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北省船舶运输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湖北省船舶运输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来源:星星旅游
第39卷第2期2017年2月 表邑管哩 潮|1[省船舶运输绿色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逯一辰 。章洁 , (1.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湖北武汉430063;2.九江海事局通航管理处,江西九江332000) 【摘 要】 为引导湖北省船舶运输绿色发展,通过分析湖北省船舶运力的发展现状,指 出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节能减排文件,将船舶运输绿色发展 工作划分为结构、管理和技术等3个方面,并以此为切入点,在现有指标的基础上构建湖北省 绿色船舶运输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现行的国际公约及国内相关标准确定指标的评判准则。建 立的指标体系从能耗统计、排放监测、技术升级和管理优化等4个维度反映湖北省绿色船舶 运输的发展水平,为湖北省船舶运输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指导方向,促进湖北省航运业绿色发展。 【关键词】船舶运输;绿色发展;评价指标 0 弓l 言 舶,新建大长宽比示范船8艘。 虽然近几年湖北省运力结构有较大优化,但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共有242条通航河流, 是目前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阻碍着湖北省船 船舶运力结构不够 航道总里程达9 065.89 km。推进湖北省节能低碳 舶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 的绿色航运有助于将长江经济带建成绿色生态廊 合理,专业化、大型化的船舶占比较少;另一方面,船舶标准化程度较低,一些能耗高、污染大的船舶 道和黄金经济带。 船舶是航运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建立湖 仍占据着一定的比例,节能船型等高技术含量船  北省绿色船舶运输评价指标体系,从而科学引导 舶占比较少。n船舶节能减排是湖北省实现航运业绿色发展的必 要措施。 2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 代表性原则 建立绿色船舶运输评价指标体系涉及许多方 1 湖北省船舶运力发展现状 2015年,湖北省拥有各类船舶4 357艘,其中: 客运船舶721艘,4_3万客位;货运船舶3 324艘,运 力达739.13万t;拖船110艘,功率达到5.6万kW。 面,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使评价体系能够简单 明了地体现绿色船舶运输的本质特征。 2.2可操作性原则 船舶总运力较201 1年增长14.6%,货船平均吨位较 2011年增长38.5%。“十二五”期间,湖北省抓住国 家船型标准化政策机遇,共拆解(改造)1 295艘船 各项指标的统计分析应当易于测算,统筹运 收稿日期:2016—10—26 作者简介:逯一辰(1992一),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章洁(1987一),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工程。 ・16・http://www.shippingmanagement.tom.cn 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将绿色航运的内 量换算系数。 在要求转化成可以测评的指标。 2.3科学性原则 各类船舶单位燃料消耗限额见表1。 表1 各类船舶单位燃料消耗限额 船舶类型 额定运力, 咖或t ≤500 相关指标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科学性,绿色船 单位燃料消耗限额/ 【xl0" t t・km)】或 (xl0~t# t.nmile)】 3O.11 29.17 18.82 舶运输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相关数据来源应 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 集装箱船/TEU >50o ≤l oo0 信度。 2.4针对性原则 相关指标的设计应当切实考虑湖北省内河航 运的实际状况和特点,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确定评 价指标及标准。 3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国务院及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交通节 能减排文件要求,将绿色船舶运输工作划分为结 构、管理和技术等3个方面。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 原则,根据船舶运输的工作属性设计指标,将指标 分为4个一级指标:能耗统计、排放监测、技术升级 和管理优化;12个二级指标:营运船舶单位换算周 转量综合能耗、能源利用率、环保能源占比、单位 换算周转量COz排放量、生化需氧量(BOD)、固体 废弃物排放、新技术产品项数、船舶运力结构调整 度、船舶运输节能减排资金投入比重、船舶运力利 用率、船舶维修保养、节能减排机构设置完善度。 3.1能耗统计指标 (1)营运船舶单位换算周转量综合能耗营运 船舶单位换算周转量综合能耗是指各种类型营运 船舶的实际单位换算周转量能耗与其相对应的单 位燃料消耗限额的百分比。 = (1) 式中:q 为船舶类型k的单位换算周转量能耗,t标准jI}/ (t.km)或t标准煤/(t-nmile);Q 为能源i的消耗量,不同 能源类型其单位也不同;E为能源i的折标准煤系 数;Mj为第 批货运量,t;sj为运送第.,批货物实际 航行的里程,km或nmile; 为运送第 批货物周转 (1 000,3o00] 15.52 (3 000。