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纠错题汇编

来源:星星旅游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纠错题汇编

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共3小题)

1.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黄河流域的河姆渡居民。 错误: 订正: 。

2.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使用的是打制石器。 错误: 更正: 。

3.半坡人和河姆渡人都使用打制石器,其处于“新石器时代”。 错误 ;改正 。

二.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共1小题) 4.炎帝和黄帝被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错误 ,改正 。

三.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共1小题) 5.约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判断: ;改正 。 四.商朝的建立与灭亡(共2小题)

6.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稳定。 判断 ;改正: 。

7.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后,商朝灭亡,周文王建立周朝。 错误: 更正: 。 五.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共2小题)

8.公元前841年,周幽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错误: ;改正: 。

9.西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大减弱。 判断 ;改正: 。 六.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共3小题)

10.晋文公率领军队在城濮同楚国交战,晋国获得了胜利,晋文公一跃成为了新的霸主。 判断: ;改正 。

11.春秋五霸中曾“问鼎中原”的国家是晋国。 改正: 。 12.春秋争霸中,最先称霸的是晋文公。 错误: ;改正: 。

1

七.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共3小题)

13.长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错误: 订正: 。

14.战国时期,齐国、楚国、燕国、赵国、 晋国、韩国、秦国形成七雄并立局面。 错误: ; 正确: 。

15.战国中后期,几个国家联合起来进攻秦国,历史上称这一策略为“连横”。 错误 ,改正 。

八.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共1小题)

16.战国时期,新兴奴隶主阶级势力增强,各诸侯国实行变法改革,以求在兼并战争中获胜。 判断 ;改正: 。 九.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共1小题)

17.战国时秦国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错误: 改正: 。 一十.商鞅变法(共1小题)

18.我们今天“县”的行政建制,最早是从商鞅变法时开始使用的。 错误: 改正: 。 一十一.青铜器(共2小题)

19.四羊方尊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错误: ;改正: 。

20.殷墟出土的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错误: 订正: 。

一十二.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共1小题)

2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 改正: 。

一十三.文字的演变(共1小题)

2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西周。 错误: 改为: 。 一十四.老子和孔子(共2小题)

23.主张用“礼治”来维系社会秩序的是孔子。 错误: 改正: 。

2

24.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诗经》一书。 ......错误: 订正: 。 一十五.百家争鸣(共1小题)

25.兵家鼻祖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他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错误: 订正: 。 一十六.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共3小题) 26.秦长城西起鸭绿江,东到辽东,蜿蜒万余里。 错误: ;改正: 。

27.秦朝丞相李斯代秦始皇下诏书,书中采用隶书字体笔画规范。 错误: 改正: 。 28.秦朝万里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 错误 ;改正 。

一十七.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共1小题)

29.公元前年夏,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起义领导者是项羽、吴广。 ...209......错误: 订正: 。 一十八.西汉的建立(共1小题)

30.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重役苛刑政策。 错误: ,改正: 。 一十九.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共3小题)

31.汉武帝接受李斯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错误: 改正: 。 32.假如你生活在汉朝,你应该到长安的县学接受国家的高等教育。 错误: ;正确: 。

33.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错误: ;正确: 。

二十.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华佗和张仲景(共1小题)

34.下面是小亮同学完成的有关中国古代医学成就的连线作业。 改正:

3

二十一.赤壁之战(共1小题)

35.赤壁之战后,孙权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南发展占据四川、云贵地区。 错误: 改正: 。 二十二.三国鼎立的形成(共2小题) 36.三国建立的先后顺序是吴、蜀、魏。 错误 ;改正 。

37.学完中国古代史上册,老师给同学们抄录一段朝代歌方便记忆:“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 ......错误: 订正: 。 二十三.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共2小题)

38.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这些政权都定都长安。 错误: 改正: 。

39.266年,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晋”。 判断: 改正: 。 二十四.祖冲之与圆周率(共1小题)

40.张衡是世界第一个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的数学家。 错误: 改为: 。

4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纠错题汇编

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共3小题)

1.【解答】生活于距今约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以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故答案为: 错误:河姆渡居民;订正:半坡原始居民。

2.【解答】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使用的是磨制石器. 故答案为: 错误:打制石器;更正:磨制石器.

3.【解答】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都使用磨制石器而不是打制石器,半坡人种植的是粟,河姆渡人种植的是水稻,半坡人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河姆渡人住在干栏式的房屋里,但是半坡人和河姆渡人都会制造陶器。 故答案为: 错误:打制石器; 改正:磨制石器。 二.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共1小题)

4.【解答】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故答案为:√。

三.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共1小题)

5.【解答】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启改为禹。 四.商朝的建立与灭亡(共2小题)

6.【解答】商朝前期多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才稳定下来。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

7.【解答】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故答案为: 错误:周文王;更正:周武王. 五.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共2小题)

5

8.【解答】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暴虐无道,独断专行,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被赶走,西周开始走向衰落. 故答案为:错误:周幽王;改正:周厉王.

