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义
茎木类中药 包括茎类中药和木类中药
茎 (Caulis) 类中药 药用木本植物的茎, 以及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包括茎藤、茎枝、茎刺、茎髓等。 茎藤 Caulis, 如关木通、大血藤、鸡血藤、海风藤、青风藤等; 茎枝 Ramulus, 如桂枝、桑枝、桑寄生、槲寄生、钩藤等; 茎刺 Spina, 如皂角刺, 或其翅状附属物,如鬼箭羽; 茎髓 Medulla 如灯心草、通草等。
药用草本植物的茎,则列入全草类中药,如麻黄、石斛等。
木(lignum)类中药 药用部位为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以内的部分,通称为木材。 一般木材可分为边材和心材两部分。 边材sapwood含水分较多,颜色较浅,
心材heartwood由于蓄积了较多的挥发油和树脂类物质,颜色较深,质地亦较致密而重。木类中药大多采用心材部分。
二、性状
一般应注意其形状、大小、粗细、表面、颜色、质地、折断面及气味等,带叶的茎枝,还应观察叶的特征。
形状 圆柱形;鸡血藤扁圆柱形。。
颜色 大多为棕黄色;鸡血藤、大血藤红紫色,红(黄)苏木、紫降香。 质地 白木香,不沉水,沉香,沉水或半沉水。降香,沉水 断面 髓偏于一侧:鸡血藤、槲寄生
导管小孔明显、射线放射状:关木通、大血藤、清风藤、海风藤。 异型VB:鸡血藤、丁公藤、沉香
气味 海风藤味苦,有辛辣感,青风藤味苦而无辛辣味;
降香、沉香等则有香气。
二、显微鉴别
一般应作横切片、纵切片及解离组织进行观察。
(一)茎类中药的组织构造
茎的组织构造一般应注意如下各部分的特征:
1.周皮或表皮 幼嫩木质茎和草质茎常可见表皮。
2.皮层 观察其存在与否及所占比例。初生皮层有时具有厚角组织或厚壁组织。观察细胞的形态及内含物等。
3.韧皮部 由筛管、韧皮射线和韧皮薄壁组织组成,注意观察各种细胞的形态及排列情况,有无厚壁
1
组织、分泌组织等。从韧皮部以外发生的纤维,称称中柱鞘纤维。
4.形成层 5.木质部
6.髓部 有的髓周具厚壁细胞,散在或形成环髓纤维或环髓石细胞。
维管束异常构造:鸡血藤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层状排列成数轮,
海风藤的髓部具数个维管束, 络石藤有内生韧皮部, 沉香具内函韧皮部。
(二)木类中药的组织构造
一般作三个方向的切片,即横切片、径向纵切片与切向纵切片。
1.导管和管胞 导管分子的形状、宽度、长度、导管壁上纹孔的类型。此外还应注意导管中有无侵填体及侵填体的形状和颜色。
松柏科植物的木材没有导管,而为管胞。管胞两端较狭细,无明显末梢壁(纤维状管胞),即使有斜形末梢壁但无穿孔而只有纹孔(导管状管胞)。
2.木纤维 占木材的大部分。通常为单个狭长的厚壁细胞,细胞腔狭小,壁厚有斜裂隙状的单纹孔;少数细胞腔较宽。有些纤维胞腔中具有中隔,称为分隔纤维。
3.木薄壁细胞 细胞壁有时增厚或有单纹孔,大多木质化。有时内含淀粉粒或草酸钙结晶。 4.木射线 细胞形状与木薄壁细胞相似,但在切面上的位置和排列形式不同,射线细胞的长轴通常是半径向的,和导管及纤维的长轴相垂直。
横切面所见射线是从中心向四周的辐射状线条,显示射线的宽度和长度;
切向切面所见射线的轮廓略呈纺锤形,显示射线的高度和宽度,如果全部射线细胞都是一样的称为同型射线,倘若细胞形状不同的,则为异型射线;
径向切面所见射线是多列长形细胞,从中部向外周横叠着,显示射线的高度和长度。
关木通(Caulis Aristolochiae Manshuriensis)
【来源】 为马兜铃科 东北马兜铃 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 藤茎 【产地】 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
【采收加工】 10月至次年2月采收,截取粗1.5~3cm的木质茎,刮去栓皮,晒干或烘干。
【性状鉴别】 呈长圆柱形,稍扭曲,长约lm,直径1.5~3cm,两端平截; 具微膨大的节,每一节上有一明显的枝痕。
表面灰黄色或浅棕黄色,有浅纵沟及斑状浅棕色残余栓皮; 质坚体轻,不易折断。
断面黄色或淡黄色,皮部窄,木部宽广,有整齐环列的小孔与类白色射线相间排列成蜘蛛网状。髓部不明显。
2
气微,味苦。摩擦残余粗皮,有樟脑样香气。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
① 木栓层颇厚,药材通常仅见残存的木栓细胞。 ② 栓内层约有20列扁平的薄壁细胞。
③ 韧皮部外方有帽状纤维群,并有极少数石细胞;韧皮部中压缩的筛管群和韧皮薄壁细胞相间呈层
状排列。 ④ 形成层明显。
⑤ 木质部宽广,大型导管常单个横向排列,与小型导管相间交错形成明显的层次。 ⑥ 髓部压缩成条状。
