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标:
1、 阐明孟徳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 举例说明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与分离定律的解释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 3、 应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4、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逐步养成怀疑、批判、创新的科学思维方式。
二、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教学难点:应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三、 教学方法:讨论举例 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讣 教学程序 创设情境 引出课创设情景: 题 导入新课 介绍孟德尔 【提问】 教师组织与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思考讨论: 子代与激发学生 思亲代之间的相 似性叫生物考,使 学生的遗传; 子代与亲代,子进入 本课 代与 子代之间的差异性叫 生物的变异。 孟德尔 1、 什么叫生物的遗传? 2、 什么叫生物的变异?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生物的遗传。 3、 被誉为遗传学之父的科学家是谁? 孟德尔通过实验揭示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大大促进 了遗传学的发展。 介绍孟德尔一生。 分析孟徳尔 成功豆 的特点。 【提问】 引起思考 进入状态 孟徳尔选择了豌豆作 为实验材料。 自花传粉(自交)、闭 花受粉,在自然悄况 下,豌豆都是纯种; 豌豆花较大,易于进 行人工杂交;成熟的主要 原因,豌1、 孟德尔为什么成功发现遗传的两大定律? 2、 豌豆有什么特点呢? 3、 孟德尔如何对豌豆进行杂交实验? (人工去雄) 分析相对性状和性状的概念。 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孟徳尔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豌豆的紫 花和白花。 后 籽粒都留在豆荚中, 便于观察和计数;有 多个稳定的,易于区 别的性状。 探讨一对相 对展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性状的杂 交实验 学生看书,思考 并冋提高识图 能答问题: 3: 1不是偶然力,分 析判的。 断能 力
对分离现象 解释
单因子杂交卖殓(植色丿
P:紫花X白花
紫花
f
10
F2紫花705白花224
比例约 3: 1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讲解】
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彖称 为性状分离。
孟徳尔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都得出了 3: b可见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规律存在。 【提问】
为什么在子二代中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相互分离的假设。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写出遗传图解,并强调 遗传图解屮的符号书写。)
P 紫花
白花
CC X [cc.
配子
F1
X
(§)
配子
.© '
/\\
F2
Cc
CC
紫花
紫花
白花
【总结概念】
关于基因.性状的概念及关糸
控制
基因
性状
控制
等位基因
{卜相对性状
显性基因 隐控制
隐性性状丿
性基因
等位基因分离 -------- 軽
基因型
性状分离
学生看课本,讨 论回答:
① 性状是基因决定 的。显性慕因(A)控制 显性性状,隐性基因 (a)控制隐性性状,基 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 在。
② 配子形成时,成对 的基因分开,分别进 入不同
的配子。
③ 受精后,雌雄配子 又恢复成对。显性基 因(A)对隐性
基因(a)有显性作用。 所
以F1表现显性性 状。 ④ 等位基因相互独立 ⑤ F1形成的配子种 类、
比值都相等,受 精机会均等。
的 分离假设的 验证 孟德尔通过豌豆的遗传实验,对豌豆的遗传现象进 行了解释,他的解释正确吗?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 呢? 【提问】 1、Cc能有儿种类型的杂交? 请大家写出三种组合的杂交遗传图解。(请学生板 演) 3 种:Cc*CC Cc*Cc Cc*cc 2、大家判断一下,哪一种组合能验证分离定律呢? 【解释】 第1种子代都是紫花,无法判断;第2种本身就是 孟德尔的假设;第3种最好,根据子代表现型比值 是1: 1,从而证明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第三种 显性的相对 性 举例:紫茉莉花色的遗传 显性的相对性 完全显性:具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与 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 不完全显性:具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所得的F1 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 共显性:具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所得的F1同时 表现出双亲的性状。举例:混花毛马的遗传;人类 ABO血型 训练 指导学生完成训练 完成训练 知识巩固 七、板书:
必修2笫一章 孟徳尔定律 第一节分离定律
一、 杂交实验的取材一一豌豆
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解释、 三、 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一一测交 四、 显性的相对性 八、作业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