10000】 12.89 干散货船/t (10000,30oo01 8.94 (30000,60o001 5.27 (60000,80000】 2-35 >8OO00 2.07 ≤3 O0o 15.52 件杂货船It (3 000,10000】 12.89 >l0O0o 11.29 液体散货船 8.47 客滚船 47.99 (2)能源利用率能源利用率是船舶在营运过 程中消耗的能源总量占供给能源总量的百分比, 用来衡量船舶能源的利用水平。 能源利用率:消耗的能源总量/供给的能源总 量×10O% (3)环保能源占比环保能源占比是船舶所用 绿色低碳型能源占全部消耗能源的比例。 环保能源占比=绿色低碳型能源消耗量/全部 能源消耗量×100% 3_2排放监测 (1)单位换算周转量CO 排放量 由于消耗1 t 标准煤的燃料约排放2.67 t CO ,关于单位换算周转 量CO2排放量的计算将采用该折算系数计算: ’ ,1 = X 2.67 (2) 厶 式中:F为船舶的单位换算周转量CO:排放量,t标准媒/ (t.km)或t标准煤/(t.nmile);Qf为能源i的消耗总量, t标准煤;Z为船舶单位换算周转量综合能耗总和,t标准媒/ (t.km)或t标准煤/(t-n mile)。 (2)生化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是微生物分解船 舶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而消耗溶解氧的量,用来 反映船舶生活污水性质。 E—mail:SYGL@shmtu.edu.cn ・17・ 第39卷第2期2017年2月 永臣管理 (3)固体废弃物排放 固体废弃物指船舶在营 运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等。 3.3技术升级 4评判准则确定 参照国际公约,国家相关法规、标准以及相关 文献,设定湖北省船舶运输绿色水平的评价准则 新技术产品项数是指1 (见表2)。 表2指标及其评价准则 级 指标 一(1)新技术产品项数品推广项目数量之和。 年内的绿色船舶运输新技术开发和推广以及新产 二级指标 评判标准 3种以上船舶类型达标 新技术产品项数=新技术开发项目数+新技 耗 综合能耗 能 营运船舶单位换算周转量 术推广项数+新产品推广项目数 (2)船舶运力结构调整度船舶运力结构调整 是用来反映对老旧、高能耗船舶及设备的淘汰或 者更新的程度,即已调整的船舶、设备数量之和与 需要调整的船舶、设备数量之和的比值。 运力结构调整度:垦 案翥 翥幕 (3)船舶运输节能减排资金投入比重资金是 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船舶运输节能减 排资金投入比重是船舶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总额 占船舶运营成本的百分比。 船舶运输节能减排资金投入比重一 麴×100% 船舶运营成本 3.4管理优化 (1)船舶运力利用率船舶的运力利用率越 高,船舶在运营过程中的绿色度就越高。船舶运力 利用率是营运船舶在一定时间段内实际完成货物 周转量与船舶最大货物周转量的百分比值。 船舶运力利用率一 ∑(船舶定额运力×船舶重载航行里程)瓣  ×100% (2)船舶维修保养度船舶维修保养度越高, 船舶运营过程中的绿色度就越高。定期对船舶及 其机械设备进行一定的维修和保养,可以使其工 作状态处于最佳水平,减少航行阻力,有利于船舶 保持最佳的油耗状态,从而减少COz等气体排放, 也有利于避免船舶漏油事故发生。 (3)节能减排机构设置完善度节能减排机构 设置的完善度越高,其员工的职责分工越明确,船 舶运输过程中节能减排工作就越顺利。 .1 8.http://www.shippingmanagement.COIl1.cn 计 统 能源利用率 >45% 环保能源占比 >40% 单位换算周转量CO:排放量 <5x10 t t-nmile) 排 生化需氧量 <50Il培/L 放 在营运过程中应按照相关规 监 定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处 溯 固体废弃物排放 理,并做好相应的标记;船舶靠 港后由港口接收设备处理或者 在满足排放条件下进行排放 技 新技术产品项数 >3项 术 船舶运力结构调整度 >45% 升 级 节能减排资金投入比重 >6% 船舶运力利用率 >8O% 定期对船舶及其相关设备进 船舶维修保养 行检测;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 管 船舶维护保养工作;船舶及相 理 关设备维护保养有详细记录 优 化 设置相应的节能减排管理机 构;有相应的高层领导专门指 节能减排机构设置完善度 导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有专 门的员工负责节能减排的执行 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合理 5 结 语 构建湖北省绿色船舶运输评价指标体系,客 观评价湖北省绿色船舶运输的发展水平,从能耗 统计、排放监测、技术升级和管理优化等4个维度 来反映湖北省绿色船舶运输的发展水平,科学引 导湖北省航运业节能减排工作,加强绿色发展管 理,提高湖北省绿色航运的竞争力,同时为航运业 的绿色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圜 参考文献: [1】谢金武.湖北省水运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j】.交通科技, 2005(3):117—120. [2]胡星.船舶运输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D】.广 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3】王同帅.我国绿色港口发展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2014. [4】李碧英.绿色船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_中国造船, 2008(10):27.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