⑦ 木质部及韧皮部射线明显。
⑧ 薄壁细胞中含有细小的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
粉末:淡黄色。
① 木纤维主为纤维管胞,大多成束,长梭形,壁有明显的具缘纹孔,纹孔相交成十字形或斜裂缝状。 ② 分隔纤维直径21~42μm,斜纹孔明显。 ③ 石细胞少见,类方形或类多角形,壁较厚。 ④ 草酸钙簇晶直径约至40μm。 ⑤ 具缘纹孔导管大,多破碎。 ⑥ 具缘纹孔管胞少见。
【成分】
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齐墩果酸;
三萜类成分:常春藤皂苷元;木兰碱。
【理化鉴别】
取关木通乙醇提取液,点在滤纸片上,晾干后, 紫外光灯下显天蓝色荧光;于点样处加稀盐酸1滴,干后,显黄绿色荧光,用氨试液熏后显天蓝色荧光。
【浸出物】 本品水溶性浸出物(冷浸法)不得少于16.0%。 【注意】本品已经从2005版药典中删除。 。
川木通(Caulis Clematidis Armandii)
【来源】 为毛茛科 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l.
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 Buch . –Ham. 藤茎
【性状鉴别】
呈长圆柱形,略扭曲,直径2~3.5cm。
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向凹沟及棱线,节膨大,残余皮部易撕裂。 质坚硬,不易折断。
切片厚0.2~0.4cm, 圆形或略斜向切片,边缘不整齐;
3
残存皮部黄棕色; 木部浅棕色或浅黄色,宽广, 满布小孔排列成若干同心环状层纹,具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隙。
髓部较小,类白色或黄棕色,偶有空腔。 无臭,味淡。
【成分】含齐墩果酸等皂苷。 【理化】TLC检齐墩果酸。
大血藤(Caulis Sargentodoxae)
【来源】 为木通科 大血藤 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Rehd.et Wils. 藤茎,习称“红藤”。
【性状鉴别】
呈圆柱形,略弯曲,直径1~3cm。
表面灰棕色,粗糙,栓皮常呈鳞片状剥落而露暗红棕色,可见膨大的节及枝痕或叶痕。 质坚体轻,折断面裂片状。
断面皮部呈红棕色环状,有六处向内嵌入黄白色木部, 木部排列不规则的细孔被红棕色射线隔开,呈放射状花纹。 气微,味微涩。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
栓内层、皮层散有石细胞群,有时其胞腔内含方晶; 韧皮部含黄棕色分泌物的分泌细胞与筛管群相间排列。
【成分】 含鞣质7.7%;
大黄素、大黄素甲醚; 胡萝卜苷、β-谷甾醇等。
桂枝(Ramulus Cinnamomi)
【来源】 为樟科 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嫩枝
【性状鉴别】
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5cm,直径0.3~1cm。
表面棕色至红棕色,有纵棱线及细皱纹,可见小疙瘩状叶痕、枝痕、芽痕,皮孔点状或点状椭圆形。 质硬而脆,易折断,
断面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略呈方形。 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
苏木(Lignum Sappan)
4
【来源】 为豆科 苏木 Caesalpinia sappan L. 心材
【性状鉴别】
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有的则呈不规则稍长条状。 表面黄红色至棕红色,有时可见红黄相间的纵向条纹。 质坚硬。
横断面年轮明显,有的可见暗棕色带亮星的髓部。 气微香,味微甘涩。
取碎片投于热水,水染成红色,加酸变成黄色,再加碱液,仍变成红色。
【成分】
含巴西苏木素(brasilin)约2%,在空气中易氧化成巴西苏木色素,即为苏木的红色色素成分;苏木酚; 挥发油:d-α-菲兰烃、罗勒烯,为苏木的香气成分。
【理化鉴别】
(1)粉末10g加水50ml,振摇,滤过,滤液显橘红色,紫外灯下显黄绿色荧光;取滤液5ml,加 氢氧化钠试液2滴,显猩红色,紫外灯下显兰色荧光,再加盐酸使呈酸性,溶液变为橙色,紫外灯下显黄绿色荧光。
(2)TLC 以苏木对照药材为对照。
鸡血藤(Caulis Spatholobi)
