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第5期 Vo1.29 No.5 Oct.2O1O 2010年10月 文章编号:1001—4373(2010)05一O127—03 从语言变 异的角度看 格列佛游记 的讽刺艺术 谢静 412000) (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摘要:《格列佛游记》最重要的艺术特征是作者精湛的讽刺手法,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了《格列佛游记》原著 的文体特征,即在词汇,句法,语域,修辞,书写上等方面的存在的变异现象,揭示了这些语言变异对作者讽刺艺术 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文体;变异;讽刺艺术 中图分类号:H151 文献标识码:A 一、文体变异与文体风格 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了独特的讽喻体小说形式,将 二、《格列佛游记》的文体变异 1.词汇变异(eviDation in Vocabulary) 18世纪英国文学的讽刺特色推向高潮。《格列佛游记》是乔 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也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讽 刺作品。该小说几乎包容了作者在讽刺诗文创作中使用过 的各种手法,风格多姿多彩(蒋承勇,2006:65)。因此,评论 斯威夫特给文体的定义已是众人皆知,他指出:“在恰当 的地方使用恰当的词,这就是风格的真实定义”(Deborah Baker Wyriek,1988:47)。作为一位语言大师,斯威夫特对 词汇的成功运用不在于频繁使用奇词异词,或毫无节制地违 家们认为,从艺术风格上说,《格列佛游记》的主要特色是通 过讽刺艺术来展现的。就其讽刺手法的灵活多样而言,可谓 集欧洲数百年来讽刺艺术之精髓。(丁芸,267)本文将运用 文体变异的手段对《格列佛游记》的讽刺艺术进行分析。 文体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风格是对常规的变异” (Style is deviation from the norm)。按照《西方文体学辞典》 中所引用的定义,变异(Deviation)至少有四层含义,其中一 背常规。正如许多评论家所指出的那样,他用词简单,文中 所用的词汇,一般都是口语中可能用到的,但是在朴实无华 的口语化用词中,也会出现变异,给他的作品增添幽默讽刺 的色彩。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斯威夫特对词汇的娴熟把握 所带来的特别的讽刺效果。 例1: The ceremony is performed in his Majesty’s great chamber of State;(P20) 条是:严格地讲,deviation是在使用频率上对常规(norm)或 统计平均值的偏离。这种偏离可能依赖于(1)打破语言结构 的正常规则,因而在统计上属于非正常/不常见;(2)或者对 (语言)常规的过多使用,因而从使用过频的角度看,在统计 张译:这种典礼在皇宫大殿上举行。(P 22) 这个简单的句子是描述“小人国”(Lilliput)的一种游戏。 作者特别选用了十分正式的书面化的词语“ceremony”,该 词是正式语体,相当于中文的“典礼,仪式”,主要用于隆重正 式的社交或宗教场合,如“wedding ceremony'’(婚礼)、“grad— uation ceremony"(毕业典TL)、“religious ceremony”(宗教仪 上属于非正常(胡壮麟,刘世生,2004:88)。对一篇文学作品 来说,变异表现的总和就构成了这篇作品的独特风格;对一 个作家来说,他在不同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带倾向性的变异之 总和,就构成了他本人的个人风格。由此我们可以从变异的 角度分析作品的文体风格。本文将从词汇变异、语域变异、 书写变异、修辞变异几方面分析《格列佛游记》原著的文体风 格。为了更好的理解原文,本文配用了两个中译本,分别是 我国最早的全译本,即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 式)。而根据原著的上下文,“ceremony”实质上仅仅是指身 高只有6寸左右的小人国国民的一种类似杂耍的绳技表演, 用以取悦国王,以求获得官位,为此跌伤致残者不计其数。 显然,斯威夫特故意选用了这么一个“大词”(grandiloquent word)来描述在我们眼中普普通通的小事,使得琐碎事情变 得重大无比,加强了表演的闹剧色彩,讽喻当权者的利欲熏 心。词汇变异使得斯威夫特达到了讽刺、揶揄目的,区区一 的译本,以及200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孙予的译本。 个词烘托出了戏剧性的讽刺效果。 例2: 收稿日期:2010—06-20 作者简介:谢静(1974一),女,湖南攸县人,讲师,硕士,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128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第29卷 1 was every day furnishing the court with some ridicu— lous story;(91) tom,or under SUrface,which appears tO those who view it from below,is one even regular plate of adamant,shooting up to the height of about tWO hundred yards.