9.【解答】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一时期周王室王权衰落,诸侯已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中国历史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局面。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西周改为东周。 六.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共3小题)

10.【解答】曾在城濮大战中大败楚国做了中原霸主的是晋文公.城濮之战时,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文公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了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做上了新的霸主.

故答案为: 判断:正确.改正:无.

11.【解答】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因而留下了“问鼎中原”的成语,后来在邲之战中,楚庄王打败晋国,跃升为霸主,所以春秋五霸中曾“问鼎中原”的国家是楚国。 故答案为: “晋国”;改正:“楚国”。

12.【解答】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不是晋文公. 故答案为: 错误:晋文公;改正:齐桓公. 七.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共3小题)

13.【解答】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故答案为: 错误:长平之战;订正:巨鹿之战。

14.【解答】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了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局面. 故答案为: 错误:晋国;正确:魏国.

15.【解答】据所学知识,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利用六国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

故答案为: 错误:连横;改为:合纵. 八.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共1小题)

16.【解答】战国时期,新兴奴隶主阶级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

6

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兵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变法成效最大,使秦国的生产力得到发展,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无。 九.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共1小题)

17.【解答】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防洪灌溉工程,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至今都江堰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

一十.商鞅变法(共1小题)

18.【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商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行县制是其中的一项内容;这也是我国的“县”这一行政机构最早出现的时期。至今为止,仍然有“县”这一行政单位,说明它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 故答案为: √。

一十一.青铜器(共2小题)

19.【解答】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故答案为:错误:四羊方尊;改正:司母戊鼎。

20.【解答】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故答案为: 错误:四羊方尊;订正:司母戊鼎。

一十二.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共1小题)

21.【解答】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牛耕,到战国时,牛耕使用范围扩大,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牛耕的使用使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所以题干描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一十三.文字的演变(共1小题)

22.【解答】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商朝。 故答案为: 错误:西周;改为:商朝。 一十四.老子和孔子(共2小题)

23.【解答】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著名的代表人物,他主张用“礼治”来维系社会秩序.

7

故答案为: 错误:孔子;改正:荀子.

24.【解答】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由孔子弟子整理的《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故答案为: 错误:《诗经》;订正:《论语》。 一十五.百家争鸣(共1小题)

25.【解答】孙武是春秋时期,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是兵家的鼻祖。其军事巨著《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故答案为: 错误:战国时期。订正:春秋晚期。 一十六.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共3小题)

26.【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故答案为: 错误:鸭绿江;改正:临洮。

27.【解答】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错误:隶书;改正:小篆.

28.【解答】为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那里垦田戍边,并让蒙恬负责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

故答案为: 错误:嘉峪关;改正:临洮。 一十七.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共1小题)

29.【解答】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反抗秦的暴政,最终失败,陈胜吴广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故答案为: 错误:项羽;订正:陈胜。 一十八.西汉的建立(共1小题)

30.【解答】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有吸取秦亡教训、恢复社会经济、巩固封建统治。秦末,农民战争动乱。楚汉之争,生灵涂炭,与北方匈奴军事力量对比不占优势,急需时间休养生息,重建家园。主要措施:奖励农耕、桑蚕;减租减息;实行以农为先的政策。使汉朝赢得了宝贵时间,增强了国家实力,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开国盛世,巩固封建统治。 故答案为: 错误:重役苛刑;改正:休养生息。 一十九.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共3小题)

31.【解答】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故答案为: 错误:李斯;改正:董仲舒。

8

32.【解答】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使儒家教育官方化。 故答案为: 错误:县学;正确:太学。

33.【解答】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这样削弱诸侯国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故答案为: 错误:董仲舒;正确:主父偃.

二十.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华佗和张仲景(共1小题) 34.【解答】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了《本草纲目》。 故答案为:A.李冰;改为:李时珍。 二十一.赤壁之战(共1小题)

35.【解答】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南发展占据四川、云贵地区。孙权巩固了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

故答案为: 错误:孙权;改正:刘备。 二十二.三国鼎立的形成(共2小题)

36.【解答】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定都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定都建业。因此三国建立的先后顺序是魏、蜀、吴,而不是吴、蜀、魏。 故答案为: 错误:吴、蜀、魏;改正:魏、蜀、吴。

37.【解答】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进入三国时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不是魏楚吴。 故答案为: 错误:魏楚吴;订正:魏蜀吴。 二十三.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共2小题)

38.【解答】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建立宋,结束了东晋的统治,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这些政权都定都建康。

故答案为: 错误:长安; 改正:建康。

39.【解答】266年,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实现统一。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东晋”改为“西晋”。 二十四.祖冲之与圆周率(共1小题)

40.【解答】南朝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

9

界近一千年;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 故答案为: 错误:张衡;改为:祖冲之。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