【来源】 为豆科 密花豆 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藤茎 【产地】 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省。
【采收加工】 秋、冬两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或切段晒干。
【性状鉴别】 呈扁圆柱形。
表面灰棕色,栓皮脱落处呈红褐色,有纵沟。 质坚实,难折断,折断面呈不整齐的裂片状。
横切面可见皮部树脂状分泌物呈红褐色或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的环。髓偏向一侧。
气微,味涩。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 ① 木栓层细胞含棕红色物。
② 皮层较窄,散有石细胞群;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③ 维管束由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成数轮。
④ 韧皮部最外侧为石细胞群与纤维束组成的厚壁细胞层;分泌细胞甚多,充满棕红色物,常数个至
十多个切向排列成层;纤维束较多,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
5
石细胞群散在;射线多被挤压;
⑤ 木质部导管多单个散在,类圆形,直径约400μm;木纤维束亦为晶纤维;木薄壁细胞中少数含
棕红色物; 木射线有时含红棕色物。
粉末:棕红色。
① 晶纤维成束,末端的壁易成数条,呈针状纤维束。 ② 石细胞成群,壁稍厚者常含草酸钙方晶。
③ 导管以具缘纹孔为主,有的内含红棕色或黄棕色物。
④ 分泌细胞胞腔内含红棕色或黄棕色物,常与韧皮射线垂直排列。 ⑤ 草酸钙结晶方形,类双锥形等。
⑥ 木射线细胞、木薄壁细胞及木栓细胞具纹孔。
【成分】 含鞣质;
异黄酮(如芒柄花素)、二氢黄酮、查耳酮;三萜类和甾醇类成分。
降香(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
【来源】 为豆科 降香檀 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 树干和根的心材。
【性状鉴别】
呈扭曲长条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 表面紫红色,有致密的纹理。 质坚硬,富油性。 气微香,味微苦。
入水下沉。火烧有黑烟及油冒出,残留白色灰烬。
【显微鉴别】
具缘纹孔导管、晶纤维。
【成分】
含挥发油:β-欧白芷内酯,β-没药烯,反式-β-合欢烯、反式-β苦橙油醇等; 黄酮类成分:芒柄花素、3-甲基黄豆苷元等。
沉香(Lignum Aquilariae Resinatum)
【来源】 为瑞香科 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
沉香A. agallocha Roxb. 含有树脂的心材。
【产地】 白木香主产于广东省。
6
沉香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及越南等国,我国亦有栽培。
【采收加工】 本品全年均可采收。自树干中割取沉香,再用小刀剔除不含树脂的黄白色木质部及朽木部分,晒干。
【性状鉴别】
国产沉香(白木香) 呈不规则块、片状。
表面凹凸不平,有加工的刀痕,孔洞和凹窝表面多呈朽木状。 可见黑褐色树脂和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 质较坚实,大多不沉于水。 断面刺状。
有特异香气,味微苦,
燃烧时发浓烟及强烈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
沉香 呈圆柱状或不规则棒状。 表面密布断续棕黑色的细纵纹。 质坚硬而重,能沉水或半沉水, 气味较浓。
【显微鉴别】 白木香横切面:
① 导管呈圆多角形,直径42~128µm,往往2~10个成群存在,有的含棕色树脂。 ② 木纤维多角形,直径20~45µm,壁稍厚,木化。
③ 木射线宽l~2列细胞,壁非木化或微木化,有的具壁孔,含棕色树脂。
④ 木间韧皮部呈扁长椭圆状或条带状,常与射线相交,细胞壁薄,非木化,含棕色树脂,其间散有
少数纤维,有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柱晶。
切向纵切面:可见木射线细胞同型性,宽1~2列细胞,高4~20个细胞。 导管为具缘纹孔,多为短节导管。 纤维细长,有单纹孔。 内函韧皮部细胞长方形。
粉末:白木香黑棕色。
① 纤维状管胞长梭形,多成束,直径20~30µm,有具缘纹孔,纹孔相交成十字形或斜裂缝状。 ② 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130µm,具缘纹孔排列紧密,导管内棕色树脂团块常破碎脱出。 ③ 木射线细胞单纹孔较密。
