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的基本知识
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 障碍、残疾,甚至死亡。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
一,创伤止血技术
在各种突发创伤中,常有外伤大出血的紧张场面。出血是创伤的突出表现,因此,止血是创伤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有效地止血能减少出血,保存有效血容量,防止休克的发生。因此,现场及时有效地止血,是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为病人赢得进一步治疗时间的重要技术。 然而,现场救护条件较差,要想做到既能有效止血,又能因地制宜就便取材,而且使用的止血方法又不会伤及肢体,平时就必须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一旦遇到伤病人时,就能在现场井井有条地实施救护。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大约每公斤体重拥有60~80毫升血液。
出血是创伤的突出表现。跌、撞、挤、挫伤可造成皮下软组织内出血,形成血肿、瘀斑(称皮下出血)。内脏损伤出血(称内出血),外表看不见,出血量往往较大,因而极其危险。血液从伤口流出体外,称外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根据血管损伤种类,外出血又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三类。
一、指压止血法
用手指压迫出血伤口近心端的动脉,以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操作要求: 1、压迫点要准确;
2、力度要适中,以伤口不再出血为度; 3、压迫时间限定在10~15分钟内 常用四个压迫点
1、颞浅动脉压迫点:头顶、额部大出血 2、肱动脉压迫点:前臂及手大出血 3、桡、尺动脉压迫点:腕和手大出血 4、股动脉压迫点:下肢大出血 二、直接压迫止血 (一)敷料
敷料由沙布包裹棉花而成,是直接盖在伤口上,用于止血、包扎的无菌物品。
紧急情况下,没有现成的敷料,可使用任何干净、吸水透气、无绒毛的材料作临时敷料。如折叠手帕的里层、刚刚洗好的毛巾、折叠的纸巾等。 三、加压包扎止血法(直接) 1、检查伤口:掀开衣服时动作要轻 2、盖上敷料:面积超出伤口3厘米 3、压迫伤口:均匀、持续5~15分钟 4、抬高肢体:高于伤者心脏位置 5、加压包扎:渗血多时加盖敷料
6、检查血运:观察手指、足趾和脉搏
四.止血带止血:四肢有大血管损伤,或伤口大、出血量多时,采用以上止血方法仍不能止血,方可选用止血带止血的方法。
操作要点:1、肢体上止血带的部位要正确:上止血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或大腿中上段 2、上止血带部位要有衬垫
3、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每隔50分钟要放松3—5分钟
4、放松止血带期间,要用指压法、直接压迫法止血,以减少出血
止血操作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决定采取哪 种止血方法。
2.大血管损伤时常需几种方法联合使用。颈动脉和股 动脉损伤出血凶险,首先要采用指压止血法,并及时 拨打急救电话。转运时间长时可实行加压包扎法止血 3.无论使用哪种止血带都要记录时间,注意定时放 松,放松止血带要缓慢,防止血压波动或再出血。
4.布料止血带因无弹性,要特别注意防止肢体损伤,不可一味增加压力。
二,包扎技术 一、概述
伤口是细菌侵入人体的门户,如果伤口被细菌污染,就可能引起化脓或并发败血症、气性坏疽、破伤风,严重损害健康,甚至危
及生命。所以,受伤以后,如果没有条件做到清创手术,在现场要先进行包扎。
包扎的目的:1、保护伤口,减少感染机会; 2、 减少出血,预防休克;
3、减轻疼痛;
4、保护内脏和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解剖结构。 包扎材料:
有创口贴、尼龙网套、三角巾、弹力绷带、纱布绷带、胶条及就便器材如毛巾、头巾、 干净的衣物、毛巾、床单、领带等。
1、绷带:包扎面积小,缠扎费时,主要用于 四肢、额及颈部小面积伤口。
2、三角巾:包扎面积大,使用方便,适用于躯干、四肢等部位的较大创面。
包扎要点
●动作要轻巧而迅速,部位要准确,伤口包扎要牢固,松紧适宜。 ●不用水冲洗伤口(化学伤除外)。
●不要对嵌有异物或骨折断端外露的伤口直接包扎。 ●不要在伤口上用消毒剂或消炎粉。
●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完成后,用肥皂清洗手。
开放伤的现场处理 一、概述
