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培养男孩

来源:星星旅游
如何培养男孩

一、拒绝别人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养成慷慨大方的美德。然而,男孩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共享出去,孩子也有拒绝的权利,也会遭到他人的拒绝,父母所要做的,就是教会儿子如何拒绝别人的要求,如何泰然自若地接受他人的拒绝。 一个不会拒绝别人的人很容易被他人左右,一个没有任何主张的人有时甚至会给自己带来危险。人不是万能的,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所以,学会拒绝也是一种快乐,不会勉强自己去做根本不想做的事情,给自己的心灵一片自由。让男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拒绝,不仅是学会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也是学习一种如何与人交往的处事技巧。引导男孩学会拒绝、敢于拒绝、善于拒绝,才会让孩子活得真实明白,活得开心快乐。

有对夫妇在一次车祸中双双罹难,留下了一个男孩。孩子的姑姑收养了他,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为了培养孩子,姑姑倾其所有,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后来,男孩长大了,并且如愿考到北京的一所大学。他找了一份工作,一边打工,一边读书,直到有一天,男孩觉得能报答姑姑了,于是写信让姑姑来北京,要好好地招待姑姑。姑姑来了,男孩要请姑姑吃饭,他让姑姑选一个喜欢的饭店。两人来到了一家星级饭店,姑姑说:“这家好,就这家吧!”男孩忐忑不安,心想:“姑姑啊,您不知那是星级饭店吗?我一个学生怎么能承担得起啊!”可是想到姑姑的恩情,男孩无论如何说不出拒绝的话。席间,男孩的手心渗出了汗水,可是他始终强颜欢笑,后来他借着去卫生间的机会,偷偷看了一下菜单——2000多元。回到座位后,男孩更加坐立不宁,终于,他用最小的声音对姑姑说:“姑姑,我没有那么多的钱来买单„„”姑姑说:“我今天来,就是想给你上一节课,这节课的题目就叫:学会拒绝别人。你没有钱,为什么不直接说‘姑姑,我没有钱,可不可以换一家饭店’,你拒绝我一下,是不是就避免了没钱结账的尴尬?生活中好多这样的事情,敢于拒绝,会让你生活得更轻松。孩子啊,一定要学会拒绝,学会说不!”

这位姑姑用最直接的方式给男孩上了生动的一课。社会太复杂了,很多人排着队等着算计那些办事没有原则、一味迁就、顺从别人的人。做人难,做事难,拒绝别人更难。孩子在与人交往时,所遇的对象并不都是友善的、讲道理的人,也会遇到一些颠倒是非黑白、自视过高的人,他们不仅提出无理要求,还强迫别人无条件地接受。 拒绝别人也有一定的技巧,要懂得考虑别人的心情,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顾及对方的面子。在敢于拒绝的同时还要善于拒绝,既拒绝别人,又不让对方太尴尬和难堪。拒绝总是令人遗憾却又难以回避,所以拒绝时要以得体的方式进行,把对方的不满和不快尽量控制在较小的限度内。如果该拒绝的不拒绝,轻易承诺了自己不愿意、不应该不必要或是不能履行的职责,最终只会自食其果。该拒绝时就要拒绝,只是注意遵循“尽量减少对方不悦和失望,寻求其谅解和认同”的原则。

男孩有没有社会交往能力,是他们以后生存的重要方面,社会交往能力强则更容易走向成功。父母可以帮助男孩掌握拒绝的技巧,如违背原则的事,要拒绝;自己不愿干且无意义的事情,要拒绝;仅仅为了维护友情,对自己有害的事情,要拒绝;一切违背了做人原则的事情都坚决不做,不能因为一味地迎合他人的好恶而完全放弃自己的追求。学会拒绝,可以帮助男孩维护纯洁的社交圈子,帮助他们鉴别真正的朋友,保持友谊的本色。

二、帮助男孩战胜胆怯

帮助男孩战胜胆怯,父母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循序渐进,引导孩子从最容易的做起,坚持不懈,逐渐找回勇敢和自信。

每位父母都希望把儿子塑造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勇敢、坚强、自信、诚实、可信

赖、愿意帮助和爱护他人。这不仅是父母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更是男孩的天赋所在,他们天性有追求目标的优势,并满足于此。但生活中,有些男孩却表现出自卑、胆怯的行为,如与同学交往时面红耳赤,说话词不达意;碰到老师也不敢打招呼,情愿绕道而行;课堂上老师提问,就算知道也不敢回答或答不完整;在公共场合不敢发言;还有些男孩平时成绩不错,一到考试就因胆怯发挥不出正常水平„„造成男孩胆怯的原因主要是不当的家庭教育,父母在孩子性格形成期采取了不当的教育方式。