④ 内函韧皮部薄壁细胞含黄棕色物质,细胞壁非木化,有时可见纵斜交错纹理及菌丝。 ⑤ 韧型纤维壁上具单斜纹孔。
⑥ 草酸钙柱晶,长69µm,直径9~15µm。
沉香显微特征与白木香区别为:
① 木射线大多宽为l列细胞,高5个细胞。
7
② 韧型纤维较细,壁不具单纹孔。 ③ 具缘孔纹导管直径至150µm。 ④ 草酸钙柱晶极少,长至80µm。
【成分】
白木香 含挥发油 沉香螺萜醇(agarospirol)、白木香酸及 白木香醛等,具有镇静作用;树脂。 沉香 含油树脂。其挥发油中含: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丙酮、倍半萜烯醇、沉香螺萜醇、沉香萜醇等。
【理化鉴别】 取醇浸出物(热浸法),微量升华,得黄褐色油状物,香气浓郁,加盐酸1滴与香草醛颗粒少量,再滴加乙醇1~2滴,显樱红色,放置后颜色加深。
【浸出物】 醇溶性浸山物(热浸法)不很少于10.0%。
钩藤(Ramulus Uncariae cum Uncis)
【来源】 为茜草科 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 (Miq.) Jacks.、
大叶钩藤U.macrophylla Wall.、 毛钩藤U. hirsuta Havil.、 华钩藤U.sinensis (Oliv.) Havil.
无柄果钩藤U.sessilifructus Roxb.带钩茎枝
【产地】 主产于广西、广东、贵州、福建、云南等省。
【采收加工】 秋、冬两季采收有钩的嫩枝,剪成短段,晒干或蒸后晒干。
【性状鉴别】
钩藤 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长约2~3cm,直径2~5mm。 表面红棕色, 光滑无毛。
枝节上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钩(不育花序梗)。 无臭,味淡。
大叶钩藤 小枝具突起的黄白色小点,密被褐色长柔毛;钩末端膨大成小球。 毛钩藤 表面有疣状凸起,被褐色粗毛。
华钩藤 小枝方柱形,表面黄绿色,钩端渐尖,常留萎缩苞痕,常有宿存托叶。 无柄果钩藤 钩枝具稀疏的褐色柔毛,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叶痕明显。
【显微鉴别】 钩藤茎枝横切面: ① 表皮细胞外侧角质增厚。 ② 皮层细胞内含棕色物质。
③ 韧皮部外侧纤维连成间断的环带(环管纤维、原中柱鞘纤维)。
④ 韧皮部纤维有厚壁性及薄壁性两种,常单个或2~3个成束,较中柱鞘纤维细小,微木化;韧皮射
8
线细胞宽1列。 ⑤ 形成层明显。
⑥ 木质部导管类圆形,多单个散在;木纤维细胞壁薄,与木薄壁细胞不易区分。 ⑦ 髓部宽阔,四周有l~2列环髓厚壁细胞,具单纹孔,内含棕色物质。 ⑧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或小簇晶。
粉末(钩藤茎和钩):淡红棕色。
① 纤维大多成束,直径16—42μm,非木化或微木化,孔沟不明显;有的壁稍厚,木化,具明显的
单斜孔。
② 纤维状管胞少见。
③ 导管为螺纹、网纹、梯纹及孔纹,后者直径至68μm。
④ 表皮细胞棕黄色,类方形、多角形,细胞内含油滴状物,断面观可见较厚的角质层。 ⑤ 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砂晶或小簇晶。
大叶钩藤茎横切面:表皮具单细胞或多细胞非腺毛。
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砂晶或小簇晶。
毛钩藤茎横切面:复表皮2~5层细胞,
单细胞非腺毛钩状弯曲,多细胞非腺毛由2~15个细胞组成。 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砂晶。
华钩藤茎横切面:具复表皮。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砂晶。
无柄果钩藤茎横切面:表面细胞外壁向外突起,
具多数单细胞短角状毛,表面有疣状突起。 皮层有断续成环的石细胞层。 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砂晶或小簇晶。
【成分】
含钩藤碱(rhynchophylline)、异钩藤碱,为降血压的有效成分。 赛鸡纳碱(去氢钩藤碱)、异赛鸡纳碱等。
【理化鉴别】
乙醇回流提取物加1%盐酸溶液lml,使溶解,滤过, 滤液1ml+碘化铋钾试液l滴显黄色沉淀;
滤液1ml+碘化汞钾试液或硅钨酸试液1滴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