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水浒:水浒中鲁智深的这个缺点,搁今天会不会被喷?
水浒的读者,都比较偏爱鲁智深,一旦偏爱,就会不客观。
尤其是拳打镇关西、仗义救林冲的情节,历来不断演绎,更塑造了鲁智深的伟光正形象。
古人曰过,英雄不拘小节。今天不妨扒一扒,原著中的鲁智深,身上的一个“小节”——就是双标犯。
鲁智深待人,绝对是双重标准的。
◆
第三回,史进到延安府去投奔师父,遇到鲁智深,那时他还叫鲁达,是延安府的一个军官。
鲁达要请史进吃饭,去饭馆的路上碰见了跑江湖卖膏药的打虎将李忠,李忠是史进的启蒙老师,史进便约李忠一起去。
可是李忠膏药卖了一半,钱还没收回来,对一个做小生意的人来说,回款可是关系到午饭能不能加鸡腿的头等大事啊。
李忠说:“待小的卖了膏药,讨了回钱,一同和提辖去。”
鲁达就烦了,老子约你吃饭,你居然惦记你那点狗皮膏药。
“谁奈烦等你,去便同去!”
李忠道:小人的衣饭,无计奈何。提辖先行,小人便寻将来。
鲁达焦躁了,把围观看的人一推一交,骂道:这厮们夹着**撒开!不去的洒家便打!
这些人,可是李忠的主顾啊,能不能收上回款,就靠这些围观群众了,可是鲁达又打又骂把人家都赶跑了。
街上的人见是鲁提辖,一哄都走了。可见鲁达在当地的人缘不咋地,估计是个大街霸。
我觉得宋朝百姓脾气真好,这要在今天,早给他拍下来上个头条,再查查他爸是不是李刚,弄不好他上司还得出来道歉,再把他贬为临时工。
史进和李忠都是第一次跟鲁达见面,但是鲁达对史进就很客气,称兄道弟,主动请客,对李忠就出言不逊,丝毫没有尊重,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史进是江湖上有名的九纹龙,是富二代,又帅又有钱,功夫也好。
而李忠,此时只是个跑江湖卖狗皮膏药的,鲁达看不起他。
鲁达看不起的人还挺多的。
◆
比如郑屠,鲁智恨他欺男霸女还是其次,关键是他一个杀猪的,给自己起什么江湖绰号啊?鲁达的火,就是被这个绰号拱起来的,“老子这么牛,还不敢自称镇关西,你一个杀猪的,也配叫镇关西。”
是不是似曾相识?没错,“你也配姓赵”的另一种版本。看不起杀猪的,跟看不起卖狗皮膏药的,都是职业歧视。
对前来伺候他点餐的服务员,他也看不起。酒保问:“官人,吃甚下饭?”
鲁达道:“问什么!但有,只顾卖来,一发算钱还你。这厮只顾来聒噪!”
唉,鬼知道你要吃什么,再说你凶巴巴的这个样子,就不怕服务员朝饭里吐口水吗?
听见隔壁阁子里有人啼哭,鲁达又焦躁了,把碟儿盏儿都丢到楼板上。……
他见卖唱的姑娘可怜,便想行个侠仗个义,可是身边钱不够,问史进和李忠借钱。
史进拿出10两,李忠拿出2两,鲁达嫌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然后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这个丢字,道尽蔑视。
一个富二代,拿出10两不算多,一个穷跑江湖的,拿出2两不算少。再说,你刚才把人家生意搅黄了你忘了吗?
后来,鲁达被赶出五台山,谴往东京,途中在桃花山偶遇了李忠。
此时李忠已做了山大王,不是那个跑江湖卖膏药的了,反倒是鲁智深,江湖亡命,无处安身。此时他对李忠,居然能好好说话了,一口一个兄弟。
这是不是双重标准?在鲁智深眼里,也是看人下菜的,做兄弟,要旗鼓相当才行。
要么有钱,要么有名,你总得占一样才有资格跟他称兄道弟,仗义相待,不如自己的,非打即骂,各种奚落。
这种人今天也不少。碰见穷弱的,他牛逼,碰见比他牛逼的,他秒变怂逼。
除了双标之外,莽直可爱的鲁智深还有点未了的事呢——
在茶坊偶遇了史进后,挽了史进的手,便出茶坊来。鲁达回头对茶坊老板道:“茶钱洒家自还你。”然而并没有还。
要资助金氏父女回东京,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然而也并没有还。
跟史进吃完饭,也不付钱,下楼叫道:“主人家,酒钱洒家明日送来还你。”然而也并没有还。
所以,智深,你欠的钱什么时候还?
(纯粹戏说,如果有不同意见,你都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