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代汉语113

古代汉语113

来源:星星旅游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三

一、 选择题(共20分)

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A)

A、目伐戒哀 B、末又劣都C、鸟甘受牧 D、日亦修疆

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一组是( )

A、烟——煙 B、州——洲C、早——蚤 D、彫——雕

3、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一组是( A )

A、暱——昵 B、昏——婚C、赴——讣 D、距——拒

4、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C A 若之何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B 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C 姜氏何厌之有? D 君何患焉?

5、下列句子中具有名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B )A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B 今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C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D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一句是( A )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C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D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7、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 D )

A 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 B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C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D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8、下列句子,属于介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C )

A 彼且奚适也? B 何以知其然也? C 之二虫又何知? D 去以六月息者也。

9、下列句子,具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工具意思的一句是(第 1 页 共 5 页

A 会天大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B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C 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D 于是秦王廷见相如。

10、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一句是( C )

A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B 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C 见犯乃死,重负国。

D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二、 填空题(共20分)

1、清代学者王引之所著、专门解释儒家经典中的虚词的一部工具书是《 经传释词 》。

2、清代编撰的《康熙字典》按照部首和笔画排列字头,书中所收字头的共分为 214 个部首。

3、古书注音常采用反切法,如“膑,鼻引切”。这种反切法的原理是见 叠韵 。

4、根据“四书”分析,“牧”字的构造类型是 会意 ,本义是 雄性鸟兽 。

5、根据“四书”分析,“本”字的构造类型是 指事 ,本义是 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

6、《战国策·秦策》“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其中的“宫”的解释是 古代房屋的通称 ,这说明“宫”的今义发生了以下变化: 词意在缩小 。

7、在《汉书·苏武传》“子为父死亡所恨”句中,“恨”的意思是 痛恨 。这是古今词义在 感情色彩 方面发生了变化。

8、“都”的古义是 都城 ,如“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这个意义在现代汉语里作为词素组成复合词“首都”。

第 2 页 共 5 页

9、“丈夫”的古义为 成年男子的通称 ,如《韩非子·五蠹》“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今义为“女子的配偶”。

10、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句中,“而”的词性是 连词 ,其语法作用是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间的并立转折相互关系 。

11、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句中,“以” 的词性是 连词 ,其语法作用是 连接两个表并立的形容词 。

12、在《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句中,“于”的词性是 组动词 ,其语法作用是 表示被动 。

三、 释词题(共30分)

(一) 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20分)

(1)

爱其母,施及庄公。 .

施:延伸,影响 (2) 射其左,越于车下。 .越:坠 (3)

姜氏何厌之有? .

厌:满足

(4)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险:险峻难走的路 (5)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遗:赠,赠给 (6)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擐:穿上 (7) 邴夏御齐侯,逢丑夫为右。 .御:给某人驾车 (8) 我決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 (9) 赦之,以劝事君者。 .劝:鼓励

第 3 页 共 5 页

(10)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

微行:小路

(二) 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

(1)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 .

乎:表示商榷语气

(2)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

于:被,助动词

(3)

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 .

之:连词

(4)

赦之,以劝事君者。 .

以:连词

(5)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

焉:于此,在这里,在那里

四、 古文标点题(共10分)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五、 古文今译题(共20分)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脾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

第 4 页 共 5 页

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搆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1、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群害。

人类受不了禽兽虫蛇的侵害。有位圣人出现了,在树上架木做巢居住来避免兽群的侵害。

2、 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

新圣笑矣。那么如果有人在今天还赞美尧、舜、汤、武、禹的

政治措施,一定会被新的圣人耻笑了。

3、 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因此圣人不要求效法古代,不取法所谓永久适用的制度,而应研究当前的社会情况,并根据它制定符合实际的措施。

4、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一直奔跑的兔子撞在树桩上,碰断脖子死了;这个人便因此放下手里翻土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再捡到死兔子。

5、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兔子不可能再得到,可是他本人却被宋国人笑话。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