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分享者:╰→心奴°╮ˇ 已被分享20次 评论(1) 复制链接 分享 转载 删除 一、单选
1.在我国刑法中,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其处罚原则为() A.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甲蓄意杀害乙,有一天,甲看见乙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乙熬药给牛治病,牛吃药后中毒而死,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预备 D.意外事件
3.小偷入室进入吴某家,找出存折,但存折上只有1元钱。小偷无奈只得离去,小偷的行为是()
A.盗窃既遂 B.盗窃中止 C.犯罪预备 D.对象不能犯未遂
4.李某因私仇蓄意杀害杨某。一天,李某在杨某回家途中向其开射击,但未击中。这时,李某尚有子弹3颗,却怕罪行败露,遂停止开射击。李某的行为是()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一般违法行为 D.意外事件
5.张某在一僻静处将一妇女抱住,意欲奸淫,突然,附近走出两个男人,张某只得放弃犯罪,张的行为是()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预备 D.不构成犯罪
6.甲盗窃同宿舍乙的金戒指后,受到良心谴责,在乙发觉前把钱放回原处,甲的行为是()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不负刑事责任
7.甲在树丛中向仇人乙射击,连开了两未击中乙,乙因害怕而求饶,甲在能继续开的情况下不再开。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数罪
8.甲与乙有仇,某日,趁乙家无人时,放火点燃乙家房屋,火烧起来后,甲又后悔,奋力扑救,但因火势过猛,乙家房屋被烧毁。甲的行为是()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不负刑事责任 9.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
A.预备形态 B.实行过程中 C.预备形态和实行过程中 D.预备形态和危害结果发生以前的实行过程中 10.犯罪未得逞是指() A.未发生任何结果
B.未实现犯罪目的并未发生行为人所追求的结果 C.犯罪行为未实行终了
D.未齐备某一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11.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携带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只得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意表示 D.不构成犯罪
12.甲某蓄意盗窃,但打开银行保险柜后,发现空无分文即离开,甲的行为是()
A.盗窃既遂 B.盗窃预备 C.工具不能犯未遂 D.对象不能犯未遂 13.张某准备到某厂财务室撬保险柜偷钱,他遂约李某帮助他去望风。李某不同意,并到派出所告发了张某,张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意表示 D.犯罪中止
14.甲于某日携带匕首前往乙家,准备杀乙泄愤,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某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15.赵某持刀闯入女友钱某家中,声称要挖出她的双眼以教训她\"与人通奸\"的不忠行为,面对钱某的苦苦哀求,赵某将刀扔在钱某面前转身离去。依照刑法规定,对赵某应如何处理()
A.应当不处罚 B.应当从轻处罚 C.应当减轻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 16.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中止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犯罪未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态
B.对于中止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则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犯罪中止是行为人基于自己的意志而放弃犯罪,犯罪未遂是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
D.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实行阶段 17.某甲在乙的房间正举刀准备杀乙,忽然听到有人敲门,甲急忙弃刀跳窗逃走。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18.甲某晚蒙面持刀抢劫某妇女的钱包,第二日,发现被害人是自己的邻居,遂将钱包归还被害人,并声称自己是开玩笑。甲的行为是()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既遂 D.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19.甲、乙、丙、丁4人预谋某晚去某超市盗窃,甲提供了一辆自行车,届时甲因害怕未去,由乙、丙、丁3人用甲提供的三轮车盗走超市的大批名贵手表,在这起盗窃案中,甲的行为应定为()。 A.盗窃预备 B.盗窃既遂 C.盗窃未遂 D.盗窃中止 参:
1.B 2.B 3.D 4.B 5.A 6.C 7.C(放弃可以重复进行的侵害行为成立犯罪中止)。 8.B 9.D 10.D 11.B 12.D 13.A 14.B(基于内心的恐惧感而放弃犯罪的,属于犯罪中止)。 15.D 16.C 17.C 18.C 19.B(共同犯罪中,某人自动中止犯罪,但未制止他人的犯罪或未有效地防止结果的发生的,该人仍然成立犯罪既遂)。
1.甲、乙两人因打麻将发生争执,甲一气之下抄起水果刀刺向乙的大腿,乙顿时血流如注.甲见状,惊慌失措,立即将乙送往医院,经医院包扎止血,乙住院治疗一个月后康复,此间,甲主动承担了乙的医药费。后经法医鉴定,乙为轻伤.甲的行为属于(A)A.犯罪既遂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
2.甲扬言杀害乙全家,乙报案后人员即尾随追赶,在通向乙家的公路上,将携带凶器的甲截获。甲的行为属于A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3.某甲意图毒死某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某乙所要吃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某甲的行为属于( C).A.犯罪既遂
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
4.某甲与某乙素有仇恨,为了报复,某甲在日记中写下了对某乙的诅咒,并表示一定要杀死某乙,还在日记中列出了几种杀人手段,某甲的行为属于(C)A.犯罪未遂B.犯罪中止C.犯罪表示D.犯罪预备
5. 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 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 异常,就没有将告诉王某。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李某的行为属于:B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
6.甲蓄意杀害乙,有一天,甲看见乙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乙熬药给牛治病,牛吃药后中毒而死,甲的行为属于(B)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预备 D.意外事件
7.某甲与乙有仇,欲寻机报复。一日某甲知某乙一人在家,便携带匕首前往。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某甲害怕,折返家中,某甲的行为构成(C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8.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 B)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罪表示 D.不构成犯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