爸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日复一日,这已成了一道不变的风景。我坐下不久,爸爸就把可口的饭菜端上桌,招呼我吃饭了。吃完饭,爸爸又一声不吭地收拾起了碗筷………

  评析:描写爸爸的行动。

  失去了才知道拥有。一样的日子,我并不十分感激爸爸。然而爸爸上次出差一周,我才深深感到了平常日子的珍贵。那些日子,我不会做饭,又不愿整日去小吃摊吃一样的东西,日子登山般地难过。那时,我才知道,爸爸每天对我付出的是多么得多呀!

  评析:有了切身的体验,才深知父亲对自己的爱。可能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我升到初三以后,每天晚上学习到十点半左右。原本九点就休息的爸爸,现在不得不改变习惯,在他的房间里静静地陪伴着我。这时候,电视是早已关了,爸爸的手里只是拿着一本书。当我带着倦意进他的房间的时候,爸爸总是关切地说:“不早了,快去睡觉吧。”

  评析:无声的行动,深切的关爱。

  简单的语言,深深的爱。

  爸爸很少骂我,我最听他的话,上学期末,我迷上了电视剧《纽约风暴》。每晚必看,而且白天也时时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担心,替他们设计未来。爸爸一直没吭声。甚至最后,我将沉沉的成绩单递给他时,他也只是说:“电视剧演完了吗?”虽然他当时在笑,可我真想哭。这时我真觉得自己无地自容。

  评析:成绩不理想。

  婉转的批评,和蔼的态度。

  议论抒情,收束全文。

  爸爸给我的爱是深沉的,不过,他总是把这种爱寄托在一件件细小的事情当中,是那么地不易被觉察,因此常被我忽略。现在我终于明白,这是一种更为博大的爱,更令人刻骨铭心的爱。爸爸,让我对你说一声:“谢谢你,爸爸 !”

  评析:扣题,点明中心。

  简评:本文作者要表现的是“深深的父爱”,而选取的是父亲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关心“我”的三件极其琐碎平常的事。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本来,生活中有的就是这样平凡的人和事,这符合生活的真实,令人信服。另外,作者的计划就是要表现父亲对自己的爱蕴涵在每件小事之中,使文章的主题深化。这正是作者高明之处。

  作者叙述这三件琐事,用的是朴实无华的白描语言,与文章的内容和谐统一。爸爸的动作、语言在文中表现很少,初读时,没有给人留下太多的印象,而细心地回味一下,这其中都包含着深情。爸爸每天忙碌,饭后“又一声不吭地收拾起了碗筷……”,“我”学习的时候,他“……静静地陪伴着我”,多么深沉的爱啊 !作者还成功地从侧面表现父亲的爱。当爸爸“……出差一周,我才深深感到了平常日子的珍贵。……那时,我才知道,爸爸每天对我付出的是多么得多呀 !”巧妙的情节设计把父亲的辛勤与付出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出来。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b  2、c  3、b  4、c  5、a  6、d  7、d

  二、分别比较下面两组句子,说说哪一句的表达效果好,简要分析原因。

  第一组:第一句的表达效果好。“在我所认为的我师的之中”强调了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强调了先生对自己的鼓励非别的人所能比,因此对他的感激最为强烈。

  第二组:第二句表达效果好。属于正句在前,偏句在后的特殊句式,具有强调偏句的作用。

  三、分析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所运用的 修辞方法,分别讲讲它们的作用。

  1、反语。漂亮,这里讽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2、反语。这是讽刺的说法,指出这些人“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

  3、反语。指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

  四、对下面一段文字的分析不够全面的一项是( )。

  d。

  五、阅读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完成1~4题。

  1、数星星 看月亮 梦月亮 摸鸭蛋

  2、答案要点:

  ⑴ 对比;

  ⑵ 突出思乡之情。

  3、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4、评分要点:

  ⑴ 心得内容6分。

  ⑵ 语言表达4分(有错别字扣1分,有语病扣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