有的父母为了让淘气的男孩听话,经常恐吓孩子。孩子哭闹时说“你再闹就把你关在黑屋子里”“再不听话大灰狼把你吃掉”“警察一会儿来抓你”“让医生给你打针”之类的话吓唬孩子。慢慢地,男孩开始变得胆小,黑暗、动物、警察、医生、生人,等等。有的父母对男孩要求过于苛刻,孩子稍有差错,就严厉训斥批评。孩子没有半点自由,一举一动都必须经过父母的许可。久而久之,男孩就变得胆小怕事,唯唯诺诺。有的父母过分娇惯孩子,剥夺了孩子锻炼、实践的机会,弱化了孩子的能力。这样一来,虽然提高了男孩在家中的地位,却让他们变得胆小了。有的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几乎不让儿子与人交际。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刚刚走过来,父母就训斥:“小孩子别多事,做功课去。”孩子想和伙伴们一起外出活动,父母也横加干涉:“有什么好玩的,在家做作业。”男孩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限制而无法与人交往,在交际场合就会显得畏畏缩缩。有的父母社会地位不高,经济收入也不足,平时说话有意无意流露出自卑情绪,无形中让孩子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产生一种弱者的心态。自卑是懦弱的孪生兄弟,过于自卑的男孩必然懦弱胆怯。有的男孩说话不流利,口齿不清楚,如果讲话时被嘲笑,下次他就会胆小紧张。另外,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父母的冷嘲热讽,也会让他们害怕考试,害怕竞争,以至于丧失勇气,变得胆怯。有的父母见到一条小虫就大呼小叫,男孩受父母影响,也会怕小虫,逐渐变得胆小。

男孩将来要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是一个不断与人交往的环境。如果从小就胆怯、怕生,做什么事都不能独立完成,缺乏社会交往能力,难以想象,将来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找到立足之地。

美国第一个最得人心的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比一般的孩子还要自尊和敏感,回避社交活动,也不敢结交朋友。但他有点与众不同,他强迫自己跟嘲笑他的人接触,强迫自己参加打猎、骑马,进行一些激烈的活动,使自己成为最吃苦耐劳的典范。他努力地改变着自己,他把喘气的习惯变为一种坚定的嘶声;他咬紧自己的牙床使嘴唇不再颤动以克服内心的惧怕;他利用假期在亚利桑那追赶牛群,在落基山猎熊,在非洲打狮子,使自己变得强壮有力。他凭着这种奋斗精神,不因缺陷而气馁,直至攀上成功的巅峰!富兰克林的经历说明胆怯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的。只要克服了胆小懦弱,也会成为一个勇敢成功的人。作为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用孩子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用孩子的标准来判断衡量他们,用“穷”养的方法来培养他们的勇气。

首先,父母应克服过分溺爱孩子,包办代替孩子一切事情的习惯。孩子遇到困难时,引导孩子自己去克服、战胜困难。如孩子害怕打雷,可以告诉孩子打雷不可怕,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引导孩子科学地看待、分析问题。其次,仔细分析孩子胆怯的各种表现,找到孩子胆怯的根源,对症下药。再有,通过互换角色,让孩子体验成人的辛苦和口吻,帮助孩子克服种种顾虑。另外,带孩子进行社交活动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如:事先告诉孩子怎样称呼来客;教会孩子一些待人接物的技巧等。帮助孩子找一些兴趣、爱好、年龄相同的朋友,鼓励他们谈论交流。有了一定的交往基础,更大范围的交往也不会让孩子胆怯了。同时,给孩子提供或创设有较多游戏伙伴的机会。尽量带孩子去一些同龄人较多的地方,如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游乐场、公园等,引导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认识,一起游戏;或是邀请邻居、同班较熟悉的小朋友到家里玩儿。最后,父母不应对孩子要求过高,约束过多。而是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自然成长,只是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