开放伤口不仅有出血,也可有细菌、异物进入伤口,引起感染。血管、神经、骨骼甚至内脏会通过开放伤口外露,这些都需要得到现场的及时处理。
伤口处理的目的:
1.,保护伤口,防止进一步污染,减少感染机会; 2减少出血,预防休克;
3保护内脏和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解剖结构 开放伤操作要点:
1、 尽可能带上医用手套,如无,用敷料、干净布片、 塑料 袋、餐巾纸为隔离层。
2、脱去或剪开衣服,暴露伤口,检查伤口的部位。 3、用敷料覆盖伤口,对嵌入异物保持原位。 4、用妥善的方法止血、包扎。
5、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完成后, 用肥皂清洗手。 手指离断伤
1、立即掐住伤指根部两侧防止出血过多。
2、然后用回反式绷带包扎手指残端。不要用绳索、 布条捆 扎手指,以免加重手指损伤或造成手指缺 血坏死。
3、离断的手指要用洁净物品如手帕、毛巾等包好。 外套塑 料 袋或装入小瓶中。
4、将装有离断手指的塑料袋或小瓶放入装有冰块 的容器中。无 冰块可用冰棍代替。
5、不要将离断手指直接放入水中或冰中,以免影 响手指再 植成活率(图)
肢体离断伤
现场首先要止血,一般要上止血带。
离断的肢体用干净布料包好,外套一层塑料袋,放在装满冰块的塑料袋或冰壶中,与伤员一同送往医院。 三,现场骨折固定 骨折固定概述 目的
1、减轻病人疼痛; 2、减少出血和肿胀;
3、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血管和神经;
4、防止闭合骨折转化为开放性骨折; 骨折判断 (一)疼痛
突出表现是剧烈疼痛,受伤处有明显的压痛点。
(二)肿胀
出血和骨折端的错位、重叠,都会使外表呈现肿胀现象。 (三)畸形
骨折时肢体会发生畸形,呈现短缩、弯曲或者转向。 (四)功能障碍
原有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丧失。 (五)循环、神经损伤的检查
上肢损伤检查桡动脉有否搏动,下肢损伤检查足背动
脉有否搏动;触压伤病人的手指或足趾,询问有何感觉, 手指或足趾能否自主活动。 固定原则
1、首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 2、如现场对生命安全有威胁要移至安全区再固定。 3、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
4、夹板长度与宽度尽可能与伤肢相称,长度要超过上下 两关节。
5、夹板与皮肤、关节、骨突出部位加衬垫,以加强固定 和 防止皮肤压伤。
6、固定骨折的上端,再固定下端,绑带不要系在骨折处。 7、骨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送回伤口内。
8、暴露肢体末端以便观察血运。固定四肢时,如肢体 出现肿胀、剧痛、麻木、发凉、苍白或青紫时,说 明固定太紧,必须立即松解。
9、固定后,上肢为屈肘位,下肢呈伸直位。 10、固定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11、预防休克。 四肢骨折的固定方法 一、木(夹)板固定 1.两块木板,置于伤肢两侧。 2. 木板与皮肤之间加入衬垫。 3. 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两端。 4. 屈肘悬吊。 5. 露出指甲检查血运 三、杂志固定方法 1. 用杂志或书本垫于前 臂下方,超过肘关节和 腕关节。 2.用布带捆绑固定。 3.屈肘位于大悬带内。 4.露出指甲检查血运
下肢股骨干骨折
1.两块长木板,置于伤肢内(短)、外(长)两侧。 2.加衬垫。
3.用七条宽带固定(先固定两端)。 4.用“8”字法固定足踝。 5.露出趾端检查血运 健肢固定 1.用布带将两下肢 四处固定在一起。 2.两腿之间加衬垫。 3.用“8”字固定足踝。 4.露出趾端检查血运 四,创伤的搬运护送 目的:
1、使受伤病人脱离危险区,实施现场救护; 2、尽快使伤病人获得专业医疗; 3、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
操作要点:1、现场救护后,要根据伤病人的伤情轻重和特点分别采取搀扶、背运、双人搬运等措施。
2、怀疑有脊柱、骨盆、双下肢骨折时不能让伤病人试 行站立。
3、怀疑有肋骨骨折的伤病人不能采取背运的方法。
4、譬伤势较重,有昏迷、内脏损伤、脊柱、骨盆骨折, 双下肢骨折的伤病人应采取担架器材搬运方法。 5、现场如无担架,制作简易担架,并注意禁忌范围 严重创伤伤员的搬运步骤(脊柱骨折搬运)
1、调整位置:小心调整头部位置,使头、颈、胸均处 在同一直线上。
2、固定颈部:保持头部稳定,用自制的颈圈或砂包固 定颈部,然后开始急救。
3、头颈部、足踝部、及腰后空虚处垫实。
4、平抬平搬:应有4人配合,一人抱住病人头部两侧, 另外三人在病人的同一侧,双手平伸到对侧,平稳地将 伤员抬起。
5、固定脊柱:将伤员放于长木板上,并用布带等捆绑 在长木板上,再抬送搬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