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星星旅游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李星华回忆她的父亲李大钊的文章。当时,正值她的父亲遇难16周年。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他的血不会白流,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爷、绞刑”。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法。

  3、了解李大钊被捕前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课前准备】

  1、教具准备:电视机、录音机。

  2、学具准备:查阅李大钊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qing导入

  1、谈话:课前要求大家查阅有关李大钊的资料,谁能把你查的资料介绍一下?

  2、板书课题: 

  十六年前的回忆

  3、启示:请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写的是哪一年的事?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二、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指名读阅读要求:

  ⑴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李大钊同志的哪几件事?

  ⑵ 课文除开头外,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怎样分段合适?

  ⑶ 画出你认为值得深入体会的句子,并与同桌相互交流。

  2、检查初读情况。

  归纳板书:    

  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

  3、学生质疑问难。

  三、品析课文

  1、读文思考:

  ⑴ 从文中哪儿能体会出李大钊终于革命事业的精神?

  ⑵ 李大钊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现在哪里?

  2、讨论、交流。

  3、分组讨论交流。

  4、配乐指导朗读。

  5、集体交流:

  朗读了重点句后,你想说些什么?

  6、指名读开头、结尾体会写法:

  ⑴ 指名读第一节:

  理解“被难日”意思?

  ⑵ 自由朗读结尾段:

  想想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前后照应?

  四、总结全文

  1、快速浏览全文,想想课文用了哪些事例要表现李大钊怎样的品质?

  2、学完课文,谈谈你的感受?从中受到的教育?

  第二课时

  一、指导朗读

  1、小组合作练读使自己感动、产生敬仰之情的句子。

  2、交流:

  结合具体语句,先说说为什么使你产生敬仰之情,再读给大家听。师生评议。

  3、再现李大钊光辉形象:

  ⑴ 角色朗读法庭受审一段,要求通过语调表情和动作表演,再现李大钊与亲人诀别的场面。

  ⑵ 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

  二、研究写法

  1、讨论:

  “前后照应”的特点是什么?

  2、出示句子,从文中找出与它照应的句子。

  3、讨论交流。

  三、小练笔

  1、出示一篇短文,独立阅读,找出前后照应的句子。

  2、集体交流讨论,体会写作的好处。

  四、作业设计与拓展

  1、必做题:

  ⑴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抄写前后照应的句子。

  ⑵ 组织一次“民族魂──我说心中的英雄”主题会,再把这次活动写下来。

  2、选做题:

  选读课文阅读中的文章,写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 态度坚决

  被捕中 沉着冷静 坚贞不屈

  牺牲时 安静沉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