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及趋势

来源:星星旅游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及趋势

自2002年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开展理财业务以来,这一领域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块庞大、竞争激烈的市场。2019年,我国金融机构理财规模超过31.8万亿元,其中大多数是商业银行理财规模。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主要以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为主,通过集合投资的方式,向广大投资者募集资金,再由银行进行投资运营,实现投资回报的同时,为客户提供风险管理、资产配置等服务。

1.初期阶段(2002-2009年)

2002年,我国首家试点银行招商银行推出理财产品,正式开启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大门。开始时,理财产品主要以期限较长、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的货币基金为主。 2004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相继推出理财产品,推动了理财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在此阶段,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仍然以传统银行商品、信托资产为主要投资标的,收益率也以保守为主。

2010年起,在国内货币政策调控的背景下,资金流动性相对较紧,银行间利率相应上升,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随之上升,开始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此阶段,商业银行推出了更多风险较高、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如信托计划、资管计划等产品,这些产品起到了商业银行整合存款和投资市场资源的作用。 3.严监管时期(2013-2016年)

2013年开始,我国金融监管整治风险渐入高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也面临巨大调整。央行和银监会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监管规定,限制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规模、投资种类、投资期限等方面。

在此阶段,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商业银行不得不增加理财测试、风险揭示等环节,加强风险控制能力。 4.新业务拓展阶段(2017年以来)

2017年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经历了持续的开放与创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多元化、高端化、智能化的理财产品日益增多,投资标的也向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倾斜。

在此阶段,商业银行积极拓展新业务,推出了定向增发债券、定增股权等新型投资渠道,开启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期货基金等多元化投资的新时代。

1.多元化、专业化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将进一步向多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除了传统的浮动收益类产品外,还将推出更多的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创新型产品等专业化理财产品。 2.科技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也将逐渐实现智能化、去中心化等发展趋势。商业银行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开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提升理财业务的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3.提高资管服务质量

商业银行将提高资管服务质量,通过网络、手机银行等渠道面向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资产管理服务,开发更多优质的理财产品,加强风险管理和投后管理。 4.深化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

商业银行将与保险公司、券商等其他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新业务,整合资源优势,拓宽市场渠道,促进理财业务稳健发展。

总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服务品质和风险防范能力,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和监管要求,推出更多优质、专业化理财产品,实现经营与合规、效益与风险平衡的最优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