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9、竹节人(教师版)

来源:星星旅游
2019学年上学期六年级语文科第三单元导学案(教师版)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9、竹节人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4.学习作者通过记叙事件来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体会传统玩具给入们带来的乐趣,感受作者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通过记叙事件来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体会传统玩具给入们带来的乐趣,感受作者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电教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自主预习】 一、作者及文学常识

范锡林笔名雪凌。195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集《避邪铜钱》《秘道》《小巷三杰》《血经》等20多种及《范锡林少年大传奇》(五卷),已发表小说、童话、散文300多万字,并有若干作品翻译介绍到日本。作品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等40多项。 二、读读以下词语,并听写。

疙瘩 疲倦 冰棍 橡皮 跺脚 颓然 沮丧 抽屉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大步流星 暴露无遗 念念有词 忘乎所以 心满意足 三、词语学习

前功尽弃: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威风凛凛:凛凛,严肃、可敬畏。意为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本课指竹节人在课

1

桌缝里表演很有气势。

叱咤风云: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借以形容威力极大。 大步流星: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念念有词:旧指和尚念经,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也说忘其所以。 心满意足:非常满足。 暴露无遗:全部暴露出来。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并简要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把你的玩具介绍介绍吧(可以从名称、材质、用途等方面介绍)。

2. 你有动手制作玩具的经验吗?想一想,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乐趣?与同学们分享。 二、介绍作者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3)理解词语

四、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1.快速浏览课文:全文围绕什么来写?

全文围绕“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展开了描写。 2.作者是怎么在童年时代寻找乐趣,度过这段时间的? (做竹节人)----(斗竹节人)------(目睹老师玩竹节人)

2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先写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自己(制作竹节人 ),再写“我们”沉迷(斗竹节人),后写两人的手工玩具被(老师没收),结果却发现老师也与他们一般,喜爱竹节人。

4、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2 ):竹节人的来历和“我们”迷上竹节人。 第二部分( 3、4 ):竹节人的做法和“我们”痴迷竹节人。 第三部分(5---19):斗竹节人。

第四部分(20--29 ):老师没收竹节人,自己玩起来。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课文,让我们知道了,文中的孩子们玩竹节人非常开心。 六、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听写生词。

1.出示生字:豁开 威风凛凛 疙瘩 冰棍 孙悟空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橡皮擦 雕刻 跺脚 颓然 沮丧 趴下 抽屉 2.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竹节人》,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分为四个部分,你还记得这四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

(竹节人来历、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老师也喜欢玩竹节人) 3.说一说,自己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你记住了些什么细节? 二、品读释疑。

(一)自由读课文,请将你感兴趣的内容画下来,说说你的感受。

1、思考:如果给你以下任务,你会怎么读这篇文章呢?试着读一读。 任务: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任务: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任务: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3

(二)课文解读

1、默读第一部分(1、2) 思考:

(1)从第一部分里你知道哪些信息? (2)这样的开头有什么好处? 2、读句子分析感悟。

①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全班,以至全校。

分析:“我们”小时候物质条件并不是很好,玩具要自己做,而不像现在,可以很方便地买到各种成品。

当时的物质条件不发达,没有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的玩具可供选择,所以一旦有有趣的玩具出现,很快就会吸引一大片人来玩。 ②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

分析: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3、默读第二部分(3、4) 思考:

(1)课文是怎样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的?用“ ”画出。 (2)卖毛笔的生意为什么会那么好?

①读竹节人制作方法并感悟 :“我们”的竹节人虽然简易,但好玩和有趣的程度一点也没有减少,更突出了这个游戏的吸引力和乐趣。这既能表现出孩子们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与热情,也能体现出他们对可以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出这一成果的自得与满意。

②理解言外之意:卖毛笔的生意为什么会那么好?

答:我们的毛笔都用来做竹节人了,所以就假装丢了,然后再去买,老人的生意当然就好了。

4、研读第三部分(5-19) 思考:

(1)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斗竹节人的游戏非常好玩? (2)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和同学们玩竹节人很痴迷? 5、小组合作学习。

(1)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斗竹节人的游戏非常好玩? (2)比较句子,看看哪个更好,为什么?

①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4

②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答:第一句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裂缝的大,以及课桌破旧的程度。

(3)仿写一个比喻、夸张句。

利刀一般的寒风吹在脸上,痛得令人窒息。 (4)竹节人的样子有趣

①静立不动的样子: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呆头呆脑

②动起来的样子: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地对打、不知疲倦、也不会倒下 (5)比较句子,看看哪个更好,为什么?

①有时其中一个的线被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②有时其中一个的线被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不动弹。

答:第一句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竹节人呆头呆脑的特点。 (6)竹节人的装饰有趣

①“齐天小圣” ------- 手拿金箍棒的孙悟空 ②金钩大王” -------- 手拿虎头双钩的窦尔敦 (7)这是一篇记叙文,为什么却写了那么多说明性的内容?

答:这样详细介绍做竹节人的方法,怎么玩竹节人,一方面是因为读者可能对竹节人的游戏不熟悉;另一方面,在说明的过程中蕴含了真切的情感。 (8)你知道怎么斗竹节人了吗?

答:斗竹节人最常出现的是 没头没脑地对打 (第9段),有时会遇到 线卡住 的情况(第10段),有的对手会亮出 “神气”的武器和名号 (第11-14段),更有意思的是别出心裁却弄巧成拙 (第15段),最让人着迷的是下课后教室里 大规模的 , 热闹的搏斗 (第17-19段)。 (9)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和同学们玩竹节人很痴迷? ①下课时,一圈黑脑袋、跺脚拍手、咋咋呼呼 ②上课时,搏将起来、嘴里不便“咚锵 6、研读第四部分(20-29) 思考:

(1)老师对竹节人的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 (2)”我“和同桌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

5

(3)文章主要是写“我”童年时期玩竹节人的事,在这里为什么要写老师玩竹节人,这和文章主题有什么关系?

答:突出竹节人这个童年游戏的有趣甚至引起了老师的青睐,抒发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满足与自豪。这部分内容深化了主旨,使竹节人游戏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4)看到老师玩竹节人,我们是怎么做的? 三、词语积累(写神态的词语)

威风凛凛 没头没脑 呆头呆脑 歪歪斜斜 得意洋洋 虎视眈眈 怒气冲冲 津津有味 全神贯注 忘乎所以 心满意足 相视一笑 四、课堂小结

课文围绕( “迷” )这个词展开来写,写了童年时,我们(制作竹节人 ),( 斗竹节人 )以及被老师发现,把我们的竹节人( 没收 )了,老师在办公室也在(玩竹节人 ),写出童年的乐趣。 五、拓展延伸

1.读了本文,我对童年趣事和爱师尊师有了很深的认识,我要找到相关的文学作品读一读。

2.推荐阅读:《爸爸的鸽子》(林清玄) 《月迹》(贾平凹) 《小桔灯》冰心 《三味书屋》鲁迅 《和时间赛跑》(林清玄) 《童年》(高尔基)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学评》。

2、找到相关的文学作品读一读。

七、板书设计

制作竹节人

样子——壮士

搏斗9

变身——“齐天小圣”“金钩大王” 之乐 妙趣横生 竹

伙伴围观 爱师尊师 节

人 偷玩被收

老师 也爱

6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