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什么是中庸之道

来源:星星旅游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孔⼦提倡、⼦思阐发的提⾼⼈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整套理论与⽅法。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们⾃觉地进⾏⾃我修养、⾃我监督、⾃我教育、⾃我完善,把⾃⼰培养成具有理想⼈格,达到⾄善、⾄仁、⾄诚、⾄道、⾄德、⾄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理论基础是天⼈合⼀;具体内容: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主要原则:慎独⾃修、忠恕宽容、⾄诚⾄性;检验标准:抽象标准和具体标准;知⾏⽅法是知⾏合⼀;主要途径是礼教;中庸之道的现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促进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建设等⽅⾯.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合⼀。通常⼈们讲天⼈合⼀主要是从哲学上讲,⼤都从《孟⼦》的“尽其⼼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讲起,⽽忽略中庸之道的天⼈合⼀,更忽视了天⼈合⼀的真实含义。天⼈合⼀的真实含义是合⼀于⾄诚、⾄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之性;能尽⼈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合⼀。这才是《中庸》天⼈合⼀的真实含义。因⽽《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终于“‘上天之载,⽆声⽆臭。’⾄矣”。这就是圣⼈所要达到的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合⼀。天⼈合⼀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合⼀的⼈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天⼈合⼀就是⼈们⾃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样造福于⼈类和⾃然理想境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