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劳动仲裁证据收集指南

劳动仲裁证据收集指南

来源:星星旅游

劳动仲裁中劳动者应提供证据,包括合同、工资条等,也可向同事、工商部门获取证人证言和注册信息。如果劳动者无法提供,仲裁庭可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相关证据。法律依据:《仲裁法》第43条,当事人应提供证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39条,经查证属实的证据应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用人单位不提供证据将承担不利后果。

法律分析

劳动仲裁由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收集:

1、可以自行保存好自己手上的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作证、员工证、工资条、社保缴费证明、相关聊天记录、公司内部相关通知等;

2、向同事收集相关证人证言;

3、向工商部门获取用人单位的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4、其他与自己主张有关的证明材料。如果是劳动者无法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有关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

法律依据

《仲裁法》第四十三条当事人应当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仲裁庭认为有必要收集的证据,可以自行收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条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案件中的关键证据收集策略

劳动仲裁案件中的关键证据收集策略是确保案件胜诉的重要步骤。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合理、充分地收集证据对于支持自己的主张至关重要。首先,要明确案件的争议焦点,确定需要收集的关键证据类型,如劳动合同、工资单、通知书等。其次,积极收集证据,可以通过调取相关文件、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方式获取。同时,注意保护证据的完整性和可信度,避免证据被篡改或损坏。此外,及时整理、归类和备份收集到的证据,以备案件需要时使用。最后,在劳动仲裁听证会上,充分利用收集到的证据,结合法律规定和相关法律条款,向仲裁机构展示自己的证据链条和证据的关联性,以支持自己的主张。通过科学、系统的证据收集策略,可以提高劳动仲裁案件的胜诉机会。

结语

在劳动仲裁中,充分收集和提供证据对于支持自己的主张至关重要。劳动者可以通过保存个人证据、收集证人证言、获取用人单位注册信息等方式收集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相关证据。劳动仲裁案件中,合理、充分地收集证据并保护其完整性和可信度是确保案件胜诉的关键。通过科学、系统的证据收集策略,可以提高劳动仲裁案件的胜诉机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六条 【举证责任】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五条 【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劳动者,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无法定代理人的,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其指定代理人。劳动者死亡的,由其近亲属或者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三十九条 【证据及举证责任】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