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来源:星星旅游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及词语,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能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 年10 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 年10 月1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的盛况。(观看一分钟左右的影片)

  二、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擎( qín g )   钮 (niǔ )   瞻 (z hān) 

  聂 (n i è)   党 ( dǎn g )

  三、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

  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汇集:会合,聚集。

  排山倒海:排,推开。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瞻仰:恭敬地看。

  四、再次默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划分段落。

  学生讨论: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

  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大典进行中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又按大典进行程序写了三个内容,即:

  第一、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第二、五星红旗徐徐升起;

  第三、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写完这三件事,写阅兵式的盛况,再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群众游行的情况,最后写大典后光明充满北京城。

  按以上顺序分段:

  板书

  会场1——4段

  典礼5——10段

  开国大典阅兵11——13段

  游行14——15段

  五、作业

  抄写词语,注意笔顺和间架结构:

  容纳  诞生  肃静  检阅  率领  瞻仰   飘拂

  迎风   招展   排山倒海   五颜六色   陆续  协商

  擎着   秘书  电钮  聂容臻   徐徐   隆重

  规模  巨大   盛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开国典礼仪式和阅兵仪式两个部分,进一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对课文段落的划分情况(提问学生回答)

  二、开始讲解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读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这些感受?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的早:早上六点多就入场;人   数多:成了人山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3)从重点词语句子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为什么不用“走向”。

  (体现参加大典群众的激动和热切的心情。)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体现开国大典时盛大的场景。)

  2.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1)默读课文,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并板书

  宣布典礼开始 ─→ 奏国歌 ─→ 宣布新中国成立 ─→ 升国旗 ─→ 宣读政府公告─→ 阅兵式 ─→ 群众游行 (第四部分内容,补充 )

  (4)分析阅兵仪式的情况。

  问: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现开国大典的盛况?

  (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多。军队的素质高,这样的描写有“战车整整齐齐的前进;战士们听这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为伍,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这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欢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民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5)学习课文第四部分,了解群众游行的有关场面描写。画出文中描写阅兵式后,傍晚时天安门广场景色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这样生动的描写,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3.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①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被反动派踩在脚下,没有独立、自由。现在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了身,站起来了。

  ②他读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民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掌声。

  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人们期盼他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他为主席正合民意。所以当听到毛泽东当选为新中国的主席时全场热烈鼓掌。

  ③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这“光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④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是写人民群众看到人民解放军部队接受检阅时的举动,因为我们的军队是如此威风凛凛,纪律严明,坚强壮大,人民的国家有了钢铁长城,人民的幸福有了可靠的保障。这里用夸张的笔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⑤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这句话是写毛泽东面对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面说明毛泽东对人民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非一般人所为,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三、作业:

  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