(126) 张译:每天我都给宫廷中的人们提供一两个可笑的故 事。(104) 张译:飞岛,或者管它叫浮岛,是正圆形,直径七千八百 在《格列佛游记》中,斯威夫特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 方法。故事的主人公格列佛,即例句中的“我”,是一个典型 的“天真的叙述者”——简单而疏于世故。在他的第二次航 海失事后,他再次漂泊到一块陆地,那里住着他从未见过的 三十七码,或者说四英里半左右,所以面积有一万英亩。岛 的厚度是三百码。从下面看起来,岛底或者说它的下表面是 一片大约有二百码厚的平滑、均匀的金刚石。(147) 译者意识到了作者对论文文体的摹写,甚至作了脚注, 指出了斯威夫特叙述中故意模仿英国皇家学会会报所载论 巨人,耕地上的草就有2O英尺高。他被割麦的妇人抓住,而 后被王后买走,成为王后最喜欢的宠物。在本句中,英文单 词“furnish”本为“提供”之意,是作者使用的一个严肃的“大 词”。“我”因为身材弱小而惹了不少麻烦,闹了不少笑话,这 些好笑的经历成为宫廷中津津乐道的笑话,他们享受这些笑 话就像享受一日三餐一样成为的每天发生的事情。这样一 个无知与无助的王室玩偶,之后却对国王大肆推介战争与军 事,这的确如斯威夫特自己在小说中评述的那样:“一个住在 任何都比他强大,他跟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一个地方,还一 个劲地妄自尊大,真是白费力气”。作者的恰当选词加倍渲 染了作品喜剧色彩,为后文的讽喻作了很好的铺垫。 2.语域变异(Deviation in Register) 语域是根据语言使用者在运用语言时所要求完成的功 能来定义的。例如电视体育评论、牧师的布道、竞选时的演 讲都可以说是语域。《格列佛游记》语句风格以朴实无华的 口语用词为主,然而斯威夫特为了强化作品的讽刺效果,有 时刻意采取一些“文绉绉”的说法,这种语言形式的转变我们 归之为处语域变异。 例1: we conjeeture it is either some unknown animal,or the god that he worships.(P17) 孙译:依卑职之见,它或许是某种未知的 物,要不就是 他所尊崇的神灵。(P20) 这句话是“小人国”负责搜查小说主人公Gulliver的两 位大臣上书给小人国国王的奏折上的文字。作者采用了适 合该特定场合的词语,即选用了正式的书面体“conjecture” 而不是“think”或“guess”等其他更随意的口语化词汇,这是 斯威夫特口语体词汇风格的一种有意识的变异。这种变异 使得虚构的情节真实话,加强了讽刺效果。 在小说的第三卷,作者描述了飞岛国,飞岛上的人长得 奇形怪状,整天担忧天体会发生突变,太阳不再普照大地,地 球会被彗星击撞粉碎,因而惶惶不可终日。这一部分侧重于 对英国伪科学的批判以及对古今历史的订正。因此作者在 介绍飞岛国时,采用的是英国皇家论文的写作方式,隐射英 国。 例2: The flying,or lfoating island,is exactly eircular ̄its di— ameter seven thousand eight hundred and thirty seven yards, or about four miles and an half,and consequently contains ten thousand acres.It is three hundred yards thick.The bot— 文的风格。飞岛国中,设计家们正在从事着各类课题的研 究,例如,如何从黄瓜中提取阳光取暖,如何把粪便还原为事 物,怎样繁殖无毛的绵羊,怎样软化大理石等等。这些都是 用来隐射英国的伪科学研究,斯威夫特对可笑的事物采取了 严肃认真的叙述方法,甚至采取了论文这样一种极其严谨的 写作方法,这种摹写使得本来虚构的岛国显得真实,荒诞与 现实的对比更加强烈,大大加强了讽刺与批判的力度。 3.书写变异(Deviation in Graphology) 在《格列佛游记》中,作者使用了大量斜体字,特别是在 小说的最后~部分(Part 4),仅第六章的描述中,作者就用了 37个斜体字,第七章用了97多个斜体字。斯威夫特对斜体 字和连字符的使用使得本就显而易见的调侃语气以更加强 烈的冲击读者的大脑,凸显出其暗含的侮辱甚至敌意。这种 有意识的书写变异有着重要的文体价值。 例1: And the cure prescribed is a mixture oftheir owndung and urine,forcibly put down the Yahoo’S throat.(P205) ——张译:治疗的方法就是把“耶胡”自己的屎、尿掺合在一 起,给它们从嘴里灌下去。(P240) 在这段文字中,一共有五个斜体字“their own dung and urine”。事实上,斯威夫特在该小说中非常喜欢用“屎、尿”等 和大小便相关的“肮脏”的词语,例如,在第一部分,作者就几 次谈到主人公要“撒尿”(P8;making water)或者他的“生理 需要”(Pll;necessities of nature),以及他“用尿给皇后的皇 宫灭火”的罪行(P46;Extinguish the fire,by discharge of U— rine in her Majesty’S apartment)。