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计划意识,各项工作依据目标的实现详细制定出有关措施,并积极创造条件去实现。计划一经制定以后,就要去贯彻与实施。在执行过程中,要始终把握总的生产经营目标,做好控制工作。避免计划安排不合理现象的发生,计划的制定要切实符合实际情况,不可为了盲目赶工期,制定的目标无法实现,也不可太保守以致完不成任务。计划的制定都必须是科学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否则不仅会影响整个计划体系的运作,也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企业的发展。计划编制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的实现。
一、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没有完整的技术管理,先进的技术是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没有技术,就谈不上施工。技术,是贯彻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的重要工作,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技术作用的发挥,除决定于技术本身的水平外,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管理水平。技术管理是对各项技术工作要素和技术活动过程的管理。技术工作要素包括技术人才、技术装备、技术计划、技术运用、技术改造、技术開发、技术评价等。
(一)目前施工的三峡大坝混凝土工程中,为了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达到优质、高产、低耗的目的,钢筋连接中使用了带肋钢筋套简连接技术。技术改造围绕节约能源、降低材料消耗、提高质量、缩短工期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对工程施工起到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工效,节约了时间,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消耗。
(二)提高质检人员的素质,增强责任心、任务感,充分发挥质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严格依照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来检验,建立健全质量检测机构和质量管理机构,健全检验制度。对工程质量检验的方法可归纳为“看、摸、敲、照、靠、吊、量、套”八个字。
(三)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参与施工的人员熟悉和了解所承担施工的仓号的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建立技术交底责任制,加强施工质量检验、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质量。在技术交底时,要贯彻上级技术领导的意图和要求,了解仓号的体形变化,有无特殊部位;钢筋、管路等的布设,应满足施工规范、规程及工艺标准;材料、设备的要求,有无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等。
二、混凝土施工管理的措施及应用
(一)做好一系列的基础工作,就是搞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 基础工作是企业建立质量体系、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立足点和依据,也是质量管理活动取得成效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转的前提和保证。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信息工作、质量责任制和质量教育工作。
1、以提供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为内容来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做好标准化工作,必须以“顾客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系统化”原则,应符合权威性、科学性、群众性、连贯性和明确性的要求。
2、建立质量责任制。
建立质量责任制是企业建立经济责任制的首要环节,要求明确规定企业每个职工在质量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以便做到质量工作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考核有奖罚。质量信息,是进行质量方面决策的依据,是改进产品质量、改善各环节工作质量的最直接的原始资料和依据。
3、统一计量单位。
计量的重要任务是以统一计量单位制度,组织量值正确传递,保证量值统一为目的的工作。计量,是关于测量和保证量值统一和准确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
4、提高职工的素质。
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的最重要的要素,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必须从提高职工的素质抓起,把质量教育作为“第一道工序”。
(二)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就是全面质量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质量控制不严格,使质量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全一多样 ”,即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和多方法的质量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是百年大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
(三)进行成本预测。
对施工中存在的成本控制不严格的现象,要做好事前控制。首先进行成本预测,成本预测就是在某项工程开始之前,对该工程全面进行成本预算。根据确定的成本目标确定计划期内工程的成本,需要抓好定额管理。降低成本途径是多方面的,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开发集体智慧,挖掘潜力,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成本预测的目的是确定降低成本的目标,即确定成本降低率,为编制降低成本计划确定方向,分析和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
(四)提高企业的信誉。
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控制,就是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对工程成本形成的预防、监督和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施工成本费用被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企业生存和发展依靠竞争,而竞争依靠企业的良好信誉,企业的信誉,重要的一条就是靠投标单位的经济实力,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实行科学的、全面的、综合的成本管理。
三、总结
在混凝土施工管理中,计划、技术、质量、成本管理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水利水电混凝土工程施工,在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加强哪一方面的管理都会最终归结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上来。生产管理要以人为本,在努力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的同时,要努力改善生产现场的劳动作业环境,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才得以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 常 勤 王长江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 2013(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