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时间: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开始进行改革
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苏
联 治、经济。 的19年赫鲁晓夫下台 改时间:1985年戈尔巴乔上台后开始进行改革 革戈尔巴
内容 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功
与乔夫
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解 改革
实质:否定党的领导,否定马克思主义 体
影响:激化了各种矛盾,加剧了苏联的动荡 原因 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的弊端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苏联解体 外部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对苏联推行“和平演变”策略
催化剂: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失去领导国家的威望
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
解体:1991年底 实质:社会制度的改变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匈牙利的改革较为突出
赫鲁 晓夫 改革
原因:斯大林模式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
匈牙利
改革 背景:斯大林模式严重阻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
东欧
经济上: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在工业方面也进
社会
行了管理的改革(了解) 主义
1968年,试图摆脱苏联控制的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被苏联。 国家 的改 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革与 东原②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演变
欧因③苏联也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剧④西方大国对东欧加紧了和平演变的攻势。 变 时间:19年下半年开始的一年之内。
结
②各国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实质); 果 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
1
内容 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法制。
①东欧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
③国家版图的变化: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启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曲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建设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国情,一经济建设为中心,健全民主法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