斯威夫特用这些词来表 述“肮脏的人类”,斜体字dung以及urine有提请读者注意 “耶胡”这种让人恶心的治疗办法,隐射跟“耶胡”长相相似的 人类已经堕落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加强了讽刺效果。 4.修辞的变异(Deviation in Rhetoric Device) 斯威夫特作为典型的讽刺作家,他的故事总是有所指 的。暗讽与影射(insinuation and allegory)的写作手法也贯 穿了《格列佛游记》整部作品:通过幻想旅行的方式来影射现 实,对英国的君主政体、司法制度、殖民和社会风尚进行 了揭露:小人国会因鞋跟高低、吃蛋先敲哪端而、演化出 两党之争;大人国的居民尽管身材高大,却丝毫不像人类那 样穷兵黩武;飞岛对其领地的统治就像英格兰对爱尔兰一样 让人看不过眼;相比之下,倒是慧驷国里的马儿颇具理性和 各种美德。为此,这部作品在修辞上具有明显的“讽喻”的倾 第5期 谢静:从语言变异的角度看《格列佛游记》的讽刺艺术 129 向性。 得隐晦于词问的暗指若隐若现,其讽刺悠然成趣。 例1: I told him,that in the kingdom of Tribnia②by the n— 三、结论 atives called LangdonQ,where the bulk of the people eonsis— 《格列佛游记》最重要的艺术特征是作者精湛的讽刺手 ted wholly of discoverers,witnesses,informers,accusers, 法。他总是在寻找恰当的形式和工具来表现他的讽刺艺术。 prosecutors,evidences,swearers;together with their sever— (李维屏,2003:71)。作者使用语言变异的目的在于通过变 al subservient and subaltern instruments;(147) 异这种语言形式更有力的吸引读者,启发读者去联想,去思 孙译:我告诉他,在特里布尼亚王国,即被当地人称作 考,去比较,从而体会出作者的意图,实现其讽刺目的,因此, 兰顿的那个王国里,我住过很长时间。那儿的人们主要都是 语言变异是作者卓越讽刺艺术的重要实现手段。 些发明家、目击人、告密人、控告者、公诉人、证人、宣誓人,以 及附属于他们的一些下贱爪牙;(183) 参考文献: 读者在与文本交流的过程中,除了要保证对语言的正确 [1]Deborah Baker Wyriek,Janathan Swift and the Vested Word 理解之外,还应注意交流的可接受性以提高理解的程度。斯 [M].The University of Noah Carolina Press Chapel Hill& 威夫特杜撰出一个名为“Tribnia”的王国,其拼写与英国 London,1988. “Britain”的字母完全一样,只是顺序不同(anagram)。斯威 1-23丁芸.英美文学研究新视野[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夫特在此意为影射英国。这种修辞上的语义变化造成了意 E43蒋承勇.英国小说发展史l-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义的突出,读者要能够体味到变化字母顺序构成的词所隐含 [5]胡壮麟,刘世生.西方文体学辞典[M]_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的双关意味,捕捉到讽刺的信息。 [6]李维屏.英国小说艺术史1-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此外,Langdon一词是一个谐音词,意指“London”,讽 2003. 刺之意不用言表。《格列佛游记》中作者对换音法(anagram) 及其双关的使用不止一处,谐音将讽刺的对象暗藏其中,使 the stylistic characters of the original work Gulliver’S Travel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viations XIE J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Hunan Industry University,Changsha 412000,China) Abstract:The most important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is the author’S masterful satirical art.This paper analy— zes the stylistic characters of the original work Gulliver’S Travel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viations in lexical,register,graphology and rhetoric.It concludes that these deviations mak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author’S satirical art. Key words:style;deviation;satirical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