总之,改变男孩胆怯的毛病,对于父母来说是个任重道远的事情,一定要注意善待他们弱小的心灵,帮助他们尽快摆脱胆怯的阴影,做一个阳光的男孩。

三、穷养男孩的真正涵义

“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是在中国流传很久的一句教子格言。那么“穷”养男孩又有何深刻的道理和内涵?这无疑是每个男孩父母应该仔细思量的事。好多人认为“穷”养男孩,就是控制孩子的花销,不要给他太多的享受,以免惯坏他,这样的理解较为片面,和我们所说的“穷”养有一定的区别,我们认为“穷”养男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穷困”和“艰苦”的切身感受,对孩子意志、品质、性格、心态的磨砺、锻炼和培养给孩子带来的价值。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过程,男孩极易养成挥霍的习惯,贪图享受,脆弱无能,不负责任,不知人间真情。这样的男孩日后怎能面对生活的考验。他们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 古话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让男孩过早地亲近“富”,远避“穷”,看似爱之,实则害之。所以,一定要让男孩在必要的“穷”和“苦”中得到锤炼,懂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香港特别行政区原首席行政长官董建华是世界船王董浩云的儿子。这位船王对孩子要求十分严格,从不娇生惯养。董建华理解父亲的苦心,他读书时,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每天乘公交车往返于校园和住所之间,潜心于学业,从来不因为自己是船王的儿子就与众不同。董建华毕业以后,大家都认为董浩云会安排儿子到国外去深造,或是在家族企业中执掌大权,但让人吃惊的是,他竟然安排儿子进入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当一名普通职员。他对儿子说:“小华,我不怀疑你是个有理想的人,但我担心你的刻苦精神不够,你不要想到自己有依靠,你必须自己主动去找苦吃,磨炼自己的意志,接受生活对你的种种挑战,并战胜它。”董建华听从了父亲的话,在美国勤勤恳恳地干了四年,不仅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还学会了为人处世之道,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今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作为世界巨富的董浩云,深谙对孩子的“穷”养之道,也最终养育出了非常优秀的儿子。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穷”养男孩,并非是要男孩吃糠咽菜,忆苦思甜,让男孩承受不必要的非人折磨和痛苦,而是让父母减少对男孩的娇生惯养、包办代替,让男孩从小多一些经历、多一些锻炼,培养他们坚韧、顽强的性格。概括起来,“穷”养男孩我们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穷”养内涵一:让男孩过点“苦日子”。优裕的物质生活和给孩子大量的金钱,是葬送孩子的第一杀手。有人戏称,孩子拥有大量的钱财,除了购回享乐、好逸恶劳、攀比之心外,还买回了囚车和监牢。经济腾飞了,腰包鼓起来的家长们将钱用在培养子女上,这本无可厚非,可以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环境,但绝不能给他们太过奢侈的物质享受。要不然,就把钱存起来,等儿子长大,有了正常的金钱观后再给他也不迟。为了儿子的积极奋进,为了儿子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为了儿子不饱暖思坏,还是让他过点“穷日子”为好。 “穷”养内涵二:让男孩体验挫折感。温室里的花朵承受不了狂风暴雨的侵袭。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疼的爱子观,会促使男孩意志不坚强,心理承受力差,稍遇不顺心或挫折就走极端。挫折会激发男孩勇敢无畏的精神,积极面对遇到的困难。作为父母,就必须让儿子遭遇“挫折”,鼓励其克服并战胜它。

“穷”养内涵三:让男孩学会独立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万事包办”,这是育人大忌。很多大学生不会做饭、不会洗衣、不会叠被简直不可思议。这样的男人能接受社会的各种挑战,能有创造力吗?所以,父母要尽快从儿童时起,就教会并让他们独立承担力所能及的事。生活自理、会做家务、做饭、独立办事是人之必然!

“穷”养内涵四:让男孩适当受点委屈。男孩子必须要学会坚强。适当地受点委屈,就会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儿子做错了事,家长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惩罚是必要的,哪怕他受点委屈,也不乏是育人的一种策略。这样的孩子,领略过多种情感体验后,逆反心理少、心

理承受力强、心理健康,易成大事。

“穷”养内涵五:让男孩学会承担责任。责任是男人肩头的“徽章”。因敢于担当,不推卸责任,才让男人更显魅力。所以,父母对男孩要从小进行责任心的教育。让他们未来能担起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穷”养内涵六:让男孩多点乐观和爱心。乐观的心态和善良的爱心,是一个成熟优秀的男人必备的品质。所以,父母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引导孩子,擦去孩子心灵的污垢,消除孩子心中的自私,让孩子成长为一个乐观开朗、善良真诚的人。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儿子,但爱有“小爱”和“大爱”之分。大爱无疆,男孩只有在这种教育下,才能成长为健康快乐、优秀卓越的男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