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说说“苦衷”也无妨

来源:星星旅游


说说“苦衷”也无妨

在“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中,公安机关在认真听取人民群众各种意见和建议的同时,借用开门评警这一交流平台与人民群众如实交流一些自己在工作中的“苦衷”其实也未尝不可。

所谓“苦衷”,就是在公安工作中现实存在的一些执法难点和工作困扰。诚实“诉苦”并非推诿狡辩,其目的是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活动的了解,争取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更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这不但不会影响“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会使此项活动取得更加深入、更加广泛、更加和谐的效果。

诚实“诉苦”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表现。以笔者所在的铁路公安机关为例,其实就有许多旅客群众不十分了解的执法“苦衷”。比如“站车安检”,虽然这项工作实质上与每位旅客的自身安全都息息相关,但在实际工作中安检民警却经常会遇到个别旅客包括谩骂、推搡在内的各种不配合的举动,民警因此时常陷入“工作标准”、“纪律要求”和“执法现实”的矛盾之中。由于大部分群众没有条件了解此类现象的前因后果,很多时候会对民警的执法观念、执法态度、执法行为提出质疑,民警的正常执法活动时常受到误解,警民关系也因此受到损害,一些执法活动也不能顺利进行。化解此类矛盾的根本办法最终还是要依靠群众,依靠群众首先就要相信群众,要与群众开展坦诚深入的交流沟通。“大走

访”开门评警活动正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好的沟通平台,利用这一平台向群众“诉苦”有助于群众更全面地了解公安机关、评价公安工作,能更广泛地争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一些工作难点的有效解决。

诚实“诉苦”是开门评警活动的现实需要。公安机关的执法目的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公安机关存在的执法“苦衷”也必然会影响到大部分群众的利益。所以,向群众“诉苦”是一种对群众负责的态度,是争取群众支持、共同解决问题、推进开门评警活动深入开展的现实需要。诚实“诉苦”的过程也是接受群众评议的过程。诚实“诉苦”所指向的问题大都是一些热点、难点和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公安机关既有必要也有责任就此类问题向人民群众作出回应,所以,诚实“诉苦”也是一种责任意识的体现。 向群众“诉苦”不但要着眼工作、为了工作,更要着眼群众、为了群众。“诉苦”前提是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诚实的态度对待人民群众,要在认真反思和改进自己工作的基础上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既要尽可能地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又要正确对待群众对所诉之“苦”的不同反映。要充分相信和尊重人民群众的判断能力和认识水平,只要以忠诚的态度面向群众,以积极的态度改正过错,则“诉苦”活动不但不会受到群众的反感,反而会受到群众的欢迎。

“开门评警”活动是双向的,与群众交流沟通是对等的。向群众倾诉苦衷,首先是我们最认真、最广泛、最真诚地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然后在有针对性地整改工作的基础

上,再让群众加强对公安工作和公安民警的理解支持。相信开门评警一定可以成为加强警民沟通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